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有疾奴家有药 第66章

作者:沧海明珠 标签: 古代言情

  刘太后苦笑叹道:“可是,他一天天长大,羽翼渐丰,终有一天会飞出咱们的视线。”

  “这是难免的,娘娘有何必为了这样的事情烦恼。”

  “若他是我亲生的,我又何必烦恼?只是唉!”刘太后长长的叹了口气。

  “娘娘放心,养育之恩大于天,陛下身为天下之主,自然不会忤逆不孝的。”

  “人心这种东西,是最赌不得的。亲生母子尚且能够反目成仇,他跟我隔了一层肚皮,我凭什么指望着母慈子孝?更何况,最是无情帝王家,本宫在这深宫中过了这么多年,连这点事儿都看不透吗?”刘太后按了按福音的手,示意她停下,又说:“你把当年李宸妃的死因放一点消息出去,我倒是要看看他会怎么办。”

  “娘娘这是?”福音不解的抬头看着刘太后。

  刘太后脸上露出一丝诡异的笑容,说:“即便他最终会一飞冲天,本宫也不能让未央宫的贱妇白捡了便宜。”

  “娘娘放心,老奴一定会安排好的。”福音小声应道。

  忘忧被拷问的时候受的是鞭笞之刑,袁妈妈带着人把她接出来的时候她已经处于半昏迷状态,后背上的衣服已经被抽成了破布片儿,整个后背都是血渍,看不清伤口在哪里。紫芸还好,因为一开始他们也没想要紫芸怎么样,她不过是挨了几个耳光而已。

  “我的老天爷!这可坏了事儿了!”袁妈妈把怀里的披风裹住忘忧,叫一个小太监背着她急急匆匆的送回乾元殿。

  乾元殿的廊下,赵祯负手而立,面若冰霜,那双布满血丝的眸子盯着偏殿的门帘,像是一只随时都会发狂的兽。

  进出来往的宫女们一个个都低着头不敢看他,生怕一不小心惹祸上身。

  “陛下,宫宴即将开始了,礼部尚书大人在外面恭候着呢。”宋嬷嬷小声提醒道。

  赵祯沉默片刻,方沉声说道:“你出去告诉他,朕从九阳宫回来中了暑气,头疼恶心,没精神参加宫宴,让他去请太后出面主持大局。”

  “是。”宋嬷嬷出去,按照赵祯的话交代了礼部尚书。

  礼部尚书依照圣旨去请刘太后,刘太后也只是出来应了个景儿,便以先帝新丧,新帝身体不适为由提前结束了宫宴。这样的借口冠冕堂皇,文武大臣找不出任何理由反驳,大家共同举杯庆贺之后便各自散去,唯有贤王留了下来,悄悄地向福音嬷嬷打听皇上急急回宫的缘由。

  福音嬷嬷小声解释道:“不过是因为丁太妃娘娘的补汤里被人下了药,差点龙胎不保。陛下听闻此事才匆匆赶回宫中,又因策马疾驰而着了一点风寒。这大热天里吹了冷风,可不就病了嘛。王爷放心,太医已经诊过脉了,并无大碍,休息两天也便好了。”

  “既然如此,本王去乾元殿探视一下陛下再回。”贤王说。

  福音忙福身说:“还请王爷留步,太后娘娘还有些事情要跟您商议,还请您移步坤德殿。”

  贤王想了想,还是跟福音去了坤德殿。

  乾元殿后殿西偏殿里,忘忧伏在榻上昏昏的睡着,她背上的伤已经处理过,因为天气炎热把伤口溃烂,她的身上只搭着一件丝缎披风。一双雪白的臂膀搂着葱绿色的枕头,长发逶迤在枕边,宛如墨色的丝缎。

  赵祯默默地站在榻前,眼不错见的看着她。

  宋嬷嬷端着一盆冰进来,小声劝道:“陛下,您累了一天了,回去歇一会儿吧。”

  “这是第二次了。”赵祯没头没脑的说。

  宋嬷嬷轻轻地点了点头,她明白赵祯的意思,第一次是在去皇陵的路上,忘忧为了他被火炭烫伤。那次是意外。这一次,忘忧成为太后和新帝之间暗中较量的牺牲品,说白了刘太后针对她也是因为赵祯。

