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有疾奴家有药 第45章

作者:沧海明珠 标签: 古代言情

  “没怎么,你是太子,你怎么样都是对的。”忘忧起身,向赵祯深深一福,“请太子殿下善待我的紫芸姐姐。”

  “我既然把她带来,自然会想办法送到你的身边。你先回去,这事儿过几天再说。”

  “啊?”忘忧心想你把她送到重华宫,丁锦云和檀儿会怎么想呢?可又一想,人都进了宫,早晚都会见到。还不如提前安排好,也省去以后的诸多麻烦。

  忘忧离开东宫的时候又去跟春雨不,林紫芸说了几句话,嘱咐她一切都听宋嬷嬷的。眼看天色渐晚,忘忧有许多话说也不能再耽搁,出了东宫后忘忧急急忙忙往回走。

  回到重华宫后,檀儿果然来问太子有什么事情非要忘忧过去,忘忧无奈的叹了口气,说:“也不知道是谁告诉太子说我懂医术的,太子的胳膊扭了一下,便把我叫去给他捏肩。他们是看咱们重华宫好欺负么?竟然使唤到咱们这里来了。”

  檀儿一听这话,立刻劝忘忧:“罢了,他是太子,有陛下和皇后娘娘宠着,咱们做奴婢的就别计较了。你也累了,吃点东西早些歇着吧。”

  “多谢姐姐。娘娘没找我吧?”忘忧又问。

  “没事,有我呢。你歇着吧。”檀儿按了按忘忧的手,起身走了。

  当晚,夜深人静之后,忘忧关好房门,端着烛台上了床榻,把两层帐子都放下来遮住了烛光。然后她把那一卷脉案展开再一个字一个字的细细研读,直到四更天方才睡下。

  接下来的几日都没什么事,白天忘忧跟往常一样只负责丁锦云的茶食,晚上关起门来偷偷地研究脉案,翻找医书。想要从这里找到一些蛛丝马迹。

  一场大雪之后,天气更加寒冷。

  时气不好,天子的病情忽然加重了。皇后要处理朝政,便令各宫妃嫔轮流侍疾。

  丁锦云身为皇妃自然也不能幸免。忘忧原本以为自己可以留在重华宫,却不料丁锦云专门叫了她一起去乾元殿。

  虽然到了乾元殿,但忘忧并不进里面去伺候,皇上的膳食汤药都有专门的人呢服侍,更不用她插手。忘忧跟檀儿一起,只需在外面站着应个景儿而已。

  皇上一上午都昏昏沉沉的,连谁在身边服侍都不知道。丁锦云守在龙榻旁,心里五味陈杂。她正值青春妙龄,若皇上龙御归天,太子继位,她就是太妃了十六岁的太妃,自古以来又有几个?

  想到未来的日子,丁锦云真是欲哭无泪。

  早朝散后,皇后亲自过来探视,身后跟着赵祯和赵承渊二人。赵祯看见忘忧并没有任何表情,仿佛根本不认识一样。倒是赵承渊依旧和蔼如初,在忘忧福身行礼的时候轻轻地点了一下头。

  皇后在里面问了锦妃一些话便让锦妃出来了,皇后亲自陪伴皇上,把赵祯和赵承渊也遣了出来。

  丁锦云先一步出来,尚未出门便听见赵承渊问赵祯说:“太子殿下要回东宫吗?”

  赵祯却看着丁锦云说:“有些日子没见着锦妃娘娘了。”

  丁锦云看了一眼赵承渊,淡淡地说:“太子殿下的东宫跟本宫的重华宫吊着角儿,平日里来来往往走不同的路,遇不到也没什么稀奇的。”

  “话虽如此,但你到底是我父皇的妃子,身为晚辈,是该时不时地去给您请安的。”赵祯说这话的时候面色平静,极其一本正经。把旁边的人都看傻了眼,尤其是赵承渊,还想着若是赵祯出言不逊他该如何去解围呢,却想不到会是这样,一时竟有些尴尬。

  丁锦云只比赵祯大两岁,此时被称为长辈,脸上有些挂不住,但又挑不出赵祯的错来,只得冷笑着回了一句:“太子殿下有心了。”

  赵祯看丁锦云要走,忙抬手叫住她:“锦妃娘娘请稍等。”

  丁锦云不耐烦地回头问:“太子殿下还有什么事?”

