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有疾奴家有药 第133章

作者:沧海明珠 标签: 古代言情

  “那就是玉簪吧。”忘忧扁了扁嘴巴,转身出去了。

  “嗳?我猜错了?”赵祯又扭头看宋嬷嬷。

  宋嬷嬷笑道:“陛下越大越调皮了,明明猜出来了,却故意说错。”

  “你看看,你都看出来了,她却生气了。真是越来越笨了!”赵祯叹了口气,低头把香囊揣入怀里。

  西偏院的周氏早早地花钱买通了一个看门的,赵祯一进门她便得到了消息。于是又借口给白敏姝炖汤药往小厨房来寻找机会。

  恰好忘忧亲来小厨房给赵祯做百合甜汤,看见周氏,便问:“你怎么在这个时候过来了?”

  “老奴是来给我们家姑娘煎汤药的。”周氏笑着看了看忘忧手里的东西,又问:“谁这么大的造化呢,竟能劳动林姑娘亲自动手做汤品?”

  “汤药不是在你们院里煎吗?怎么,你们的炭火短缺了?”忘忧说着,扫了陈妈妈一眼。

  “周姐姐,您若是短缺了炭火跟我说呀,这小厨房也不是你们家姑娘煎药的地方,这里的汤水糕饼都是主子们用的,混了汤药的味道可怎么行?快来快来”陈妈妈拉着周氏一阵风儿似的走了。

  忘忧冷着脸看了看厨房里其他的人,对何妈妈说:“把门上当值的人打二十板子,找人牙子来卖了吧。”

  何妈妈从未见忘忧这样发狠过,一时愣住。

  “守着我的门户,拿着旁人的银子替旁人把门望风,留着这样的奴才早晚招惹祸事。妈妈速去料理了吧。”忘忧说着,端了刚做好的百合甜汤往自己日常起居的内宅去了。

  周氏被陈妈妈拉着回了西偏院,生气的甩了一把袖子,质问:“你这是做什么?我们上万的银子给了你们,又不是贼!用得着这样吗?”

  “您既然上万的银子都给了,也不该为了这点小事被撵出去。我家姑娘脾气好性子和软,才不跟你计较。这若是换了我家公子,你们早被扫地出门了!我们这宅院比不得别处,你们能住进来已经是天大的福气了,可别不知惜福,早晚作妖,丢了自己的小命儿!”陈妈妈是在丁巍府里当过差的,说话办事自有一股气度在,见周氏脸色惨白像是要恼了,又笑道:“我说话直,周姐姐可别生气。想必您也知道今儿家里来了贵客,所以你想明白了,也该念着我们姑娘的好。不然让你这般嘴脸凑上去,怕是连个囫囵尸首也落不下呢。”

  周氏被如此抢白了一顿,眼睁睁的看着陈妈妈走了,方一脚踹在门槛上,骂道:“你等着!早晚有一日,我要把你们这些狗奴才都碾在脚下!”

第124章 王妃寿,第一步棋

  忘忧亲自下厨做了几个小菜,蒸了包子又用新鲜的莼菜做了羹汤。

  赵祯闻着饭菜的香味,狐疑地叹道:“都是一样的东西,怎么经你的手做出来就这么香呢?”

  “陛下觉得香就多吃点。”忘忧把汤碗送到赵祯面前。

  “这个莼菜羹,司膳房的人就是做不出这样的鲜美味道。真是白养了那许多人,回头都打出去!”赵祯对宋嬷嬷说。

  “陛下说笑呢。司膳房的人善于烹制国宴,我这不过是些家常小菜罢了,怎么能一样呢。”忘忧说着,又给赵祯夹了一块香椿炒鸡蛋。

  宋嬷嬷站在一侧,抬头看见从窗外晃过的张仲桓正朝她使眼色,于是低声说:“老奴去灶上看看。”便轻着脚步出门来。

  赵祯吃了两个包子喝了一碗汤,觉得半饱未饱,正是舒服的时候,便靠在榻上指着下手的凳子说:“你也坐下吃饭,别站着了。”

  忘忧看看宋嬷嬷出去没再回来,屋里再无旁人,便依言坐下。

  “这个炒蛋好吃,你多吃点。”赵祯拿了筷子给忘忧夹了炒蛋放到她的碗里。

  忘忧忙起身说:“谢陛下,您这样,我可没办法吃东西了。”

  “你吃你的,朕就是喜欢看着你吃东西。”赵祯放下筷子,又给忘忧盛汤。

  “陛下!”忘忧无奈的看着赵祯。

  “这儿也不是宫里,换个称呼。”赵祯又拿了一个包子掰开,递给忘忧半个,剩下的半个则送到自己的嘴里。

  忘忧看着他的样子,心想幸亏这包子捏得小,寻常也就是两口一个,不然他这个吃法哪里还有半分斯文?

  “吃你的饭,看我做什么?”赵祯说着,又给忘忧添了一勺汤。

  两个人这样对坐用饭的情景,让忘忧忽然想起小时候又一次去二婶娘屋里,看二叔跟二婶娘坐在一起喝茶也是如此,一时间又红了脸。

  “怎么吃个饭,脸还红了?”赵祯说着,尝了一口汤,“这汤也已经不烫了,是屋里太闷吗?”

