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动了我的听诊器 第46章

作者:凝陇 标签: 情有独钟 欢喜冤家 业界精英 现代言情

吴主任说:“请进。”

是别科的人来盖章,那人看到禹明笑说:“禹明,宣传办那边在找你。”

禹明满脑子都是癌痛的事,随口应了句:“哦,谢谢。”吴主任在禹明的“心脏麻醉学习班”的议程表上签了字,对禹明说:“别急,慢慢来。”

时间不早了,这事的确不能一蹴而就,禹明只能说:“行,那回头再找您聊。”

路过宣传办,禹明接到脊柱外科打来的电话:“哥们,我们科昨天发了一个会诊,你今天什么时候过来看。”

禹明停下脚步:“脊柱侧弯那个?我下午才能过来。”

这边说这话,宣传办办公室里出来一个同事,叫小彭。

小彭:“禹明,终于找到你了,快来,到这边会议室试个镜。”不由分说地拽着禹明往里走。

禹明被小彭扯住胳膊,只得对电话那边说:“要不你先把病人具体情况发我手机。”

进去一看,偌大一个会议室支了个摄影棚,像是医院特地从外面请的摄影团队,像模像样的。

禹明愣了愣,问小彭:“什么情况。”

“拍宣传片呀,你可是外科系统公认的形象代言人,找你半天了。”

拍宣传片?

禹明转身就往外走:“我科里还有一堆事。”

小彭急得拽他:“哎,我们主任就等你了。”

宣传办主任从摄影机后头探头一看:“禹明,你这就不对了,这是医院今年交给我们宣传办的任务,事关我们医院医疗团队的形象,把你业务上的心思匀一点出来,就当支持宣传工作了,快过来,几分钟就拍完了。”

禹明被推到那边,几个女同事和女学生在旁边含笑议论,摄影师说:“这个好,形象气质都没得挑,还系着领带。”

宣传办主任乐呵呵的,禹明低头一看,草,要不是今天可能会去卫健委,他也想不起来系领带,早知道不系了。

左右都有人挡着,他插着裤兜勉强拍了两张照。

主任跟着摄影师看显示屏:“禹明,你别皱眉头,笑一笑。”

禹明扯扯嘴角。

“不对,不是这个笑法,这叫皮笑肉不笑,笑得温柔点。”

禹明琢磨了一下,想象着舒秦昨晚的模样,眉头舒展开来,笑意浮上嘴角。

宣传主任和摄影师一齐说:“哎,这回感觉对了。”

禹明问主任:“没事了吧?没事我走了。”

差不多都拍完了,几个人看来看去,都觉得禹明最符合预期值,至于女医生,摄影师指了指其中一个短发女生:“这女孩叫什么名字。”

禹明早出来了,本来还想去胸外icu看看顾伯伯,但是今天手术特别多,帮他代班的同事快顶不住了,一会工夫起码给他打了十个电话。

几个女学生挤在一堆:“这个是内分泌的戚曼。”

王姣姣本来都要走了,听了这话,又过去看了两眼。

有人说:“我发现禹总和戚曼的照片放在一起很养眼。”

其他人附议:“真是哎,单论颜值,不得不服。”

宣传办主任说:“报名的都拍完了吗?没有其他本院职工和女学生了?”

小彭说:“都拍完了。”

***

舒秦今天还做普胸麻醉,中午做完手术,带她的师姐接她下去吃饭。

也许是手术特别多的缘故,排队打饭的人也多。舒秦前两天就拍了禹明的笔记,没事时就拿出来看看。等待打饭的间隙,舒秦找出相片放大了,默默温习上面的重点。

刚翻完一张照片,后面来了几个外科医生,大概是才下台,精神一放松,都端着饭盆说笑,舒秦被吵得学不下去了。想起昨晚的事,就选了两条款式正常的连衣裙,装出随意的口吻,给禹明发过去:“白色还是粉色?”

