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媳的秀色田园 第10章

作者:暮夜寒 标签: 现代言情

桑林搓了搓手,已然是动心了:“桓儿是个好孩子,过继他当儿子我自然是欢喜的,只是这件事情不好办,先不说爹娘会不会赞成,依大妹对桓儿的疼爱,她第一个不会答应。”

农家媳的秀色田园 第10节

刘氏一听,心定了大半,信心十足的说道:“你放心,爹娘一定会赞成的,至于小姑那里……到时候请爹娘还有大哥大嫂多劝劝,咱们再好生求求小姑,保证把桓儿当亲生儿子养,想来小姑也不会太坚持。”

公婆最关心小姑的终身大事过继桓儿,偏偏桓儿又是个不小的拖累。相比小姑这个亲生女儿,桓儿这个外孙就不显得那么重要了,他们夫妻俩过继了桓儿,既有了儿子,又帮到了小姑,公婆怕是只有高兴,不会反对。

虽说有自己的私心,但这又不是伤天害理的事,没准儿小姑也是愿意的。毕竟小姑还年轻,总不能守着一个死人过日子,没有桓儿拖累,以小姑的品貌,定然能找个不错的人家。

桑林显然也想到了这些,原本就心动的他一刻也等不及了,他立即翻身下床要去正房里找爹娘商量这事,恨不得现在就让桓儿改口喊他爹。

刘氏见状,连忙把人拉住:“虽然爹娘不大可能反对,但是毕竟太突然了,你就这样冲过去,爹娘一时间可能接受不了,你再等等,等这段时间忙过去了,咱们再好生计较计较。”

桑林听了,觉得媳妇儿的话颇有道理,只得按捺下立马认儿子的念头,点了点头:“那就等忙完了再说,这段日子你多关心关心外甥,免得大人这边没问题,这孩子对咱们有抵触。”

刘氏笑着捶了丈夫一下,嗔怪道:“这还用你说?”

想着不久后就会有儿子,夫妻俩就乐的睡不着,索性就躺在床上闲聊起来,言语间也全是有关过继的事。

两人的声音不大,一帘之隔的外间却能听得清清楚楚。

小床上,桑枣轻轻地翻了个身背对着里间。此时,她双眼紧闭,只是微微颤动的睫毛暴露了她并未睡着的事实。

二哥二嫂的心思,桑叶并不知晓,只是她能明显感觉到二哥二嫂对桓儿的态度热切了许多。

以前虽然也不冷淡,却也只是最普通的一对甥舅,现在么,关心中似乎多了一丝讨好,这一点在刘氏的身上表现的尤其明显。

时间久了,不仅桑叶察觉到了这一点,桑老实、木氏以及桑树也看出来了。只是谁也没有想到过继那上面去,只当桓儿讨喜,桑林和刘氏又迫切的想要儿子,就把这份对儿子的感情寄托在了桓儿的身上。

桑枣默默地将爹娘的所作所为看在眼里,一边痛恨自己不是儿子,一边排斥着桓儿,认为他夺走了爹娘对自己的关注和疼爱。

桓儿却受不了二舅、二舅妈过分的热情,好几次在刘氏拿着糖块或是其它吃食来示好时,总是远远地躲开,实在躲不开,就把刘氏给的东西偷偷放到桑枣表姐的枕头下面。

在他看来,桑枣才是二舅、二舅妈的亲生女儿,桑枣表姐都吃不上这些吃食,他就更没有资格吃了。

桑枣原以为出现在枕头下面的吃食是爹娘放下的,很是满足的吃了下去,觉得爹娘虽然迫切的想要儿子,但是有了儿子还是会疼爱自己,于是心里对桓儿这个可能会成为自己弟弟的表弟,渐渐地没有太大的抵触。

直到一天中午,桓儿再次把刘氏给他的大桃子往桑枣的枕头底下放时,被回来找东西的桑枣碰了个正着,桑枣才知道这段日子吃的零嘴儿,全是桓儿放的。

“二表姐……”桓儿拿着还没有来得及放的桃子,有些不好意思的喊了一声。

“出去,你给我滚出去!”桑枣两眼通红的盯着桓儿,指着房门声音尖锐的叫喊着。

第12章 去镇上

桓儿再聪明早熟,也只是个五岁的孩子。面对愤怒的二表姐,他手足无措,不知道自己哪里做错了。

桑枣见他呆愣着不肯走,心里的火气更大,想也不想冲上去重重的推了他一把:“滚,你给我滚,这里是我的房间,我不许你进来。”

桓儿完全没有防备,被这一推整个小身子向后倒去,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头顺势撞在了床脚上发出一声闷响。

“唔——”

红彤彤的大桃子骨碌的滚到地上,桓儿捂着撞疼的后脑勺发出痛苦的呻吟,没有像一般的小孩儿那样大哭大叫,却更教人心疼。

桑枣吓了一跳,想要上前又抹不开脸。见桓儿没有哭就只当这一撞没有多严重,便站着没有动,语气依然有些不好:“哼,别装可怜了,我不喜欢你,我不会把你当弟弟看,我家也不会欢迎你,你赶紧给我走!”

