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有疾奴家有药 第47章

作者:沧海明珠 标签: 古代言情

  当晚,紫芸一再叮嘱忘忧要小心,千万别乱吃的东西。忘忧叮嘱紫芸也要小心,吃饭一定要吃跟其他人一样的,最好是眼见着是一口锅里盛出来的。两个人又悄悄地商议着暗中关注铃儿的动向,看她究竟是听谁的指派做事。

  “忘忧,要不要跟太子殿下说?”

  “说是要说的,但不能急。虽然宋嬷嬷是个可信之人,但”铃儿毕竟是宋嬷嬷安插进重华宫的,若是怀疑,宋嬷嬷是第一个应该怀疑的人。她对赵祯应该没有二心,但对自己忘忧此时心里忐忑,究竟谁可信,谁不可信,她真的不能确定。

  第二天由沈德妃去伺候皇上汤药,丁锦云留在重华宫休息。忘忧不便离开从重华宫,只安稳的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并暗中观察铃儿。然而铃儿并没有任何不妥的动向,紫芸悄悄地查遍了小厨房也没找到忘忧说的那种野菌。

  正当忘忧迷茫的时候,杨淑妃回宫了。

  “一个月过去了吗?”忘忧看着外面苍茫的天空,低声叹息。时间过得这么快,而自己要做的事情却一点进展都没有。

  “一个月早就过去了,这次杨淑妃在玉清观住了四十天呢。”檀儿走到她身边,悄声说。

  “为何?”忘忧纳闷地问。

  “听说是病了,只能多养几日,等病愈了才回宫的。”

  忘忧闻言,无奈的叹道:“冬日天寒,时气不好。大病小病的总是不断,不过能病愈归来也算是得了真人庇佑了,只是也不知道陛下的病何时才能好转。我看咱们娘娘这些日子又消瘦了。”

  “说的是,我也为这事儿忧心呢!明天又是咱们娘娘去乾元殿服侍陛下汤药的日子。”檀儿担心的叹了口气。

  忘忧忽然转身,笑道:“姐姐,明日我跟你们一起去吧,自从进宫之后你一向对我照顾有加,我却总是躲清闲。近日来娘娘跟你都这么劳累,也该是我出点力的时候了。”

  俗语说,久病床前无孝子。连血脉相连的亲人都不能久侍床前,何况丁锦云和檀儿这样对皇上完全没有情感的人。听说忘忧愿意帮忙檀儿自然很是高兴,忙说:“我知道你颇懂一些养生之道的,你肯效力自然是极好。我晚上悄悄地跟娘娘说一说,只要她不介意,明儿你就跟娘娘一起去乾元殿。”

  第二天早饭后,赵祯去乾元殿看皇上的时候看见忘忧跪在龙榻跟前捧着汤药,心中十分纳闷。等锦妃把汤药喂完,他趁着忘忧送药碗出门的时候跟过来,悄声问:“你怎么来这里了?”

  忘忧警惕的看看左右,低声说道:“我是锦妃娘娘身边的宫女,跟着她一起过来服侍有什么奇怪的?倒是你有些事情只怕还蒙在鼓里。”

  “你这话什么意思?”赵祯皱眉问。

  忘忧看看左右无人,方低声说:“重华宫的铃儿是宋嬷嬷的人还是你的人?”

  “嗯?什么意思?”赵祯没能明白忘忧的话。

  “她在我的吃食里下毒了。虽然不致命,但如果我没发现的话,不足一月我就会变成白痴。”

  “什么?!”赵祯像是挨了一记闷雷,顿时焦在当场。

  “我也想过她可能是被人利用的,但是当时她一再劝我赶紧的吃那一碗羊肉羹,而且要我趁热吃。后来那碗羹冷了之后我试了一下,菌菇的味道非常明显。所以,趁热吃,发现羹汤有问题的可能性极小。若非我从小跟着祖母尝过几百种药草的味道,是根本不会发现的。”

  “真是可恶!可恶至极!”赵祯攥紧拳头狠狠地捶了一下廊柱。

  忘忧见他这般模样,心中自然不忍,又低声解释道:“我不是故意挑拨你身边的人,但是有些事情你还是应该更警惕一些。”