外面的正装也许没什么参考性,但根据禹明的选择,差不多能窥探出他到底喜欢冷色调还是暖色调。

禹明在忙,并没有回,舒秦本来也没做指望,吃饭的时候,瞄瞄手机,始终没动静,她还得接师姐吃饭,匆匆回了手术间。

路过48间,禹明在做一台大抢救,一屋子全是医护人员。

舒秦心突突疾跳,走近看了看,一群人中还看到了邹茂。

难道是肝胆外科急诊抢救?舒秦看一眼屏幕,患者的血压80/40mmHg,休克血压,脾破裂大出血?还是别的部位大出血?

罗主任有规定,下级医生只能待在住院总安排好的手术间,为了避免分散精力,互相之间严禁串门,若有违者,早会上提出严厉批评。

舒秦再看禹明,他正低头给患者做桡动脉穿刺,无暇旁顾。

第58章

舒秦怕陈师姐找她, 只在门口看了几眼, 回到普胸手术间一看,台子暂时空着, 下台择期还没送来。

陈师姐在做术前准备, 见舒秦回来, 忙说:“你先去48间帮忙,那台急诊可能有点麻烦。”

舒秦甚少在本院医生口里听到“麻烦”两个字,可见那边的情况比自己想得还复杂, 她紧张地点点头:“好的, 那我过去了。”

回到48间, 舒秦一进去就听见禹明对巡回老师说:“通知二线三线, 通知血库、检验科和icu,启动‘大出血紧急预案’。”

巡回老师回身按了墙上电话, 说话时语速又清晰又快:“这里手术室,48间一台腹腔大出血病人需要输血, 院外转过来的, 怀疑肝脾破裂, 先合10U浓缩红, 血标本这就送过来。”

舒秦系紧口罩往里走。

每个人都在埋头做自己的事, 整个手术间,除了各种仪器的“滴滴哒哒”声,一句无关病情的交谈都听不到。

如此安静的环境, 但舒秦只觉得心惊肉跳。

台上主刀是肝胆外科的两位高年资医生, 病人出血太猛, 出血部位不止一处,铺单完毕,他们没有考虑腹腔镜打孔,直接进行剖腹探查,包括邹茂在内的几名下级医生,则在一边负责拉钩,然而,患者显然曾经做过腹部手术,“粘连”使得进腹并不顺利。

血压持续往下掉。

患者才送来几分钟,禹明已经做好了有创血压监测和颈内静脉穿刺,又回身打开“心排量”监护仪和自体血回输机, “血”还没来,为了稳住患者的循环,禹明只能先用替代液体进行容量复苏。

舒秦不等禹明吩咐,主动过去帮忙安装“快速加压加温输液”装置,她的步骤准确快速,麻醉助理看了一会,放心将这边交给舒秦,自己到另一边专心盯着自体血回输机。

“自体血回输机”的管道很快扔到了台上,只要顺利进腹,随时都能回收患者腹腔内的积血。

禹明看完护士递来的第二个血气分析,对舒秦说:“乳酸已经2.5了,外周血管太‘瘪’,敞开灌。”

舒秦点点头,将流速调到最大。

该机器的输注速度最快可以达到800ml/分钟,加温后的液体呈一条直线灌入患者血液循环,输入一袋胶体后,患者心率略微稳定,可是血压依然只有72/48mmHg。

麻醉助理急匆匆将配好的血管活性药物拿来,禹明将【去甲肾上腺素】递给巡回老师:“先给负荷剂量,后续维持速度10ml/H。”

巡回老师慢慢推药,负荷剂量进入循环,血压马上回升到了89/45mmHg。

血压一上来,台上年轻医生神色跟着稳定少许。

顾教授听到通知火速赶来,见门口站着好几个学生,推开学生道:“都散开,里面抢救病人,别堵了抢救通道。”

进来时有点喘:“禹明,患者怎么样。”

禹明回道:“患者37岁,男,从车祸现场直接送来我院,入院时患者无意识,左侧肋骨多处骨折, b超探腹腔大量积血,初步怀疑脾破裂,送来手术室途中血压持续下降,目前出血估计3000ml,普外科和血管外科可能都需上台,库存血在来的路上,现在患者血色素不到4.5g,还在持续失血,已启动紧急预案。”