说完,桑枣看了眼捂着头没有动弹的桓儿一眼,倒是有些不忍看,跺跺脚自己先走了。

才八岁的小姑娘,又从小生长在和睦的家庭,心眼儿没那么多,也不存在坏心,只是单纯的不想有人分走爹娘的疼爱。若是亲弟弟亲妹妹可能不会如此,偏偏是个还没有处出多少感情的表弟。

耳边不住的回荡着二表姐嫌恶的话语,桓儿愣愣的捂着头久久没有起身,原来他这么招人讨厌么?是不是连娘亲也嫌弃他是个拖累?

脑海里浮现出外出时,那些小孩骂他是没爹养的野孩子,村民们也在背后指指点点,说他是拖油瓶,只要他在娘亲找不到好人家……真的是这样么?

这一刻,桓儿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许许多多的疑问,这些疑问本不该是这个才五岁的孩子背负的。

从北房里出来,桓儿没有把自己被桑枣推了一把又撞到头的事告诉任何人,只是在第二天早上桑叶帮桓儿梳头的时候,还是发现了桓儿后脑勺上的鼓起的大包。

桑叶拨开桓儿后脑勺上细软的头发,看着红中透紫的大包,用指腹轻轻的按揉着,心疼的问道:“桓儿,这是怎么回事?是不是有人欺负你?”

“不……不是……”桓儿不是个爱告状的孩子,又正是心思敏感的时候,担心说出来将事情闹大了娘夹在中间难做,于是小小的撒了个谎:“是昨天在院子里玩,不小心摔倒了撞在了树上,没有人欺负桓儿……”

桑叶的眉头几不可见的皱了皱,没有拆穿儿子的谎言,只是止住了手上的动作,弯腰扶着儿子的肩膀,认真的说道:“桓儿,你是娘的孩子,你再外面受了任何欺负和委屈,你一定要告诉娘,娘会为你讨回公道,记住了吗?”

桓儿眼眶一红,昨日的委屈又涌上了心头,他张开小小的双臂扑到娘亲的怀里,呜呜的哭了起来:“娘,桓儿好疼……”

直到喊疼的这一刻,桓儿才像个五岁的孩子!

虽然桓儿最终没有吐出实情,但是桑叶已经把这事记在了心里,在找来小山询问无果后,就叮嘱小山把桓儿看牢些,不要让村子里的熊孩子把桓儿欺负了。

顶着烈日忙碌了近一个月,桑家地里的活计总算告一段落,迎来了交税粮的日子。

大庆的赋税不算重,近些年来一直按照十五税一的原则来交。不过桑家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可以轮种小麦和水稻,待秋季水稻收获时,还要再交一次。

即便如此,一年忙到头的大部分村民日子也不好过,交完税后剩下的粮食得卖掉,再买便宜的粗粮回来,一家老小才能勉强混个温饱。

之所以如此,皆因生产力低下,所有的农务全凭一双手,开垦出来的土地少了,收获的粮食自然就少了;再则地里出产低,小麦亩产达到两石就算的上高产,通常就只有一石半。

水稻要好一点,亩产一般能达到两石,再好一点勉强能有两石半。李家村每户的田地,大多在七八亩,一年的出产还不到三十石,除去所缴的赋税,折合成斤也就三千来斤罢了。

三千斤粮食看起来不少,可是去完壳就没有多少了。一大家子除了吃饭,总还要穿衣吧,若是生病了还得看大夫抓药吧,还有人情往来嫁女娶媳……全都从这几千斤粮食里来。

而一旦风雨不顺,遇到旱情或水灾,谁也逃不开饿肚子的命运。

桑家还算好的,劳动力充足,家里的田地也有十来亩,一年下来除去嚼用,还能剩一点,只是家里供了一个读书人,这剩下的一点也就没有多少了。

“叶子,咱们家今年的收成不错,交完税粮还能剩不少,咱们下午就去镇上就去镇上卖剩下的粮食,你和桓儿也去逛逛,顺便给你和桓儿扯两身布做衣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