  “没,没事。”忘忧心想赶紧的吃吧,吃饱了把这些撤下去就没这么尴尬了。

  忘忧把碗里的汤喝完,起身说已经吃好了,喊秋容进来帮着收拾。

  宋嬷嬷随之进来,看着忘忧跟秋容把小炕桌抬出去,方凑到赵祯耳边悄悄地把张仲桓的话说了一遍。

  赵祯立刻变了脸色,冷笑道:“朕有生以来最厌烦的便是被人算计,他区区一介商贾算什么东西,也敢把算盘打到朕的头上来?!”

  “陛下息怒!不过都是些小事儿,不值当的。”宋嬷嬷忙递上茶盏,又劝道:“如今咱们知道了此时,该如何打算,还请陛下给个主意。”

  赵祯生气的拍了一下桌案,斥道:“还能如何打算?先把西偏院的那些人赶出去,再命户部夺了他家的盐引!让他去当穷光蛋!看他还敢算计朕不了?!”

  “陛下这么做倒是解气,但是治标不治本。那白家做不成盐商,还有别家。盐铁茶马之政干系国本,可不能拿来赌气呀!”宋嬷嬷小声劝道。

  忘忧端着一盏松露茶进来,见赵祯脸色不好,因问:“刚才还好好地,怎么一转眼就阴天了呢?”

  赵祯一想到忘忧被人如此算计利用还一心一意的给人家治病,忍不住皱眉说:“你这个傻子,被人卖了还替人数钱呢!”

  “陛下这话从何说起?我这人是不怎么聪明,但也不至于傻到这个地步吧。”忘忧笑道。

  “你西院的那个病人是怎么回事儿?”赵祯问。

  忘忧看了一眼宋嬷嬷,知道张仲桓把事情已经说给她了,笑道:“陛下既然都知道了,又何必问我。”

  “你是怎么想的?”赵祯被忘忧这风轻云淡的样子弄得有些窝火。

  “我能怎么想?既然答应给她治病,那就先给她把病治好吧。毕竟人家给了那么大一笔诊金呢!俗话说,拿人钱财,替人消灾么。”

  赵祯好笑地对宋嬷嬷说:“瞧瞧,人家都要爬到她的头上去了,她还想着给人家消灾呢。”

  “陛下也别着急,毕竟这事儿忘忧姑娘是说不上话的。”宋嬷嬷忙劝道。

  忘忧点头说:“还是嬷嬷说话明白。她想要攀龙附凤,那是她的想法,我治得了她的病,却拦不住她的凌云志。至于她能不能攀上去,那是她的造化,跟我有什么关系呢?”

  “好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赵祯这下真的怒了,他起身走到忘忧跟前,盯着她的眼睛问:“她都想爬上朕的龙榻了,你就一点也不生气?”

  “我生气,可是有用吗?”忘忧无奈的笑了笑,不恼不火地说:“陛下若是喜欢她,我生气有何用?陛下若是不喜欢她,我又何必生气?”

  宋嬷嬷忙在一旁打圆场,笑道:“姑娘这话说的通透。陛下眼里容不得沙子,姑娘也不是那种无理取闹的人呢!”

  赵祯一想也是,道理是这样没错,可他的内心深处就是希望忘忧能够生气,别这么懂事,别这么通透,也耍一把小孩子脾气跟自己闹一闹,让自己哄她一哄。

  眼前的局面不是他想象的样子,赵祯心底有那么一丝的惆怅。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让他觉得憋屈。

  宋嬷嬷看两个人都沉默不语,便小声劝道:“陛下啊,时候不早了,咱们该回去了。午后户部侍郎李珙迪说有事要觐见的。”

  “又是那些破事儿!烦都烦死了。”赵祯不耐烦的哼道。

  忘忧跟宋嬷嬷对了个眼色,耐着性子劝道:“厨房里有新做的杏仁酥,我装了给陛下带回去吃,如何?”

  “你这便收拾一下跟朕回去吧。”

  “可是白姑娘的病还未痊愈呢。”

  “是她重要还是朕重要?难不成朕缺你的银子?”赵祯说完这话忽然想起之前辽东军军粮一事,自己是差着忘忧一笔银子呢,于是心里越发的不痛快,只皱眉说:“不管怎么样,你今儿必须跟朕回去。快些去收拾一下,半个时辰之后就走。”

  忘忧一想到要回那高墙之内,心里便觉得不如意。然而眼见着赵祯真的不高兴了,她又不忍心逆着他的意思,于是点点头说:“那我去跟张仲桓交代几句,再收拾一下随身的衣物。陛下借这个功夫小睡一会儿吧,回去又要忙起来了。”

