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媳的秀色田园 第431章

作者:暮夜寒 标签: 现代言情

木氏坚决不同意,在她眼里,儿子女儿都一样,没道理嫁出去的女儿出息了就要给娘家兄弟姐妹均富,能在他们落魄的时候拉拔一下就很好了,免得养出一群蛀虫来。再说有作坊在,每年靠着鲜花酱就有大笔的进项,这家里说是福窝也不为过。

“这……娘,这事儿以后再说,用鲜花酒挣钱还早着呢!”知道老娘的性子,桑叶就没有再坚持了,大不了到时候避着爹娘,跟其他人商量就好了。

打定了主意,桑叶就扯开了话题,说到了月娘的亲事上:“再有五个来月月娘就出孝了,郑婶子那边有动静没?”

木氏果然被转移了注意力,脸上露出笑容来:“有,前阵子不是过端阳,你郑婶子送了不少粽子过来。”

两家还没有正式定亲,郑家就算有心也不能明晃晃的跑来送节礼,免得节外生枝让人说嘴。这粽子就不一样了,关系相好的人家就能送,郑家来送粽子就算让人知道了也有个说头。

当然,郑家给桑家送粽子,算是隐晦的表明他们还中意这门亲事,只等月娘出孝就上门提亲。当时,桑家也用自家包的粽子作为回礼,算是默认了这门准亲事。要是没有这个意向,只需把郑家送的粽子原样退回去就好了,这么做不会伤和气。

“郑家有心了,好在月娘也中意郑聪,没让那小子白等。”桑叶很喜欢这个结果,或许这两个人没有特别深的感情,但是他们愿意尝试和付出,比那些盲婚哑嫁只为凑活着过日子的夫妻好多了。

木氏脸上的笑容却渐渐没了,说出了从未跟其他人说起过的顾虑:“郑聪这孩子,我瞧着也喜欢的很,月娘那丫头也对他上心了,只是郑聪是读书人,还是个童生,这门亲事要是成了,月娘算是高攀了。要是明年郑聪过了试变成秀才公,我怕郑家那边会有啥想法。”

被木氏这么一说,桑叶心里也涌起了担忧。

农家媳的秀色田园 第427节

人心难测,要是郑聪真成了秀才,挑选妻子甚至是挑选一个门当户对的妻子的范围就大了许多。要是郑聪为了继续往上爬,撇下月娘找个有助力的岳家也不是不可能。

退一步说,就算郑聪对月娘情根深种不会这么做,郑家其他对他寄予厚望的人呢?也许他能对抗得了一个人,但是能对抗跟他利益相关的一群人吗?

心里如此想着,桑叶面上没有表现出来,安慰木氏道:“娘,郑聪那小子不是那种人,您要是还不放心,干脆等他考试后的结果出来了,再看看要不要结这门亲事。”

这样算是最稳妥的办法,免得两家定亲了,郑聪考中秀才后翻脸不认人,到时候对他没有太大的影响,对月娘就是毁灭性的打击了。就怕郑家那边等不及,一定要月娘出孝后就定亲。

木氏跟桑叶的想法一样,顾虑也一样,便摇了摇头说道:“先看看吧,等月娘出孝了,咱们跟郑家好好聊聊,要是他们能给咱家一个保证,保证郑聪出息了不会做对不起月娘的事,这门亲事就定得。”

桑叶点点头,一时间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来。

晚上躺在丈夫的怀里,桑叶就把这事跟他提了提。

郑凛亲了亲她的额头笑道:“不是所有的男人都长了一颗功利心,郑聪那小子心地还算纯良,应该干不出那种事,至于其他人……只要那小子主意正,你跟岳母担心的事情就不会出现。”

桑叶不知想到了什么,无意识的戳着男人的胸口,闷闷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大概你不是那种人,身边的朋友也都不慕名利,才会觉得大多数男人是这样。”

听出妻子的情绪不太对,郑凛的眉头微微皱起,不动声色的问道:“难道叶儿遇到过那等贪财好利,抛弃妻子之人?”

“那是自然……”桑叶没有设防,脱口而出。等她意识到自己似乎说了不该说的话,心里顿时一紧,镇定的掩饰道:“戏文里唱的不是好多这样的事?以前在京城之时,就有个小姐妹的未婚夫攀上高枝,就同她把亲事对了,弄得她险些寻死。”

黑暗中,男人沉默了片刻,就在桑叶惴惴不安之时,一只稍显冰凉的大手覆在了她的背上,轻轻地摩挲着:“原来是这样……这样便好,否则……”

后面的话,男人没有说出口。

明明很温柔的声音,桑叶却听的心惊肉跳,很想问男人“否则会怎样”,却没有那个胆子问出口。她总觉得问了,有些事情会变得不受控制,让她后悔问出来。

第402章 异常

各怀心思的两人,若无其事的避开了敏感的话题说起了别的,只是这一晚,都没有睡安稳。

鲜花酒暂时不能批量酿造,桑叶就趁花期还在,有足够的新鲜花朵做试验,便进一步改良玫瑰酒,研究新的鲜花酒。

大概是对每一种花的习性了若指掌的缘故,有玫瑰酒这个成功的试验在先,后面几样鲜花酒的试验过程十分顺利,陆陆续续的将桃花酒、玉兰花酒、牡丹花酒等六七种鲜花酒酿造成功。

