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媳的秀色田园 第47章

作者:暮夜寒 标签: 现代言情

李金兀自郁闷了一会儿,自己也笑开了:“那也是我媳妇儿争气,一口气给生了四个儿子,要真有个女儿长的像我,那可要把我愁死了,只能多给她存嫁妆给她找个不重色的夫婿了。”

这副炫耀的语气,让家里只有一棵独苗苗的赵树根和李三柱羡慕嫉妒恨。赵树根酸酸的说道:“儿子多不见得就是好事儿,女儿就是越来越好了,就说我家桂花里里外外一把手,对我这个爹也贴心,比整日只知道捣蛋的臭小子强多了。”

李三柱也不甘落后,赶紧附和:“就是就是,咱们仨儿女双全,将来女儿嫁人了还能吃上女婿献上的节礼肉,就你要为儿子孙子劳心劳力一辈子,嘿嘿,有你羡慕的时候。”

李金顺着二人的话,想到了四个已经能下地干活,过两年就要接连娶媳妇,自己要努力干活给他们攒钱起房子的儿子,忍不住伸出手臂心疼的抱住了自己:“唉,儿女都是债啊!”

这话说的几个人深有同感,倒是李三柱不太认同,看着桑老实羡慕的说道:“儿女也不全是债,就像桑老哥的大女儿,这才回来大半年不就跟素心斋搭上关系,让桑老哥家的日子越过越好了?”

桑老实没想到话题会落到自己头上,对上另外三人看过来的目光,他心里既为女儿感到骄傲,又没有得意忘形,只是谦虚的说道:“我家三丫是争气,可也是有她两个哥哥帮衬才跟素心斋做起了生意。”

桑叶“寡妇”的身份太过敏感,不论她在外面跟什么人搭上了关系,桑家对外也只会说是桑树桑林两兄弟的功劳。这么做是桑叶交代的,桑家其他人觉得这样不会让人胡乱议论女儿(妹妹)就默认了这个办法。

赵树根等人都知道鲜花酱是桑叶做出来的,倒也没有怀疑桑老实的话,心里愈发的羡慕:“有一门手艺到哪里都饿不死,大侄女会制酱就是你们家的运道来了,以后肯定会越辣越好。”

桑老实憨厚的笑了笑,没有说话。

李金却是想到了什么,纠结了一会儿才开口道:“桑老哥,大侄女还年轻呢,你跟桑大嫂总不能就这么让她耗在家里吧?”

桑老实明白李金的意思,不想被人误会他们两口子故意耗着女儿,把女儿当摇钱树,便半真半假的解释道:

“三丫被村子里的长舌妇坏了名声,她自己过不去那道坎儿又带着孩子,担心孩子受欺负就不想改嫁这茬了,我跟你嫂子愧对她又哪里敢强逼她改嫁!”

李金知道桑叶被村里的长舌妇传作“克夫”的不祥人,可他一点也不信这个,人家朝廷还鼓励寡妇再嫁呢!虽说提起这茬是有自己的小心思,但更多的是好意:

“桑老哥,那不能一辈子就这样吧?你跟桑大嫂该劝的还是要劝,大侄女是个好妮子,可不能让她被那些风言风语耽搁了。”

桑老实没有察觉到李金的小心思,摇头苦笑。咋就没劝过啊,三丫瞧着温顺性子却倔的很,他们老两口也担心她改嫁了,人家不肯待她好,哪里还舍得逼她?

倒是赵树根察觉出李金不对劲,狐疑的问道:“大金子,你这么关心桑老哥家的大侄女,是不是有啥好事要说给她?”

李金摸了摸鼻子,在桑老实怀疑的目光中,道出了实话:“我媳妇儿的娘家有个隔房侄子,因爹娘接连去世要守孝就耽搁了亲事,我媳妇儿觉着他跟大侄女年岁正合适,就想当这个媒人。”

说到这里,李金连忙提醒赵树根和李三柱:“这事也就我媳妇儿提了提做不得准,你们俩听过就算了可别到处瞎嚷嚷。”

赵树根和李三柱知道李金的顾虑,白了他一眼笑骂道:“你当我们是村里的那些长舌妇咧,把你的心放回狗肚子里去吧!”