  赵祯走到丁锦云面前,像是聊家常一样,缓缓地说:“前天我从暮云观回来时,救了一个人。此人应是你的旧相识,回头让她去重华宫拜见一下吧?”

  “旧相识?谁?”丁锦云纳闷地问。

  “锦妃娘娘见了就知道了。”赵祯说。

  人都有好奇心,尤其是丁锦云进宫后跟家人再没见过面,此时赵祯忽然说什么旧相识,她就有些按耐不住了。于是说:“什么人这么神秘?这就叫过来见见。”

  “这里也不是说话的地方呀。”赵祯看看左右,有点为难地说。

  丁锦云皱了皱眉头,心想难不成还要去东宫?这也不像话。

  赵承渊微笑着上前来,插嘴说:“不如我们去听雪阁吧,我听说那里的梅花已经开了,我正想要去者两支梅花带回去插瓶呢。”

  赵祯点了点头,又看丁锦云。丁锦云也同意去听雪阁,再者,有赵承渊在旁边,她也觉得更妥当些。于是一行人往御花园走去。

  “你吴王府里没有梅花儿吗?居然惦记起御花园的梅花来。”赵祯边走边问赵承渊:

  赵承渊笑着摇头,叹道:“御花园的水是引的温泉水,地热催花开,所以听雪阁的梅花开得早些。我府中的那些至今连个花苞都没有呢。偏生我的夫人又极其喜爱梅花,说不得,我就厚着脸皮在御花园里折两支带回去给她赏玩赏玩。”

  赵祯翻了赵承渊一记白眼,哼道:“知道你们夫妇恩爱,也没必要跑到这里来炫耀吧?”

  “让太子殿下见笑了。熹月怀有身孕也不能随意走动,整天闷在屋里,我看着也是不忍心呐。”赵承渊叹道。

  赵祯笑道:“又来了!我还没恭喜你呢!这眼看着就要做父亲了,是不是特别得意呀?”

  “好,改天我在府中摆宴,请太子殿下过去松散一日,以答谢今日的梅花,可好?”赵承渊笑道。

  “喝酒有什么意思?应该弄点什么乐子才好。”赵祯一脸的百无聊赖。

  “太子想要什么乐子?马球?捶丸?还是投壶?”

  “都行要不,捶丸?我记得上次跟你一起捶丸,好像是一年前的事儿了吧?”

  “快两年了。”

  这兄弟两人一边走一边说笑,把丁锦云闪到一旁。丁锦云倒也不生气,只是不紧不慢地走在前面,默默地听着身后的两人闲聊,郁闷了一上午的心情居然好了许多。

  说话间到了听雪阁,三人进屋之后按照辈分落座。丁锦云便吩咐檀儿:“着人回去,把那一对儿青瓷梅瓶拿来,再叫人折两支梅花儿供在瓶中,一会儿让世子带回去给夫人赏玩吧。”

  “多谢锦妃娘娘。”赵承渊忙起身道谢。

  “我不过是借花献佛而已,世子何必言谢。”丁锦云微微一笑,略显羞涩的低下了头。

  赵祯把丁锦云的神色看在眼里,唇角勾起一抹讳莫如深的浅笑。

  忘忧提着装了水的铁壶来放在燃烧的炭上,又起身去取果品。正是这个功夫,林紫芸跟着宋嬷嬷过来了。檀儿刚好抬头看见,差点打翻了手里的一盘蜜桔。

  “春雨姐姐?”檀儿十分诧异地问:“你你怎么进宫来了?”

  宋嬷嬷为笑道:“檀儿姑娘,我们太子给她新取了名字,叫紫芸。”

  “太子殿下给她新取了名字?为什么?”檀儿纳闷地打量着林紫芸,“她不是我家夫人身边的使唤丫头吗?虽然给了表姑娘,但依旧是丁府的人啊!”