  后面这句话说的贴心,赵祯听了之后心里的火气小了不少。

  忘忧见赵祯果然进了自己的卧房午睡,方又跟宋嬷嬷点了点头,出去找张仲桓交代白敏姝的事情,又跟何妈妈说了几句,让她见着兄长细细的解释一下。

  何妈妈舍不得忘忧,便说让秋容跟着进宫去服侍,忘忧想起死去的紫芸,摇头拒绝:“我进宫之后便是伺候人的宫女,又哪里能带一个人进去伺候我呢?这可不成规矩。妈妈放心,宋嬷嬷一向对我照顾有加,况且我也不是头一天进宫,一切都是熟门熟路的,没什么好担心的。”

  半个时辰之后,忘忧上了赵祯的马车,赵祯还有些昏昏欲睡,进了马车便枕着忘忧的腿闭目养神。

  忘忧揽着赵祯的肩膀靠在车壁上,听着大街上喧哗的声音,忽然想起自己头一次进宫的那个黎明。

  那时,她被丁夫人逼迫着跟随丁锦云进宫照顾她的身体,是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事情会发展到今天这一步的。

  看着睡在自己腿上的少年郎,忘忧默默地叹了口气,心想这便是所谓的世事无常吧。

  马车从朱雀门进,然后辗着青石铺就的甬路一路颠簸着至顺和门停下。

  忘忧轻轻地推了推赵祯,低声说:“陛下,到了。”

  赵祯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睛看见忘忧,伸手搂住她的腰,孩子般地咕哝一声:“唔,别吵好困。”

  “陛下,该下车了,回乾元殿再睡吧。”忘忧低声劝道。

  “嗯。”赵祯嘴上答应着,却又腻歪了一会儿方才坐起身来。

  忘忧忙给他整理了一下衣领腰封,又正了正头上的玉笄,方率先下车去。

  各处的宫门宫殿还是原来的样子,这座皇宫已经经历了四代君王,经过几十年的修建,已成巍巍之势。

  忘忧跟着赵祯身后穿过一道道宫门进了乾元殿,陈常禄带着一群宫女太监在院子里跪拜迎接。宫女们见忘忧回来,一个个都暗暗地松了一口气。心想这位姐姐回来了,天子的坏脾气终该是不会再犯了。

  “都起来吧。”赵祯一甩袖子率先进了大殿。

  忘忧跟着赵祯进了大殿,上前帮着赵祯把披风外袍一件一件的脱下来放在衣架上,又给他换上一件家常的袍子。赵祯自行理了一下衣襟,说:“好了,你先去收拾一下,朕要去书房见李珙迪。”

  “好。”忘忧微笑着答应,又问:“陛下想喝什么茶,我一会儿做好了叫人给您送去。”

  赵祯轻轻地弹了弹忘忧肩膀上的衣衫褶皱,微笑道:“不必,你收拾好了就去休息一会儿,朕且有的忙呢,只怕到晚膳时才有空喝茶。”

  忘忧去收拾自己的包袱,宋嬷嬷带了一个小宫女进来,笑道:“这个小宫女叫白芷,五岁进宫在御药房里当过差,以后就专门给忘忧姑娘打下手的。你多教教她。”

  “见过姐姐。”白芷忙给忘忧行礼。

  忘忧微笑道:“好清秀的孩子,今年多大了?”

  “回姐姐话,奴婢十三岁了。”白芷低头回道。

  “十三岁,跟我当初进宫的时候差不多大。”忘忧轻声叹道:“不过,你五岁就在御药房了,算起来也是这宫里的老人儿呢。以后咱们两个就互相帮扶吧。”

  “谢姐姐抬爱。”白芷忙说。

  “好了,你们两个自己说话,我去忙我的了。”宋嬷嬷按了按忘忧的手背,转身离去。

  忘忧知道宋嬷嬷挑上来的人肯定是信得过的,便细细的问她之前都做过什么,都认识什么药材,可知道药性。

  白芷帮着忘忧收拾衣物,一一回答,她口齿清晰,说话有条理,一看就是个受过调教的孩子。

  两个人把屋里收拾利索又去小膳房去给皇上做了糕饼,炖了汤品。忘忧让白芷看着炉火,自己先回去歇息一会儿。却不料这一觉睡到了天黑,睁开眼睛看见屋里都掌了灯。灯下有个人坐着,身形被灯光一照当去了半屋子的灯光,正好把她拢在暗影里。

  “唔,什么时辰了?”忘忧忙趁着床板坐了起来。

  “已经酉时了。”赵祯放下手里的笔,起身活动了一下手腕走到榻前,又问:“饿了吗?”

  “我怎么竟睡到了这个时辰!”忘忧忙起身下了榻,自责地说:“看来这几天在外面住的久了,懒散了。”

  “朕看你睡得这么沉,想着必然是累坏了。多睡一会儿又何妨,诸多差事都有他们伺候着,朕只想让陪在身边而已。”赵祯说着,把自己的茶盏递给忘忧,“先润润嗓子,陪朕用晚膳吧。”

  “这不合规矩呢。”忘忧双手接过茶盏,躬身叹道。

  赵祯轻笑道:“朕已经拟好了旨意,只要你同意,便昭告天下。”

  忘忧纳闷地问:“旨意的事情,陛下乾纲独断,怎么还要我同意?”

上一篇:皇姐为妻

下一篇:承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