李金松了口气,又去看桑老实的脸色,见他似乎没有生气,赶紧趁热打铁:“桑老哥,我那侄子除了闷了点不爱说话外,人勤快又本分,你要是瞧的入眼,我敢打包票他绝不会亏待大侄女。”

农家媳的秀色田园 第47节

李金的为人桑老实还是相信的,只是这件事没有经过女儿他绝不会胡乱开口,便委婉的说道:“金子,你也知道三丫是啥情形,这事我得先回去跟她娘说一声,成与不成不影响咱两家的关系。”

李金就没想过桑老实会直接应下,爽朗的笑道:“放心吧桑老哥,这事我也就先跟你吱个声,就算咱们两家成不了亲戚,可这些年的乡邻情分不是假的,不会影响到咱们两家的关系。”

桑老实松了口气,觉得李金那个隔房侄子要是真是个好后生倒是个不错的选择,当然还是要先过问女儿的意见,女儿自己愿意了才行。

此时,靠在车壁上假寐的桑叶压根儿不知道有人要给自己说媒,就算知道了她也不会放在心上,这会儿她就只想把鲜花酱的生意做大做好,没有心思考虑自己的终身大事。

回去不像来时那样赶,马车行驶的速度就不是很快,却也比慢吞吞的牛车快多了,只用了不到一个时辰就回到了李家村。

马车在村头停了下来,一行人下来后就各自道别回家了。桑家诸人刚走来家门口,意外的看到了本该在镇上学堂里念书,这会儿却站在门前翘首以盼的桑榆。

------题外话------

欠你们的桑小弟出场鸟,意不意外?惊不惊喜?

第61章 桑小弟

桑榆是桑家最小的孩子,是个还不满十五岁的小小少年。

少年皮肤白皙,长得眉清目秀,是桑家五个孩子中,同桑叶长得最像的那一个。若是褪下一身学子长袍,梳上女子发髻,谁也不会怀疑他是男儿身。

可是作男儿打扮,又只会显的文雅,一看就是读书人,丝毫不会让人觉得娘气。

桑叶自卖自身离开桑家前,桑榆还是个襁褓中的奶娃娃,一直被桑叶这个大姐照顾着。

那时桑家刚从老宅里分家出来,家里的日子十分艰难连饭都吃不饱,连带着桑榆也没有奶水喝,饿的跟只小奶猫似的。

小桑叶舍不得弟弟挨饿,每天想尽法子为弟弟找吃的。可她能有什么法子呢,只能用背带把弟弟固定在背上,拿着小锄头去别人掘过的番薯地里,一寸一寸的寻找着可能被漏掉的小番薯。

若是运气好,在一双手磨出水泡后,小桑叶能找到几个比自己的小拳头还要小的番薯。她宝贝似的把小番薯带回家,小心的削皮切的碎碎的,然后和水放进锅里煮烂,再用勺子把烂熟的番薯一点点碾碎,同煮番薯的汤水一道变成了浅黄色的清糊糊。

在弟弟饿极连哭的力气都没有的时候,小桑叶就会小心的将番薯汤水给弟弟喂上两口。

番薯不好消化,五六个月大的奶娃娃消化不好更是不能沾,可是小桑叶没有办法只能想到这个法子。

好在番薯碾的很碎,每次喂的量也少,小桑榆倒是没有出现消化不良的情况,没有在大人都快撑不下去的情况下饿死。

小桑叶离家的时候,小桑榆才十个月大,连路都不会走还来不及喊一声“姐姐”,可是他已经认人了,见不到姐姐后,撕心裂肺的哭了大半个月,最后把嗓子哭哑了发不出声音,才在家人们的爱护下渐渐忘却了对姐姐的依恋。

随着桑榆一天天长大,他在爹娘日夜的思念声中,终于知道自己还有个姐姐。也知道他侥幸长大没有饿死,也是姐姐一口一口的喂他番薯汤才让他活了下来。

是以,哪怕对大姐没有任何印象,桑榆的心里也烙下了大姐深深地痕迹,跟爹娘一样盼着能早日把大姐找回来。

后来,桑榆八岁被发现了读书的天分,就被爹娘咬牙送进了学堂。他知道自己花的每一文钱,都是爹娘为姐姐攒的赎身银子,于是本来就聪明的他越发努力的念书,在入学堂半年后就成为了学业最好的学生,备受夫子的喜爱。

担心自己花了太多的银钱,有朝一日找到了姐姐赎身的银子却不够,桑榆鲜少回家,每次旬假大多会留在镇上,穿着学子服在街头摆摊替人代写书信。

练的多了桑榆的笔力就越来越稳,字也越写越好,于是喜爱他的夫子主动牵线,让他给镇上或是县里的书社抄书。

虽然代写书信和抄书收入不多,但是除了束脩必要的书本费用外,桑榆在学堂里用的笔墨纸砚就是用他抄书换来的。

最让桑榆满足的是,他没有银子买更多的书看,却能在抄书的过程中浏览到了很多的书籍,长久积累之下让他的学识超出了同龄人一大截,这是用再多的银子也买不来的。

“小弟,你怎么回来了?”桑叶惊喜不已,手已经不自觉的摸到了桑榆的头上,这举动完全是把桑榆当小孩儿看了。

“大姐~”桑榆红着耳朵还是不太适应被大姐当作小孩儿,却是没有躲:“明日是桓儿的生辰,又恰逢旬假我完成夫子布下的课业就提前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