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农家子的科举攻略 第14章

作者:八月的四方天 标签: 现代言情

  “同喜同喜。”方喜进拱手回礼道。

  报喜的人没多呆,匆匆恭贺两句拿了喜钱就离开了,人走后方喜进还是笑的停不下来,从张遇的嘴里方弛远才知道自己得了第七名,他考试的时候生了病,诗词没写好,这个成绩对他来说已经是意料之外了,张贤得了第十三名在他们县考上童生的人中也能排进前五,只是赵旭和赵铭舸两人,一人考了六十九名,一人考了七十四名,名次太过靠后,这次想靠正常的程序进县学大概是不太可能了。

  看出来赵铭舸的失落,方弛远安慰的对他笑笑说“你的长衫还没买,现在已经知道府试成绩了,我们去买怎么样?”

  赵铭舸只是自己一个人来的,所以今天也无人为他准备长衫,在茶楼的时候,方弛远四人就说要陪他去买一条。

  “好啊,正好明天我们也要走了,多逛逛也好。”

  中午他们在外面找了一间小酒馆吃的饭,三个大人还喝了一点酒,五人说笑着给赵铭舸选好衣服未时就已经过了去一半了,五人就又回到小院收拾东西准备回家了。

  晚上,方弛林躺在床上第一次没有马上睡觉。

  “弛远。”他喊了一声,“你说明年我去参加院试可以吗?”

  “当然可以啊!四哥这次考了府案,往年参加院试,最差也没有落榜的。”方弛远疑惑的说“而且你已经等了一年了,还要再等吗?”

  琼朝的科举是三年两考,这次方弛林要是在等的话估计就要等两年了。

  “嗯。”方弛林点点头,他身上盖了一层薄被,上身穿着雪白的里衬,两个胳膊露在外面,眼睛看着屋顶呆呆的说“去年科举新加了算学的题目,我接触算学不过刚刚一年的时间,现在还没有把握。”

  “算学只占十分之一,而且科举新政,难度肯定不会太大,四哥在担心什么吗?”

  “我本来想在等等,然后可以考个好点的名次,最好能像张贤小叔那样做个禀生,这样我就可以每年帮别人做结挣些银钱,以后我们就可以安心读书,不用在为钱财愁了。”

  听到方弛林的话,方弛远低声问“那现在呢?为什么又改变想法了。”

  方弛林扭过头去看方弛远说“我娘想给我说个亲,挑来选去的钟意了我表妹红樱,只是我并不喜欢她……”

  “红樱不是挺好的吗?”

  方弛林笑着隔着被子踢了他一脚说“你都没见过红樱,就知道瞎说。”

  “你有喜欢的人了!”方弛远在被窝里扭了两下,看着方弛林肯定的说。

  “哪有…”方弛林背过身去,脸蛋瞬间就变红了,“你可不要乱说。”

  “喜欢就喜欢了呗,干嘛遮遮掩掩的我又不会笑话你。”

  看着方弛林半天不出声,方弛远又说“你若真是想参加院试,现在到八月还有三个多月的时间,我虽然不能保证什么,但是可以把我学习算学的心得写给你。”

  “谢谢。”方弛林支吾了一声还是没转过身。

  “随你自己害羞去吧!我要睡觉了。”

  一夜无梦,第二天一早几人就收拾东西去了府城门口,同样是找了一个小商队一起走,比上次好些,这次他们八个人三辆小牛车,可以坐的下,不用有人下来走着。

  只是五个少年玩性大,大多数时候还是下来跟着商队在后面走着,如今四月的天气,不冷不燥,路边总会有些不知名的野花冒出来,偶尔现也是一种惊喜。

  回到家已经是四月十八日下午了,县学招生要等到院试结束,秀才上榜名单出来后,才会开始,那之后像他们这样的童生才能填补进去,因此方弛远有近四个月的空闲期。

  在家里休息了一夜,他知道在算贤堂得到的银子大概已经交到方安山手里了,不出意料的话,明天中午吃饭时方安山应该会说起这件事,至于怎么安排,却不是他能决定的,他想改变家里的情况,却又话语权太低,“唉!”方弛远深深的叹了口气。

