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农家子的科举攻略 第42章

作者:八月的四方天 标签: 现代言情

第71章 五月

  回到家三天后, 方喜云的伤已经没有先前那般恐怖了, 只是依旧不能下床走动,平日里他和方弛远两个人, 一人一本书一盏茶,对坐无言, 都默默的看着书。

  “停,您要干嘛?”看见方喜云在床上扭动了一下,方弛远赶忙从座椅上站起来问道。

  “你别动, 快坐下。”

  喝住方弛远后, 方喜云无奈的叹口气说:“我只是这么坐着不舒服,想换个姿势而已。”方喜云又扭了一下:“这上京城里稀奇古怪的东西多了去了,你非要陪着我一个老头子干什么?快出去转转去吧。”

  看着方喜云没事, 方弛远就放心下来,拿着书重新坐下, 似笑非笑的戏谑道:“爹是真的想我出去看看?难道就不是因为我在这东管西管的管的太多了?”

  “当然不是!”方喜云梗着头回答道。

  方弛远耸耸肩, 不置可否。

  又过了一会, 方弛远回头看了方喜云一眼,把书放在了桌子上, 思衬了两三秒说:“既然父亲这么心疼我, 那我就出去看看。”

  方喜云偷偷露出了一个笑脸,克制住扬起的嘴角, 等方弛远的背影已经消失在了门口, 方喜云才疑神疑鬼的伸头向外看了看, “喂, 你是要出去吗?……弛远?”

  “呼”,他舒了一口气,整个人都躺在了床上,“石头!石头?”他冲着门外大喊了两声,“快点扶我去花园转转,这躺了三天骨头都快给我躺酥了。”

  等了一会没有动静,“石头,石头”方喜云又皱眉喊了两声,石头才急匆匆的从门外边跑进来,“来了老爷。”

  石头脸上带着笑,一看就方喜云就说道:“刚才少爷出去了,他说您伤筋动骨一百天,大夫给您开的药还不能停,得一直喝着才行,我就去给您熬药去了。”

  方喜云听后眼睛大睁的看着石头,瞪了一会泄气般问道:“大夫不是说三天就可以换药了吗?这药不仅苦又涩,关键还贵是不是?”

  石头眼睛转了两圈,并不接话,对着方喜云转移话题道:“刚才少爷还说了,良药苦口,他就出去一会儿,回来要是看见您没在床上,他就……”

  “他就怎样?”

  “他就陪您回家去治,他说您嫌城里的医药费贵,但是家里的便宜,肯定能给您治好……”

  “放……!”方喜云说了一个字后认命的躺在了床上,这会儿会试还没放榜,如果方弛远上了榜,那大大小小就是个官老爷了,还得去参加下一轮的殿试,如果不参加殿试怕是会恶了皇上,他怎么能让方弛远回去。

  现在是四月末,离会试放榜也就小半个月的时间,方弛远照顾了方喜云三天,对外面的信息虽然让石头打探了一些,但终究没有自己寻的清楚,离了楚宅他就选了一个热闹的茶楼扎了进去。

  古代消息大多闭塞,有个风吹草动的事情,也传不到普通人耳朵里,但是若有能传到普通人耳朵里的,那大多都是从茶楼开始,虽然这些消息良莠不齐,真假难辨,这里的人也鱼龙混杂,但是总归方弛远没头苍蝇乱转的好。他进了茶楼,在二楼捡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此时人还不是很多,三三两两的人坐在一起嗡嗡的说着话,他要了一壶茶水点了几个果点就坐了下来。

  日头渐渐升高,待到辰时之后,茶楼里开始热闹起来,喧哗的声音慢慢变大,方弛远侧耳听着,想在这份喧哗之中挑选着自己想要的信息。

  “公子,你看那有个位置。”

  方弛远正自顾自的喝茶的时候,楼下又进来一对主仆,看他们的穿着打扮,倒不似一般人。

  “嗯。”男子听到小僮的声音抬头看了一眼,恰巧看到望下茶楼的方弛远,就恭恭手笑了一下。方弛远虽然莫名其妙,但也回了一礼。这个时候,一楼二楼的位置都被占满了,也就方弛远一个人独占了一个桌子。“走吧。”男子回头看了小僮一眼就背着手往楼上走去。