这几样鲜花酒依然有改良的余地,不过花期过了桑叶没有新鲜的花朵来改良,就只能等到来年春天百花绽放的时候再琢磨了。

时间在忙忙碌碌中悠悠的过去了,经历两个月漫长的等待,在七月的一天,桑家终于收到了来自京城的书信。

桑家收到桑林的信,桑树就立即来到郑家把桑叶接回去了,谁让家里的读书识字的人没回来,一屋子里就没有个人能把那封好不容易盼来的书信看个明白呢!

“爹、娘,二哥写的是平安信,他和二嫂有人照料,让你们不用担心。”桑叶把书信展开快速的浏览了一遍,就把内容大致说了一遍,让伸着脖子的爹娘放心,这才仔细的从头到尾念了起来。

书信的内容很长,连着有十几页,一大堆絮絮叨叨的是桑林夫妻俩一路上的见闻以及对京城繁华的惊叹,最后才说到正事。桑林认识的字不多,这么长的一封信,一看就是有人代写。

看着从头到尾丝毫不显潦草,甚至颇有几分隽逸的字迹,桑叶默默地同情了一把代笔的人,不知道几文钱的代写费,能不能把耗费的笔墨纸赚回来。

知道儿子儿媳妇一切都好,木氏的神色放松下来,嘴上却抱怨道:“又臭又长的废话说了这么多,该说的又草草了事,真是呕死个人了。等他回来,看我怎么削他!”

桑老实安慰道:“老二老二媳妇刚到京城就写信回来了,一些事怕是自个儿都没整明白,能说啥?”

“对对,爹说的对!娘,您就别担心了,过些日子老二肯定又有信回来,到时候你不就知道了?”桑树也跟着劝了两句,心里一样有些着急,只希望自己的弟弟能把病看好。

“行了行了,我知道了,等那小子回来,不会对他咋地。”木氏就是随口抱怨几句,被丈夫大儿子一安慰,什么事都没有了。

想了想,木氏又提醒家里人道:“对了,你们在外头别乱说话,要是有人问老二老二媳妇儿干啥去了,你们就说咱家的生意要做到外头去,他们是去办正事了。”

自从爆发了温氏陷害桑林一事,桑林不育到底被传了出去,有多事之人没少暗地里笑话桑林,笑话桑家。甚至有人恶毒的造谣,说桑林没有是没有儿子的绝户,他就算再有本事赚再多的银子,最后也是落到桑树桑榆兄弟俩手里,开玩笑似的提议让桑林过继桑老大或是桑老三家的孩子,免得以后死了没人摔盆子,家产也便宜了外人。

听着似乎是为桑林抱不平,实则打的什么主意傻子都能想到。要不是兄弟三个感情好,桑林自己没有钻牛角尖,换个人难保就此兄弟离心,弄得家宅不宁。

这些谣言,让桑家十分火大,又不好大喇喇的站出来辟谣。直到有一次,木氏当场逮到几个凑在一起造谣的长舌妇,拿着刀和砧板骑在各家的门槛上骂,那些喧嚣尘上的谣言才渐渐消停下来。

这一次桑林夫妇千里迢迢去京城看病,看好了一切都好,万一看不好,还让外人知道了,怕是又要掀起不必要的风浪,木氏并不想这样。

“娘,您就把心放到肚子里去,咱家的家事没有说出去让外人晓得的道理。”于氏第一个站出来表态,模样真诚极了。

桑家兄弟三个,眼下仅仅于氏两口子有两子一女。之前知道桑林那样了,于氏就担心桑家二老把小江或是小山过继给桑林。

虽然于氏爱财,但是她更爱自己的孩子,做不出为了钱财让孩子喊别人爹娘的事来,哪怕是小叔子也不行。后来知道桑林的病治愈有望,她发自内心的高兴,就差天天跪在菩萨面前祈祷,让桑林两口子得偿所愿了。

“嗯,可不能教外人看咱们的笑话。”

木氏倒是不知道于氏的想法,见她说的话听着顺耳,满意的点点头。至于其他人,既然提醒道了,她自是不担心了。

在木氏的催促下,桑叶提笔回了一封信。写完后,桑树就被木氏打发着去县城寄信,顺便把家里多的吃不完的瓜果蔬菜一筐筐搬上牛车,一道给桑榆叔侄几个带去。

桑叶念着家里的闺女,没有吃午饭就回去了。不知道是不是天气太热的缘故,中午吃饭时,明明饭食清淡很适合天热吃,她偏偏没什么胃口,吃了两口孟氏特意做的鸡汤手擀面,就有了反胃的感觉,怎么也吃不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