表小姐 第32章

作者:吱吱 标签: 古代言情

  吴二小姐听了笑道:“原是我的错。我前几天见到珞二哥,还和五皇子在西郊那边赛马,五皇子输了,珞二哥还收了五皇子的乌金鞭,那可是他过生辰的时候皇上赏给他的,他平时爱若珍宝。”

  也就是说,陈珞还是一副没长大的样子。

  王晞脑海中浮现出陈珞微笑着扶她的样子。

  不太像啊!

  她在心里嘀咕着,就听见吴二小姐继续道:“不过,常家四妹妹可能是有些日子没出门了,珞二哥早已经不是腾骧卫的正四品佥事了。他如今升了腾骧左卫都指挥使,正三品武官了。”

  腾骧卫实际是叫“腾骧四卫”,是由腾骧左卫、腾骧右卫,武骧左卫,武骧右卫组成的,各设一个都指挥使,三个指挥使,还有佥事、同知若干。大家不过是习惯性地称这四卫为“腾骧卫”,腾骧卫既不归兵部也不归五军都督府,而是归皇帝亲掌,是皇帝亲卫中的亲卫。

  当然,皇帝不可能真正去管理这四卫的具体事务,它通常都由皇帝的心腹太监代管。也因其特殊性,会有一些皇帝比较喜欢的功勋子弟在这四卫挂名,就是有个差事,领着相应的俸禄,但没有实权。

  陈珞以长公主之子的身份,十二岁就有个正四品佥事的武官官职,就属于这种情况。

  因此大家在介绍他的时候称他为“腾骧卫佥事”,而不会具体指出他是哪一卫的佥事,知道的一听就明白他只是个虚职,而不掌管实权了,不知道的也没必要知道。

  可像“腾骧左卫正三品都指挥使”这样有品阶有具体掌管哪一卫的官职,那就是真正有实权了。

  常珂非常的震惊。

  王晞却不以为然。

  皇帝的亲外甥,总会比别人更有利一些。

  别说一个有实权的正三品武官了,假以时日,给他弄个正二品的武官也不是什么难事。

  朝廷有“没有社稷之功不可以封爵”的国策,皇帝要是再宠爱他一些,甚至可以为他发动一战场争,给他封个爵位也不过是时间问题。

  和清平侯府这些靠着实打实军功走出来的人,不可同日而语。

  甚至是没什么可比性——清平侯府的一个小小七品武官恐怕都比陈珞的这个正三品来得更实在。

  常珂却失声道:“那陈大公子呢?”

  三年前,陈璎在羽林卫,从九品的小旗,虽说品阶低,却是实权,这样说起来,两兄弟也算是不分伯仲。

  吴二小姐有些意外地看了常珂一眼,道:“璎大哥两年之前就已经及冠了,自然不能继续做个小旗了,他如今在羽林左卫任正四品的同知。”

  羽林卫也分左卫和右卫。

  听吴二小姐这么一说,可见陈璎也是个有实权的武职。

  常珂松了一口气。

  吴二小姐不免语带笑意地道:“我没想到你对璎大哥的印象还挺好的!”

  姑娘家,问出这样的话来,就颇有些深意了。

  王晞没想到常珂比她以为的更坦诚,她面色微微有些发红地道:“从前陈家大公子对我们都很好。不过,他比我们大很多,我也希望他以后能过得更好。”

  透露着只愿远观而不可亵玩的意思。

  吴二小姐和王晞都有些意外。吴二小姐甚至嘴角翕翕,不知道要说什么,半晌也没有说出话来。

  王晞对吴二小姐的观感很好,常珂更是她的好姐妹,她索性拿了自己的事给两人解围,重新提起那片竹林:“我之前无意间在永城侯府的后花园散步的时候看到的,当时就觉得那些竹子长得特别好,种得也巧妙,湘妃竹坚挺,方竹的高大,毛竹的柔软,都间种的恰到好处,就多看了几次。可惜离得有点远,不然我还想好好看看呢!“

  吴二小姐闻言朝着王晞笑了笑。那笑容,透着几分了解,而且她对王晞的态度也更亲切了。她还顺着王晞的话道:“可见你对治园很有研究。这片竹林我小的时候也曾经钻过,不过只是觉得比别家都好,可怎么个好法,我还真说不出来。不过,今天人多口杂的,等到七、八月,长公主肯定会开赏花会,到时候只请女眷,宫中的人也多会在西苑避暑,轻易不会出门,我们可以随便玩耍,更有意思。反正珞二哥也不长住鹿鸣轩了,我们跟长公主说说,到时候去那边玩,凉风习习,比在水榭还舒服呢!”