第24章 无奈

  第二天卯时,方弛远一到点就自然的睁开了眼睛,稍微收拾了一下他就开始沿着门口的小路去晨跑,村里人起的早,跑了半个时辰的时候,就有炊烟冒了出来,路过方安河家,以前的小婶子刘氏正好从后山挑水回来,避不过去,他就上前打了个招呼。

  他们村里其实家家户户都有水井,吃饭洗衣完够用,只是当年方弛清看书的时候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的说了一句泉水养人,奶奶张氏就让年仅七岁的方弛远去后山挑水回来吃,只是如今他过继了,不用再去挑水,却让小刘氏承了下来。

  “小婶起的早啊。”既然看见了,就不得不去打个招呼,他们是堂亲,在外人看来还是一家人。

  “弛远啊!”小刘氏喘着气擦了擦头上的汗,眼前的少年,让她有点不敢相认,过去两年了,方弛远几乎一天一个模样,不仅壮实了不少,身高也追上了同龄人,再加上长的清秀,比村里的孩子出了一大截。

  “你这是干嘛去了?”小刘氏放下水桶问道。

  “早晨起床跑会步,锻炼身体。”

  “哦。”小刘氏早就听说她这个侄子和别的读书人不太一样,每天早上会绕着村跑一圈,刚开始还有人会说道,但是过了一年,尤其是方弛远救人之后,就再也没人多说什么了,她看着方弛远心里有些不自在,昨天方弛远回来,村里的人说他考上了童生,好像还因为什么挣了些钱,挣多少不知道,但是村里人都说他以后能当官。

  “那弛远你先跑着,小婶还要烧饭就不陪你了。”

  “嗯,小婶请便就好。”

  家里,方弛星一醒来后才后知后觉的说“娘,哥哥好像回来了。”

  “真回来了啊。”赵青春正在给方弛星穿衣服,闻言又笑着给她套了一个小坎肩,四月的天气不是太冷,但早上寒气重,有点凉风,小孩子娇贵,总要多穿一点。

  昨天下午方弛远回来之后,方弛星扒着他眼泪巴巴的跟了一下午,也不说多少话,就是默默的跟着,方弛远去哪她就跟到哪,大概是分别一个多月,吓到了小姑娘。

  “小星儿很想哥哥吗?”赵青春笑着问她。

  “嗯,很想。”方弛星老实的点点头,“哥哥不会再消失了吧!”

  “下来吧。”赵青春给方弛星穿上小鞋把她抱下了床说“不会了,我们去吃早饭,然后看哥哥。”

  “好!”方弛星答应了一声就被领去吃早饭。

  方弛远晨跑结束后,先去洗了脸,随意的把碍事的长头绾了一个结用木簪子一插就出去吃饭。

  “哥。”方弛星看见方弛远就跳下凳子跑了过来,“今天娘做了油饼。”

  “好吃吗?”方弛远揉了揉方弛星的小脑袋。

  “好吃。”方弛星嘻嘻的笑着。

  饭桌上方喜进和赵青春此时正在谈论着事情,方弛远听了一会,知道是方弛空要上学启蒙了。

  “弛空七岁,昨天小刘氏来求我说让弛空在我们这启蒙。”

  “嗯。”方喜云拿了块油饼,“以前不也是这样吗,都是一家人,说一声就让他来吧,我上课也不多他一个。”

  “可是我怕她又用老伎俩,你忘了当年的方弛清了,他在这里的时候,笔墨纸砚都用我们的,比弛林还不客气,可是最后考上童生连谢都没谢一声,转头就去县里找了个私塾……”

  “县里比这边条件好,他想考秀才,去那里也是无可厚非。”

  “可哪个先生能有你这样用心教他?我就怕又养了一个白眼狼。”

  “也不能这么说。”方喜云不在意的道“说到底还是一家人,随他们吧,明天你去回小刘氏一句,就说可以。”

  “嗯。”赵青春闷闷不乐的应了下来,闷头吃着饼,不是她小心眼,实在是方安河那一家子太不让人省心,虽然方弛空还小,但是有那样的父母,不得不防备着。

  “娘。”方弛远听明白了,看着赵青春的样子,就递上一块油饼说“弛空不是这样的人。”

