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媳的秀色田园 第443章

作者:暮夜寒 标签: 现代言情

日子在琐碎的平淡中飞快的奔向了年关,家家户户又开始做过年的准备。跟前两年一样,这阵子也是桑叶忙着核算账目的时候。

今年添加了虎头衣虎头帽两个系列的虎头制品,又比去年新增了将近一倍的给工人,一年累计的账目就要复杂多了,核算起来就十分繁琐。

不过今年多了一个郑凛,又有桑家的冯账房,桑叶的工作量反倒比去年少了不少,只需要把核算后的结果看一下就好了。

最后账本到了桑叶手上,她随即抽查了几页,又问了胡账房一些问题,确定账面上没有问题后,就直接翻到后面查看今年的总收益。

去年单单虎头鞋就有五六千两的纯收益,今年新添了利润更高的虎头衣和虎头帽,这收益几乎翻了一番直接破万,达到了一万二千两银子。

能赚到这么多,一是得益于章家强大的商业版图,二是有桑叶为章家出谋划策,每次新品上市总能抓住时机一炮打响,让市面上的仿制品拍马也追不上。

经过这两年的经营,虎头鞋制品算是在整个大庆彻底打响了,无论是家境富裕的人家,还是衣食不缺的普通人家,只要家中有八岁以下的孩子,在选择虎头制品时,绝大多数选择在章家的铺子购买。

章家尝到了甜头,对虎头制品的生意愈发看重了几分,估摸着接下来的两年时间里,他们会利用现有的资源会进一步扩大市场,由此流到桑家口袋里的银子也会越来越多。

就是这两年过后,市场会趋向饱和,到时候赚到的银子数额也会稳定。桑叶估摸着随后的两年里,赚到的银子应该能再翻一番,之后的话能稳定在三万两左右。

每年能有三万两银子的纯收益,桑叶已经非常满足了。她放下账本笑眯眯的对冯账房说道:“这阵子辛苦冯先生了,待会儿你到胡先生那儿领五两银子,算是我的一点心意。”

冯账房急忙推辞:“姑奶奶客气了,能帮到姑奶奶是我的荣幸。”

桑叶开玩笑似的说道:“先生帮了我大忙却不肯要谢礼,莫不是嫌五两银子太少了?”

冯账房一听,就知道这位姑奶奶是真要谢自己,不是嘴上说说而已,便拱手谢道:“多谢姑奶奶!”

五两银子不少了,要知道他在桑家干一年,也就十二两银子。这五两银子,快是他半年的工钱了。想到这里,他不禁羡慕的看了眼跟他一起来到这里的胡账房,很明白对方到手的银子,比起他只多不少。

桑叶见状,哪能不知道冯账房的想法,提醒道:“待明年我二哥回来,对家里的生意应该会有其他打算,到时候还要仰仗冯先生,还望冯先生能多提点一下我二哥。”

农家媳的秀色田园 第439节

冯账房一听,顿时来了精神,试探着问道:“敢问姑奶奶,可是二爷在京城的事成了?”

桑树前去京城的原因,桑家上下瞒的死死的,只说是去京城活动活动,把生意做到京城去。村子里的人知道桑氏鲜花酱很出名,对这个说辞没有任何怀疑,就连冯账房也相信了。

桑叶看着冯账房,笑而不语。

冯账房当她默认了,当即精神一振。

他很清楚自己一个月只有一两银子的工钱,全是太闲的缘故。最忙的时候,也就是三到六月,还不是特别忙,让他自己有种大材小用的感觉。

要是桑家真把生意做到了京城,别说涨工钱,以后桑家的生意像郑家的虎头制品一样,在大庆遍地开花,指不定一跃就能成为桑家的总账房了。

想到这里,冯账房激动地不已,对胡账房的那点羡慕嫉妒恨顷刻间消失的无影无踪。

桑叶把他的变化看在眼里,脸上的笑意又深了几分。

像冯账房这样不甘平庸的人,不给点刺激不行,毕竟有动力才能更好的办事不是?

