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今天火葬场了吗 第124章

作者:甜鸢 标签: 天作之合 轻松 现代言情

  姜婳从衣袖中拿出从前求的平安符,拿在手上,入了姜府。

  守门的侍卫在她的手间停了一眼,随后直接让她同晨莲进去了。踏入门后,姜婳望着手中的平安符,想起这还是从前司洛水塞给她的。

  她没有多想什么,只是照例将平安符放回了衣袖中。

  回到小院之中,姜婳拿出了那方木盒。

  “晨莲,唤寒蝉将木盒藏到今日那方小院之中吧。”

  即便上面用的一些符号,旁人看不懂。但是自从上次侍卫搜查的事情之后,姜婳一直有些担心。

  祖母那里的证据她暂时拿到了,只是还不知同当年姨娘的事情有什么关系。

  她得想个法子,离开姜府一段时间。

  无论是寻王尚书还是寻旁的法子,从上次祖母对她释放如此信号开始,姜府已经不安全了。

  想着尚昏迷的祖母,姜婳沉默了一瞬,重新出了小院。

  她一路都有些沉默。

  她不知祖母和姜禹在姨娘的事情中究竟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但是从她懂事之际,她再也没有从姨娘口中听过姜禹的名字。

  姨娘总是温柔地抱着她,听她讲学堂发生的事情。

  偶尔她问起姜禹时,姨娘会怔许久,随后将她搂紧些。她很少看见姨娘哭,姨娘总是温柔地笑着。

  而如今,她到了姜禹的院子前。

  守卫的侍卫见了她,一个人径直去通报了。过了片刻,那个侍卫回来,同她道:“三小姐请进。”

  姜婳怔了一瞬。

  好巧,这两个侍卫就是上一世将她拦在门外的那两个。此时去通报的侍卫,也正是那个上一世去通报过后被姜禹砸了头的侍卫。

  她沉默地望了侍卫一眼,走进了姜禹所在的院子。

  同她所在的不同,便是去书房见姜禹,也要再走上半刻钟。姜婳望着面前紧闭的门,手有些颤抖。

  姜禹同祖母不同。

  他是她这具身体名义上的父亲。

  令人作呕。

  知晓了从前的那些事情,姜婳望着这扇门,沉默了许久。

  姨娘从前是正经人家的小姐,即便彼时姜禹再俊美再年轻有为,但姜禹已经有了正妻。正常情况下一个正经人家的小姐如何会委身做妾。

  仅仅只是想到这一处,姜婳便觉得作呕。

  想着木盒中的那些罪证,她抿了抿唇,敲响了书房的门。

  里面传来一声冷漠的‘进来’。

  姜婳推门进去,同往常一般行了个礼。

  姜禹正在处理什么事情,见到她来,也只是冷声道:“想好了?”

  姜婳已经许久未见姜禹,听见这一句,轻声声:“是,我想好了,父亲。”

  “那隔日便去太子府——”

  姜禹还未说完,便听见姜婳说:“想好了,我不愿为妾。”

  她同姜禹的眼神对上,发现姜禹的眼神有一瞬的僵硬。但是片刻过后,姜禹的眼神便难看了起来:“你不顾丞相死活了?”

  姜婳轻声笑笑:“父亲,祖母不懂便算了,您也不懂吗?如若这朝堂局势是我一介女子可以决定的,还需要清规律令作何。我相信,清者自清,如若夫子真的做了违反戒律的事情,受到何惩罚也符合这世间的纲理伦常。皇天在上,天子不需要一个女子的服软。”

  姜禹被她一句话堵住。

  他望向过分‘单纯’的姜婳,有些话如何都说不出来。因为按照姜婳的意思,他反驳一句,便是在说天子不公。

  他也不能逼迫姜婳进去。

  因为如若强迫的事情被谢欲晚知晓,太子的计划便行不通了。

  姜禹眉宇间多了一分不耐烦,挥了挥手:“下去吧。”

  姜婳望着姜禹,她对这个世界的认知从这个男人身上开始。因为他,她畏惧有关血缘的一切。

  在她儿时,她只能堪堪到他大腿。她需要仰视,不断地仰视。只是如今她再看着他,发现他也没有记忆中那般高大。

  想着那一盒罪证,她只觉得他的灵魂比尘埃还要渺小。

  她望着他,没有下去,而是轻声道:“父亲,祖母病了,我想去寺庙中为祖母祈福一月。”

  姜禹不耐烦:“你愿意去便去。”

