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婚之后 第11章

作者:橙墨沫 标签: 因缘邂逅 甜文 现代言情

  阿姨接过她手里的椰子水重新放冰箱,生怕她不乐意反悔,赶紧地把冰箱门给关了,“你就这两天了,不然得疼。”

  余笙怔忪。

  她痛经,这事阿姨知道,她不知道的是阿姨连她生理期时间都记得清清楚楚。

  阿姨拿了要用的食材出来,见余笙愣愣的模样,以为她馋椰子水,眼疾手快给她倒了杯热水塞她手里捂着,“小陆要看到你喝冰的,他可得心疼了。”

  余笙不解,不明白阿姨为什么提起陆衍。

  阿姨没意识到,自顾自说:“小陆可对我叮嘱了不让你喝冷的,说你疼起来遭罪。”叮嘱是真的,她也有心替陆衍说好话。

  余笙反应不过来,她想起阿姨发现自己痛经那次,她躺在被窝,卧室到餐厅几步路都走不动,也没什么胃口。后来她迷迷糊糊睡着,醒来床头柜摆了个保温桶,里头是一杯红糖姜茶,还有一碗南瓜粥,粥里加了山药和红枣片。

  她当时没细问,但应该就是阿姨。因为从那以后,阿姨就时不时会给她做暖宫的药膳。

  至于陆衍,她以为阿姨这么说是好意。

  “对了,你跟小陆打算要孩子吗?”阿姨进厨房。

  余笙反正没事,跟进去帮忙。看阿姨熟练系上围裙开始洗菜,她也开柜子找围裙。

  家里总共就两件围裙,一件阿姨的深色偏女性审美,一件深灰色没什么纹路。她蓦地想起她从柏林回家,陆衍围着围裙,端了碗热汤面的画面。

  就是那时,因为他,她破天荒有了家的感觉。

  冷不丁的,阿姨这句“孩子”浇了盆凉水,余笙低头穿上围裙,“暂时还没有。”

  其实是压根没考虑过,她始终觉得他们这段怪异的婚姻不长久,毕竟陆衍连离婚协议都提前签好了,还有她的行李箱还在玄关摆着,随时准备拿走。

  阿姨生怕自己一个外人说多了她不爱听:“我没别的意思,更不是催生。”

  余笙笑笑:“我知道的,阿姨。”

  阿姨跟他们两年的感情,她跟阿姨说过的话比这几年对着自己父母还要多。

  “还早,我跟陆衍也年轻。”余笙搪塞。

  阿姨偏头看她一眼,指点她洗菜,又说:“家里多个孩子热闹,生了孩子好好坐月子,这痛经的毛病也能给坐没了。”她先切肉,发现手边没盘子,刚要去洗,余笙就递过来一个,“你跟小陆长得好,这以后的孩子得多好看啊。”

  余笙笑了一下,阿姨一直“小陆小陆”的叫,莫名喜感。

  阿姨听到她的笑声,也笑了,“小陆之前说他想要个女儿。”

  余笙笑容一滞,心里头惊讶。陆衍从未跟她说过,别说孩子,领证到现在他们都分房睡。

  阿姨从不收拾他们卧室,不知道这事,“女儿好,我家老头子就把女儿宠上天,有时候我都嫉妒。”

  余笙沉默,只跟着笑。她跟陆衍间差的不止是她跨越不了的家世背景,更是两年前那笔未算清的烂帐。要是如阿姨说的他喜欢她,那她才叫真惶恐。

  她跟他没法谈情说爱,至少现在是。她觉得目前两人的相处是最好的状态,其他的,她避之不及。

  阿姨先备的是鱼香肉丝的食材,余笙在边上看着,想起只要她在家吃饭,阿姨做的几乎都是她爱吃的,即使陆衍在也一样,“阿姨,以后不用紧着我的口味。”她不了解陆衍的喜好,但也知道他不好甜口。

  “这不行,都是小陆交代好的,你吃什么他就吃什么。”

  余笙没料到阿姨这么说,突然不是滋味。

  “小陆说他不挑,吃什么都行。”

  “小陆还说,你比较辛苦,得先顾着你。”

  “哦,小陆说了……”

  大平层地方大,厨房格局也大,余笙和阿姨一人一个洗水池,谁也挨不着谁。流水声、切肉的声音,还有一声声“小陆”,明明陆衍不在,却好像他不曾离开过一样。

  余笙的心像是入了油锅,小火到大火,滚烫。

  “阿姨,我跟您学学煲汤。”阿姨煲的汤好喝,她突然想学。

  阿姨眼睛一亮,停下刀,她仿佛是抓到了什么,笑着打趣:“学了给小陆做?那阿姨肯定得教会你。”

  余笙但笑不语。

  阿姨手把手从切排骨开始,教着教着就要说“闲话”,“这就对了,夫妻之间就该这样。”她是看两个人相敬如宾怪别扭的,今天话都说到这份上,她不多说两句心里痒痒,“不像我们那个时候,女人一定得洗衣做饭,也不像现在非得叫唤着什么女性独立,那叫什么女权来着?是吧,是叫女权吧。”

  “嗯。”余笙接过刀换她切,顺着排骨纹理,她切得小心翼翼,也不忘回应阿姨。

  “夫妻间没谁压过谁一说,不就是我爱你,你也爱我,我退一步,你也让让我。没什么是谁应该做的,也不是非得分男人做,女人做。”

  余笙刀偏了个角度,没切动骨头。

  阿姨让她“当心”,又说:“排骨还是我来切。”

  余笙让位,反复回忆阿姨刚才说的。

  她的母亲就不是这么告诉她的,当时顾子奕不满意家里决定的联姻,连带着看她也不顺眼,偏偏他又不直说去跟家里抗争,反而闹得她难堪。她决定解除婚约时,母亲劝她慎重。

  她记得母亲那时说:“你们还小,总有一天子奕会知道,他需要的伴侣是你,而不是他外面找的只知道哭哭啼啼,扮柔弱的小女孩。”

  她任凭母亲说,一句也没回嘴。但其实那会儿她特别需要的是母亲的一个拥抱,她也特别想问母亲,为什么必须是她来等顾子奕“悔悟”,又为什么委曲求全的一定是她。

  如果是妹妹,母亲是否也会这么劝?

