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无边美貌 第93章

作者:容光 标签: 都市情缘 业界精英 甜文 现代言情

  她轻声说:“养育之恩,我拿一生来报。但凡我活着,就不会让你们挨饿受冻。”

  “但是爸,妈,我为你们活了二十四年,接下来的日子,我想问问自己要怎么过。”

  她没有梦想,因为她一直都谨记父母的期望。

  她没有自我,因为头顶套着父母耳提面命为她精心打造的人设。

  她没有喜怒哀乐,因为在父母这样尽心尽力的养育下,她“应有尽有”,若是心生不满,就是贪婪不知足。

  如今她想知道,在温宛这个名字之下,到底藏着怎样的可能性,错过了多少一生难得的光辉时分。

  五百强的公司,她说辞就辞了。

  她去画室教孩子们画画,小朋友们叽叽喳喳问她:“温老师,今天我们画什么?”

  她说:“老师不会规定画什么,眼前的世界什么最吸引你,你就画什么。”

  拿到工资,存够钱后,她孤身一人去了东非,扛着相机,坐在向导的小卡车上,看黄沙弥漫的草原上,大象悠然来往,老虎凶猛奔腾。

  后来又去了阿拉斯加看极光,寂静一片、漆黑深沉的冰湖前,她听见无数人和她一起欢呼,为这世间罕见的壮观奇迹喧哗落泪。

  摩洛哥的蓝白小镇里,她蹲在路边喂随处可见的野猫。它们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后来她在东四十条的小胡同里开了家饭馆,做家常菜,白日里带着孩子们一同画画,偶尔也教教钢琴。

  饭馆没有名字,虽称不上谈笑有鸿儒,但总是往来无白丁。

  电影里,有一个在她的影响下长大的小姑娘,一次感情受挫后,哭着来找大姐姐诉苦。

  大姐姐摸摸她的头,说人生在世,总有许多不如意,但若是事事如意,活着反倒无趣不是吗。

  后来小姑娘缓过劲来,叽叽喳喳缠着她问了不少问题。

  “那你以后不结婚了吗?”

  “再说吧。海内存知己,如今没有,不代表那个人不存在,只是还没遇见。”

  “饭馆真的不起个名字吗?”

  “不起。人人都有的,我偏不要,是不是显得更特别了一点?”

  小姑娘咯咯笑,说:“那你再给我讲讲你去尼罗河坐热气球漂流的故事。”

  “好啊。”

  ……

  在电影的最后,画面上是静静流淌的尼罗河,黄昏的天空如同缓慢燃烧着,漂着一只色彩斑斓的热气球。

  像是终于自由的灵魂,如风一般,谁管世间枷锁重重,恩怨情仇重如山。

  片尾曲是很多年轻人都喜欢过的歌:

  谁说不能让我此生唯一自传

  如同诗一般

  无论多远未来

  读来依然一字一句一篇都灿烂

  刚才所见的温宛,也许并不像电影里一样去到过那么多的地方,做过那么多勇敢的事,但她从过往走出,自在如风,本身就已经是道美丽风景。

  只是在昭夕的故事里,她美得像个传奇。

  程又年静静地望着昭夕。

  其实讲故事的人,本身就是个传奇。

第46章 第四十六幕戏

  出门时,太阳刚刚落山,余温尚在,穿裙子倒也还能抗住。

  如今夜幕低垂,白日升上去的温度也消散得一干二净,昭夕嫌冷,就把车停在了地科院的宿舍外面。

  倒也不好意思开口说是因为冷。

  毕竟爱美是女人的天性,但是爱美到穿太少、没法下车,一下车可能就会在寒风中抖腿的地步,讲出来也需要勇气。

  昭夕有偶像包袱,这种事当然不会直说。

  “你自己回去吧。”她很镇定,“我懒得走。”

  没想到被人一眼看穿:“是懒得走,还是冷得没法走?”

  “……”

  昭夕瞪他,“你烦不烦啊程又年,说你是钢铁直男都侮辱了钢铁。”

  程又年不禁莞尔。

  “那你也要好好努力。”

  昭夕莫名其妙,“努力什么?”