  姜婳应了一声,没有再看姜禹一眼,转身退下了。姜禹能同意在她意料之中,因为——

  在她从前什么都不知晓时,她虔心为祖母抄写了上千卷的佛经。讽刺的是,那些佛经在火中被燃成灰烬,最后‘告慰’着祖母对姨娘坐下的脏事。

  行走在回小院的路上,月亮照着她前行的路。或许是因为天色实在暗了,显得月亮有些亮。

  姜婳望着月亮,怔怔地看了许久。

  突然她像是想起了什么一样,望向一旁的晨莲。

  晨莲同她对视着,随后看见小姐像是有什么急迫的事情一般,直接提着裙摆跑了起来。幸而深夜无人,否则被人瞧见了,明日定是又要多些闲话。

  不过,闲话什么的也无需在意就是了。

  姜婳回了院子,拿出笔墨,将姜家上一世的罪证简略写在纸上。她画出一条延绵的线,将这些事情用关系网联系了起来。

  王家,静王府,姜家。

  ......

  姜婳望着手中的图,眼眸怔了一瞬。

  能够对上了。

  最后这些事情,一桩桩,一件件,最后全部指向了太子。彼时太子已经是天子,如今朝堂中看似中立的王尚书、静王全部都是太子的人。

  她从前觉得姜家中立的原因是,在三皇子和五皇子之中,姜家的确没有站队。

  在太子登基之后,又将姜家举家流放了。故而三皇子、五皇子和太子之中,姜家并没有拥护的人。

  但是不对,姜婳想起祖母那日对她说的话,想起那只金钗,望着手中这张错落的纸,突然明白了。

  姜家并不是中立。

  姜家是太子这一边的人。

  只是太子登基之后,姜家成为了一颗弃子。所以太子任由自己方势力的人清缴了彼时已经日落西山的姜家。

  想到此,姜婳不由手心发颤。

  如若从前她直接将东西交给了王尚书,面对她的——

  她定住心神,将手中的那张纸放入了火盆之中。火焰逐渐吞噬满是墨的纸,姜婳坐到椅子上,揉了揉自己的头。

  就在此时,晨莲在外面轻声道:“小姐,也深了。”

  是提醒她应该入睡了。

  姜婳轻声应了一声,净了手,上了榻。她房间的窗户没有关,月亮顺着窗户洒了一地月光,姜婳静静地看着,不知不觉睡了过去。

  香炉内一直燃着安神香。

  睡梦中她不知想到了什么,轻轻地蜷缩了身子。

  *

  隔日。

  姜婳简单收拾了府内的行李,坐上了去往青水寺的马车。

  不同于远山寺,去青水寺的人多是为了祈福。马车在半路停了下来,半刻过后,马车悠悠出发,姜婳从一旁的树林中走出来。

  晨莲望了望身前的小姐,轻声道:“要去接公子吗?”

  今日是谢欲晚出狱的日子。

  帷幔挡住了姜婳的脸,她垂着眸,轻轻点了头。

  *

  晚风轻柔,天有繁星。

  淡淡的月光照着路,少女望向那牢狱的尽头——

  那是一条漫长又昏暗的甬道。

  适才她将买院子剩下的钱全都塞给了狱卒,狱卒才同意让她在牢狱中等谢欲晚出来。

  重生之后,她面对一切都冷静了许多,哪怕昨日面对姜禹,她也再没有太浓烈的情绪。但是此刻,姜婳觉得自己似乎没那么冷静。

  如若冷静的话,她应该就不会觉得荷包中的地契在发烫。

  那只是一间很普通的院子,远没有丞相府宏大漂亮,同长安城中其他院子也没有什么不同。她不曾做过这样的事情,以至于她不知道她等会要如何开口。

  从前谢欲晚赠她东西时,都只是淡淡地垂下头,摊开她的手,将东西放置在她手中。

  即便是价值连城的珠宝,也换不来青年的一句介绍。

  或者他会直接将东西放置在她的梳妆台上,她的床边,她的窗台上。甚至偶尔她翻开许久未打开的柜子,也能发现里面放着他为她寻的东西。

  姜婳垂下了眸。

  那只是一间无比寻常的院子。

  但是谢欲晚,如若你深夜推开窗,能够看见月下满树的梨花。

第八十四章

  她只身站在一片昏暗之中。

  她的身后燃着火光, 光顺着甬道一点一点变淡。最远处,狱卒数着手中的银两,时不时晃动一下荷包。

  姜婳望着那甬道的最深处——

  此时还空无一片。

上一篇:王术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