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之娇花 第377章

作者:暮见春深 标签: 穿越重生

两人说完挂断电话,宋月明收拾东西下班回家,开车路过一家烤鸭店的时候停了下来,双胞胎喜欢吃这家的烤鸭,正好快考试了,提前买点好吃的犒劳他们。

烤鸭店旁边开了一家咖啡厅,装潢时髦精致幽静,但开在香味浓郁的烤鸭店旁边难免让人产生违和感。

宋月明拎着烤鸭离开时,无意间往咖啡店的玻璃窗口扫了一眼,临窗的座位刚好坐着一个人,那人朝马路看过来,正脸看起来很眼熟,但那人似乎并没有看到她。

宋月明没再注意那人,继续向前走,上车回家。

双胞胎听到车声就把大门给打开了,宋月明直接将车开进院子里,将烤鸭拿下来给他们,还有给卫真买的小蛋糕,仨人兴冲冲的拿上自己喜欢吃的,直接准备开吃,将在厨房准备饭菜的卫云开忘的一干二净。

是卫云开听到动静,将一盘刚出锅的红烧排骨端上桌,边走边说:“幸亏我猜到你回来可能买好吃的,就没做那么菜。”

宋月明将风衣挂在衣架上,走到饭桌前张了张口,卫云开捏起一块排骨喂到她嘴里,兴致勃勃的问:“怎么样?”

“卫大厨出马,哪有不好吃的道理!”

卫云开笑意渐渐温柔,指指卫生间方向说:“去洗手。”

宋月明嗯了一声,却跟他一起进了厨房,灶上还炖着一锅汤,她揭开盖子看了一眼,是雪梨银耳汤,顿时美滋滋的问:“我就是早上说了一句,你还真给记住了。”

这里的春天就是大风吹,干燥不说空气里还有许多尘土,喝点润燥的汤水对一家人都有好处。

“你的吩咐,我怎么敢不记着,对了,还有两个菜没做,我觉得再炒一个就够吃了,你看看吃哪个。”

许大姐请假两天,这两天里两人轮流做饭,卫云开厨艺一般,最拿手的也就是那几个菜,蒜薹炒鸡蛋,鱼香肉丝还有红烧排骨,对这几个菜一家子可以说是百吃不厌,而蒜薹炒鸡蛋又是季节限定,宋月明毫不犹豫点了蒜薹炒鸡蛋。

“吃不烦?”

宋月明连连摇头,从冰箱里拿出来一把樱桃洗洗干净放在手心里,自己吃一个再给他一个,中途有一次手指头被人故意咬了一口。

“这樱桃是不是格外甜?”她举起犹带水光的指尖。

卫云开挑了挑眉,低声道:“没错。”

宋月明撇撇嘴,继续给他吃,还多管闲事的催促:“快快,该放鸡蛋了!”

他游刃有余的将预备好的蛋液倒进去,鸡蛋和蒜薹碰撞产生的香气迅速钻入鼻孔,不由自主的分泌口水。

宋月明手里的樱桃吃完了,仍旧犯馋:“我闻见这味儿更饿,对了,我今天买烤鸭的时候看见一个人很眼熟,看半天才想起来,是那个谁,宋家的那个——”

“妈妈,真真还没吃饭就把蛋糕给吃了!”

宋月明的话被打断,只得走过去看情况。

提前将小蛋糕打开吃掉的卫真非常心虚,嘴角还沾着奶油呢就把蛋糕往一边推,笑嘻嘻的说;“妈妈,我就是想尝尝味道。”

“真真,你吃过甜食就不爱吃饭,咱们说好的,吃过饭再吃蛋糕,你要是做不到,以后就不给你买蛋糕了。”宋月明说的很严厉,仨孩子都有点挑食的小毛病,双胞胎倒还好,就是不爱吃胡萝卜,卫真不爱吃的东西跟宋月明有一拼,还喜欢用甜食代替正餐。

卫真将叉子也放下,一脸乖巧的说:“那我吃过晚饭就吃不下蛋糕了嘛。”

“你可以慢慢吃,吃太多甜食对你的身体没好处,张嘴,让我看看你牙被虫咬了没。”

卫真不情不愿的张开嘴让她观察牙齿,新长出来的两排牙还是干干净净的,宋月明松了一口气,她真怕闺女一不小心给冒出来蛀牙,那到时候可就麻烦了。

说话间,卫云开将最后一个菜和汤端上来,淡淡然的说了一句:“真真,爸爸辛辛苦苦做的饭,你都不吃点吗?”

卫真连忙摇头:“我吃的呀!”

“那就好,咱们改个规矩,半个月选一天可以让你吃蛋糕,饭吃不吃随你,其他时候都得先吃饭,怎么样?”

现在是宋月明隔十天左右给她买个小蛋糕,但不能每次都吃的尽兴,卫真一听可以随便吃立刻点头答应:“好啊!”

双胞胎忍着笑,在宋月明的瞪视下没有戳破真相,妹妹啊妹妹,等你长大就会后悔的!

饭后

宋月明催促仨孩子去写作业,她和卫云开打开电视看点新闻报道,宋月明站在电视前面选台,选到当地电视台的时候就停了下来。

里面正在播报一条新闻:我市知名绣艺大师的作品《百鸟朝凤》在全国大赛中获得二等奖,即将送入拍卖行拍卖。

接下来的画面就是拍摄这幅绣品内容,以及采访绣艺大师杨敏的画面,宋月明认真看了一会儿,地方卫视新闻给了两分钟播报这条新闻,想来很受重视。

“有什么感想?跟奶奶像吗?”

卫云开蹙着眉头问:“奶奶连针线活都做不好,不过她是跟谁学的这手艺?”

此地的绣技并无什么特殊的地方,偏偏杨敏极其擅长双面绣,且是国内数得着的好手艺,这着实令人心惊。

宋月明想了想;“以前不知道她会这手,听说她是跟一位下放到村里的老人学的,那是个老绣娘,可能人真的又天赋吧。”

俩人讨论了没一会儿,这条新闻结束,改成播放下一条民生问题,宋月明看的打哈欠,又想起来刚回来时在厨房没说完的事情,原原本本告诉了卫云开。

卫云开不甚在意的说:“跟咱们没什么关系。”

宋月明耸了耸肩,没有再说什么。

不过,这一条新闻之后,杨敏的店铺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火了起来,她店里人员有限,即便是要接什么订单也得提前预约。

宋月明出门买早餐的时候碰见对门熊老太太,老太太夸赞不已的说:“这小杨可真是有一门好手艺,幸亏我认识得早,要不然现在找她做衣服都排不上队。”

“那您是有眼光。”

熊老太太一听,高兴不行,还顺口提了一句:“月明,你想在她家做衣裳吗?你跟我一块儿,应该能预约到,听说她的订单都排到明年了。”

宋月明含蓄一笑:“不用了,大娘,我做了这样带绣工的衣裳也不太会穿,再说我那还有两条旗袍没穿过呢。”

前两年,宋月明去海市找一位老师傅订做了一条旗袍,后来又加了两条,但确实是大多时候挂起来看着,或者在卫云开面前穿一穿,根本没想做别的,更不会巴巴的排队去找杨敏做衣服。

他们这几年在一个城市,碰面的机会都是寥寥可数,距离保持的刚刚好,谁也不会轻易去打破这层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