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小姐 第52章

作者:吱吱 标签: 古代言情

  约好的事变了卦,等同于做生意的人不守信用,这个脸大觉寺丢不起。

  知客和尚匆匆进厢房,随后王晞等人听到那知客和尚发出一声惊愕的叫声:“陈,陈大人!不,陈二公子。”能被人称为陈大人,又能被人称为陈二公子,还声音有些耳熟的,除了陈珞还有谁?

  可陈珞到这里做什么?

  难道为了调香?

  香是能治病和安神的。

  难道冯大夫请不动,转而打起了香疗的主意?

  不过,还真不能说这主意不对。

  她曾祖父年老后就常常睡不着,冯大夫调的安神香帮了大忙。

  王晞朝冯大夫身边挪了两步,低声道:“只怕又是为了那位的病!”

  冯大夫皱了眉。

  他年事已高,也就是想起来就气得发抖的大师兄,如今还在找,除了习惯,还有执念。那些浮名他早已风轻云淡,只想过几年安稳的日子,把经历过的病历整理成一本书,为后人留下些值得借鉴的经验而已。

  他是真心不想掺和到其中去了。

  冯大夫寻思着改天再来的可能性。

  王晞想到陈珞端午节那天送还给她的那朵鬓花,觉得碰到陈珞说不定还是件好事。

  她悄声对冯大夫道:“我们该干什么还是干什么吧?失去了这次机会,不知道几时还能再有这样的机会呢!”

  冯大夫也觉得他没办法再等下去,而且也不可能再等下去。

  那个回答的声音并不是他师兄的声音,以他行医这么多年的经验,正常的人不可能是这样的声音,要不就是生病坏了嗓子,要不就是刻意而为,熏坏了或是用药弄坏了。

  “我们进去看看!”冯大夫拿定了主意,也就果断刚毅起来。

  他抬脚就朝厢房走去。

  厢房里低声嘀咕着,不知道说了些什么,王晞走了几步正好就碰着领他们来的知客和尚从厢房里走了出来。

  “不好意思,不好意思!”他抱拳给王晞等人行礼赔罪,高声道,“腾骧左卫都指挥使陈大人突然来大觉寺敬香,无意间走到这里,见朝云在这里打理这些香料,很是好奇,就进来看了看。”

  他说着,立马压低了声音,语带示警地悄声道:“他是宝庆长公主的儿子,镇国公府二公子。”

  言下之意,是这个人他们和打着庆云侯府招牌的王晞都得罪不起,别抱怨,最好就是认怂。

  随即他又高声道:“难得大家碰到一起,碰到了就是缘分,老先生既然是为了请教调香之事而来,想必对香料也很熟悉。据朝云大师说,这院子里种了三百多种香料,调香的香料在这里都可以找得到。今天的天气也好,我去给老先生沏杯上好的雨前龙井,老先生和贵……”

  他一时不知道如何称呼冯高和王晞,顿了顿,又笑道,“公子、小姐在这里歇歇脚。”说完,想到王晞年纪不小了,还商量冯大夫,“要不,我陪着小姐去旁边的银杏林转转?那里有一千多株百年银杏,虽比不得秋季灿若金箔,这个时候也有番趣味。”

  冯大夫没想到先他们而来的人是陈珞,愕然之余也不想让王晞和陈珞碰面,闻言点了点头,正欲交待王晞几句,陈珞却不知道什么时候已在厢房台阶前站定,笑着喊了声“冯大夫”,道:“好久不见,您近日可还好?”

第六十三章 朝云

  陈珞穿着一件华丽的墨绿色织金祥云团花曳撒,鎏金镶翡翠的腰带上缀着绣珍珠的织金荷包,背手而立。

  正午的阳光直直地照在屋顶,金色的阳光透过高大的树木洒落在台阶上。

  他的衣摆闪烁着耀眼的光芒,莹玉般的面孔隐藏在暗淡的光线里,只有那双眼睛,带着清浅的笑意,仿佛有带着春天的温度。

  这样的陈珞,好像又回到了济民堂。

  哪副面孔才是真正的陈珞?

  王晞好奇地眨了眨眼睛。

  冯大夫却已把王晞挡在了身后,笑着和陈珞寒暄道:“没想到会在这里遇到陈二公子。原来陈二公子在腾骧左卫任都指挥使啊!上次见面,二公子没有介绍,我也没多问,还请陈大人恕我眼拙,失礼之处,多多海涵!”

  陈珞笑了起来,眉角飞扬,英气逼人。

  又成了那个在竹林舞剑的美男子。

  他道:“有事相求,怎敢狂狷。”

  冯大夫呵呵地笑,道:“听说陈大人是过来敬香的,怎么也没见随从小厮?我们没有耽搁您吧?”

  言下之意,你有事办事,没事我们就各走各的,互不打扰好了。

  谁知道陈珞却像没有听懂似的,就着字面的意思道:“今天又不是休沐,我又不是没有正经的差事,怎么会闲着没事跑这么远过来敬香?我这是被皇上差到这里来的。他不是最近身体违和吗?就整天东想西想的。

  “这不,他听说大觉寺的安神香很灵验,就派了我过来看看。

  “我寻思着也不知道这消息灵不灵通,就想先试试。”

  原来不是随便走到这里来的。

  王晞等人不由看了那知客和尚一眼,齐齐在心里暗诽陈珞:这么要紧的事,您就这么说出来,合适吗?