  赵祯回头喊了一句:“你们嘀咕什么呢?有话过来说。”

  宋嬷嬷几个人忙一起走过去向丁锦云,赵祯和赵承渊行礼。

  “春雨?你怎么跟太子在一起了?”丁锦云的惊讶一点也不比檀儿少,差点就站起来了。

  “回娘娘,上个月,我兄长来京城,找到了我的下落。跟夫人求了恩典,给我赎了身。我原本以为可以跟亲人一起过日子了。却没想到我那黑心的堂兄给我赎身只是想把我卖个更好的价钱他把我卖给了一个六十多岁的马贩子做妾,我心里自然是不愿意的,就在他们送我去马贩子家的时候,从马车里跳出来想逃跑,不巧冲撞了回宫的太子殿下。也幸亏遇到了殿下,得殿下出手相救,把我带回了东宫。”

  “没错,那天我救了她想送她回家,但她死活不肯回去,说是怕那黑心的堂兄再把她卖一回。索性我就把她收在身边并给她新取了个名字,叫紫芸。那日你宫里的忘忧来给我捏肩,想不到他们两个竟然认识,我才知道她之前在宰相府服侍过丁夫人。如此,我就做个顺水人情,把她送到你们重华宫当差吧这也算我这个做儿臣的一点心意。”

  丁锦云听见赵祯把“儿臣”两个字加重了语气,知道他是有心嘲讽,忍不住皱眉看了他一眼想要怼回去。

  赵承渊很怕吵起来,忙不动声色地伸手拦了一下丁锦云,笑道:“太子殿下有成人之美的心,锦妃娘娘也多一个娘家人在身边服侍,这是两全其美的事儿啊!”

  丁锦云看着赵承渊伸到自己面前的手,不由愣了一下,说:“既然世子也这么说,那我就谢谢太子殿下了。”

  “谢就不必了,我就一个要求紫芸是她原来的名字,她现在是自由身,就用回她的本名儿,不必再改了吧。”赵祯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着。

  进宫之后还能看见母亲身边的人,丁锦云觉得很不容易,而且赵祯把话说得这么直白她也不能不给面子,遂点头说:“不过一个名字而已。紫芸这个名字也挺好的,就叫紫芸吧。”

  “谢娘娘成全。”紫苏忙跪下磕头。

  “谢我做什么?你该谢太子殿下才是真的。”丁锦云看了看赵祯,又瞄了一眼赵承渊,伸手扶着檀儿的手臂缓缓起身说:“时候不早了,紫苏,跟我们回去吧。”

  紫苏的到来,最高兴的不是忘忧,而是檀儿。

  自从入宫一来,檀儿身心俱疲。丁锦云的性子极容易招惹是非,忘忧又帮不上什么忙。檀儿在她身边遮遮挡挡,总觉得顾此失彼。如今多一个知根知底的人,檀儿觉得自己可以松一口气了。所以一回到重华宫,檀儿便吩咐下去,立刻收拾屋子给紫苏居住,又打开自己的橱柜,拿出几套没穿过的衣裳亲自送了过来。

  紫苏道了谢,又拉着檀儿说:“这大冷天的收拾屋子可不是件容易事儿,我跟忘忧先挤在一起凑合些时日,等过了年,天气暖了再说吧。”

  檀儿感慨地拍了拍紫芸的手,说:“总归也没外人,你们两个挤一挤也使得。如今有你来了,我就可以松一口气了。头一件要紧的事儿,之前因为表姑娘挑唆,咱们娘娘总是拿捏忘忧,你来了,帮我好好地劝劝。咱们几个人能凑到一起也是不容易,一定要互相帮扶才行呢!”

  “姐姐说的对。我们一定要互相帮扶。”忘忧忙说。

  檀儿很是满意,起身笑道:“好啦,我叫他们送一套新的被褥过来,你们两个先收拾一下。娘娘的晚膳也该用完了,我赶紧过去伺候着。”

  忘忧忙起身相送:“姐姐辛苦了。”

  待檀儿离开之后,忘忧高兴地和紫苏抱在一起,感慨地说:“进宫那天起,我只当这辈子再也见不到姐姐了。谁知道老天有眼,竟把你送到这里来了这可真是世事难料啊!”