  赵祯的意思,是忘忧已经是第二次因为他而受到伤害了。

  “这乾元殿太热了,我想找个凉快的地方避暑。”赵祯又说了一句没头没脑的话。

  宋嬷嬷这次没明白他的意思,只说:“陛下已经登基称帝,年号也改了。住在乾元殿这是祖宗留下来的规矩,若是殿下觉得这里太热,那老奴叫他们多预备一盆冰就是了。”

  赵祯摇摇头,说:“听说,大相国寺里古树参天,浓荫蔽日,倒是个避暑的好去处。”

  “陛下的意思是这万万不可啊!国不可一日无君呐!”宋嬷嬷劝道。

  赵祯抬手制止了宋嬷嬷后面的话,轻声说:“你现在就去坤德殿,趁着贤王叔还没出宫,把我的话转告太后。明日,咱们就去大相国寺避暑。”

  “陛下”宋嬷嬷还要再劝

  赵祯却不想多说,转身离去。

  对于赵祯在登基的第一天就想搬离皇宫往大相国寺避暑的想法,刘太后表示十分的无奈。

  贤王皱眉说不妥,又说,虽然新帝年纪尚幼,但也不能懈怠政事。至少每次大朝会他都应该上朝,以学习政务。

  宋嬷嬷偷偷地看一眼刘太后,方回贤王的话:“王爷对陛下满怀期许,这自然是好的。可是陛下的身体也很重要。今日一番祭拜下来,他的身体已经有些撑不住了。晚饭一口都吃不下去,心烦气躁,只怕夜里也睡不好。若是这样下去,他的身体会吃不住的。”

  贤王长长地叹了口气,扭头看刘太后。刘太后也是一脸的无奈,却说:“六郎还小,身体是第一要紧的。就先依着他的意思吧,明日一早本宫派人去大相国寺安排他避暑的住所,也跟寺里的主持师傅打声招呼,让他们务必照顾好陛下的起居。”

  “这些琐事,有本王去安排就好了。太后娘娘操劳国事也要保重身体。”贤王说。

  刘太后颔首道:“也好,王爷一向对六郎视如己出,有王爷安排,本宫自然是放心的。”

  “那本王连夜叫人去安排,省的陛下明天过去了有什么不周全的。”贤王拱手向刘太后告辞,然后匆匆出宫去了。

  第二日一早,刘太后打发了两个年长的女官来乾元殿,说要跟去大相国寺服侍赵祯。

  赵祯懒得理会,只管盯着忘忧被背上了马车,由袁妈妈和紫芸两个人照顾方登上自己的龙辇。宋嬷嬷以佛门净地不宜奢靡铺张为由,把乾元殿大部分人包括刘太后送来的两个大宫女一并都留下,只带了几个信得过的小太监出宫服侍。

  “姐姐,我们这是去哪儿?”忘忧还有些发热,神思有些迷糊。

  紫芸忍着眼泪低声说:“陛下嫌乾元殿太热,带着咱们去大相国寺避暑。咱们这是出宫去呢。”

  “大相国寺是个避暑的好地方。”忘忧点了点头,又伏在紫芸的肩上睡去。

  “嬷嬷,忘忧不会有事吧?她都昏睡了一夜了,到这个时候还是这样,这可怎么办才好呢?”紫芸担心地问袁妈妈。

  袁妈妈忙安慰紫芸说:“不会的,这药是张太医的独门配方,止血凉血,清热解毒,效果是最好的。上次的烫伤那么厉害,也是用这个药敷着,五六天也便好了。等咱们到了大相国寺,再煎了汤药给她喝下去,保证好得更快。”

  “我们终于从那高墙之内出来了。”紫芸看了一眼车窗外,长长的叹了口气。

  大相国寺是皇家寺院,一直享受皇家香火。殿宇华丽,院落幽深,是修身养性的最佳所在。

  贤王拍赵承泓提前过来安排,赵祯的龙辇在寺院门口一停,寺院的主持跟赵承泓等人便迎上来行礼。

  “大哥。”赵祯拉起赵承泓,低声说:“辛苦你了。”

  赵承泓忙躬身说道:“陛下这话臣可不敢当,这是臣分内之事。陛下,您避暑的院落已经安排好了,请吧。”