  看来吴二小姐和陈氏两兄弟的关系都非常好啊!

  常珂她们称呼这两兄弟为“大公子”和“二公子”,吴二小姐直呼“璎大哥”和“珞二哥”,半点看不出来因为拒婚而产生的罅隙,不知道这传言是真是假?到底是谁不愿意两家联姻?

  王晞脑子飞转,脸上却没露半分,笑盈盈地应“是”不说,还道:“这片竹林大吗?可以直接到达两家的墙院吧?”

  吴二小姐点头,笑道:“正好挨着永城侯府,但不是很大。呈长方形,从这边走到永城侯府的墙院,我的话,不过一盏茶的功夫,你们可能要时间长一点。”

  王晞听了很满意,正巧那边常珂回过神来,大家决定进去暖房看看,把这个话题岔了过去。

  但王晞却没有忘记,她心不在焉地跟着吴二小姐几个在暖房转了一圈,暖房太过闷热潮湿的空气让她们都觉得有些不好受,就顺路出了暖房。

  吴二小姐指了不远处绿树丛中露出来的一角红色飞檐笑道:“看见没有,那边就是莺啭馆,我们等会在那边听戏。听说开始是梨花班的《四郎探母》,也不知道是真是假。我倒觉得联珠坊的《定军山》比他们家的《四郎探母》唱得好。开场应该唱《定军山》的。”

  王晞随口道:“或者是宫里人的意思?”

  “这倒有可能。”吴二小姐道,“皇上喜欢武生,淑妃娘娘肯定投其所好。”

  她说着,领了她们慢慢往清平侯府的花厅去。

  王晞突然停住了脚步,道:“我想到点事,要叮嘱我的丫鬟一声。”

  这是常有的事。

  姑娘家在别人府里做客,有个不方便的时候,肯定得让丫鬟跑跑腿。

  几个人还很礼貌地快步朝前走了一段路,给王晞留下说话的空间和距离。

  王晞就招了更沉稳的青绸上前,低声道:“你可听见吴家二小姐说的话了?我若是让你悄无声息地去拔了竹林里的那把大刀,你可有十足的把握不被人发现?”

  青绸犹豫了片刻,悄声道:“拔肯定是可以拔,可拔了之后就丢在那里吗?”

  照着他们云贵土司的惯例,这么做,等于是和对方宣战了。

  青绸觉得王晞大可不必和陈珞闹得这样僵。

  她们偷窥在前,陈珞警告在后,退一步也就海阔天空了。

  王晞何尝不明白这个道理,可她就是忍不下这口气。

  每次想起陈珞那张比旁人都好看几分的脸,那刺目的红色绸巾就仿佛在她眼前飘荡似的,让她脸上火辣辣的。

  王晞道:“拔了那刀,我就和他两清,鸣金收兵了。他再挑衅我,我都会当没看见,当不知道的。”

  青绸松了口气,道:“只是那刀太长太重,怕是不好藏匿。”

  王晞道:“藏什么藏?你到时候直接丢到隔壁的柳荫园好了,那边去的人少,又有花架挡着,我们晚上就回去了,神不知鬼不觉地把它埋起来就行了。就算陈珞发现了,我们都在这边做客,他没有证据,也不能证明是我们做的。关键就是你别被人看到。所以我问你有没有十足的把握嘛?”

  “有!”青绸斩钉截铁地道。

  这点小事她还是做得到的。

  王晞满意地点了点头,道:“这次就当是我对不起他,以后我肯定远远地躲着他。”

  青绸忙不迭地应诺。

  王晞还是有点可惜陈珞那张脸。

  她见过长公主了,陈珞和长公主不太像。

  难道他长得像镇国公?

  如果这样,那镇国公就是个难得一见的美男子了。

  王晞有点想看看镇国公长什么样了。

第四十一章 打断

  男女有别不说,陈愚又位高权重,王晞能见到他的可能性极其渺茫。

  她心里虽然明白,但不免有些遗憾。

  说起陈愚,那也是个颇为传奇的人物。

  兄弟三人,他排行老二,既不是被寄予厚望的长子,也不是被父母疼爱的幺儿。按理,他最好的结局就是到了年纪依靠父辈的余荫在亲卫中挂个闲职,领点俸禄,由家中补贴着安安逸逸、闲适惬意地过完这一生。可他偏不认命,先是以读书人的身份参加了院试、乡试、会试,一路考进了殿试,以两榜进士的身份在山东一个叫邹平的小县城里做了个父母官。三年绩考,他还得了个“能”。结果第四年,黄河决堤,他所在的邹平县被淹。按律,父母官是要和辖地共存亡的。陈愚却弃官而逃。后来又不知怎地免了责不说,还以武举重新入仕,做到了羽林左卫同知。

