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有疾奴家有药 第167章

作者:沧海明珠 标签: 古代言情

  “多谢陛下。”赵承渊忙躬身谢恩。

  赵祯和蔼地笑了笑,说:“这趟江宁之行,你辛苦了。回来之后就把事情都放下,好好地休息休息,朕看你都瘦了一大圈儿。”

  “多谢陛下关怀,陛下运筹帷幄,劳心劳神,臣没有旁的本事,就是替陛下跑跑腿,盯着他们办点儿事情而已。不敢说辛苦。”赵承渊忙躬身说。

  赵祯缓缓地起身,说道:“眼看就是午膳的时候了,你别走了,一会儿陪朕一起用膳。”

  “谢陛下隆恩,臣看陛下好像是龙体欠安?”赵承渊说着,忙伸手上前搀扶了赵祯一把。

  “肩膀被砸了一下,没什么大事。”赵祯无奈的摆摆手。

  “被砸了?谁这么大的胆子?!”赵承渊惊讶地问。

  “没事,已经处理完了。”赵祯缓缓地出了书房往用膳的偏厅走去。

  赵承渊不敢多问,跟着赵祯进了偏厅,看见宋嬷嬷带着宫女已经立在旁边伺候,三张膳桌上分别摆着不同的膳食。赵承渊心中正在疑问还有谁一起用膳,便见忘忧袅袅婷婷地进来了。

  “坐吧。”赵祯抬抬手,示意赵承渊和忘忧都坐。

  忘忧向赵承渊微微一福,微笑道:“王爷请。”

  赵承渊点了点头,在左手边入座。忘忧便在赵祯的右手边坐下。

  “这是陛下吩咐御膳房专门给王爷炖的竹笋老鸭汤,老奴记得王爷是喜欢这道汤的。”宋嬷嬷看了一个宫女一眼,那宫女上前为赵承渊盛汤。

  赵承渊以为忘忧是来伺候赵祯用膳的,却没想到她坐在了自己对面,而且看那个站在她身后的宫女似乎是专门伺候她的。那如今忘忧在天子身边是什么身份?难道她已经有了妃子的名分?

  姜兰为忘忧盛了好了一碗蒲菜羹,说:“县主,您的汤。”

  “朕的汤是什么?”赵祯问。

  宋嬷嬷盛了汤给赵祯,微笑道:“陛下的食谱是县主亲自定的,今天中午是佛手瓜龙骨汤。”

  赵祯微微皱眉,似有不满:“又是骨头汤?朕伤到了骨头,就天天吃骨头汤吗?”

  “这个蒲菜羹味道很好,陛下若不喜欢骨头汤,便尝尝这个吧。”忘忧说着,把自己的汤碗递给了赵祯。

  赵承渊忽然间觉得自己是个多余的人。

  她温和的笑着把自己吃过的羹汤递给他,眼角眉梢都是春暖花开的融融暖意,像是姐姐疼爱自己的弟弟,更像是妻子体贴自己的丈夫,又有点像是母亲关心自己的孩子。

  他极其自然地接过她手里的汤碗并尝了一口,这样的动作像是十数年如一日的自然。然后仰头看着她满意地笑,唇角洋溢着满足和幸福,俨然一副天之宠儿的样子。

  面对这样的情景,赵承渊不知自己身在何处,不知自己是谁,为何要坐在这里又看到这样的情景。

  赵祯把忘忧碗里的羹汤喝完,又把自己的龙骨汤递给她,笑道:“这个是朕的回赠。”

  忘忧笑了笑,接了汤坐回自己的位置上去,用汤匙舀着尝了一口汤,蹙眉道:“怪不得陛下不喜欢,这汤有一股淡淡的怪味。回头我去小膳房教给她们,保证下次不会这样了。”

  “撤下去吧。”宋嬷嬷忙吩咐姜兰。

  姜兰忙把那一种佛手瓜龙骨汤捧起来拿到了一旁。

  赵祯拿起筷子夹了一快卤鸭舌放到嘴里吃着,又招呼赵承渊:“四哥,吃啊。别愣着。”

  赵承渊忙躬身答应着,低头喝了一扣烫,却是食不知味。

第171章 夜半无人私语时

  赵承渊从乾元殿出来后,抬头看着湛蓝的天空。天空中有一群鸟儿匆匆飞过,耳边是嘶嘶的蝉鸣。

  天气燥热难耐,但他的心里却是一片清凌凌的,宛若秋风飘过的湖面,涟漪一层层的荡漾开去,里面映照的都是忘忧和赵祯在一起的画面。

  “王爷?”沈熹年从外面进来,看见赵承渊站在大内的甬路上仰头看天,纳闷地问:“您这是看什么呢?”