  “努力练就钢铁一般的意志,才能在钢铁直男的攻势下,无坚不摧,百折不挠。”

  昭夕:“……”

  她啧啧称奇地看他半天,才感慨道:“非但个性直如钢铁,这脸皮也够钢铁啊。看来是时候给你换个微信备注了。”

  程又年微微一顿,“我的微信备注是?”

  “包工头。”她得意地笑了。

  程又年一哂,倒的确是她会起的名字。

  他又问:“那你打算给我改成——”

  “钢铁侠。”昭夕斩钉截铁,掷地有声。

  外间冷,程又年不指望她会下车散散步,却也没有急着离开。

  车停在路口,两人坐在车里说着没营养的话。

  倒也乐在其中。

  某一刻,昭夕忽然开口问他:“三部电影,你更喜欢哪一部?”

  见程又年微微一怔,她别开眼,给了他三个选项:“《木兰》、《江城暮春》和《如风》,更喜欢哪一个?”

  她问得很镇定,眼神却没有往他这里瞧上半分。

  于是程又年思忖片刻,才说:“你是想问,比起当演员来,转行做导演这个选择,是不是更适合你吧。”

  这下轮到朝夕愣住,惊讶地对上他的目光。

  “你怎么……”

  两人对视片刻,她又不自在地挪开眼,嘀咕道:“我早说你会读心术了!”

  程又年笑笑,答非所问:“刚才讲过《如风》的由来了,那么,又为什么会拍《江城暮春》?”

  昭夕不假思索地说:“想谈谈大家避之不及的话题,比如家暴;和某些强加于人的价值观,比如梦想。”

  对上程又年的目光,她顿了顿,解释说。

  “初中时,班上曾经有个女孩子,曾经受到家暴困扰。她母亲很早就去世了,父亲是个酒鬼,隔三差五就喝得烂醉回到家里,不高兴就动手打人。好多次她来上学时都鼻青脸肿,在学校也沉默寡言,从来都自己一个人待着,不太合群。”

  “没有人管她吗?”

  “有。邻居同情她,偶尔听见她在家哭喊求救,会报警。”

  程又年没说话。

  昭夕嘲讽地说:“可是警察来了,就只会问,发生什么事了?那位父亲的台词也是亘古不变——小孩不听话,教育一下。”

  “警察只能劝他,打孩子是不对的,教育不能采用暴力的方式。就算她哭着说父亲是酒鬼,常常打她,警察又能干什么呢?”

  昭夕抬眼望着他,轻声重复:“面对家暴,警察到底能干什么呢?”

  昭夕,你太悲观了——程又年没能说出口。

  无数的社会新闻都在重复着这样的故事,茶余饭后,人们对待家庭暴力司空见惯。

  也许会在公众平台猛烈抨击这样的行为,口口声声说施暴者不配为人,可键盘之后,隔着电子屏幕,人们说过就忘了,到底无能为力。

  昭夕一口气问了很多——

  除了警察教育,到底有谁能阻止家庭暴力?

  很多人提议把施暴者拘留起来,打一次人拘留一次,迟早会改。

  那么设身处地想一想,当施暴的父亲丢了饭碗,家中的小姑娘又该谁来抚养?

  警察吗?

  还是发展中国家尚不健全的福利机构?

  人们除了同情,除了隔着屏幕口诛笔伐,还能做些什么?

  老师同学,社区邻居,劝导无效,心有余而力不足,难道要众筹抚养受害者吗?

  就算善良人居多,一个孩子他们帮了,可同样备受煎熬的无数孩子们,他们都能帮吗?

  末了,是第二个初衷。

  关于所谓的价值。

  “当一个曾经的受害者,如今以工程师的身份站在领奖台上,功成名就时,人们期望听到些什么,看到些什么。”

  昭夕慢慢地,用力地回忆着《江城暮春》里,那位工程师说过的话。

  她说:

  “人都是健忘的。痛苦的回忆,令人不快的经历,他们总会忘得一干二净。所以人人都爱说:没事了,苦尽甘来了,你成功了,不愉快的都留在过去吧。”

  “但是很多人并没有办法把它们留在过去。”

  “那时候我在想,电影的结尾处,如果我是台下的观众之一,我愿意听到什么。”

  “我大概想听工程师说,不管这条路有多辛苦,因为梦想,他始终坚定地爬过了高山,越过了低谷,一往无前。”

  这样,故事才显得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