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动了我的听诊器 第26章

作者:凝陇 标签: 情有独钟 欢喜冤家 业界精英 现代言情

三个人即刻停止讨论:“不早了,进去干活吧。”

罗主任办公室也很热闹,章副主任、吴教授、潘教授几个都在里面说话,要么忙着找罗主任签字,要么就是讨论办‘心脏麻醉学习班’的事。

林景洋到门口敲了敲门,笑着进来:“罗主任,刚才科教科打电话过来,研究生这边要推荐一个学生去院里参加知识竞赛,让我过来问问您的意见。”

他是科里的科教秘书,科教方面的事院里一般先通知他。

罗主任把眼镜架好:“把考试通知拿给我看。”

林景洋走近:“八年制是另外定的,这个主要是针对七年制和五年制刚考上研究生的这批学生,因为关系到美国交流的名额,竞争还比较激烈。”

章副主任翘着腿坐在沙发上,听了这话微笑点点头:“我们科一向是择优推荐,罗主任,为了公平起见,不如先让导师们自行推荐表现优秀的学生,经过大家协商,再集体敲定名额。因为这种全系统考试不止关系到考察学生本专业的素质,更关系到科里的荣誉。”

罗主任朝对面一看,禹明正翻着手里的排班表。

“禹明,你把七年制和其他研究生的名单给我。”

禹明推开椅子起了身:“主任,科里不是已经考了好几次吗,几次考试成绩加起来就是现成的择优条件。‘学习班’委员那边还等你回话呢。”

林景洋笑着说:“可这次院里是考英语口语能力,考试内容很广泛,除了医学基础知识,还有英语病历汇报和英语模拟现场查房,我们科里的考试都是考麻醉本专业内容,几次成绩参考意义不大。”

禹明抬眼看看他,笑了笑:“哪有时间搞这么多考试啊,60多个手术间,每个手术间都需要一线医生,这段时间每天都有请假的、出科做实验的,我这总住院本来就经常临时重新调整排班,如果白天科里动不动再抽学生搞几波考试,手术间又缺人干活了。”

罗主任翻了翻花名册,唔了一声:“禹明说得有道理,科里人手紧张,学生们平时上班压力非常大,无意义的考试确实没必要,潘教授、吴教授,你们什么意见。”

章副主任手指敲着沙发扶手,脸上笑容不变:“可既然考英语,怎么都得参考一下学生们的英语成绩。”

潘教授和吴教授说:“罗主任,这个事情很容易定下来,前面几次考试已经很能反应学生水平了,最多再参考一下他们的六级成绩,禹明说得对,重点您得放在这个月的‘心脏麻醉学习班’上,您先看看这个课程安排怎么样。”

罗主任点点头:“那就听两位教授的吧,禹明,你统计一下这几次考试的平均名次,景洋,你尽早报到科教科去。”

林景洋微笑着点点头,禹明拿起排班表,转头看林景洋不动,笑了笑说:“走吧,我这就统计了给你。”

第30章

舒秦刚进手术间就被告知第一台急诊要来了, 巡回护士正在安装胸腔镜器械, 舒秦忙着去做术前准备。

这边装好麻醉机管道,禹明翻着病历进来了:“患者27岁, 男性, 左侧肺大疱, 你去把左侧双腔气管道和纤支镜拿来, 导管型号选F39。”

舒秦愣了愣, 忙点头:“我这就来。”

她在全麻手术间待了这么久,基本都是做的【单腔】气管插管, 头一次遇到【双腔】气管插管。

等她推了器材回来, 禹明已经安好了心电监护, 正拿着听诊器听诊患者双肺。

她过去拆全麻包,他把听诊器取下来递给她:“你自己听一遍。”

舒秦先从患者的健侧肺尖部听起。

禹明走到麻醉机前将氧流量调高:“为什么全麻前要听诊患者双肺?”

