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媳的秀色田园 第474章

作者:暮夜寒 标签: 现代言情

桑叶拍了拍桓儿的肩膀,什么都没说,抱着昏昏欲睡的元宵进了院子。

桓儿在门口站了好一会儿,神色失落的看着远处什么也看不到的夜幕。直到大头走过来拉他袖子,才同大头一道回屋。

“夜风凉,别冻着了。”见妻子一动不动的盯着车窗外,安旻看不下去了,抬手将车帘盖上,又找出件衣裳披在她身上。

冯宁情绪低落的收回目光,怀里依然紧紧地抱着那个小包袱。

安旻见不得妻子难过,开口安慰她:“煦儿小小年纪,还能想到咱们路上会饿,特意准备这些点心,你不打开尝尝?”

冯宁一听,明明不饿的她意外的有了胃口,连忙把包袱解开。只是第一眼看到的不是那几包点心,而是一个木制小长盒,似乎是女子装饰物所用。

安旻也看到了,心里一动就要去拿,结果“啪”的一声,被冯宁抬手拍开了。

“这定是煦儿给我的。”反应过来自己干了什么,冯宁颇有些不好意思,下意识的为自己找借口,另一只手却紧紧地抓着木盒子。

安旻哭笑不得,没介意她的态度,连连哄道:“是是是,是煦儿特意给你准备的,你快打开让为夫开开眼。”

冯宁也很期待盒子里的东西,闻言便小心翼翼地打开了木盒子,仿佛里面装着的是无价之宝,生怕动作大一点会弄坏它。

只是当她看清盒子的东西时,眼泪“唰”的流下来了……

------题外话------

陪远道而来的朋友玩了两天,实在是太累了,今晚是短小的一更,亲们别嫌弃,明天补上更新,至少4000+

第468章 有孕

桓儿就这么被留在了郑家,他不知道自己被留下的真正原因,但是结合亲生父母被流放北荒好几年,如今今上重病又将他们召回,多少能猜到几分,心里除了担忧竟是毫无办法。

桑叶察觉到桓儿有心事,只以为是亲生父母的到来让他产生了波动。加上桓儿留在家里的时间极短,第二天一早就跟大头以及桑林小山叔侄一道,被郑凛驾车送去了书院,就更来不及知道他是在为已经离开赶往京城的父母担忧了。

桑林之所以跟着去县城,是为八月桑榆前往府城参加秋闱。眼下距离八月还不到一个月,由于时间紧迫,近几个月每放旬假,桑榆就鲜少回来。

这一次桑林过去,也是桑老实和木氏的意思。桑林脑子活泛,陪着桑榆去府城赶考,有什么事能搭把手不让桑榆分心,能一心考试,不然又得等三年。

就为这事,木氏很长一段时间睡不好,不顾还在三伏天里头,就已经往灵云寺跑了三趟。要不是家里人拦着,她恨不得跪在菩萨面前,直到桑榆考中举人为止。

这不,没过两天桑叶就听说木氏又偷偷跑去上香,结果回来就有些不好了,吓得撇下手上的事急急忙忙去了桑家。

“娘,您这样着急上火,让小弟知道了他哪还有心情去考举人!”桑叶气木氏不爱惜自己的身子,把元宵往两个嫂子那儿一塞,就沉着脸来到房间里数落起来。

木氏自知理亏,在大女儿面前强硬不起来,又觉得被数落没面子,小声地为自己辩解:“就是中暑而已,歇歇就缓过来了。”

见她一副不放在心上的模样,桑叶又气又急:“中暑可大可小,要不是路上碰到熟人,及时把您送回来,谁知道现在是个什么情形。”

说到最后,桑叶的声音又大了几分。不怪她这么紧张,那天木氏中暑晕倒在路上,太阳毒辣气温又高,就这么暴晒下去极有可能丢掉性命。只要一想到这点,她就止不住的后怕。

这下子木氏彻底没话说了,见女儿脸色难看不知道是心里委屈,还是这一病人也跟着脆弱,竟是忍不住抹起眼泪:“我、我也没想到这身子骨不争气,以前顶着大太阳成天下地也没见这样……要不是你小弟犟,一定要考中举人才肯说亲,我能有这么多事儿?”