  “嗯,我明白。”赵祯重重的点了一下头,缓步离去。

  忘忧看着他消瘦的背影,心里又涌起一阵不忍,但她不后悔。有些事情即便残酷,也一定让他面对,因为这仅仅是开始。以后还会有更多更残忍的事情等着,躲避是没有用的。

  关于铃儿的事情,忘忧原本想跟德妃说一下,让她暗中帮忙把铃儿弄走,但后来一想,弄走了铃儿,还不一定会有谁来。现在至少可以戒备。若再换一个人来,自己稍不留神就真的遭毒手了。

  赵祯回到东宫之后,心里的愤怒和震惊已经压下去了一半儿。而且他平日里也都是阴沉着脸色,极少见笑容,宋嬷嬷也没察觉出什么不妥。跟往常一样送上热茶点心以及果品,并关心的询问:“殿下今天回来的晚了些,是陛下的病又有什么反复吗?”

  赵祯你这茶盏盯着宋嬷嬷,半晌方问:“嬷嬷,你跟了我多少年了?”

  宋嬷嬷被问得有些懵,抬头看着赵祯,说:“陛下被送进贤王府,就是老奴服侍着了。算起来,老奴跟了陛下整整十三年零四十五天了。”

  “因为你是签了死契的家仆所以阿娘就放心的把我交给了你,当时你刚生了你的女儿四个月,却把她交给家人只一心照顾我。后来我断了奶,你又专门跟府中的一等护卫学拳,练剑,连骑射你都练了。这十年来,为了保护我的安全,你俨然已经是一个武功高手。嬷嬷,对你,我心里一直是感激的。”赵祯看着手中的茶盏,缓缓地说道。

  宋嬷嬷心里有些忐忑,殷切地看着赵祯问:“殿下是怎么了?怎么忽然说起这些事情来了?”

  赵祯转着手里的茶盏继续问:“嬷嬷在我身边这么久,为我培养了多少心腹?”

  宋嬷嬷认真的想了想,说:“真正的心腹并不多,宫里宫外男男女女一共只有四十六个。还有三十七人,是老奴手下的人挑选的,他们只知道是为太子效力,但从未指派过什么要紧的事情。”

  “重华宫里,有你安排的人吗?”

  “有两个,一个是宫女铃儿,另一个是小太监郭祀。”

  “这两个人都是你亲自挑选的吗?”

  “不是,铃儿是袁嬷嬷挑的,郭祀是铃儿的同乡,他是因为铃儿才决定为我们效力的。”

  “所以,这个铃儿是袁嬷嬷选进来的人?”

  “但这个丫头我见过,她之前是在浣衣局当差的,是袁妈妈施恩把她选上来的。我见她颇有感恩之心,所以把她送去了重华宫。殿下,这丫头怎么了?”

  赵祯抬头看着宋嬷嬷的眼睛,缓缓地说:“她在忘忧最喜欢吃的羊肉羹里下了可致人呆傻的毒菌菇。”

  “什么?!”宋嬷嬷惊呆了。半晌方焦急地问:“这不可能吧?谁会指使她这么做呢?!”

  赵祯冷笑道:“我也不知道。但这件事情我想我们应该比忘忧先知道这是责任。”

  “老奴明白。忘忧姑娘是殿下第一个想要保护的人,如今却出了这样的差错。是老奴的失职。”宋嬷嬷说着,躬身磕了一个头,又说:“请殿下放心,老奴一定会把这件事情查明白的。”

  “多久?”赵祯又问。

  “三日之内。”宋嬷嬷咬牙说出一个期限。

  “好,那我就给你三日的时间。”赵祯说完,把茶盏放回桌上,起身往书架跟前走去。

  宋嬷嬷又磕了一个头,默默地退了出去。

  在乾元殿这日,忘忧用黄米,糯米并参须沫一起煮了一盅粥。给皇上进服的时候加了一点点糖,略带一丝甜味。皇上昏昏沉沉地吃了小半碗之后,含含糊糊的说了一声:“好吃。”