她答:“插管后患者可能会出现肺不张等情况, 只有麻醉前先进行听诊过患者的肺部情况才能做到有效对比,而且这台手术还是肺部本身就有疾患的患者。”

那边一个年轻男医生正由巡回老师帮忙穿无菌衣,笑道:“禹明,不错啊,头一次看你这么带教这么有耐心。”

禹明拿起喉镜进行检查:“自己师妹, 没办法。”

那人笑了, 仔细看了两眼舒秦, 又问:“对了,我们科那个食道癌你去会诊了没, 后天可以安排手术了吧?”

禹明想了想, 回头对那人说:“看过了, 血象下来了,后天可以送。”

“哥们真给力,明天我就发手术申请。”

做完麻醉前准备,禹明让舒秦将面罩半扣到患者脸部,回身拿了托盘里的不同类型的全麻药:“我开始了啊。”

台上几个医生一边铺单一边说:“OK。”

舒芬太尼、咪达唑仑、丙泊酚、肌松,依次推入静脉。

舒秦问:“教科书上的传统诱导顺序一般是先推咪达唑仑,为什么师兄每次都先推舒芬太尼,就不担心患者出现呛咳吗?”

他斜斜看她一眼:“哪次出现过呛咳?”

舒秦想了想,还真是,禹明做全麻诱导的时候患者基本都很平稳。

“先用舒芬太尼再用咪达唑仑,可以一定程度上抑制孤束核异常放电,注意推药速度就行了,给药顺序也不是固定的,你可以根据患者情况进行调整。”

舒秦默默点头,禹明不喜欢墨守成规,业务上简直是块宝藏,可惜他不是每天都能带她。

禹明用石蜡油涂好【双腔管】前端:“第一次先看我操作。”

舒秦点点头,让到一边。

所谓双腔,就是为了让患侧肺部暂时塌陷,全靠健侧肺部通气。禹明将双腔导管放入口腔,当管道前端到达声门时再慢慢旋转管腔,最后顺利送入患者的右主支气管。

每一个步骤都很稳、也很快。

舒秦看得大气也不敢出。

现场看一遍他的操作,比看一百遍视频都领悟得快。

插好管,禹明重新拿起听诊器进行确认:“你再听听患者双肺。”

舒秦接过,边听边点头:“左肺听不到呼吸音了,右肺呼吸音跟麻醉前无区别。”

禹明将纤支镜放入导管,眼睛看着视窗调整了一下位置:“来操作一遍,记得跟台上进行对比。”

舒秦接过纤支镜小心操作着,不时看看台上硕大的电视屏幕。

镜头下所有的组织被放大了很多倍,一抬头就可以看到病人两肺的情况。

禹明的操作一步到位,右肺在正常呼吸,左侧病肺却已经完全塌陷,如此一来手术范围暴露无遗。

禹明问她:“单肺手术最容易出现什么并发症,麻醉管理的重点是什么。”

舒秦看得心潮澎湃,边收纤支镜边答:“最容易出现低氧血症。

“之前是两肺进行呼吸,现在只有健肺在呼吸,这样一来双肺通气量都进入了右侧,很容易出现通气过多灌流不足的情况,要预防低氧血症,第一可以增加fio2,第二通气上应该降低潮气量和增加通气频率。”

禹明站在电脑前低头输入麻醉记录的第一行,笑了笑:“理解得有点浅,不过应付考试足够了。”

舒秦瞥瞥他的背影。

他后脑勺像长了眼睛似的:“别不服气啊,我那有本笔记,你自己看看就知道了。”

舒秦马上点头:“师兄记得给我。”

禹明转身看她,她笑得眉眼弯弯,他嘴角不自觉牵动了一下,问:“有这么高兴吗。”

“当然,师兄你可是学神。”你的笔记多少人想要,舒秦笑眯眯地将听诊器挂到麻醉机上。

第一台手术很顺利,术毕舒秦将患者送到pacu(术后恢复室)

禹明电话响了,是心内科找他。

舒秦进手术间做准备,这时有人进来了。

她一看:“咦,邹师兄?”邹茂今天戴着口罩和帽子,她第一眼没认出来。

邹茂很稳重地开口了:“问了一圈才知道你还待在45间,上个礼拜我专门整理了我们科针对脂肪肝和高脂血症的科普文章,本来想发给你,但是因为太忙就没联系你,早上我都发你微信上了。”

难怪之前手机震动了几下,她忙着干活没来得及看。

“谢谢邹师兄,我晚上下班回去就看。”

这时门又开了,禹明进来了,一抬头:“邹茂?”