  “哎”赵青春接过油饼露出了些笑容,方弛远这次出去不仅考上了童生,而且在算学方面也表现出了天赋,昨天边上的几个老婶子在她家门口夸了半天,都说她找了一个有出息的儿子,现在想想她心里还是甜滋滋的,想着方弛空以前和方弛远要好的份上,就把心里的不愉快忘了三分。

  上吃完饭,方喜进就去私塾里面教导学生,十几个学生坐在一起读书,方喜云就一个一个把他们叫到隔壁抽查功课,检查一遍后在去教导新的知识,他已经三十八岁了,自第一次乡试失败后,就有些安于现状,虽然还在做学问,但对科举已经看开了很多。

  听着耳边的读书声,当时和方弛远一起学习三字经的学生如今也看到四书了,方弛远半躺在院子的桂花树下,用书遮着脸,暖暖的阳光照在他身上,舒服的不想起身。

  一上午过去,他只把《九章算术》梳理了一点,府试之后他答应过方弛林要帮他补充一下算学知识,只是他也不能把自己在现代经受的那一套教学方式生搬硬套过来,因此想着能不能把他能摸得到的东西简单的做一个处理,在拿给方弛林。

  中午去老宅吃饭的时候,方弛远一直注意着主桌上的情况,昨晚他把想在县城买个小铺子的想法和赵青春说了,只是赵青春在家里的话语权也不高,当家的方安山和老张氏对方弛远也不亲,这事能不能成在他看来玄的很。

  饭桌上方安山笑了两声开始说道“你们也许不知道,这次弛远弛林去府城考试,带回了二百六十两银子。”

  方弛远等着等着,终于,方安山又接着说“这些银子是弛远在府城得的,所以拿出来二十两,十两给弛远,十两给三媳妇,你们看怎么样?”

  老大家的因为已经知道了银子的数量,表现的倒是正常,只是老二家的媳妇李玉吃惊的喊道“有这么多啊?”

  老二方喜楼在下面暗暗戳了戳自己的媳妇笑笑“我们没啥意见,都听爹的,这钱本来就是弛远挣的,给三弟妹也是应该。”

  他是看开了,这家里的收入一半都来自方喜云的私塾,如今老大家的弛林和老三家的弛远读书都读的好,以后指不定就能出一个当官的,他自己的臭小子不争气,以后还想着靠他俩照顾,现在不能因为这一点事闹僵,因此就笑呵呵的同意了。

  “嗯”方安山笑着点点头,又向方喜进看过去。

  “我们也没意见,这钱我们也没出什么力,给三弟妹也是情理之中。”老大家的没有多少考虑也就同意了,自从上次方喜云说要自己出钱供方弛远读书的时侯,她就看开了,她这个三弟是好性子的人,也想着维持一家人的情谊,只要不是太出格的事,她都不会太计较了。

  看大家都同意了,方安山满意的点点头,继续说道“剩下的银子攥在手里也生不了银子,我们家现在人少,但以后肯定会越来越多,所以先买二十亩上等地租出去,等弛林这一辈的人长起来了,我们在慢慢收回来自己种。”

  方安山看着众人,没有询问的意思,他是一家之主,而且做事前也已经考虑好了,说出来几乎就是板上钉钉了。

  “行,都听爹的。”方安山刚说完大伯方喜进和二伯方喜楼就表示了同意,他们种了大半辈子地,和土地有太多感情,赵青春看着也就没有插上话。

  “罢了。”赵青春叹了口气开始吃饭。

  这次买地大概要花费一百五十两银子,剩的钱打算以后给方弛远方弛林科考用,这是他们家有史以来花过的最大一笔钱,而且还扩充了祖宗的基业,买了地,所以整个饭桌上除了方弛远外都是喜气洋洋的。

  “罢了,罢了。”方弛远也在心里叹了口气,不是他不想表自己的意见,只是他现在年龄小,没有什么话语权,而且在这个家里他身份特殊,表现太冷漠了不好,表现太亲密娇惯了也不好,只有默默的扒着饭开始想别的方法。