  阿姨切完肉,教她下一步,同时接上一个话题:“你啊福气好,小陆疼你呢。”

  陆衍总迁就着余笙来,她都看在眼里。

  锅里装上水,余笙照着阿姨教的将排骨下锅。她专注看着锅里的排骨,心绪难平。

  疼她?她从没想过。

  阿姨这是又在替陆衍说好话了呢。

  炖上汤,余笙闲下来坐回餐桌,正对着厨房的方向,她看阿姨在厨房忙碌。

  桌上手机跳出陆衍微信:【余笙,抱歉,我暂时回不了上海。】

  余笙看着他一如既往客客气气的消息,倒没看出来阿姨说的“小陆”的影子,她也不觉得这有什么好抱歉的:【好,地址发给我,我等会儿就下单给你发快递。】

  陆衍道谢。

  余笙又回看了两人的对话,挺干巴巴的。她抬眼看了看厨房,阿姨忙忙碌碌着,手机被她放在料理台,好像还开着抖音直播。

  说笑声,很热闹。

  她主动问:【吃饭了?】

  陆衍又是秒回:【没有,会议中。】

  余笙瞥到手机时间,饭点他还在开会,她有时忙起来也顾不上:【别忘了吃饭。】

  她想了想,又看向厨房,她对他忽然有了分享欲:【我今天跟阿姨学了煲汤。】

  陆衍回过来一个“真棒”的表情,几秒后,又补了个可爱的“加油”。

  余笙从闺蜜群里添加了几个表情包,发过去小女孩微笑的表情。

  一排的表情包,她看着看着就笑了。

  真幼稚。

  她跟他都是。

  阿姨开始端菜,余笙手机放一边去厨房帮忙。走到半路,她又折回拿上手机,连着锅一起给冒着热气的汤拍了照。

  她打算发给陆衍。

  余笙戴上手套端汤,阿姨也一起落座。她从手机里选照片,挑出最满意一张,她打开陆衍的微信对话框。

  连说什么,她都设想好了的。

  唯一没算好的是说不清的玄学。

  余笙从前不信命,也不信所谓的缘分或是巧合,但今晚,就是在她发送照片之前,微博推送消息在微信上方滑过,停留数秒,消失。

  推送文字是姜闻乐的采访视频介绍,她从上海落地杭州。

  陆衍就在杭州。

  余笙犹豫了一下,转去微博。热搜上姜闻乐名字高挂,她点开完整采访视频。

  姜闻乐是标准的美人相,在美女如云的娱乐圈也绝对数一数二。优越的家世,被宠大的小女孩,举手投足间的气质又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她对着镜头言笑晏晏,也说了她的新戏。

  “过两天北京见~”

  余笙只听到最后一句,那颗在油锅里翻滚过的心迅速冷却。鬼使神差的,她关注了姜闻乐,也果断收回那点子莫名其妙的分享欲。

  刚才的照片其实拍得挺好看的,她发到朋友圈。没配文字,只有照片,很简单一条。

  吃完饭,余笙看到陆衍给她点了个赞。

  *

  陆衍回北京的时候只带了一个秘书,原本他跟姜闻礼和姜闻乐一个航班,但上次他去机场接机余笙,被营销号带了节奏,平白添乱。他知道余笙不关注娱乐圈,就怕万一,为了避嫌,他索性改签了其他航班。

  落地时是姑父大寿的当天上午,秘书去公司,他直接回姑父家。

  晚上是宴会,中午是自家人吃饭,陆衍送上余笙挑的玉牌。

  姑父先是看妻子,在对方眼里看到同样的困惑,又去看陆衍父母。

  说是过生日,其实就是聚聚,无所谓什么礼物。每年亲人生日,一家只送一份礼,只有组了小家庭的小辈才额外再送一份。没想到,今年陆衍单独送了。

  “陆衍,你挑的?”姑父笑问。

  这是委婉的问法,他想问的是他是不是交女朋友了。

  陆衍迎上姑父探究又打趣的目光:“不是。”

  姑父惊讶,除了陆衍父母,其他人面面相觑。

  一桌人小声讨论着,又都了解陆衍的脾气,没人敢当面问他,更没人起哄,只有几个小辈仗着年纪小蠢蠢欲动。

  陆衍听到了,也瞧见了他们的小动作。他没有解释,一心想着余笙。

  他变相报备行程:【明早回,晚上一起喝汤?】

  微信安安静静,他手机直接放桌上。没有摁灭屏幕,他时不时瞅一眼,好第一时间回她。

  蠢蠢欲动的几个姑娘越发心痒,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借着敬酒猛地探过去。

  顿时瞠目结舌。

  陆衍手机屏幕居然大大咧咧躺着个备注为“老婆”的微信呢。

  作者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