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媳的秀色田园 第429章

作者:暮夜寒 标签: 现代言情

要不是事关桑林的子嗣,木氏等人无论如何也不会提出这样的要求来,总觉得对不起女儿,心里的那份愧疚实打实的。

团聚的时间不多了,不用郑凛提醒,吃过午饭桑叶就收拾东西带着孩子随他一起回到了郑家。一想到再有十来天郑凛就要走,桑叶就打不起精神,好几次想开口要一起去,只是看着怀中嗷嗷待哺的女儿,就只能强迫自己放下这个念头。

跟桑叶一样,郑家老两口知道儿子又要出远门,以为他跟以前一样去跑商,就苦口婆心的劝了很久。桑叶看不下去,就告诉了二老实情。

孟氏和郑老头嘴上没有说什么,心里多少还是有些介意。不过介意归介意,他们也不是不讲理的人,要是患那种病的是他们的儿孙,他们也希望有这么个人陪着走一趟。

郑凛同样舍不得妻女,舍不得这样安逸的日子,接下来的日子里,他哪里都没去日日陪在母女俩左右,最多就是带着胖团大灰去深山里寻野味。

不过春天是动物繁衍的季节,他就没有杀生捕猎,进山也是寻一些菌菇或是外围见不到的野菜给一家老小尝鲜,在别人家菜园子里的青菜还没有长出来的时候,郑家都能换着花样吃了。

时间悠然又伤感中飞快的过去了,出发的日子也确定了下来,就定在了四月二十八。鉴于桑林和刘氏不会骑马,坐马车速度又太慢,加上路途颠簸着实磨人,郑凛与桑林商量过后,便决定前往府城走水路,乘坐商船北上京城。

府城的大运河贯彻东西,是东西货运的主要通道,被誉为黄金水道。这条黄金水道自西向东直接排入大海,府城有直达前京城的商船,商船自府城段大运河从入海口经海运北上便可直达京城,中间不需要换乘船只,还算方便。

农家媳的秀色田园 第425节

府城段前往京城的商船不是每天都有,出不出船仅提前三天出告示,因此郑凛也不确定四月二十八有没有商船,一行人就要提前出发,赶在二十八日前抵达府城。要是运气不好没有直达的船,也能先乘船到入海口再换乘。

从桃源镇乘坐马车到县城,再从县城到府城,最快也要四天左右的时间,也就是说二十三这天就得出发了。

二十二日这天晚上,桑叶放纵了一场,死命的缠着郑凛,好像这样就能割断心里浓的化不开的不舍一样。

郑凛却一改以往的狂放,极尽温柔,目光始终没有离开身下婉转承欢的妻子,恨不得把她揉进骨血里一起带走,再也不用面对离别。

夜很长,夜又很短,桑叶没能抵挡住浓浓的倦意,在男人的低吼声中睡了过去。等她猛地从睡梦中惊醒时,身边已经没有人,睡过的被窝也凉了。再一看外面黑漆漆一片,她忍不住抱紧女儿,咽下滑到嘴边的眼泪。

郑凛走后,桑叶唯有照顾女儿时能打起精神,其它时候多是默默地发着呆,再要么就是把所有的衣柜清空,将所有的衣物重新归置一遍。要是郑凛在家,定能发现自己的衣裳鞋袜,全部放在最显眼的地方。

时间一天天过去,桑叶好不容易快要接受男人出远门,短时间内不会回来的事实,某天大半夜里,她在半睡半醒间听见房门被推开了,等她睁开眼定睛一看,惊恐的发现床前站着一个高大的黑影。

任谁大半夜的看到这么一幕,怕是魂都要吓没了。桑叶也不例外,只是以前经历过比这更可怕的事,她很清醒的将即将脱口而出的惊叫声咽了回去。惊惧不安之下,根本没有想到房门外面睡着胖团跟大灰,陌生人不可能悄无声息的溜进来这一点。

奈何突然出现的黑影太过大胆,竟然大喇喇的坐在了床前,并在黑暗中伸出“魔爪”抓向了假装睡觉的桑叶。眼看“魔爪”就要落在自己的脸上,桑叶顾不得装睡了,猛地睁开眼手脚并用的直冲黑影的面门。

黑影反应奇快,在拳头就要砸中自己的鼻梁时,伸出另一只手抓紧了,低沉浑厚的声音在寂静的房间里回荡:“叶儿可是想谋害亲夫?”

第399章

摸索着点亮了油灯,黑漆漆的房间瞬间被温暖的光笼罩住了。桑叶目不转睛的盯着坐在床边的男人,似是要看出一朵花来。

此时此刻,她依然不敢相信本该乘船前往京城的丈夫,就这么坐在自己面前,简直跟做梦似的,让她有些不安,害怕天一亮人就消失了。

“怎么,高兴傻了?”郑凛伸手把人揽入怀中,发出满足的喟叹:“为夫回来了,不信你摸摸看。”

话音一落,腰间的肉就被一只纤纤素手重重的“摸”了一把。

“咝——媳妇儿,松手,快松手!”郑凛倒抽了一口冷气,哭笑不得的轻拍着“罪魁祸首”的屁股:“你不是该掐你自己,掐为夫有什么用?”