  赵祯回头看另一辆马车,赵承泓摆摆手,有两个小厮抬着一定软轿放在马车跟前。紫芸和袁妈妈把忘忧从车里扶出来送上软轿,由小厮抬着进了寺院。

  “大哥。”赵祯弟弟的叫了一声,方抬脚进了寺院。

  一行人穿过前院一路往后,进了一个幽静的跨院,院子里青竹蔽日,凉风习习,青砖灰瓦的屋舍,黑漆雕花的门窗,雪白的窗户纸,屋子里低调而奢华的檀木家私以及满满一书架的珍本藏书,无不彰显皇家寺院的尊贵。

  忘忧被送进西厢房安顿,赵祯则五间正屋起居。赵承泓亲自看着一切都安顿好,又打发走了主持师傅,方叹了口气,对赵祯说:“陛下,你这又是何必呢?”

  赵祯走到坐榻跟前,一撩袍角落座,又指了指对面示意赵承泓也坐,方自顾拿起茶盏喝了一口清水,说:“大哥,事情到了这一步,我还能怎么办呢?”

  “那陛下接下来有什么打算?”赵承泓盘膝而坐,打开茶盒取了茶来开始辗粉做茶。

  赵祯轻笑道:“这里清净,最宜修身养性。就多读点书吧。对了,若是大哥有空,可以常来坐坐,咱们品茶,下棋,谈天说地,也算是人生一大乐事。”

  “陛下!您是一国之君,怎么能一直躲在这里读书下棋呢?”赵承泓皱眉说。

  “一国之君?登基了,坐上龙椅就是一国之君了吗?大哥,你应该比谁都清楚这里面的事情。”赵祯冷笑一声,扭头看车窗外的数十杆青竹,叹道:“今天我们出宫,太后还送了两个宫女来,美其名曰照顾起居,可究竟是什么目的,无需多说你也该明白吧?”

  赵承泓无奈的叹了口气,把碾好的茶粉用茶筛过滤到一只建盏里。

  沉默了许久,赵祯忽然又说:“大哥,能不能麻烦你一件事?”

  “请陛下吩咐。臣定当竭尽全力办好差事。”

  “不是什么大事,就是想让你从民间找个医术精湛的郎中来。让他隐去身份,过来住一阵子。”

  赵承泓心里以为赵祯是为那个被鞭笞的宫女治伤,于是点头应道:“这事极容易的,陛下放心,臣一定办妥。”

  “好。”赵祯点了点头,又盯着窗外的竹子开始出神。

  自这日起,赵祯带着忘忧等人便在大相国寺住了下来。朝政大权由刘太后独揽,丁巍以宰相之名辅政,成为刘太后的得力助手,许多事情连贤王都插不上手了。

  几日后,赵承泓果然带了一个年轻的郎中过来。赵祯看着这个年轻的郎中,不由得眉头紧皱。赵承泓忙解释:“此人姓张,名仲桓,祖上几代行医,而且游历甚广,自幼便行走大江南北,去过大理,去过西夏,也去过东北关外。行走江湖有医仙之称。什么疑难杂症到了他的手里,都药到病除。”

  张仲桓摇头打断了赵承泓的话:“这位公子莫要替小人吹嘘了。这看病还得讲究个医缘,然而这位贵公子与我,似乎没有这个缘分。”

  赵祯冷声说道:“正好,我看你也不顺眼。所以,不是我找你看病,是另有其人。”

  “哦,这就好。”张仲桓点了点头。

  赵祯朝着旁边的宋嬷嬷使了个眼色,宋嬷嬷上前说:“张先生,病人在厢房,请随我来。”

  张仲桓对赵承泓点了点头,随着宋嬷嬷至忘忧的住处。一看隔着纱幔,张仲桓便猜到病患是个女子,于是惊讶的问:“这里不是寺院吗?怎么会有女眷?”

  宋嬷嬷提醒道:“先生,请恕我直言。您只管看病治伤,诊金我们自会加倍奉上。其余的,您还是少打听吧。”

  张仲桓从善如流,没有再较劲儿,而是隔着纱幔细看忘忧背上的伤口此时伤口已经结痂,旧的伤痕还没抹去,新的伤痕又叠加上来,她的后背真是狰狞得可怕。

  “嗯,这伤愈合的不错。既然你们自己有上好的外伤药,何必又找我?我的药也不会比这个更好了。”张仲桓摇头叹道。

  宋嬷嬷轻声说:“我家公子的意思是请先生配一记除疤的药,毕竟是个姑娘家,留下那些疤痕实在太难看了。”

  “你们呀,想的太多。这身上的疤痕去掉容易,心里的疤痕呢?你们身在这佛门清净之地住着,怎么还这么想不开呢?”张仲桓说着,伸手拉过忘忧的手给她诊脉,半晌方皱眉说道:“这姑娘的身子需要好好调理,绝不是背上那点疤那么简单。”

  宋嬷嬷一听,忙紧张的问:“哟,这话怎么说?”