舒秦听得头皮发紧,临床上实际遇到的情况远比书本上的病例复杂,如果以后她单独值班,不知是否能像禹明这样一步一步冷静处理。关键在保持思路清晰的同时,操作也要给力。

这时,台上医生终于进入了腹腔,满视野都是积血,因为失血部位太过弥漫,肝胆外科副主任当机立断先按住破裂的脾蒂:“王灿,我们主任在路上,你赶快给血管外科和胸外科主任也打个电话,让他们赶快到48间上台会诊,‘肠子’可能也有点麻烦,普一科也得做好上台准备。顾教授、禹明,患者受创部位太广,保守估计出血会在5000ml以上。”

看来得多学科大抢救了。顾教授给罗主任打电话:“罗主任,48间全院大抢救,您可能得马上过来一趟。”

又问:“库血什么时候送过来。”

巡回老师说:“刚送标本,大概十五分钟左右。”

舒秦打开麻醉系统开始做记录,一动才发现后背出了一层汗。

患者循环系统已经濒临崩溃,“替代”液体和血管活性药物只能维持一段时间,现在最需要的就是“红细胞”。

可是血库输血有一套流程,最快也要先“合血”。

舒秦频频往门口张望,巴不得库血即刻送到。到了这种时刻,时间每流逝一秒,就意味着生命流逝一分。

禹明干脆放下了所有的操作,专门盯着患者的“自体血回输”。

舒秦则看着患者的脉搏和心电图曲线,只要稍有波动,她的心就随着加快,要是“库血”再不来,她怀疑自己也要心律失常了。

好在患者血压再一次往下垮的时候,第一袋“自体血”收好了。

禹明将血袋递给巡回老师,简短的一个字:“灌。”

巡回老师将血袋往上挂,手微微发抖。

鲜红的血快速进入静脉,患者的循环缓慢回升。

禹明紧接着回收第二罐“自体血”,来不及在电脑上查结果,直接给检验科打电话:“对,我要血常规、凝血常规和dic全套结果。”

听完报告,禹明看向顾教授:“凝血酶原复合物400u和纤维蛋白原2g.”

顾教授点头,又说:“继续补凝血因子,全力做好保温措施,小刘,马上去做一个血栓弹力图,除颤仪推过来。”

那边血液制品输送管道的提示音响了,血库终于将第一批红细胞传来了。全手术室的人都觉得这单调的提示音堪比天籁,巡回老师最快速度核对完,带着几名急救组的护士一起“推血。”

台上还在出血,两名主刀在切除破裂的脾脏,太多处出血部位,邹茂等人负责压迫和塞纱条。

禹明和顾教授根据“心排量”的监测结果,随时对液体补充速度进行微调,现阶段患者全身血容量太“欠缺”,只求一个“快”字。

突然,手术间的门敞开,几大“巨头”出现了,医务科的柳副科长赶来了,罗主任和血管外科主任还在系口罩,肝胆外科主任声如洪钟:“快帮我穿衣服。”

都是雷厉风行的老将,一时间,上台的上台,穿衣的穿衣,手术间再不复刚才的安静。

几位主任止血、切除、缝合,从急到缓,从重到轻。

如前所料,患者多脏器损伤,整个腹腔脏器血管都需要重建。一台手术至少需要四个科室联合施救,柳副科长为了随时调动各临床科室参与抢救工作,临时成立了急救组,他自己担任组长,罗主任担任副组长。

罗主任迅速评估完患者的全身情况,又跟禹明和顾教授制定接下来的抢救方案。

台上的医生换了一拨又一拨,脾脏和肝脏的手术做完,轮到血管外科,血管外科下台,紧接着是普一科和骨科。

舒秦全程忙着调整输药速度和做记录。

禹明跟罗主任急救方面思路一致,除了纠正贫血,将减轻心脏负荷和减少氧债也都考虑进去了。

患者的体温和血压一点一点在回升,干瘪的尿袋里终于有了尿液。

手术间依然气氛紧张,但这种紧张中透着希望。

台上不知谁说一句:“哎,谁来帮我扶一下小程,晕台了。”

上一篇:嗨,你的锅铲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