  冯大夫却想得更多一些。

  上次金大人虽然没有明说,可强硬的态度在那里。

  陈珞当着他的面这样毫不忌讳地议论皇上的病情,看样子是铁了心打定主意让他进宫给皇上看病了。

  他要是再拒绝,恐怕就不是只囚禁他三天的事了。

  罢了!罢了!

  他就算不要这条命,还得顾忌着救他一命的王家老太爷,顾忌着那些他亲眼看着长大的王氏子弟。

  好在是他平生最大的夙愿是找到大师兄,问清楚当年的事。

  只要能证实这朝云就是他的大师兄,他也就没有什么遗憾了。

  冯大夫有了决定,像春天脱下了厚重的棉袍似的,人都轻快了几分。

  他道:“陈大人说的是。不知道您看得怎样了?”

  陈珞既然请冯大夫进宫给皇帝瞧病,自然也就把他打听得个八、九不离十。

  冯大夫除了医术不错,还会调香。

  难道说,金松青那几下还挺有效的,把冯大夫给镇住了?

  冯大人改变主意,答应进宫了。

  他挑了挑眉,道:“要是冯大夫不嫌弃,不如和我一起听听这和尚是怎么说的?”

  冯大夫笑道:“荣幸之极!”

  说着,朝冯高使了个眼色,示意他照顾好王晞,抬脚就朝陈珞走去。

  王晞伸出手去,想抓冯大夫的衣袖,暗示他三思后行,可她的手伸到一半,看见陈珞那似笑非笑的表情,她又把手缩了回去。

  就这一耽搁,冯大夫已上了台阶。

  王晞暗暗叹了口气。

  既然事情已经没有办法回避,那就迎难而上吧!

  她跟着冯大夫就要进去。

  冯高拦在了她的前面,先是低声安慰了她一句“没事,有我和师傅呢”,然后道:“你别说话,师傅肯定已经有了对付那陈大人的办法。”

  王晞有些心不在焉地点了点头,和冯高进了厢房。

  看样子,陈珞还真是一个人过来的。

  厢房里除了陈珞和冯大夫,就只有个穿着灰色细布僧衣的和尚。

  那和尚年过六旬的样子,中等的个子,颇为清瘦,剃着光光的头,露出受了戒的疤,雪白的眉毛,细长的眼睛,眼角微微向下,温和而无害的样子,让人很容易亲近起来。

  慈眉善目的,看着不像是冯爷爷口中做恶的大师兄啊!

  王晞在心里猜测,忙朝冯大夫望去。

  冯大夫的目光紧盯着那和尚,微微蹙眉,惊讶之余,仿佛还有些不知所措。

  这到底是认出来了还是没有认出来呢?

  王晞心里急。

  紧随他们进来的知客和尚已经发挥了他待客的本事,脚刚踏进厢房,笑声已热情地扑向众人,越过王晞和冯高站在那位老和尚身边,高声对冯大夫几个道:“这就是我们寺里的朝云大师了,我们寺里的香,都是他调的。

  “冯老先生还是第一次见到吧?“

  “我们寺里的朝云师傅不仅会调香,还略懂些医术,冯老先生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也可以请我们朝云师傅把把脉,别的不好说,开个养生的方子是不在话下的?”

  随后朝陈珞恭敬地行着揖礼,道:“陈二公子可还记得我?我是知客堂的尚山。上次皇后娘娘和长公主来大觉寺敬香的时候,就是贫僧在前面引路当时您也在。

  您还和二皇子、三皇子一起下棋来着!

  “没想到您和冯老先生也是熟人!”

  接着他又向陈珞介绍冯大夫等人:“是庆云侯府的熟人,小薄公子亲自过来打得招呼。说是在云想容里偶尔得了我们寺里制的香囊,觉得好闻,趁着这几天风光明媚,想到大觉寺里来看看。

  “我们主持特意叮嘱我带了冯老先生到处转转。

  “大家竟然在朝云师傅制香的地方遇到了,这也是缘分啊!”

  他一番话看似感叹,又何尝不是怕怠慢了谁在推卸大觉寺的责任呢?

  但他语气真诚,面面俱到,并不让人反感。

  冯高微微一笑。

  王晞耳朵里听着知客和尚的话,眼睛却一直注意着朝云。

  她发现朝云看似恭顺地站在旁边,一副好脾气,任谁都能欺负似的样子,可当知客和尚称冯大夫为“冯老先生”的时候,他虽然看上去风平浪静没有一点异样,却飞快地睃了冯大夫一眼,眼睑更垂了。

  正常的不是应该笑着抬头朝着冯大夫点个头或是笑一笑打个招呼吗?

  王晞再去看冯大夫。

  冯大夫的眉头紧紧地皱成了一个川字,狐疑地望着朝云,情绪没有掩饰的外露。

  王晞心里没底,不知道冯大夫要干什么?

  冯大夫却已出手。

  他突然问朝云:“不知道大师傅俗家名字叫什么?是哪里的人?我看着怎么像我的一个故旧?”

  知客和尚愕然。

  朝云笑道:“我是蜀中人,俗家姓名已经有四十几年没有用过了,叫田富贵,三十年前在安阳的龙岩寺剃的度,二十四年前随着寺里的师兄在大觉寺挂单,觉得这里很好,就留了下来。”

上一篇:芜卦

下一篇:乌衣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