  赵正源笑着摇了摇头,叹道:“我是想着,这天如此燥热,什么时候能下场雨呢。”

  “后日就是七月七了,应该会下雨的牛郎织女相会,总的哭两下,掉两滴眼泪吧。这神仙掉眼泪,人家可不就是一场雨嘛。”沈熹年笑道。

  “日子过得好快,明天是乞巧节了。”赵承渊恍然叹道。

  沈熹年笑道:“是啊,王爷回来的正是时候,太后娘娘要在宫里办个宴会,五品官职以上的家眷可携女进宫,参加乞巧宴。”

  “五品以上的京官?那得有多少人啊?!”赵承渊十分惊讶。

  “别的不知道,单只豆蔻年华的姑娘大概有四十多个。”

  “这么多?那为何今日宫中一点动静都没有?”

  沈熹年笑道:“陛下说西苑行宫的景致有江南风情,向乞巧宴这样的风雅之事,不该在这威严的皇宫之内,就建议太后把乞巧宴安排在西苑行宫了。明天早朝之后陛下陪太后娘娘一起过去。”

  “嗯。我知道了。”赵承渊定了定心神,拍拍沈熹年的肩膀,叮嘱道:“你现在兼着护军副统领的职衔,肩负太后和皇上的安全重责,一定要多加小心。”

  沈熹年笑道:“王爷放心,我这副统领不过是临时的,等韩枫回来,这差事自然还是他的。陛下找我有事,我先去面圣,晚上再给你接风。”

  “晚上来王府,我准备酒菜。”赵承渊答应着。

  看着沈熹年急匆匆进宫去,赵承渊方缓缓地转身一路出了几道宫门,上了自己的马车回王府去。

  丁素云跟赵承渊一起回到王府,趁着赵承渊进宫面圣的这半日光景已经把府中各处都查看收拾了一遍。赵承渊进门便有香茶,落座便看见茶桌上青瓷花瓶里的粉色荷苞以及一枚莲蓬。于是笑道:“这么大热的天还去采荷?辛苦你了。”

  “并不是专门去采的,只是去花园子里走了走,看见荷花虽然有些已经零落了,但尚有几支含苞待放的,便叫人剪下来茶瓶,妾知道王爷是最喜欢荷香的嘛。”丁素云说着,摘了一颗葡萄递给赵承渊。

  赵承渊抬手把葡萄挡回去,说:“我听说太后办了乞巧宴,还要官眷们带着自家姑娘都去西苑行宫赴宴。你去不去?”

  丁素云忙笑道:“妾正要跟王爷回禀此事呢,太后娘娘已经打发人过来说过了,让妾明日晚上住进西苑行宫里王爷之前居住的青荇轩,还说,王爷刚从灾区回来,着实辛苦了。明日也请一起去西苑行宫松散几日。”

  赵承渊想着天子要去,忘忧自然也要去。而太后这样大阵仗办什么乞巧宴,自然也有所图,这样的大事,他自然不能错过,于是笑道:“反正天子也要去的,我自然免不了要陪同随扈。”

  “好,妾今晚便替王爷收拾所需的衣裳用具。”

  “那就有劳你了,本王还有点琐事,先去书房了。”赵承渊放下茶盏,起身出去了。

  丁素云看着赵承渊匆匆离去的背影,脸上的笑容渐渐地僵硬,随手把手里的那颗葡萄丢回水晶盘子里,吩咐旁边的茉莉:“都端下去吧。”

  茉莉上前来收拾果盘,忍不住问:“娘娘,王爷这刚回来怎么又走了呢。”