  京里说他什么的都有,但没谁能否认他是个能人。

  可他再能干,做为走武举的次子,他的前程也就如此了。

  谁知道就在此时,他兄长家居然闹起了宠妾灭妻的事来,还被岳家告到了皇帝那里。

  他兄长失去了继承爵位的资格。

  他成了镇国公世子。

  之后他就顺风顺水,一路平步青云,承了爵不说,还稳稳地坐住了五军都督府前军都督的位置,在发妻病逝之后,还续娶了宝庆长公主,成了皇家附马,皇帝的心腹宠臣。

  不过,王晞的父亲在分析陈愚的时候对他兄长突然闹出宠妾灭妻案颇有疑惑,觉得这其中蹊跷很多。

  这也是王晞很好奇陈愚长什么样子的原因之一。

  这些念头也不过是在她脑海里转了转,又被她很快压在了心底。

  她和吴二小姐几个人又溜溜达达地回到了清平侯(府)女眷落脚的花厅。

  清平侯府的女眷还没有过来,王晞和常珂不好意思在这里继续呆坐,就寻思着告辞回到永城侯府落脚的花厅。

  吴二小姐却留她们留得诚心,道:“你们家挨着襄阳侯府,他们家来来往往最多人了,到时候你们家肯定也不得安生。你们不如就留在这里,还能躲个清静。”说完,她又有些后悔,迟疑道,“不过,能趁着这机会多认识些人也好……”

  多认识些人做什么?不过就是给那些妇人相看,能有个机会让更多人知道她们还云英未嫁嘛!

  常珂直笑,道:“吴姐姐,你看看我们今天都穿了些什么?”

  吴二小姐闻言不由打量了她们两眼,见两个都穿着十分得体不说,还都很符合自身的气质,迟疑道:“怎么?今年京里又流行什么新样子了?恕我眼拙,不怎么看得出来!”

  王晞和常珂齐声大笑,觉得吴二小姐可爱极了。

  常珂忙道:“不是,不是。今年京里又流行什么新样子我们也不知道。不过我们都只是准备来蹭吃蹭喝,长长见识的,没准备出风头,穿个得体就行了。”

  吴二小姐哈哈大笑,很是畅快的样子,道:“你让我看马有几岁,脚程如何,我肯定敢自称第一,可你让我看那些衣服首饰的样式,我实在是看不出有什么太大的区别。你们别怪我说话太直白就好。”

  “怎么会!”王晞嘻嘻笑道,“吴姐姐要不是这么爽快,我们也不会一见如故,结伴相游了。”她见陆玲一直在旁边笑,没怎么说话,怕冷落了她,把陆玲也拉了进来,“还好陆妹妹把你介绍给我们认识,不然就和吴姐姐错过了。”

  陆玲听了这话果然很高兴。

  大家说说笑笑,一炷香功夫的样子,清平侯府的女眷过来了。

  浩浩荡荡七、八个妇人加上随行近身服侍的丫鬟婆子拥进来,偌大的花厅都顿时变得拥挤起来。

  吴二小姐还说他们家只来了几个喜欢串门的,还有好几个婶婶和嫂嫂不喜欢这种热闹场合的没跟着过来。

  可见清平侯府人丁有多旺了。

  他们府里领头的是吴二小姐的祖母。

  她六十来岁的样子,头发花白,用条镶了祖母绿的烟色额帕勒着,身材高大,柱着一根紫檀木拐杖,红光满面,声音洪亮,笑眯眯地望王晞几个,很是慈爱地道:“哎哟,阿玲是常往我们家跑的,这又是哪家的两个小姑娘?长得真是水灵!”

  吴二小姐忙上前引荐。

  清平侯府太夫人听说了她们是谁之后,看王晞的目光也和那吴嬷嬷似的,神色变得有些奇怪。

  可见又是一个知道当年永城侯府发生了什么事的人。

  她还掩饰般地咳了一声,这才温声对王晞道:“要是在永城侯府不好玩,就来我们家找二丫头打发日子,我们家没那么多规矩,你直管想来的时候就来。”

上一篇:芜卦

下一篇:乌衣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