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动了我的听诊器 第38章

作者:凝陇 标签: 情有独钟 欢喜冤家 业界精英 现代言情

她懂了,医疗这边四个附属医院都有,外语学院都来哪些教授也无法提前确定,所谓的“关系”到了这种考试统统没有,拼的全是实力。

“你看了录像就知道程序大概是怎样,还有现场问题会覆盖哪些范围。”

她很有信心地点点头。

他垂眸看着她:“下周就考完了,想出去玩吗?”

她一愣:“咦,去哪玩。”

他从裤兜里拿出手机:“下个月x州有学习班,科里有几个名额。”

这种事罗主任每次都会让禹明安排,她凑过去跟他一起翻看,越看越欣悦,这城市以园林出名,菜也好吃,可毕竟是学术会议,她一个学生,岂是说去就能去的。

“去还是不想去?”

“当然想去了。”要是跟他一起去就更好了。

他收回手机:“行了。”

两个字,简短有力,她心里顿时有谱了,暗想下次科里考技能一定要稳定发挥,怎么也要争取到指标。

愉悦地畅想一番那个城市的攻略,她再次向他确认:“你明天出去,大后天回来,也就是说周四到家。”说完才意识到自己已经问过一遍了。

他看着一边笑,等笑容收敛了一点才转过来,低下头,轻轻抵了一下她的额头:“晚上的飞机,八点多能回来,一下飞机我就给你打电话。”

他移开时她还望着他的眼睛,那里面仿佛有诱人的漩涡,再开口时她语调近乎呢喃:“明天一到那边就给我发个短信。”

他笑起来的时候眉毛一扬,特别好看:“都听你的。”

***

舒秦回到宿舍,盛一南在书桌那边查文献,耳朵上戴着耳机。

她把他给的那片钥匙小心地收到自己的钥匙包里。

然后坐到电脑前,插上u盘,本来是想看医院内网有什么新闻,结果第一眼就看见“医院科研科组织临床专家去往x市交流”的新闻。

盛一南凑过来:“我们科去了五个,罗主任、陈教授、吴教授、顾教授。禹总是这次的秘书,咦,戚曼居然跟她导师一起去了,上回我听说她在科里表现很好,她导师巨喜欢她。”

舒秦盯着戚曼的名字看了一会,很淡定地关掉页面,随后移动鼠标打开u盘里的视频。

盛一南看书看累了,正打算休息,随手递给舒秦一包吃的:“一说到戚曼我就想起这次英语考试,简直是强手云集啊,怎么样,有信心吗,目标是前几名?”

手机进来一条微信,是禹明发来的。

舒秦看着屏幕,心里蜜一样甜,放下手机,很自然地回答盛一南:“第一名呗。”

第46章

第二天早交班, 罗主任出差,章副主任主持工作。

这边交着班,医务科的副科长过来了。

一院上回被抽中了“三甲复审”,为了这事全院上下忙了大半年,眼看专家组已经复审完毕,医务科例行来督促各临床科室提交汇总后资料。

科里这块向来是由林景洋负责, 柳科长一露面,章副主任就让林景洋负责招待,不一会交完班,章副主任自己也过去了。

舒秦到医生办公室旁边的茶水间接热水,外面走廊章副主任和柳科长在说话。

章副主任请柳科长到副主任办公室去坐,言谈间提到“青年后备人才”竞选的事,章副主任问柳科长校本部下一轮函审大概什么时候, 柳科长说下个月之前会弄完。

舒秦听了几句,拧好水瓶的盖子出来。

上次复赛林景洋虽然只得了第四名,可第三轮审查还未结束。

这种比赛是济仁系统针对青年医生最给力的一次选拔, 光奖项就让人心动:额外的科研基金、公费美国“m”打头的知名机构实验室做课题的资助、年度评优。最关键的是, 附属医院以后选拔新一批中级干部, 也会优先考虑“青年后备人才”上的名单。