  “你没听见吗?王爷说还有些事情需要处理。你叫人把这里收拾利索。”丁素云不耐烦地起身往里间去了。

  茉莉忙叫过两个丫鬟来收拾茶案水果,自己则急匆匆的追着丁素云进了内间。

  丁素云烦躁的靠在卧榻上,闭着眼睛生闷气。茉莉忙拿了美人锤来给她捶着腿,小声劝道:“娘娘,王爷公事繁忙也是陛下看重的缘故,陛下看重是好事呀,您看旁的王爷都之藩去了封地,只有八贤王和咱们王爷在京,不知道有多少人羡慕呢。”

  “这些我自然知道,可是这乞巧宴”丁素云一想到京城五品官员家适龄婚嫁的女孩儿都会出现在宴席之上,就觉得心里堵得慌。虽然说这是太后为天子选美的意思,可谁也说不准太后或者皇上忽然再给赵承渊赐婚一个正妃啊!毕竟赵承渊这样的身份又刚刚从灾区回来,似锦的前程已经铺好,那些夫人们只要眼睛不瞎便知道跟吴王府接亲是多好的事情。

  “乞巧宴?娘娘不想去乞巧宴吗?还是不想去西苑行宫呢?奴婢听府里的李妈妈说锦太妃现在已经搬去北苑了,西苑行宫一直是天子避暑的地方,那景致养了许多年,如今正是最好的时候呢。”

  丁素云冷笑道:“景致好是一回事儿,那几十个豆蔻年华的少女们更是一个赛一个的好。”

  茉莉这才明白丁素云为何不高兴,想了想,又劝道:“娘娘不必生气,再怎么说,您也是先来的。在这府里住了这么久,上上下下如今都听您的。凭她谁再来也压不过您的风头去呀。”

  “哼,你懂什么。”丁素云嘲讽地笑了笑。她如今在吴王府里不过是个侧妃的名头,赵承渊若是明媒正娶一个正妃进来,自己还能这样安逸吗?更何况丁家早就败了,自己无依无靠的一个孤女能挣得过谁?凭她一个五品京官的女儿都比自己硬气。

  “娘娘别烦了,小厨房炖了绿豆百合汤,是不是要送一些给王爷?”

  “你叫李妈妈安排人送去吧,我累了。”丁素云懒懒地说。

  茉莉小声劝道:“娘娘别气馁呀!王爷跟前儿您还是要周到一些的,等您怀了子嗣,那才有依靠呢。”

  “子嗣”丁素云缓缓地闭了闭眼睛,这是她心底最隐蔽的痛。她入吴王府那日起就随时准备跟赵承渊在一起,做他的女人,为他生儿育女。然而赵承渊至今都没有碰过她,从未跟男子有过肌肤之亲的她要如何怀上孩子?

  “娘娘?”茉莉悄悄地看着丁素云的神色,小声问:“您怎么了?是奴婢说错话了吗?”

  “你说的没错,咱们做女人的若想终身有靠嫁一个好男人是不够的,还是要有一个自己的孩子。若我能有一个孩子,不管他是男是女,我都会用心教养他长大。”丁素云一边说着情不自禁地按在自己的小腹上。

  “那我去小厨房看看百合羹好了没有,再叫人预备几个小点心?”

  “不必了。”丁素云摇了摇头,“想要孩子,凭着一碗百合羹是不够的。”

  “啊?”茉莉有些不解。

  “你去跟李妈妈说,让她帮我往宫里递一张请安的帖子,我明天要进宫见忘忧。”

  “忘忧姐姐哦,不,现在不能叫她姐姐了,她现在是明嘉县主了。”茉莉一脸的艳羡和憧憬,似乎有一天她也可以跟忘忧一样飞上枝头变成凤凰。

  “是啊,今天刚回来就听见这个消息着实意外。”赵承渊应该是进宫之后才知道的吧?看他失魂落魄的样子,肯定还发生了别的事情。

  丁素云从心底里肯定忘忧是属于天子的,赵承渊再想染指也做不到。这一点她无需担心,但她必须尽早怀上孩子,因为忘忧不会做吴王正妃不代表自己就可以稳坐泰山,外面还不知道多少人都盯着这个王妃的位置呢。丁素云换了个姿势,把另一条腿给茉莉捶着,又默默地盘算,该如何让赵承渊

  当晚,赵承渊果然没有回卧房歇息,而是借口忙得太晚了不忍心打扰丁侧妃休息而睡在了书房。

  第二天一早,丁素云起来后认真的梳洗装扮,并找出最新做的一套浅姜色的衣裙换上。赵承渊看见她时忍不住愣了一下,问:“今天装扮的这么隆重是有什么事情吗?”

