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醒来我当皇后了 第69章

作者: 仲未饮茶 标签: 破镜重圆 女强 甜文 爽文 玄幻仙侠

  孟海领命去了,母女俩也没什么避讳,就坐在厅堂里饮茶。

  说是要出门送许松蓝,可这些日子澹台雁总是愁眉不展,许松蓝原以为她是受不了舟车劳顿之苦,可看澹台雁一进城便要孟海去打听消息,尤其是从九成山传来的消息,她这才明白澹台雁烦恼的是什么。

  “才走了这么几日就舍不得了?”许松蓝意有所指,取笑她道,“在行宫时说着舍不得阿娘,一出了宫门便又舍不得旁人了?”

  澹台雁看着许松蓝,眼睫缓缓眨了眨,突而反应过来她在说什么,闹了个大红脸。

  “没有,阿娘可别乱说。”澹台雁摆摆手,正色道,“邓州城离九成山也不算太远,九成山脚下守备严谨还不明显,可出了九成山地界便有匪徒作乱,我只是怕……”

  “怕什么?怕心上人出什么纰漏?”

  许松蓝出了九成山,人也活泛许多,嘲笑起澹台雁来毫不留情。

  她斜乜着女儿,故作感叹道:“儿大不由娘,唉,也不必一起到隆州了,你这便同孟大人一起回去吧,省得人在我跟前,心却一直往北飞呢。”

  按照言家车队的行程,许松蓝同言天冬等人正该在隆州等船过江南下,澹台雁是个送行的,也不能这般无休止地跟下去,她本打算在隆州目送许松蓝等人登船之后再回九成山。

  澹台雁闷闷地低头喝茶不说话了,许松蓝瞧了瞧她微红的耳根,笑笑也没再打趣。

  没等一壶茶喝完,孟海便回来了,只是面露难色地挠了挠头。

  “娘娘,属下去打听了一圈,他们说的东西……属下有些听不懂。”

  前些时日崔氏的倒台已经不再是热议的中心,九成山和邓州城相隔不远,消息传递得也快,孟海打听到的正是新近走商九成山的商户带回来的流言。

  大衍人人都知道,行宫中的皇帝是高宗的孙子,潜邸在岭南道赵王府,原是不被高宗喜欢的偏宗一脉,先赵王自就藩以后,是一直安安分分地待在岭南道,从来没出过什么幺蛾子,直到韦氏谋逆戕害皇室,朝廷动荡,突厥人趁虚而入,这一直窝在岭南道的赵王褚霖才率领朱雀军北上,力挽颓局,最后定鼎中原。

  可是那流言说,当今皇帝原是冒名顶替,褚霖并非赵王之子,其真实身份乃是岭南赤羽教的陵光神君。

  提及赤羽教,澹台雁只觉一阵寒意袭来,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冷颤。

  她想起了褚霖耳垂上的金红耳坠,若那只是寻常饰物,扣耳的金环便不该没有缺口。

  孟海起身将桌边的窗户合上,又坐回来继续说。

  “流言传说,赤羽教众信奉朱雀神鸟,修习的却是邪术,陵光神君便是貌似朱雀的邪神所化,不但会各种邪术,会喷火,还日日都要吞吃活人才能延益寿命。当今陛下便是吞吃了真正的世子和赵王,然后再幻化成世子的模样留在人间,当今龙椅上的,并非是褚家血脉,而是欺世盗名之人。”孟海挠了挠头,“娘娘,他们说得有鼻子有眼的,还提到了赤羽教……属下也给弄糊涂了。”

  许松蓝听得直皱眉,忙拉着孟海问岭南是否当真有个赤羽教。

  孟海点了点头,五官都纠结地皱成一团:“回禀夫人,岭南道确实曾有过这个名号,只是我同娘娘到岭南道时,赤羽教早就被剿灭了,连教坛也都被毁得一干二净。”

  她看了澹台雁一眼,没敢同许松蓝说澹台雁曾被赤羽余孽刺杀的事。

  澹台雁听着这流言,却觉得十分耳熟:“我好像从前在九成山便听过……什么吃人的流言。”

  孟海一拍脑袋想起来:“是,是曾有过这么个说法。娘娘还记得么,先时时苏胡息和莫乎珞珈失踪时,九成山中便有流言,说是陛下化为妖邪,将两个使臣当成食物给吃了。”

  同样将皇帝扯上妖邪,同样有这么个妖邪吃人的说法……

  澹台雁心中不好的预感越来越强,他们从九成山一路走到邓州,在行宫时还没开始流传的流言,在邓州时却已经传得沸沸扬扬,众所皆知,其后必定有人操控。

  只是崔氏已倒,余下几个世家也忙着同寒门争斗,究竟是谁在背后传播这些无稽的流言,他又想要做什么?

