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化月亮 第51章

作者:春满池 标签: 破镜重圆 励志人生 现代言情

  吾心匪石,怎么不会动心。

  天光大亮后,再寻找回程的路就简单了。很快,楼祁就找到了正确的路,吉普车一路顺利地驶入国道,他们借宿一晚的变电站,被远远抛在了脑后,留在了那沉默的山林间。

  国道上一路平稳顺畅,车子速度不快,但一切还算顺利,车子没有再抛锚过,楼祁也不敢有任何停留,直接将苏青杳送回了宿舍。

  下车道别时,苏青杳回头对上楼祁带着笑意的眼神,微微一怔,他难得笑容如此灿烂,朗声喊她:“苏老师,再见。”

  苏青杳顿了顿,抬手:“再见。”

  她目送吉普车缓缓离去,才转身上楼梯。刚到宿舍门口,兜里手机震了一下。苏青杳打开手机,发现是楼祁发来的消息:【怎么办,苏老师,我已经开始想你了。】

  苏青杳翻了个白眼,嘴角却忍不住带上了笑意,手指快速地敲击手机屏幕的键盘,回复他:【好好开车,别发骚。】

  楼梯有脚步声快速跑上来,苏青杳刚打开宿舍门,那人已经跑到了近边。

  陈黎瞪大双眼,气喘吁吁上下打量她:“杳杳!你回来了!”

  苏青杳疑惑地看她:“嗯,怎么了?”

  “你昨晚一夜未归,担心死我了!”陈黎眼神一转,八卦地打探她,“哦,你昨天是跟楼祁一起出门了,说,一整晚做什么去了?是不是享受去了?”

  懒得理会她没谱的揣测,苏青杳进门,陈黎跟着进来,跟前跟后地询问和楼祁一起发生了什么。

  苏青杳只得将两人倒霉地夜宿变电站这事全盘托出,陈黎扼腕:“多好的机会啊,你居然能坐怀不乱!真是太可惜了!”

  她回宿舍的时间,已经接近午饭,和陈黎聊了没一会儿,两人一起下楼买快餐吃了顿午饭,苏青杳回屋准备睡午觉。

  睡前,她百无聊赖地打开了手机朋友圈,发现楼祁发了一张昨晚拍的照片。

  一望无际的黑夜,有星星点点的荧光浮荡在水面,水面倒映着光点,像一条星河。

  配文:【月亮伴我。】

  刘博士不愧是冲浪先锋,已经在底下评论了:【月亮呢?哪来的月亮?】

  楼祁回复他:【在我身边。】

  手机像滚烫的烙铁,烫得苏青杳几乎握不住它。她轻咳一声,明明无人知晓,依旧紧张地将手机放到枕头底下,钻进被窝里,闷头闭上眼。

  演给空气看,自己的不甚在意。

  进入秋天,气温降得很快,离国庆越近,基地里事情也莫名多了起来。

  期间有个晚上,基地的接驳车回到宿舍,苏青杳下了车,她和陈黎一同去附近的驿站取快递。回来的路上,接到了跑腿小哥的电话。

  在宿舍楼下拿到跑腿送来的东西,一只破凉的纸袋子,里面是一个四四方方的小礼盒。礼盒上还有一张卡片,只写了一句话:【送你的。】

  署名【L】。

  陈黎八卦地问:“谁送的啊?什么宝贝?”

  苏青杳轻咳一声,换了另一边手提袋子:“不知道……”

  回到宿舍,她才打开盒子,是一只漂亮的陶瓷杯,被子上印了水彩画,画的内容赫然是楼祁发在朋友圈上的那张照片,萤火虫银河。

  与此同时,手机震了震,苏青杳打开手机,是楼祁发来的消息。

  他说:【苏老师,找跑腿给你送了点小玩意儿。收到了吗?】

  苏青杳勾唇笑了笑,将杯子洗了洗,倒入开水,被子上黑色的夜空忽的开始褪色,背景蓦地明亮,是一片漂亮的湖面,而那星星点点的萤火虫,也变得更加明亮。

  她轻笑一声,逼仄的宿舍内,她的笑声欢快,轻松。

  苏青杳回复楼祁:【谢谢,很喜欢。】

  作者有话说:

  今天稍微休息一下,所以写得少一点。

第49章 月亮

  十月金秋, 天气凉意渐浓,秋高气爽下,夏天仅有的绿意也逐渐被枯黄覆盖。

  国庆长假,基地给所有人放了三天假期, 但同事们需要轮休。苏青杳在十月开头就将假期休掉, 和陈黎, 方来一起去了一趟青海。

  三天的小环线旅行,三人轮流自驾游, 从煌城的国道出发, 一路往西南,驶入高原,花了七个多小时, 他们才到德令哈。

  这一路几乎没有服务区,更别提寻找厕所。三人憋了一路, 等到德令哈镇上的民宿住下,三人没多久就开始头疼欲裂。

  高反实在不好过,三人昏昏欲睡,压根没有怎么游玩, 参观了一个盐湖就回了煌城。

  陈黎还信誓旦旦等下一次一定要夏天去玩小环线, 十月份去高原, 草都黄了, 没有看头才早早回来。

  苏青杳回宿舍后躺了一天, 睡得天昏地暗,半夜忽的惊醒, 才发现窗帘没有合上, 窗外一片漆黑, 她竟然从上午睡到了凌晨。

  打开手机, 屏幕亮起,弹出十几条未读消息和一个未接来电,来自快递点的电话。

  她一条一条回复,直至最后,翻到了楼祁发来的消息:【多喝蜂蜜水,补充电解质,如果实在不舒服一定要去医院。】

  她翻了个身,黑暗中只有手机屏幕微微亮着,她回了个:【好。】

  楼祁上个月底就去北京了,国庆期间,做为央企,首电需要向部里汇报工作。楼祁做为煌城的高管,回北京述职。

  这一去,竟然也有四五天了。

  他还会回来吗?是不是趁此机会就留在北京不回煌城了?

  苏青杳心里产生一个莫名的想法,竟隐隐有些惆怅。

  苏世安发来一条信息:【宝贝,你买的葡萄酒爸爸收到了,准备什么时候请年假回家啊?】

  楼祁回北京前,苏青杳买了两瓶名贵的葡萄酒,托他带给苏世安。楼祁回京后一直很忙,最后只能将葡萄酒交给周旭阳转送给苏世安。

  这一年,苏青杳只在春节回家过年,之后没再见过苏世安。他这一询问,也勾起了苏青杳的思乡情,默默开始盘算调休和请年假。

  但没两天,国庆七天长假还没度过,紧接着基地又忙了起来。

  陈教授带了一队外国考察团前来参观基地。这组外国考察团来自中东,一个个白袍矜贵的男人,大鼻梁络腮胡,长得都差不多。

  基地难得有海外考察团来,所有人都很重视,忙前忙后招待贵宾们。

  跟在大部队后面,跟随考察团在绿洲里一块一块田介绍过去。陈黎和苏青杳落在后面,小声地吐槽道:“他们长得都好有钱啊。我们这项目是不是有机会出海啊?”

  “谁知道呢。”苏青杳嘴上没底,心里却隐隐有一种预感。

  这种预感在他们逛到土豆田时,感受尤为深刻。

  苏青杳大学时期第二外语是阿语,当初水平还不错,只是多年没有使用过,退步严重。只是整个基地,接触过阿语的研究员只有她和陈黎两人。

  于是她和陈黎作为了同行补充讲解的研究员,全程陪同。

  因为今年第二批土豆是刚种下的,土里的块茎还没发育,在陈教授的授意下,苏青杳随手连根挖出一棵土豆苗,用流利的英语和半吊子阿语和考察团介绍沙漠土壤化下,土豆的生长优势。

  她还找来今年第一批土豆的存货,一个个拳头大小的沙面土豆,各个滚圆饱满,长得很喜人。

  在看到中东考察团眼里越发浓厚的兴趣,刘博士立刻找出七月份他们摘西瓜时候的盛况视频,给这些同为沙漠居民的白袍们观看。

  在看到一个个硕大的西瓜裂开后露出的红色瓜瓤,满是汁水看着香甜诱人,考察团领头人露出了知名“狗大户”的表情,抬手主动拿了一颗土豆。不住地对苏青杳竖起大拇指,双眼亮亮的,充满惊喜。

  他抬起的腕间,一只金色的腕表在阳光下金灿灿的,一闪而过。

  不得不说,常年生活在沙漠里的人们体力极好,对曝晒的天气习以为常。在绿洲里走了一天,到了晚上,他们还要去吃烤肉,苏青杳和陈黎累得再没有力气,那场合又都是男人,提前回了宿舍。