  紫苏也偷偷地抹了一把眼泪,笑道:“哪里是老天有眼,这都是太子的妙计,还有四姑娘的成全。”

  “你来了,我的日子就好过了。”

  “太子殿下也这么说。锦妃娘娘不喜欢你,你又是夫人指派进宫来服侍她的。这主仆也讲究个缘法,你们两个不和睦,受罪的还是你。所以太子殿下说让我过来,即便不能缓和你们两个之间的关系,但有了我,她跟前就用不着你去伺候。你也得些清闲,日子也好过些。”

  忘忧听了这话只觉得心里暖暖的,又忍不住偷笑,心想赵祯这小孩儿既善良又有心计,将来肯定能做一个好皇帝。

第063章 宫闱,千头万绪

  紫芸到了重华宫之后,忘忧有更多的时间去做自己的事情。但是她的医术有限,手边的医书也少,即便她把赵睿的脉案背的滚瓜烂熟,也搞不清楚里面究竟有什么猫腻。幸好,沐霖又进宫了。而且沐霖这次回来带了一个人给赵睿治病的太医吴泰的侄子吴顺。

  太子和赵承渊以及刘少奢一起听孟太傅讲书,把东宫的小书房留给了沐霖和忘忧兄妹二人。

  忘忧一听说找到了吴泰的侄子,立刻拉着沐霖问:“人呢?在哪儿?”

  “我把他藏起来了。这里是太子东宫,可不是什么人都能来的。他说当初他跟着吴泰在太医院学习的,赵睿病死,吴泰获罪被逐出太医院,回老家后就疯了。不但胡言乱语,还乱吃东西。之后不知道吃了什么不该吃的,死在了村外的河边。”

  “死了?!那这事儿还怎么查?”忘忧失望地问。

  “一个人不会无缘无故的疯癫,而且我查问过吴顺,他们家祖上都没有疯癫之人。这吴泰的医术也是相当了得,绝不是蠢笨之人。所以我怀疑他的疯癫有两种可能,第一是装的,第二是被人害的。所以我让吴顺上报官府说他叔父是被害死的,然后安排一个可靠的仵作去验尸了。算算时间,过两天也该有消息了。我听说你拿到了前太子的脉案?给我看看。”沐霖说着,向忘忧伸出了手。

  “我没带在身上。”忘忧摇了摇头。

  “你知道来见我,怎么竟不带来?”沐霖皱眉问。

  “哥哥放心,那些脉案我已经熟记于心,我把关键的地方给你写下来。”忘忧说着,从荷包里拿出一根画眉的黛石,又把手帕铺在桌上,一字一字的写起来。

  忘忧从小就不喜欢练字,这会儿用眉笔在丝帕上写字更是困难。她一笔一划的写,沐霖微笑着看,连赵祯进来都没有察觉。

  “不会要纸笔吗?写的字这么难看,居然还糟蹋这螺黛。”赵祯蹙眉问。

  “这是螺黛?怎么可能,不过是普通的青黛罢了。”忘忧看了看手里的东西,又看向沐霖。

  沐霖笑着摇头:“我不认识这些东西,哪里知道是什么黛?”

  “如果我没看错,这应该是宋嬷嬷给你的东西吧?”赵祯坐下来问。

  “是啊。宋嬷嬷说这个给我画眉用的,但我觉得写字比较方便。反正我也不喜欢画眉”

  “行,你爱干嘛用就干嘛用吧。”赵祯忍不住打断了忘忧,不过就是用的东西罢了,管他是画眉还是写字呢。再说,自己是脑子犯抽了才以为忘忧会画眉。

  忘忧低头继续写字,赵祯自己拿起壶来倒了一杯茶捧在手里暖手的同时饶有兴致的看着忘忧写字,半晌才问沐霖:“我听说你们的祖母是书香门第的闺秀,就没叫她好好写字吗?”

  沐霖笑道:“妹妹小时候只喜欢背药方药名。对于女工针线,读书识字这样的事情一概没有兴趣。祖母教了一阵子就放弃了。”

  忘忧抬头瞪沐霖:“不许说我坏话。”

  “这算什么坏话?实话而已。”

  “讨厌。”忘忧继续低头写。

上一篇:皇姐为妻

下一篇:承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