  到了方弛远桌前,男子停了下来,他后面的小僮赶忙跑到前面,对着方弛远行了一个礼说:“这位公子,今日我家少爷想在此喝杯茶,只是……只是您看这周围已经没有空地方了…不知可否拼个桌?…”

  听了小僮的话,方弛远向周围扫了一眼,倒也不是只有他一桌人少,他看了看自己的衣裳,又看了看别处的几个大汉,想想若是自己也不会愿意在几个大汉眼底下喝茶,就笑了笑对着男子拱了一下手,算是同意了。

  时间还没到午时,茶楼慢慢的喧闹起来,方弛远听了半天都是一些市井闲话,关于科考放榜之类的话题倒也有人曾谈论过两三句,但都无关痛痒,他也不想多听,茶水被换了一壶和坐在他边上青年的茶水一起端了上来。

  “少爷,这茶楼没什么好茶,你看,这已经是最好的了,您看看行不行?”

  青年闻言把茶盏放在嘴边轻轻吹了吹,“哪有什么好与不好的,左右是个解渴的物件。”他轻轻啜了一小口,看向方弛远说:“多谢小公子让座,不然和那些商人,脚夫坐在一起,我还真喝不下去。”

  青年笑的真诚不做作,举手投足之间都体现了一股良好的教养。“哪里”方弛远回道:“举手之劳罢了。”

  “还是要多谢小公子,小公子一个人?”

  “嗯?”方弛远把茶盏放在桌子上侧头看了青年一眼。“对,一个人,闲来无事到这里来坐坐。”

  “哈哈哈。”青年看着方弛远笑了起来,“还真是闲来无事才会出来,这上京的五月,总归是比其他月份热闹些。”

  方弛远听后喋了口茶问道:“难道五月还有什么不同?”

  “这上京的五月,首先是天下学子共同关注的会试放榜,然后还有国安商行每年这个时候推行的新品,这两件事够上京城疯狂一段时间了。”

  青年说完,看了方弛远一眼说:“公子不是上京人?”

  “不是。”方弛远笑着摇摇头,“只是来赶考在这耽误了些日子。”

  青年听后,握着水杯的手微微一顿,随后随意问道:“看小兄弟年岁,应该不及二八吧?”

  “到了,已经十六了。”方弛远笑笑就不想在答话了,虽然这人谈吐教养都十分不错,但他俩不过萍水相逢,互相不知根底,也就没有了结交朋友的欲望,倒是青年对方弛远十分感兴趣,七七八八又说了几句,估计后来也是看出了方弛远的态度,就不再多问了,只是国安商行的新品倒是引起了方弛远的兴趣。

第72章 放榜前夕

  喝了两壶茶, 花了一两银子, 方弛远稍微打听出了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和对面的青年告辞一声就离开了茶楼。

  没有回楚宅,方弛远先去书社买了本话本捎给方喜云解闷, 方喜云现在重伤,一个人在床上一天到晚的躺着,要不是大夫叮嘱, 方弛远也不想这么鞠着他。

  回到楚宅, 仝歌正在打理着她的混香园,因为现在方弛远在这里算是常住,也有楚正则和仝歌的吩咐,所以无须通报之类的他就直接进了前院。仝歌挥挥手,让下人靠到一边, 自己手里一手拿着小花锄, 一手侍弄着泥土,看上去倒也不显得狼狈。

  “弛远回来了?”看到方弛远仝歌笑着给他打了个招呼, “下午张叔从国安商行带回来几种新的花植,我看了画师描画的花朵开放的图画, 觉得不错, 就想把这混香园修整休整。”

  “呵呵”方弛远笑笑, “我每个月从这混香园走过, 都能感觉出大嫂的用心, 只是嫂子也要小心着身子, 不要太多劳累。”

  说这话倒不是方弛远有些小题大做, 只是仝歌每个月要打理府中大大小小的事情,还有与各家关系的走动,每一件都是极其耗费心力的事情,加上仝歌出身诗书世家从小没做过体力活,方弛远才出言提醒。

  “我省得的。”仝歌看上去倒是动力十足,她又铲了铲地上的土,弯着腰对方弛远说:“你先去屋里吧,等你师兄回来,我们在开饭。今天厨房里熬了酸梅汤,你先去喝点开开胃。”

  “好。”方弛远笑笑,对仝歌告辞一声道:“这样我就先回去了。”

  方弛远回到房间,简单的收拾了一下就去看方喜云,他把话本放在方喜云床头上,低声对边上的石头说:“我爹什么时候开始睡的?”