  “正要跟王爷说呢,青茵妹妹托我带了些东西给忘忧,而且听说忘忧晋封了明嘉县主,我也该向她道一声恭喜的。这是礼单,王爷看看可还合适?”丁素云说着,把一张浅金色的帖子送到赵承渊面前。

  赵承渊并没有接礼单,只说:“这些事情你做主就好了。”

  丁素云忙保证:“那妾要赶早进宫,午饭前一定会赶回来。”

  赵承渊和煦一笑,伸手在丁素云平整的衣襟上拂了一下,说:“无妨,午饭后太后和天子要启程去西苑行宫,你若来不及赶回来便跟忘忧一起走。你所需要的东西我会让李妈妈都准备好,装到车上给你送过去的。”

  “多谢王爷体贴。”丁素云娇羞一笑,说:“妾会尽快回来的,妾想跟王爷一起走。”

  “不必的,我也要随扈天子一起走的。你跟忘忧一起路上刚好陪她说说话,省的一个人无聊。”赵承渊点了点头。

第172章 求子心,低声下气

  丁素云进宫之后先去太后宫里请了个安,因太后再早朝,她没见到人,只是对着正殿磕了个头便去乾元殿见忘忧。忘忧正因为乞巧节的事情烦恼,她并不想去西苑行宫,而是想留下来彻查乾元殿的小膳房,她以为这是个难得的时机。然而赵祯不准,昨晚还因为此时发了一顿脾气,到三更天了还不睡觉。

  “去西苑行宫散散心不好吗?这高墙深殿的,你一个人留在这里夜里怕是连觉也睡不好的。”丁素云悄声劝道。

  忘忧笑道:“这怎么可能?上头的都走了,那日子岂不是太安逸了?我一定会吃好喝好睡好的。”

  “陛下对你那么好,你舍得让那些莺莺燕燕围着他?”丁素云别有深意地笑着。

  “王妃这话可说错了,陛下是天下人的,我有什么舍不得?”忘忧笑着反问。

  丁素云笑道:“你就嘴硬吧。现在不好好的把握,将来可有的你哭的时候。”

  忘忧想了想,决定取笑回去,因问:“太后娘娘这么大的阵仗,自然是要给陛下选美的。不过吴王似乎也要随扈前行吧,王妃就不担心?”

  丁素云苦笑一声,长长的叹了口气,说:“自然是担心的,知道这事儿我昨晚一夜都没睡着,我这眼底的暗色用了两层水粉才遮住。”

  忘忧原本只是取笑,却没想到真的戳到了丁素云的痛处,忙歉意笑道:“王妃一向是有心胸的,何必为这样的事情伤神?”

  “妹妹啊!我怎能不伤神?”丁素云又惆怅地叹了口气,“我对王爷的心思你是知道的,为了他,我甘愿放弃一切。王爷是我的全部,可我只是王爷的侧妃而已。妹妹看得起我叫我一声王妃,岂不知在王府那些下人的眼里,我不过跟他们是一样的人,只是伺候王爷的方式不同罢了。”

  忘忧忙劝道:“话可不能这么说,历来王府之中一位正妃两位侧妃,这都是入玉牒的。况且如今吴王府还没有正妃,这内宅之中自然是为你独尊了。”

  “原来是这样,可过了这个乞巧宴就不一定了。”丁素云苦笑一声,叹道:“妹妹是个明白人,自然也知道咱们做女子的,终身能依靠的只有子女罢了。我入吴王府的日子也不短了,这肚子一直没有动静,而这样的事情也不好跟太医讲,今日特意来找妹妹就是想请你帮我把把脉,看看我这身子是不是有什么不妥的,也好尽早调养,早日怀上个一男半女的,以后也好有个指望。”

上一篇:皇姐为妻

下一篇:承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