  伺候皇上的太监立刻惊喜的念佛,丁锦云见状脸色好看了许多,毕竟皇上在世她是皇妃,皇上若是去世了,她一个没有生育过的妃子就只能去道观里念经了。于是吩咐忘忧:“再去尽心尽力的做点别的来,若是陛下喜欢,皇后娘娘和本宫一定会好好地赏你。”

  “是,娘娘。”忘忧自然会尽全力做这件事情,但进补的食材跟药材要互相搭配,更不能有相冲的东西。更因为病者是皇上,她必须慎之又慎。于是又低声说:“娘娘,如果可以,我想跟太医们商量一下进补的食材。”

  从乾元殿到太医院,所有的人都知道锦妃娘娘是皇后倚重的人,所以丁锦云说叫太医来,没有任何人有异议。

  忘忧把自己想好的食疗方子拿给张太医看,并认真的询问:“劳烦张太医看看,我这里面的食材和进补的药材是否跟陛下服用的药方有相冲相克的。”

  “姑娘很谨慎呀。”张太医看了一眼食疗的方子又抬头看一眼忘忧,狐疑地问:“姑娘你懂医?”

  忘忧忙欠身回道:“张太医见笑了,我并不懂医,只是喜欢下厨做些羹汤,所以喜欢翻那些食疗古方。”

  “你这方子很好,跟陛下用的汤药相辅相成,相信对陛下的病有很大的好处。”张太医似乎对这张食疗的方子爱不释手,感慨道:“难得,难得啊!”

  “张太医,您这是什么意思?”丁锦云笑问。

  “我是说,这位小姑娘看上去不过十五六岁的年纪,就能拟出这样好的食疗方子来,真是难得。”

  “大人过奖了,您若是喜欢这方子,就拿去用吧。我先去忙了。”忘忧福了一福,退了出去。

  张太医果然把这食疗方子叠起来塞进了袖子里,丁锦云笑着摇了摇头,在她看来这张太医就是个医痴,连一个食疗方子都不放过。却完全没想到这其中另有隐情。

  有了张太医的肯定,忘忧直接被刘皇后要过来留在乾元殿当值。听到这个消息,丁锦云心里忽然定了下来,她虽然不喜欢忘忧,但却毫不怀疑忘忧的能力,于是暗暗地松了一口气。心里想着,但愿皇上的身体能好起来,自己也不用这么快就去过青灯古佛的日子。

  沈德妃和杨淑妃每日来照顾皇上,刘皇后就把皇上交给她们二人照顾,自己则在处理朝政之余忙着新年各处的祭祀。于是,沈德妃跟忘忧便总是有机会遇到,忘忧也有机会把自己查到的那些事情悄悄地说给了沈德妃听。

  几日后的傍晚,血色残阳把皇宫笼罩上一层绚丽的霞光。忘忧拎着一个食盒从小厨房里出来,迎面遇到了赵祯。

  她没想到赵祯会在这个时候来乾元殿,不由得愣了一下,方福身行礼:“见过太子殿下。”

  赵祯点了点头,说:“母后说,这几天父皇的病情有明显的好转,想来你功不可没。”

  “是太医们的功劳,奴婢只是做一些羹汤而已。”

  赵祯轻笑一声,摇头说:“何必过度的谦逊?倒显得有些虚伪了。”

  忘忧不想就这个事情说下去,便欠了欠身,问:“太子殿下找奴婢是有什么吩咐吗?若没有,请容奴婢先把这鸡丝肉靡粥送进去,陛下这会儿该醒了。”

  “只管交给我吧。”赵祯伸出手说。

  忘忧抬头看了赵祯一眼,见他身后的宋嬷嬷轻轻点了一下头,便把手里的食盒递过去。赵祯拎了食盒转身离去,宋嬷嬷却没有跟上,而是对忘忧使了个眼色,转身进了偏殿。

  这间偏殿里没有人,宋嬷嬷等忘忧跟进来,便关上了殿门,低声说:“铃儿的事情我已经处理过了。这几日你刚好不在重华宫,这也是个很好的机会,至少免了她背后之人对你的嫌疑。”

  “她究竟为何要害我?”忘忧皱眉问。

  “因为你查前太子病情脉案的事情被人察觉了。”

  忘忧的心突的一下猛跳,急切地问:“那人是谁?”