  “您走后不久就睡了,听到你说不许他下床方老爷还气了好久,不过下午吃完饭喝了少奶奶命人送来的酸梅汤就睡下了。”

  “那这都有两个多时辰了。”方弛远上前摸了摸方喜云的额头,确定没发烧才叹了口气,“爹怕是躺急了,可是伤筋动骨一百天,哪有那么容易的事。”

  “少爷说的也是。”石头在一边点了点头。

  呆了没多久,楚正则就从翰林院中下了堂,他现在已经基本熟悉了翰林院中的事宜,虽然每天早出晚归的到府中去,但是除了一些特殊的时期,翰林院的事情他也不觉得吃力。

  这边方弛远听到下人的传报,就让石头帮着照看一下方喜云,自己往正堂去了,刚进了正堂,就听到仝歌的娇笑声,他等了片刻才抬脚进去。

  “弛远来的正好,刚才还和你嫂子谈到你呢,你就正好过来了。”方弛远进去后,楚正则就谈笑着说:“你嫂子说你今天出去了?怎么样,可是去打探会试放榜的事了?”

  “什么事情还是都瞒不过师兄。”方弛远快步走到座位前坐了下来。此时桌上已经摆好了饭菜,两荤三素一份果点一个汤,方弛远来了几日,现在仝歌准备的吃食,已经把他当做自家人,没有在过分客气。

  “那可是打探清楚了?”

  楚正则笑笑,他前两年刚刚参加完会试的时候,还没有现在的方弛远沉稳,会试还没放榜,他就早早的和几位同窗好友一起出入各种文会,打探消息,非自己在心里给会试放榜排个名次心里才算安心。

  “没有什么有用的东西。”方弛远笑着摇摇头,“我就去了前面茶楼坐了坐,都是些闲人说的闲话,哪有什么有用的。”

  “那就我给你分析分析,也省的你去白忙一场了。”

  “还请师兄指教。”方弛远站起来拱了拱手。

  “坐下坐下。”楚正则指了指椅子笑着说:“我们俩兄弟,哪里还用的着这么客套。”

  停顿了片刻,楚正则开口道:“会试之前我就给你说过,你乡试得了解元,历年来即使再差,会试上也不会让你上不了榜,这点你无须担心。”

  “没有,只是不知结果,想打探一二罢了。”

  “呵呵。”楚正则笑笑,仝歌在边上帮他夹上了菜,“都是这样,我当年也没沉得住气。”

  三人又静默的吃了一会饭,楚正则又开口说:“上了会试的榜,你就能参加接下来的殿试,可以直接面圣,但是你要知道,有的举人可能一辈子也就只有这一次的机会能见到皇上。”

  “这是为何?”方弛远有些不明白,成为举人已经是天下读书人最高的荣耀了,至于其后的为国为民,当朝做官,就皆需官场人脉,又是读书人该学习的另一种知识了。

  “殿试一途考的可不仅是才学功底,更重要的是你临场发挥的能力,能进殿试的人,最后再不济也能得个正七品的县令,可是县令到底是外官,若是朝内无人,一辈子也就只能这样了。”

  “嗯。”方弛远了然的点点头,在外做官本就比京内做官升职慢,能得到的机会也少,除非能在管辖的境内又一场大作为,但是这样的人历朝历代又能有几个,他心里大概明白楚正则这一番话的含义了,就对楚正则笑笑说:“师兄的意思弛远已经懂得了,这两天会试放榜之前,定会好生准备。”

  楚正则听了之后笑笑:“你能明白就好,我给你说这个也不是吓唬你,若你能留在京中,有老师的朋友和我帮扶着你,总比在外好很多。”

  方弛远听了感觉心里暖暖的,又行了一礼道:“多谢师兄提醒。”

  仝歌看两人说的差不多了,就用勺子盛了汤,推到方弛远面前说:“喝点汤,我让厨房炖的黑鱼,还留了一份在厨房,一会等伯父醒了,就给他送去。”