然而这种选拔两年才举办一次, 年龄上又卡得死,医院领导和校本部都有发言权, 卫健委在课题评审方面也会提意见。

往年一到了终审环节,总是会出现一些变数,倘若前三名的课题或者个人资料审核上出现了问题, 医院就会将名次靠后的竞争者往前提。

章副主任似乎仍在为此做活动,一来无非为林景洋争取参与终极角逐的资格,二来也因为林景洋手里这个国字号课题挂了他自己的名字。

副主任办公室的门很快就关上了,舒秦没在走廊上停留,直接去了女更衣室。

今天她还在普胸科手术间。

忙了一上午,中午食堂吃饭,她脑海中回想着上午这台手术,突然想起上次在禹明笔记上看到过一个类似病历,一吃完饭就到更衣室衣柜找出他的笔记来看。

他在胸科麻醉这一块专门做了一本厚厚的笔记,各种普胸手术都有,普通的肺叶切除术的麻醉实例只占一小部分,更多的是胸科合并其他病症的复杂病例。

台上胸外科医生专注于切除病肺时,他在精密调控病人的每一次呼吸和心跳。

翻了几页,她找到了那个病例。

患者55岁,肺囊肿合并冠心病,切除病灶很顺利,接近关胸时突然出现严重室性心律失常。

普胸科医生忙着手术部位的止血,禹明在床头实施急救。

从急救药品的使用到电除颤的一系列急救措施,可以看出他全面慎密的思路。

患者很快恢复了窦性心律,脏器保护方面更是做得到位,术后病人平稳返回了胸外icu,半月后康复出院。

禹明不光记录了该患者住院期间的各方面指标,更追溯了该患者出院后三个月的心肌生活指标、肺功能、和肝肾功能的恢复情况。

望着病例末尾的总结,舒秦知道,患者家属最多记得胸外科医生的名字,根本不会知道这位姓禹的麻醉医生都做过什么。

盛一南正好也出来,看舒秦发呆,凑过来一看:“禹总的笔记?。”

“对。” 舒秦点头,越看越服气。每当她以为她已经啃透了某一小块的业务知识时,禹明就会让她知道还有多少东西可以细挖。

盛一南:“这也太牛了,舒秦,等你看完了这笔记,能不能借我和吴墨看看,我保证不外传。”

禹明的笔记太多,宿舍里就被盛一南看见过,她拿出手机,换做以前她不好擅自把师兄的笔记转借给别人,现在她至少可以征询他的意见。

怕他在忙,她给他发条微信。

【忙嘛?】

等了一会,他没回。

看看时间不早了,她和盛一南不能等太久,就跟盛一南商量:“要不一会我再问问。”

盛一南表示理解,禹明的笔记上也许还有关于科研的一些数据,不好随便外泄。

两人刚关上衣柜门,舒秦的手机提示音一响,禹明回过来了。

【不算忙,就是不方便打电话,你吃饭了吗。】【吃了。】她站在衣柜前发短信,知道他十一点飞机才落地,这时候估计身边都是专家,【你吃饭了吗。】【嗯,吃的这边的本地菜。】

她脑补了一下他不动声色摆弄手机的模样,望着屏幕笑,翻出表情包,给他发了一条“一定要好好吃饭”的表情图。

没等他回过来,怕耽误他工作,紧接着又输入。【盛一南和吴墨想借你的笔记看看。】笔记上一部分就是他平时讲课课件上的内容,他马上回了。【哦,让他们别拿回宿舍,就在科里看。】【知道了。】附带一个“甜甜微笑”的表情图。

他那边显示“输入中”,像是在鼓捣什么,等了好一会没见动静,她和盛一南都准备出更衣室了,他终于回过来了。

是一张“白兔子捧着大爱心”的表情图。

她差点笑出声,一看就知道是上回她发给他的合集里的一张,难为他翻了出来。

她回过去“小女孩笑眯眯摸着白兔子的头”的表情,这才把手机收起来。

去往手术室的路上她想,难怪他和顾飞宇那么投契,虽然两个人表面性格“南辕北辙”,禹明灵魂的有趣程度一点也不比顾飞宇差。

***

吴主任和几个临床主任跟x市几家医疗机构的负责人在说话,禹明面前摊着笔记本,手机搁在手边,听得很专注,偶尔也会瞥瞥手机,每次舒秦的短信进来,他就会立刻拿起来回复。

吴主任和罗主任对院长说:“贵院麻醉科附设疼痛病房的思路很好,但我们刚才听了麻醉科张主任的陈述,都觉得某些角度可以完善,我们医院的禹明在癌痛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来之前他准备了一些课件,等我们参观完贵院的手术室和暂且空置的疼痛病房,我们再根据贵院的设施来安排接下来的交流。”