  宋嬷嬷无奈的叹道:“现在还不好说,我们也不能听铃儿那丫头的一面之词就下定论。再说了,谁也不能保证她不会栽赃。太子殿下的意思是还要进一步找到证据。”

  忘忧缓缓地点头,心想这件事情太大,的确不能轻易下定论。

  “殿下让老奴叮嘱姑娘,在乾元殿当差更要打起十二万分的小心,你再坚持几天,殿下会想办法让你回去的。还有,不要跟沈德妃走得太近了!她久在宫中,各种手段已然刻在了骨子里,你千万莫要成为她手中的刀。”

  忘忧心中一凛,,忙点头答应着:“嬷嬷放心,我晓得轻重的。”

  宋嬷嬷不敢过多逗留,先一步出门离去。忘忧却不着急,她转身去椅子上坐下,把宋嬷嬷的话细细的揣摩了一番,觉得铃儿背后的那个人十有八九是刘皇后,所以宋嬷嬷才不敢说,而赵祯也说再查一查,务必有实证才能确定。

  可如果有了实证,又能怎么办呢?就算借助沈德妃的力量,还能把刘皇后从后位上扳下来不成?

  太难了!忘忧仰头看着屋顶的雕梁画栋,无奈的吐了一口气。

  ------题外话------

  亲爱滴们,今天参加一个作协的研讨会,两天后回来。只带个手机和平板。留言不能随时回复哦!

  加油!!!

第064章 除夕,生死无常

  谁也没想到,到了大年夜皇上居然能够起身下床。皇后娘娘十分高兴,当即重赏所有侍疾的太医每人黄金百两,绸缎数十匹,玉器数件。各宫妃嫔自然也都有赏赐,另外,皇后又单独赏赐忘忧黄金六十两,绸缎二十匹以及南洋珍珠一斛。

  忘忧把皇后的赏赐送到紫芸面前让她随便挑,紫芸笑着给她收起来,说:“这些都是你将来的嫁妆,还是赶紧收起来吧。”

  “要出嫁也是姐姐先我一步。这些都给姐姐做嫁妆吧。”

  紫芸笑问:“都给了我,你以后怎么办呢?”

  忘忧得意的笑笑,说:“我再赚嘛!以我的本事,以后肯定能得更多的赏赐的。”

  “好啦!先不说这些了。赶紧的把衣裳换了,一会儿咱们都要陪着娘娘去章华殿吃年夜饭呢。听说因为陛下大病初愈,这次的年夜之宴特别盛大,不但歌舞齐全,连各王府的王妃世子们也都来为皇上祝贺呢。”

  “我最不喜欢这样的宴席了,娘娘们坐着咱们站着,动也不能动一下,腿都站得僵直嗳!”忘忧靠在榻上,喟然长叹。

  紫芸想了想,说:“嗯,要不我跟檀儿一起去,你留在宫里照看,如何?”

  “就知道姐姐最疼我啦!”忘忧开心的挽着紫芸的手臂晃了晃。

  暮色降临,华灯初上。今夜的皇宫与往日自是不同。

  这是丁锦云入宫后的第一个大年夜,她很庆幸皇上的病好了许多,自己好歹没有在出嫁第一年就当寡妇,于是让檀儿把自己最好看的宫装找出来仔仔细细的穿戴整齐,带着檀儿和紫芸往章华殿去参加夜宴。

  忘忧不必前去,自然也不用盛装。她只把自己最喜欢的一套浅碧色的衣裙找出来穿上,又加了一件翠色提花贡缎的白狐风毛的丝绵长襦,最后找了一领深色的斗篷系好,方拎着一个早就准备好的食盒出了重华宫。出门时,有个小太监刚好进来,遇见忘忧问了一句,忘忧笑道:“我去章华殿送点东西,很快就回来了。”

  小太监拱手称是,没敢再多说多问。忘忧拎着食盒一路穿过一道道宫墙直奔东宫。

  大年夜,赵祯自然会跟天子和皇后在一起夜宴,但此时的东宫却也正好是忘忧跟兄长沐霖相聚的好地方。

上一篇:皇姐为妻

下一篇:承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