确定不是做梦的桑叶眨了眨眼,振振有词的说道:“掐自己疼啊,你当我傻呀!”

郑凛:“……”不傻不傻,你真不傻,傻的是为夫!

“噗嗤!”看着一脸无奈的丈夫,桑叶笑的花枝乱颤,一下子扑进男人的怀里,伸手环住男人的脖子喃喃道:“你回来了,真好!”

说着,她脸色一变,想起另一个更为重要的问题:“怎么这个时候回来了?是不是路上有什么事?我二哥二嫂他们也回来了吗?”

见妻子这么着急,本想“教训教训”她的郑凛只得按捺住这个念头,解释道:“路上很顺利没有什么事,回来的只有为夫一人,二哥二嫂已经随商船出发了。”

桑叶弄不明白了,忙是是怎么回事,郑凛就把具体的经过说了一遍。

原来那天早上,他们三人摸黑赶到镇上天色就大亮了,也顺利的雇到一辆去县城的牛车。到县城后,就换了辆马车继续往府城赶,谁知道走到半路马车就坏掉了。

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雇不到第二辆马车,三人只好步行着往府城赶。好不容易中途遇到一辆路过的马车,等赶到府城码头时还是晚了一步,启程去京城的商船已经在三个时辰前就走了。

就在郑凛三人打算登上另一艘商船,在入海口处的码头换成北上的商船时,冯伦的手下把他们请去了码头附近的一家茶楼。

却说今年六月恰逢冯老夫人,也就是冯伦的亲生母亲六十岁大寿,他便在这一日乘坐私人船只回京祝寿。在茶楼候船时就看到了在码头边上徘徊的要郑凛三人,得知他们也要上惊,就做了一个顺水人情,捎带他们一起北上。

几人闲聊了几句,得知郑凛只是陪大舅子夫妇到京城看病,就主动提出帮郑凛把桑林夫妇带到京城,并在抵京后安排好他们的衣食住行。更巧合的是,那位老大夫跟冯伦交情不错,有他的情面在,老大夫定会出手为桑林医治。

“所以你就答应了?”听到这里,桑叶忍不住打断了郑凛的话:“我觉得冯伦不是个烂好心的人,咱们跟他交情浅,我二哥二嫂更是不认识他,能用自家的商船捎带上你们就已经是个不小的人情,又怎会好心替二哥二嫂安排好一切?”

还是说,这都是看在桓儿的面子上?

“没有,为夫本来也不同意,奈何二哥很愿意,把我凶了一顿就跟着冯伦走了。”

说到这里,郑凛的神情变得颇为无奈,他同样不觉得冯伦是个烂好心的人,当场就拒绝了冯伦的提议,拦不住大舅子和舅嫂愿意:“二嫂也是,只问我冯伦可不可靠,我说可靠她也不赞同我去。”

事实上,冯伦一提议,桑林就点头了。他本来就对麻烦妹夫,让好不容易团圆的妹妹妹夫再一次夫妻分离而感到内疚。因此只要答应冯伦,就能让妹夫回去陪妹妹和外甥女,他是一百个乐意,刘氏也是这么想的。

郑凛说服不了他们两口子,就私下里问冯伦的条件,也是不想欠冯伦的人情,免得将来还不起。冯伦也确实提出了一个交换条件,那就是在他离开府城的几个月里,让郑凛替他看好桓儿,不能让他受到任何伤害。

无论是桑叶郑凛,还是桓儿自己,都不知道冯伦早就在安排了好几个能力不错的下属,暗中保护桓儿的安危。平时这些人不会露面,只有桓儿真正遇到危险的时候,他们才会出手。

这一次冯伦有至少半年时间不在府城,他担心自己不在,一旦桓儿这个侄孙有什么事,连个拿主意的人都没有,便将这件事情交给了郑凛。他这么做,不是信任郑凛,而是信任对桓儿视如己出的桑叶。

冯伦的心思,郑凛倒也能猜出几分,并不介意他对自己的那点顾忌。

他自认对桓儿不错,要不是碍于桓儿的真实身份,他给桓儿当爹都关系,对桓儿的关心也不比对汤圆儿的少。就算冯伦不提这个条件,他也一定能办到,真论起来根本算不上交换。

虽然担心冯伦算计着别的,但是郑凛不得不承认他为人处世极为靠谱,既然主动许诺了就定会做到。且桑林夫妻俩拿定了主意,郑凛又确实不想离开家中的妻女,深思熟虑后就答应了下来。

临行前,他屡屡叮嘱桑林夫妻,让他们每半个月就写一封信回来,免得家里担心。夫妻俩自是应了,然后就随冯伦一道登上了北上的船只。

桑叶听完,眉头紧锁。她倒是不怕冯伦算计什么,只是单纯觉得这个人不靠谱,怕兄嫂一路上受委屈,等到了人生地不熟的京城,遭遇一些乱七八糟的事。

郑凛看出妻子的担忧,安抚道:“别担心,为夫在京中还有几个老友,我把他们住的地方也一一告诉给了二哥,若是有事二哥大可上门求助。过两日,为夫就修书给老友,让他们照应二哥二嫂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