  这里和宋朝的农作物没有太多的区别,人饱腹靠的还是小麦和水稻,后世高产的玉米红薯他一次也没见到,他们这里不能种水稻,小麦亩产也不高,每年都是大豆,小麦,大豆小麦的轮回播种,方弛远没仔细研究过这里的作物品种,仔细想了想,也不知道套种能不能用,没找到什么好的点子,他就准备明天去县城的时候多去找些农学书,试试能不能激起一些灵感。

第25章 前路

  把挣钱的事放在一边,如今方弛远考上了童生,算是触摸到了科举道路的门坎,吃完饭后他回到家,抱起《九章算术》继续摸索了起来,从当初在李云长那里拿到书到现在已经已经过了近三个月,期间他已经看了很长时间,这次即使不是为了方弛林,他也会以《九章算术》为蓝本,把自己的东西加进去。

  现在是四月下旬,他想放弃这次的院试,按照琼朝的科举制度,下一次院试要等到两年之后。

  方弛远依旧坐在先前的桂花树下,学堂里上课的孩子还没有来,微风吹动桂花树的枝叶,只是一瞬,时间却好像过去了很久。

  他翻了个身,换一个更舒适的姿势躺着,从觉醒记忆到现在已经两年了,仗着强横的记忆力和比小孩子坚定的决心,他比别人少花了八年的时间,仅仅两年就的背完了四书和五经,期间他还夹杂着看了众多杂文,律法和随笔。

  按照当初拜师时李云长对他的规划,他未来的几年应该是一年熟读四书五经,三年精通帖经、策问,诗赋、杂文,经义、墨义、诗词、算学,十五岁考上秀才,其后再花费两年时间扩充知识面饱览群书。

  如此十七岁可下场去试水乡试,也许运气好还可以接着去参加会试……

  一切都规划的好好的,当初方弛远也觉得自己的一生就当如此顺风顺水……

  但是现在他不这么觉得了,他一个人的力量太弱小,就像今天,只是在一个小家庭里面,他就没有任何力量去改变什么,他以前把自己看的太高了,忘了自己还是一个平凡的人,会生病会在考场上晕倒。

  赵青春回来的时候就看见方弛远一个小人躺在椅子上,微风习习的吹着,她走回屋里拿出一个小薄被想给方弛远盖上,然而她刚走近,方弛远就睁开了眼。

  “醒了?”赵青春拿着被子对他笑着,“醒了也好,困了就回屋躺着去,在外面睡别在着凉了。”

  “我不困娘。”方弛远轻轻摇摇头,他刚才只是想东西想的入了神。

  赵青春宠溺的看了他一眼,方弛远虽然不是她亲生的,但是也是他亲妹妹的女儿,她从小看着长大,在加上他身上的血脉和方弛远也近,这两年她真是把他当亲儿子养,如今儿子考上了童生,以后可以走科举这条路,怎么想她都觉得开心。

  “对了。”赵青春从怀里掏出一个小荷包,上面秀了溪流荷花,还有一尾红亮的蜻蜓停在荷叶上,赵青春把荷包交到方弛远手里说“这是你爷爷给的银子,荷包也是我以前秀了留给你的,你看,现在正好用上了。”

  “娘拿去吧,爷爷给的银子你留着补贴家用。我这里还有你上次让我带的银子没花。”

  “傻孩子。”赵青春笑着敲了方弛远的头一下,方弛远瞬间有些不好意思,虽然这两年他仗着外表的年龄小,有时候也向赵青春撒过娇,但是骨子里他还是有些不适应这样的亲昵。“拿着吧。”赵青春把钱塞到了方弛远的袖兜里,“这样你以后要是急着花钱也就不用再来找我一趟了,而且你去李老先生那里总不能每次都空着手去是吧?还有你那些朋友都要交际……”

  “嗯,谢谢娘。”方弛远躺在椅子上,扭头看着旁边的桂花树说。

  “嘿,你在这接着玩吧,娘去看看妹妹又疯哪里去了,这小丫头越大越淘神。”

  “小星儿又去看她的小野花了吧。”

  “嗯,我去找找。”赵青春应了一声就朝着后院走去,方弛远看着她走远才又掏出荷包,对着上面的纹路,细细的摸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