------题外话------

天气太热了,热的完全没有心情码字,还是打个赌吧,明天码五千,少于这个字数,我就把键帽拆下来吞了!o(╯□╰)o

第421章 恶趣味

赚足了银子,桑叶没有小气,跟去年一样给所有的工人发了年终奖励。今年一整年都有活儿干,绝大多数人发放的奖励比去年多了一倍有余。

年终奖励加上一整年的工钱,以家庭为单位的收入少则有十两银子,多的有二十余两。这收入看起来似乎不算很多,但是他们做工并不会耽搁田里的活计,光种田差不多能养活一家人,赚得的工钱和奖励则完全能够攒下来,再置办一些田产获得更多的收入。

手上的余钱多了,大家也变得大方起来,最直观的表现就是隔三差五去镇上买肉回来吃,小孩儿们的喜爱的零嘴也不再是稀罕物。尤其在拿到年终奖励后,他们直接拿着银子去桑家买猪肉过年,还一买就是二三十斤,弄的桑家养的十头家猪,八头野猪不到三天就被一抢而空,还有大半的人买不到,只能多跑大几里路去镇上买。

木氏装有碎银铜板的匣子搬到桌子上,来来回回的数了好几遍才心满意足的说道:“咱们家今年养的十八头猪整整赚了四十三两,看来养猪是对的,真后悔没有早点养起来。”

桑家的老屋子空着,用来养猪正好不需要花银子建猪舍。给猪吃的猪食也是自家种的红薯青菜,到野外割的猪草,这些根本不花银子。唯一需要成本的地方,就是年初买的十头小猪仔,也才花了二两银子不到。剩下的八头野猪是胖团大灰抓回来的,一文钱没有花。

听出老妻的话外音,桑老实实事求是的说道:“你当养猪那么好养?要不是老屋子空着,养猪之前是不是得先掏一大笔银子盖猪圈?家里以前的那点地,种的粮食人吃都不够还能给猪吃?今年咱家运气好,养的猪没病没痛,不然发一场猪瘟不赔钱就不错了。”

木氏一听,横了老伴儿一眼:“我就是说说而已,你当我傻不知道养猪很冒险?”不然谁都知道养猪挣钱,以前咋就不见有人养个百八十头?还不是太冒险赔不起!

要不是家里的作坊一年比一年赚钱了,养猪亏个百十两也不会伤筋动骨,她才不会想着养猪呢!

桑老实嘀咕道:“你又没说清楚,哪个晓得你说真的还是随口说说。”

“你个老东西,又在说我坏话是不是?”木氏没有听清楚,猜测是老伴儿在嘀咕自己,嗖的抬起头瞪着他。

“没、没有的事,我说你干啥,我说我自己蠢!”桑老实连连摆手,心不慌气不乱的掩饰道。

“哼,谅你也不敢!”木氏说了一句,又低下头乐此不彼的投入到数钱的大业中。

一旁的桑叶乐呵呵的看着爹娘斗嘴,见他们偃旗息鼓才说道:“本来咱家养猪的时候,是打算养大了一个月杀一头就好,没想到这一过年要猪肉的人这么多,一下子全部杀完了,那明年养大的猪也等到年底一起杀?”

木氏一愣,这个问题她还真没有想过,不禁看向了老伴儿。

桑老实想了想,说道:“看情况吧,左右前些日子家里抓了十头小猪崽,总有长的快的,到时候哪头个头长的大就先杀哪头,集中到年底一起杀累的慌。”

杀猪是个力气活儿,三天时间连杀了十八头猪,让这位干惯了庄稼活儿的老把式也觉得累。要不是有力气大也会杀猪的郑凛帮忙,他这把年纪还真吃不消。

木氏应和道:“你爹说的对,最好不要集中在年底杀,还好这一次娘长了记性,跟你大嫂抓的猪崽有大有小,不然又得等到明年年底才能杀了。”

了解了爹娘的意思,桑叶点了点头又问道:“那还是跟今年一样就养十头?”

木氏大手一挥,豪气的说道:“十头哪里够,等办完月娘的事天气也暖和了,到时候再抓二十头回来养着。”

尝到了养猪的甜头,木氏已经把养猪当作了自己的老年事业。虽然比起作坊赚的银子不值一提,但是个中的意义不一样,太让人有成就感了。

桑叶却不赞成:“娘,今年你们养十八头猪就已经很吃力了,一下子增加到三十头怎么养的来?我看最多再添五头,不然把人累坏就不值得了。”

“小叶,这一点你不用担心,娘已经想好了到时候就在村子里请两个人帮忙,就三十头猪照看的来!”木氏说出了自己的打算,显然不是随口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