邹茂慢条斯理地打他招呼:“你也在这?我来找你师妹说点事。”

说着不急着走,对舒秦说:“你不用这么客气,秦阿姨跟我妈妈关系很不错,舒叔叔又在我爸爸那里做过检查,以后有什么要咨询的,尽可以找我。我妈妈最近总说要出去走动走动,为此还跟秦阿姨提过,要是你哪天有时间,我安排两家一起出去玩一玩。”

禹明擦过两人身畔,到电脑前调出明天的手术安排。

“谢谢邹师兄,可是我最近有很多考试要准备,实在没时间出去玩。”

邹茂微微一笑:“没问题,哪天有空出来吃个饭也可以,你平时住在宿舍吧,每次都是周五晚上回家?我也差不多周五回家,到时候你可以给我打电话,我正好顺便送你回去。”

禹明突然说:“舒秦,你不是从家里带了早餐吗,我还没吃饭。”

哦对,包子,刚才第一台手术来得太急,禹明一早又去了主任办公室,可能真没时间吃早饭,舒秦忙说:“在我更衣室的衣柜里,我这就去拿。”

禹明往外走的时候提醒邹茂:“你们科第二台手术马上要送过来。”

邹茂笑了笑:“我就过去。”扭头对舒秦说:“回头再联系你。”

舒秦跑到更衣室拿出那袋包子,一摸,凉透了。

她推开门出来,对禹明说:“早上一来就想给师兄,可是你去主任办公室了。”

他接过:“你爸爸做的?”

她有些忐忑:“对,早上盛一南吴墨他们都分了,这一包是给师兄的,另外还有两包是给顾师兄和朱师姐的。现在都凉了,要不我请食堂阿姨拿微波炉热一下?”

“不用。”他目光落在她脸上,拿起来就要吃,走廊里来人了,听声音像是章副主任他们,只得对她说:“你先回手术间,我就过来。”

进了更衣室,他从裤兜里取出钥匙,正要打开柜门,邹茂过来了,像是要喝水,走到他边上,也打开了柜门。

“这是舒秦带的早餐?”邹茂拧开矿泉水的瓶盖,喝了一口主动说话。

禹明低头看着手机,笑了笑:“带了这么多,我也吃不完啊,你要不要?”

作者有话要说:禹小明:就气你几句,我才不给。

第31章

一天下来舒秦跟着禹明做了五台急诊。

最后一台手术做完六点多了, 她穿上白大褂跟禹明去病房会诊。

电梯还没来,禹明在接电话, 舒秦无事可做,干脆拿出平时做笔记用的小本子来看。

禹明教她的麻醉管理要点在教科书上统统找不到, 她已经习惯了即刻领悟消化。

禹明接完电话,目光一转落在她的小本子上,这东西很眼熟, 平时手术接台的空隙常看她拿出来。

“这是你做的笔记?”他把手机收到裤兜里。

“对。”她盯着最新一页, 上面记着【强心苷类】药物跟【血钾】的关系。

电梯来了, 两人一前一后进去。“都写了这么多了?”

“嗯, 进科第一天就开始做笔记了。”她听出他有点好奇, 把本子递给他,“你看,这部分是顾教授教过的,这一块是师兄说过的重点。”

他在手里翻起来, 说起来她归他带教,然而仔细一看,这段时间他带她的次数还没有顾教授来得多。

上一篇:嗨,你的锅铲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