  澹台雁拧着眉发愁,许松蓝也是十分着急。

  “岭南道真有这么个赤羽教,陛下也是从岭南道所出……难不成,两者之间真有什么关系?他们说得这般详实,莫非是真有人见过什么、知道些什么不成?我早前便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轻易不肯损毁,就算赵王府在蛮越之地,那也是正经皇族,也都是正经中原人,怎么会好好的世子、好好的王爷竟有穿耳这般行径?”她又拉过澹台雁,“阿雁,难不成那当真是冒名顶替?”

  澹台雁简直是哭笑不得,挽过母亲的手臂道:“阿娘,怎么外头那些人胡说,您也跟着瞎说八道了?这世上哪有什么妖邪所化,妖邪横行?若他真是什么岭南妖邪所化,女儿还能齐全坐在您跟前么?”

  “可是……”

  “穿耳之事或许另有缘由……先赵王是汉人,可赵王妃却是岭南人,或许是王妃那头有什么习俗也说不定。岭南本就蛮汉混俗,陛下自己也没把穿耳当回事,咱们又何必自寻烦恼?”

  至于什么冒名顶替,更是无稽之谈。

  岭南王府再偏远也是正经宗室,世子刚出生就要上玉牒金谱,样貌特征都登记在册,隔一段时日也有专人查探,哪可能这么简单就被人冒名顶替了。

  只是这么早便开始预备,又选在这时候传出这样的流言,背后之人到底有什么样的目的呢?

  短暂慌乱过后,许松蓝很快镇定下来,她听这女儿笃定的话语,又瞧着女儿眉宇间的担忧,不由叹了口气。

  “你倒是真信他。”

  许松蓝自问见识也不少,听到这些互有印证的传言尚且要惊慌一下,可澹台雁却始终没有动摇。

  澹台雁只觉得好笑:“阿娘,是那些流言太无稽,太不可信了。”

  若当真无稽,当真半分不可信的话,也不会流传得这样快,这样广了。

  妖邪、吞人之类的说法还可以看成是为引人注目而夸张,但这种种流言,又恰巧与褚霖耳上的耳坠,与他的亲卫朱雀军能够相互印证,而岭南又确乎曾有个被剿灭的赤羽教……

  只怕就算是朝中的那些文武大臣听说了,也要升起几分犹疑。

  许松蓝半信半疑,且大半是疑,小半是信,但她不清楚,褚霖表字正是陵光。

  恼人的大事都让大人物去想,许松蓝只对澹台雁道:“你若是很担心,不如就先回九成山去吧?”

  “阿娘?”澹台雁不明所以。

  “我早看出来了,说是你们俩闹别扭了,其实是你在同他闹别扭,是不是?”

  可是看方才澹台雁如何护着褚霖,再看她这些日子明明出了九成山,却仍是恹恹不乐的模样,许松蓝便知道,澹台雁根本放不下褚霖。

  “若是放不下,便尽早回去,有什么不高兴的都说个明白,也好这般僵着。”许松蓝想了想,又道,“你可别因为我的事情有什么顾虑,人与人之间是不一样的,你不能因为你父亲或是因为我的事情,就去迁怒旁人。更何况就算是我……”许松蓝笑起来,“即便落到如今的地步,我也从没有后悔过遇见你父亲,更没有后悔过要嫁给他。”

  饶是澹台雁从没有说过,许松蓝仍是看出来她心中症结所在了。

  又或许,正是因为同澹台阔秋闹的一场和离,才让许松蓝醍醐灌顶。

  许松蓝同澹台阔秋从前是多恩爱的夫妻,最后仍是不免闹成这般地步,澹台雁和褚霖被架在更高的地方,也要受到更多的约束与压力,虽说褚霖至今没有选妃纳妾,但日后的事谁能说的准?

  澹台雁至今没有子嗣,她可已经同褚霖成婚十年了。

  澹台雁垂眸:“阿娘都知道了……可是我……”

  “缩头缩脑的像个什么样?阿雁,你从前可不是这个性子。你从前总是想做什么便去做了,说要让你祖母刮目相看,便能日夜不辍地苦学绣艺;说要平定大衍,便自己立起了玄武军;说要帮我和离,也是立时就让我住进了宫,还自己跑去同你父亲说话,半点不肯听旁人的意思。”许松蓝笑着叹了口气,“从前我说你太过横冲直撞,现下大了倒是沉稳了,可怎么又变得犹犹豫豫,糊里糊涂?若是一开始便要畏首畏尾,那便不是我的阿雁了。”

  澹台雁抿起唇,怔怔地看着母亲。

  是啊,她什么时候变得这样畏首畏尾?其他的事情都不必说,唯有对上褚霖时,她便是前怕狼后怕虎,一副胆小如鼠的样子,不要说许松蓝了,连她自己都要认不清自己了。

  她这模样有些傻,许松蓝笑着捏了捏她的脸。

  可是犹豫过后,澹台雁却仍是摇了摇头,要将许松蓝送到隆州,看着她上了船再走。

  “阿娘,随行的护卫就这么多,若是分成两拨,只怕路上会出什么纰漏。”

  为了掩人耳目,龙武卫并没有随行护卫,若是澹台雁这时候回九成山,言家势必要分出一半人来护送她,来邓州的这一路并不太平,澹台雁只怕越往南,情况越复杂,到时候言家只剩下一半护卫,更容易出事。