  次日,考察团才去了其他项目考察。

  这个中东考察团是应首都那边的邀请,来寻找沙漠地区有关项目的合作。他们起先最感兴趣的,就是沙漠土壤化和沙漠改造之类的基建项目。

  而下一站,就是光热电站和光伏电站。

  送走考察团后,陈教授在煌城多留了两天,和刘博士交流安排接下来的工作。

  十月,绿洲上凉爽很多,但白天太阳依旧热辣,风吹过时,滚烫的热浪里又夹杂着一点隐约透骨的凉意。

  苏青杳开了一块荒地回来,在休息区的储水池里舀了一勺水出来洗手,冰凉的水落在掌心,冰得刺骨,她掬起一捧水,扑在晒的红扑扑的脸上。

  一个不高微胖的人影靠近她身后,苏青杳拿起毛巾擦干脸,一回头,发现是陈教授。他双手背后,顶着一顶破了一角的草帽,戴着一副无框的眼镜,笑眯眯看着苏青杳。

  陈教授和苏世安年轻的时候都跟随力学泰斗学习,师出同门,关系极好。因此苏青杳来到煌城,陈教授也特地嘱咐刘博士关照苏青杳。

  做为长辈,陈教授对苏青杳很关心,此时就像父母关爱似的眼神,微笑说道:“小苏啊,听说你最近,做了件大事啊。”

  “嗯?”苏青杳听得一头雾水,抓起水池旁边的干毛巾随手擦干手上的水珠,抬手用手背擦鼻尖上飞溅而起的水,“陈教授,我做什么大事了?”

  陈教授:“我听说,一恒向你表白,被你当场拒绝了?”

  苏青杳表情一僵,抽了抽嘴角,这一听就是刘博士八卦出去的。刘博士这人,没有家庭的拖累和困扰,全身心都放在基地的事宜和八卦上,难得见一回恩师,估计是将基地里发生的事情,大大小小事无巨细全都报告给陈教授了。

  她无语地瞥了眼远处正在指点江山的刘博士,叹道:“陈教授,我和周师兄就是普通朋友。”

  陈教授摘下帽子,摇着帽子在脸上扇风,听到苏青杳欲盖弥彰的解释,仰头爽朗地哈哈大笑。

  他从上衣兜里找出手机来,说道:“我有个老友的孩子,现在跟我读博,这几天也跟着我一起来煌城了。要不……择日不如撞日,你下午去见见这个孩子?”

  苏青杳表情一怔,还没来得及拒绝,陈教授自顾自介绍道:“他比你大两岁,个人条件不错,家里也挺好的,孩子挺老实的……”

  要不说刘博士是陈教授的嫡亲学生,刘博士那碎嘴子话唠的毛病都是从陈教授这里学来的。

  苏青杳甚至来不及开口说一个字,陈教授已经帮苏青杳把下午见面的时间地点都安排好了,就连手机号都告诉了对方。

  握着手机,看到手机屏幕上陌生男生发来的加微信好友请求,太阳底下,苏青杳脸一阵青一阵白,一股寒意直直往上冒,和身体里的热意撞在一起。

  她只得提前请了假,吃完午饭,跟随基地后勤部的送餐车回煌城。

  对方叫王诚丰,是电力大学的在读博士,今年27岁。两人在微信上简单聊了几句,定好下午四点,在煌城一家比较有名的咖啡馆见面。

  坐在送餐的小面包上,看着两边疾驰而过远去的戈壁滩,苏青杳无奈地叹气,将手机收好,闭上眼休息。

  下午三点半,吉普车从国道驶入煌城的主干道,疾驰在宽敞的三车道上。

  车内音响正连同着手机,郭副总的声音带着谄媚,笑道:“楼哥,你今天回来正好,明天中东考察团就要来咱们这儿了,他们今天去光伏电站了,听说他们嫌光伏电效率太低,咱们光热电这回优势很大啊。争取卖狗大户十几个亿!”

  车子在前方红灯停下,楼祁面无表情地看着车前跳动的红色数字,听到郭副总的话,低笑一声:“如果他们真的想买,怎么可能才十几个亿。石油大亨有的是钱。”

  他出差去北京前就将车子停在了机场,这次飞回来一下飞机,直接将车子开回来,但油已经不太多了。等车子驶入煌城时,油箱油量正好到警戒线。

  楼祁盯着油表看了一眼,音响里,郭副总的声音还在说:“楼哥你会阿语吗?北京那边派了翻译,但是我怕他们不够专业……”

  “会,先这样吧。挂了。”楼祁简短地应道,打断他的话,率先将电话挂断。

  大手操控着反向盘往左,车子左拐,驶入前方的路段,那条路上有一座加油站。

  楼祁将车子开入加油站,加满油,然后操控车子缓缓驶出加油站。对面一家咖啡馆的落地玻璃窗,阳光正好,照在玻璃上,车子拐个弯,因为角度关系,落地玻璃反光正好刺进楼祁眼里。

  他紧拧着眉,微微眯眼,视线不由自主看向反光的地方,光线散去,一张漂亮清纯的脸出现在玻璃后,她微笑着,整合对面的陌生男人说着什么。

上一篇:数千般

下一篇:八十年代单亲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