桑叶一怔,她还以为娘亲太想小弟考中举人才会热衷于求神拜佛,却没想到是着急小弟的亲事。算算小弟也有二十了,村里跟他同龄的人孩子都满地走了。

也难怪娘她老人家着急,恐怕是怕小弟这次考不上,不仅下一次秋闱要等三年,这亲事也要再拖三年。要是下一次秋闱依然不能高中,又得耽搁三年。这左三年右三年的拖下去把年纪拖大了,再想说门好亲事就不容易了。

“娘,您别哭了,小弟就是嘴上说说而已,您别当真!”看着一哭就停不下来的娘亲,桑叶很是懊悔,不该一来就数落她老人家:“再说了,小弟脑子好,就连他的夫子也说他是读书的料子,这次秋闱定能中举,到时候咱家的门槛怕是都要让媒婆踏烂了,您有什么好担心的。”

“不会的不会的,小弟说话向来算数,肯定不会再改了,您老就把心放回肚里去。”桑叶可怕娘亲又哭,安慰的话一箩筐的往外倒:“等他中举了,管他同意不同意,咱们直接叫媒婆上门就是,他要是敢反悔,我第一个不饶他。”

嘴上这么说,其实桑叶心里并没有多大的把握。她觉得依小弟的性子,不太可能会听家里的安排。不过眼下最要紧的是让老娘放心,先把病养好,其他的就让小弟回来自己解决。

农家媳的秀色田园 第470节

木氏却爱听这话,顿时有了精神:“你说的对,等他考中举人、不,不管他能不能考中,等他回来咱们就多找几个媒婆先把亲事定下,就算考不中等成亲了也能慢慢考,左右咱家有作坊有进项,他不用像以前那样为束脩发愁。”

“您能这么想就好,现在最要紧的就是好好养病,安心等小弟回来再给他说媳妇就成了。”见老娘想通了,桑叶也松了口气。

这厢,母女俩你一眼我一语的为儿子(弟弟)的亲事聊开了,幻想着为他找什么样的媳妇。

另一边,还在书院里埋头苦读的桑榆可不知道嫡亲的大姐给自己挖了个坑,毫无预兆的打了个喷嚏。他看了看窗外似乎能烤干一切的日头,没有把这个喷嚏放在心上,视线回到书上继续看起来。

不知道是年纪大了,这一次中暑让木氏休养了好一阵子才彻底好起来。人一好,倒是没像之前那样胡思乱想,热衷于寺庙里跑。等月娘的婆家递来了好消息,一半的注意力就放在了她那儿。

月娘有身孕了,刚刚一个半月。

不知道什么原因,月娘这一胎怀的十分辛苦,在发觉怀孕之前就频频呕吐吃不下东西,几乎是吃什么吐什么,就连水喝多了胃里也翻涌的厉害,恨不得把胆汁都吐出来。

月娘的婆婆很是担心,想尽法子寻摸月娘可能吃下的东西,可是各种做法的吃食还有从镇上买的点心果子等试遍了也没用。

眼看月娘脸颊上的肉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下去,人也变得无精打采虚弱不堪,一家子更是急的不行,隔三差五去请镇上的大夫,就怕这一胎保不住不说,大人有个三长两短。

可是孕吐这事,大夫也没有办法,就连药也不敢开,怕孕妇承受不住药性出什么,惹上事砸了自己好不容易竖起来的招牌。

郑家人没有办法,拎着一大块肉来到桑家,希望木氏去自家照顾月娘一阵子。他们觉得月娘是桑家的养女,在桑家一住就是好几年,让她吃口味熟悉的饭食就不会再吐了。

木氏心疼月娘,自然不会拒绝。只是让她去郑家住着,她也不自在,就提议让月娘回娘家养胎。

让儿媳妇回娘家养胎,在十里八乡是很罕见的事。一来怕外人说养不起儿媳妇,面子上过不去,二来也是庄户人家的媳妇没那么精贵,快要临盆还要跪在地里割稻子是常事。

好在郑聪不是迂腐的人,郑家也不需要月娘下地干活,在他的劝说下,郑家二老没有过多的纠结,就认可了木氏的提议,小心翼翼地把月娘送到了桑家,更是对着亲家谢了又谢。

怕外人说嘴,也怕桑家人有意见,还时不时的送鸡送肉来,可见是把月娘这个媳妇放心上了。

还别说,月娘回到桑家,胃口意外的变好了,至少不是一点东西吃不下,能吃下的东西不会一下子全部吐出来。

只是相比连生两胎,几乎没什么不良反应的桑叶,月娘不可谓不辛苦,掉下去的肉始终不见回来,这让桑叶等人十分担心。唯一让人安心的是月娘精神头不错,夜里睡的也还算安稳。

桑叶时不时的回桑家陪月娘,见她的情况一日好过一日也渐渐放心了。结果是她放心的太早,渐渐发现了月娘眉宇间的愁绪。

本以为是作为孕妇的正常反应,过一阵子就好了,却见她越来越沉默寡言,桑叶也顾不得自己会不会有窥探隐私之嫌,找了个机会问月娘:“最近见你心情不大好,是不是在这里住的不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