  “谢谢嫂子。”方弛远笑着道谢一声。

  会试放榜前半个月,有了楚正则的话,方弛远也不想着去外面探听这一次会试有哪些能人异士了,只是老老实实在家里研究历代殿试的考题。

  只是他不外出,在外人看来却更显的深藏不露,他本就是泷兴的解元,又是过目不忘的神童,年龄小,名气大,他不露面,在外面更是被传的神乎其神,短短几日就有数个文会邀请他前去参加,不过请帖送到楚宅,一应事情都是仝歌在处理。仝歌得了楚正则的提醒,又去问了方弛远自己的想法,除了几次比较大型的文人聚会,其他的都拒了,方弛远在半个月内竟真的没出去过几次。

  “石头。”这天方弛远又看了一届殿试前五名和后五名的答卷,有些疲惫的唤了石头一声。

  现在他看答卷,除了关注前几名可圈可点的地方,对后几名为什么答题失利也认真的看了看,毕竟一层层的筛选下来,能到达殿试这个层次的,学识文笔都不差,但是要分出个高低上下来,要看的就是策问的立论点了,能不能看出来你的观点,能不能符合皇帝的利益才是皇上想看到的。

  “哎。”石头应了一声,他现在被楚正则派给方弛远做小僮,一天到晚就只在方弛远这边守着,“少爷有什么事吗?”

  “没事,我想问问老爷那边怎么样了?”方弛远揉了揉眉心,强行记下了太多东西,即使他能过目不忘,如今也有些吃不消了。

  “老爷被阿强扶着去小花园了,早上辰时才醒的,已经去了一个时辰了。”

  “他愿意呆就呆着吧,记得让阿强看好他,什么时候都不要让他一个人。”

  “您放心吧。”石头答了方弛远一声,“阿强做事很小心,肯定能把老爷照顾好了。”

  听了石头的话,方弛远也就放下了心,离会试放榜也就明后两天的事了,时间越到眼跟前方弛远反而越不着急起来,就像先前楚正则说的,好赖他都能在榜上,就算他最后名次不高,但是既然都已经成了定局,他不如好好准备殿试了。

  参加殿试大多是三四十岁的人,他们的见识阅历以及对人心的把握往往不是方弛远这个年龄段的人所能匹敌的,所以写出来的文章也会让方弛远考虑良久才能体会到作者立意的深邃,所以有时候一天也看不了几篇文章。

  傍晚,楚正则从翰林院回来就直接走到了方弛远所在的小竹楼,他自己给自己倒了杯水在竹椅上做好,笑了两下说:“弛远你忙着看文也不愿意搭理我了。”

  “哈哈哈,师兄有事自然会说,我是在等着师兄先开口呢。”方弛远合上文卷,走到楚正则对面坐下,倒了杯水说:“可是要放榜了?”

  楚正则轻笑一声:“果然瞒不过你,今早翰林院接到命令已经开始准备红榜了,估摸着明早辰时,就该有消息了。”

  开始日更和修文了,每天下午5点更文,其他时间为修文,这段时间因为上学和个人的事断更,很抱歉,文现在会日更到结束,抱抱

第73章 会试放榜

  第二天, 果然如楚正则所说, 辰时放榜的消息立刻如同春风一般, 吹遍了上京的大街小巷,小小的贡院门口, 一时间又成了上京全城最瞩目的焦点。

  这边仝歌在家听着消息,有些漫不经心的抱着怀里的宝宝,从卯时开始, 她就命人去了贡院前面等着, 方弛远出成绩,不仅方弛远一家老小翘首以盼,本质上来说对楚正则一家也有不少好处。

  在琼朝,读书人寒窗苦读十余载只不过是进入朝堂的敲门砖,若想在朝中立得住, 靠的还是层层叠叠密密麻麻的关系网, 若是这次方弛远能取的好成绩进得了翰林,以楚正则和方弛远现在的关系, 那至少在未来的数十年两个人都可以互相扶住,不用担心别人在背后耍心机, 捅刀子。

  辰时还没到, 贡院外围的马车就已经摆的密密麻麻, 钱婉穿着一身白衣男装, 手里拿了个折扇, 她一从马车上下来就对跟着后面的小厮说:“老爷真去那个什么会试榜单是帮我选夫君去了?”

  后面也是女扮男装的小厮忍不住脸皮抽了抽, 他们家的小姐就是太豪放, 连选夫君这样的事也说的毫不脸红,她不忍开口道:“小姐,这老爷也在人群里,我们还是回去吧,不然被老爷看到,少不得又是一顿责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