麻醉科张主任还很年轻,听了这话,马上热情地跟禹明握手:“早就拜读过禹老师关于癌痛诊疗的新思路。”

禹明只得放下手机:“张主任,你好。”

寒暄一会,张主任回到座位上。

对方院长说:“接下来这几天的合作安排大概就是这样,陈院长、吴主任、各位专家,为了促进技术方面的合作交流,你们不远万里来我院进行指导,我代表x市的广大医务人员及广大患者向你们表示感谢。”

禹明一条信息进来了,他拿起来一看,眼底马上浮现一抹笑意。

正要找一张【我喜欢你】的表情图发给舒秦,戚曼接过这边负责接待的老师递过来的一杯热茶,微笑放到禹明桌前:“禹老师,喝茶。”

禹明仍在看屏幕,随口说了句:“谢谢。”

第47章

这家医院地处经济落后地区, 无论基础设施还是人员配备都差强人意, 麻醉科十七名医生,手术室只有十二间,由于条件限制, 麻醉科去年才开始跟产房合作推行 “无痛分娩”, 到了今年换了新主任,正计划设立“疼痛门诊”及“疼痛病房。”

但因为麻醉医生编制配备不足,新业务的开展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制约, 光技术层面就面临着很多困难, 所以目前该医院麻醉科的业务重点还是放在传统的“手术麻醉”这一块。

下午, 一院来的各科主任去往相对应的科室进行考察, 罗主任、顾教授、禹明几个扎在麻醉科,考察顺序是手术室——ICU——产房——疼痛门诊,在参观了该科室的各业务区块后,罗主任等人指出了很多该医院麻醉科管理上、尤其是【危急重症救治】等方面的不足。

第二天则是针对【慢性疼痛】及【癌痛】的义诊。

该医院宣传工作做得到位, 本地居民很早就知道著名医学学府济仁附属一院专家来此义诊,到了这一天,天不亮就有很多人到门诊大厅排队, 来的患者大多罹患三叉神经痛、从集性头痛、慢性颈椎痛、肩周炎等常见慢性疼痛,再就是癌痛, 一整天罗主任禹明都在门诊,通过义诊的方式, 向本院医生示范疼痛门诊的常规流程。

一忙就到了晚上七点, 吃完饭回到酒店, 根据之前的安排,明天上午的工作是规范该医院icu病人管理的持续质量改进,下午就准备返程了。

走廊上年纪大的几位教授在那商量着要去夜市转转。

汪教授昨天去过了,今天打算回房休息,刚和戚曼走到门口,禹明在后头上笑问:“汪阿姨,您昨天在夜市都给您女儿买了什么,能给我看看吗。”

汪教授讶道:“我都收在行李箱里了,来,到房里来看。”她跟禹明母亲当年是同事,对禹明有一种与众不同的亲厚。

禹明笑着往里走:“罗主任想去夜市,一会我也打算看看。”

戚曼笑吟吟地:“我那还有几样特产,都拿过来给禹明老师参考吧。”

这边汪教授进去,刚到床边就指挥禹明把行李箱打开:“喏,都在里面。”

禹明打开箱子,最上层放了一堆,有特色小吃,也有手工艺品。

“这都女孩喜欢的?”

“差不多,这戚曼帮我选的,昨天晚上我拍了照片发我女儿,她看了也喜欢。”

戚曼很快就去而复返,怀中抱着一大盒东西,在门口敲敲门,含笑进来:“这是一整套皮影戏,各地工艺都不一样,这个我看还行,是师傅现场做的,细节都算经得起考究。”

汪教授问禹明:“昨天要你去你又不去,今天怎么想起来问这个了。”

禹明拿出手机拍照:“我想买点东西带给我女朋友,不知道该买什么,就先过来看看。”

汪教授错愕:“前天隐约听我们科几个年轻人说你有女朋友了,我以为他们开玩笑的,原来是真的。”

禹明有点不好意思,没抬头:“啊。”

上一篇:嗨,你的锅铲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