  但若等到隆州再走,一则可以让在隆州的言家护卫接手护送,二来看着许松蓝安全上船,澹台雁回九成山时也能更安心些。

  “……更何况,现在是太平时节,又不打仗,也没有什么灾荒,行宫那头有龙武卫守着,想必陛下也不会有什么。”

  母女俩商定之后,又同言天冬和澹台彦明对了对,彦明一副无所谓的模样,言天冬想了想,也说今岁冬日比以往都更冷些,也是该早些赶路,免得到时候江面结冰,就算到了隆州也迟了。

  既是如此,那众人便不再留宿城中,只是稍事休息,补充食水之后又匆匆走了。

  澹台雁想得周到,只是行宫中的情形并不如她预想的那般平静。

  正在言家车马辘辘往隆州走去的同时,九成山行宫层层封锁,百姓也都封门闭户,街道上再不复从前的热闹,十分寂静,鸦雀无声。

  明德殿中,褚霖在圣旨上稳稳地落下大印,待朱红印迹干透,卷起圣旨递给玉内官。

  “你带一队龙武卫绕山路走,出城之后南下,将这个送去给阿雁。”

  外间形势严峻,大战一触即发,此时一走了之无异于叛逃,玉内官不敢接这圣旨。

  “陛下!”他掀袍下拜,重重磕头道,“陛下,这时候就让臣守在陛下身侧吧!”

  “你手不能提肩不能抗,又不会武艺,在这里待着又有什么用处?”

  “可是……陛下!”

  褚霖将他扶起来:“去吧,朕只信你,这封旨意只有你能送去她身边,有你在她身侧,朕也能安心些。”他见玉内官仍在犹疑,又笑道,“朕这里有龙武卫和冯将军守着,只怕比你还要安全些。”

  玉内官知道圣旨要紧,也知道流落在外的皇后更要紧,只得低头应承下来。

  时间紧急,他接了圣旨便要赶在天亮前尽快出城,玉内官只来得及再回头看一眼。

  明德殿中,年轻温和的帝王不怒自威,凛然不可犯,而他身侧的龙武卫大将军冯暄身披重甲,手持长刀,亦是忠心耿耿,是护卫帝王的一柄利器。

  也不知是皇帝寻常的态度,还是冯暄严整的姿态安抚了玉内官,他稍稍放下些心,一路小跑出了殿外,带着龙武卫连夜南奔。

  行宫中发生的一切澹台雁毫无所觉,她只知道,在南去的这一路上,民间流言不利于褚霖的流言是越来越广。

  她总觉得自己好像忽略了些什么,但脑海中的思绪有如一团乱麻,她连个线头都扯不出来。

  也只能等先到隆州再说了。

  因害怕江面结冰,言家的车队这一路上再没停留,很快便到了隆州,但正如言天冬所预料的,江面果然结冰了。

  众人无法,只得在隆州城又待了几日,等到船工破开冰面之后再渡江。

  澹台雁就这样多留了几日,等到许松蓝和言天冬坐船走了,一回头却发现澹台彦明还在。

  她不由疑惑道:“兄长不是要去往壁州么,怎么不一同上船南行?”

  眼前的这个堂兄,同澹台雁记忆中那个不分是非黑白,眼中全是戾气的国公府大公子完全是两个人,十年过去,澹台彦明也变得沉稳许多,许是因着旧年间接害许松蓝小产的愧疚,又或许是因着这些年许松蓝对他的真心照拂,如今的澹台彦明,也是真心地尊敬照顾许松蓝。

  澹台雁知道他是特地为了护送许松蓝才选在现在南下,这些时日也见着他是如何维护许松蓝的,便也对他多了几分好颜色,终于肯叫一声兄长了。

  只是澹台彦明好似不大习惯似的,红着一张脸支支吾吾,顾左右而言他,只说从隆州去壁州不一定要走水路,走陆路还更方便些。

  澹台雁蹙眉:“兄长不是要归营吗,那怎么还……”

  她正思索着要怎么把赶人的话说得婉转些,那头孟海急匆匆地闯进来。

  “娘娘!”大冬天的,孟海跑得满头是汗,“玉内官来了!”

  ?

第67章

  玉内官是掌管内侍省的内侍监,除了负责皇帝的日常起居之外,行宫中大小事务都要仰赖他的决定。

  天寒地冻的时节,他不好好待在行宫,跑来隆州做什么?

  不好的预感越来越重,澹台雁连忙让孟海将人带进来。

  玉内官一路奔波,日夜兼程,早没了在行宫中三品大监的威仪,汗湿的发丝粘在额头上,脸上都是灰扑扑的尘土。

  一进屋见到澹台雁,玉内官便奉上圣旨,双膝跪地悲泣道:“娘娘,大事不好了!”

  澹台雁连忙将他扶起,玉内官满脸是泪,抽噎一阵才勉强镇定下来,说明白了事情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