  “小小年纪便热毒攻心,肝郁难舒,若不好好的调理着,只怕不能长寿啊!”张仲桓说着,起身往外走。

  宋嬷嬷被这话吓得不轻,顾不得安慰忘忧便追着出去让张仲桓开药方。紫芸怕忘忧多想,忙劝道:“妹妹只管放宽心,别听他胡说八道的。我看这人轻浮放荡,不像是个好郎中。他的话不听也罢。”

  忘忧摇了摇头,起身披上衣裳,叹道:“我自己就懂医,如何不知道他说的话是真是假。”

  “你这几天一直这样闷闷的,饭也不肯好好吃,究竟是藏着什么心事呢?跟姐姐说说,姐姐替你排解排解。”紫芸帮着忘忧整理衣襟,仔细的扣好玉扣。

  “姐姐,我有件事情想要麻烦你。”忘忧拉着紫芸的手说。

  “你说你说,我一定给你办好。”紫芸忙答应着。

  忘忧拉着紫芸的手低声说:“今日天色已晚,明天你找个借口出去,去琉璃街的翠墨书斋找余先生,跟他说我们过得很好,现在在大相国寺陪着陛下避暑。让他转告兄长近期不要回京,一定要跟刘家跟刘公子处好关系,万不可漏了马脚。”

  紫芸应道:“好,刚好我需要买一些丝线回来做夏衣,明日早饭后我就出去,你放心,这件事情我一定办妥。”

第075章 畅饮,小赌怡情

  赵承泓找来的这个郎中很是有意思,他不开药方,也不让人去抓药。而是自己出去转一圈,带了一些新鲜的药草回来,自己捡干净,清洗晾干,然后亲自把药草按照一定的分量配制,捣烂做成糊糊,让宋嬷嬷给忘忧涂在伤口上。

  宋嬷嬷起初很是怀疑,不敢随意用他配的药。还是忘忧仔细闻过这些药膏,又细细的尝过之后确定可以用,才给忘忧涂抹。张仲桓一不留神听见忘忧细数药膏里的各种药草,惊讶的瞪圆了眼睛走过来,笑道:“嗬!小姑娘,我还真是小瞧了你啊!”

  忘忧正坐在树下藤榻上乘凉,听见这话忍不住朝张仲桓翻了个白眼,百无聊赖地说:“不过就是几种清热化瘀止血止疼的草药而已,有什么可得意的?”

  张仲桓闻言,饶有兴致的在忘忧面前坐下来,叹道:“好大的口气!不过?几种?小丫头,你知不知道有的人行医一辈子都参不透这几种药材呢?”

  “是吗?”忘忧似乎不想跟张仲桓多说,只是侧身倚在靠背上拨弄着怀里的一只白色的小猫。这只猫儿不过巴掌大,据说是寺里散养的一只老猫上个月刚生的一窝中的一个。因忘忧喂过它几次,它便赖在这里不走了,还时常赖在忘忧的怀里睡觉。

  张仲桓倒是来劲了,盯着忘忧问:“你倒是说说,我给你用的都有什么草药?”

  忘忧鄙夷地扫了张仲桓一眼,懒懒地说:“土荆芥,旱莲草,铺地黍,洗净晒干,磨粉;鲜箭根薯,鲜芒芪捣烂,和前面的几种药粉按照三二一的比例搅拌成药膏外敷,婆婆英,铁齿苋,白芨煎煮内服。这便是你的药方,是不是?其实这些药都是差不多的功效,你把这么多种叠加起来用也无非就是个清热解毒,止血凉血的方子,居然能开出五百两银子的天价,医者的脸也是让你丢尽了。”

  “嘿!我还真是小瞧了你这小丫头!”张仲桓立刻来了精神,热切地盯着忘忧问:“你的医术是跟谁学的?你老师是谁?”

  “我是无师自通。”忘忧往后躲了躲。

上一篇:皇姐为妻

下一篇:承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