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犯太岁,唯有嫡女福星高照 第175章

作者:檀晓 标签: 玄幻仙侠

  胡巧巧的身份,只有老太太和沈二老爷知晓,沈凝没有告诉其他人,若是让人知道,家里住进来一只狐狸精,别说二太太了,就是沈凌和沈冰,恐怕也不敢来她的院子了。

  二太太的肚子已经很大了,几位有经验的稳婆看过,都说这一胎是男丁,二太太索性把自己的嫁妆铺子,全都交给两个女儿去管着,她无事一身轻,安心养胎。

  沈二老爷和沈凝从时县回来,还带回一个大美人,怎么说呢,便有婆子跑到二太太面前嚼舌头,二太太只问了一句:“那位胡姑娘被安排住在哪里了?”

  多嘴婆子一怔,讪讪说道:“就住在二姑娘的院子里了。”

  二太太目光沉沉看了那婆子一眼,婆子便不敢再说了。

  连客房都没去,就住在二姑娘院子里,这说明什么?说明那就是二姑娘的闺中蜜友、小姐妹、手帕交。

  既然是二姑娘的小姐妹,那就是和三位姑娘一个辈分的,在二老爷面前,再亲厚也只能叫一声世伯。

  想说沈二老爷带回一个大美人,是要用来爬床的?

  开什么玩笑,别说沈二老爷不是那样的人,哪怕真有那个心思,想睡侄女的小姐妹,你还是人吗?要脸吗?根本不用二太太动手,老太太也饶不了他。

  因此,胡巧巧在沈家住得很安逸,千万不要小看狐仙的魅力,尤其是这种已经有些道行的狐仙,只要她想,她就能轻而易举博取到人类的好感。

  比如沈凌和沈冰,现在就很喜欢胡巧巧,听说胡巧巧不通女红,沈凌自告奋勇教她,只不过教了几次,胡巧巧便学得有模有样,再练了几天,她便绣出了美仑美奂的绣品。

  闲来无事,绣了几件,挂在秦记绣庄,竟然全都卖出了高价,还有高门大户要来预订。

  胡巧巧放下绣花针,叹了口气:“人间的钱可真是好赚啊。”

  沈凝:“所以你在我家里,不能白吃白住,现在会赚钱了,总要交点租金和生活费吧。”

  胡巧巧:“说好的救狐积功德呢?”

  沈凝:“没了,现在开始,咱们是房东和租客的关系。”

  胡巧巧叹了又叹,人类,果真是无情的。

  于是从这一天开始,胡巧巧在养伤和修炼之余,便过上了房奴的生活,每天不绣上几个时辰赚银子交房租,沈天师就不让她清静。

  这日,沈凝去了胡福记,没办法,胡德三催四请,就差跑到沈家胡同满地打滚了,他要符,他要能赚很多钱的符。

第335章 胡德:沈二姑娘就是地主恶霸

  一个月没见,胡德更贱,胡小光更丑了。

  这父子俩让沈凝不忍直视,只好看向三儿,还是三儿更顺眼。

  胡德:“小祖宗,你总算回来了,我穷得没米下锅了,哎呀,你看啊,我儿子都瘦了,饿瘦的,沈天师,你可要负责啊,我家小光怎么也算是你半个儿子了吧,你不能不管你儿子啊!”

  沈凝:夭寿啊,我什么时候多出半个儿子了?还是个这么丑的?

  胡德:“小光,快,给干娘磕头,让干娘多画几张符,就娶媳妇的银子就有了!”

  胡小光跪下就磕头,真是胡德的儿子,父子俩配合得那叫一个默契!

  沈凝抬腿托住胡小光的身子,小东西,别想给老娘磕头,老娘才不认你这个丑儿子。

  当然,丑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这小子是胡德的儿子,沈凝宁可认三儿当弟弟,也不想和胡德做亲戚!

  沈天师不让磕头,胡小光这个头便是真的磕不下去。

  小孩子委屈巴巴,他和爹演练时,明明不是这样的啊。

  沈凝掏出一只桃木小猴,递给胡小光:“别和你爹学,这个拿去玩吧。”

  胡小光还是个小孩子,看到玩的东西,立刻眉开眼笑,顾不上他爹正冲他眨眼睛,拿着桃木小猴就和三儿跑出去玩了。

  见胡小光出去了,沈凝缓缓看向胡德,胡德一脸讪笑:“小祖宗一路辛苦,小祖宗渴了吗,小祖宗饿了吗,小祖宗一定是热了,我来给你打扇!”

  春俏哼了一声:“姑娘热了,也轮不到你打扇!”

  说着,她把装着符的匣子放在桌上,胡德连忙打开,看到里面那几十道符,胡德喜得直搓手,他没说谎,他是真的等米下锅,谁让他收了订金呢。

  沈凝伸出雪白的手掌:“给钱!”

  胡德的眼睛像是粘在那堆符上一样,根本舍不得移开,他伸手入怀,摸出早就准备好的银票,正要递过去,忽然听到沈凝一声轻咳,胡德这才反应过来,哎哟,差一点又得罪小祖宗了。

  这次小祖宗给的符比平时多些,真若是按照以往的数目给钱,小祖宗能从此断了他的生路。

  “小祖宗,你等着,我这就去给你凑银子,你放心,老胡砸锅卖铁,也要给小祖宗把银子凑出来。”

  听听,他多可怜啊,沈二姑娘就是地主恶霸!

  沈凝懒得理他,任由他跑去后堂拿银子,沈凝四下看看,胡德不在货架上摆真货,所以他这铺子其实真没有什么可看的。

  但是沈凝的目光却被一只粉彩盒子吸引住了,她微微眯起眼睛,盯着这只盒子看了好一会儿。

  胡德拿了银票出来,见沈凝在看一只瓷盒,连忙讨好地说道:“小祖宗看上这只瓷盒了?有眼光,顺儿,把这只盒子包起来,给小祖宗带回去。”

  沈凝也不客气,让春俏将那只瓷盒收了,带回了家。

  回到家,她把瓷盒拿过来赏玩,盒子扁圆,上面是粉彩的童子戏莲图,一般这种盒子就是收纳杂件的,头绳卡子之类的小东西。

  “二姑娘,这盒子是真古董吗?看着挺新的。”春俏好奇,上次杨婷在胡宝斋偷东西时,她听二姑娘说过,那些东西都是假的,难道胡东家良心发现,把真货摆到铺子里了?

  这看着也不像是胡东家能做出来的事啊。

  “这不是古董,就是最近几年的东西。”沈凝说道。

  “那二姑娘为啥会喜欢?”春俏不明白。

  沈凝:“谁说我喜欢了?”

  春俏:“您不喜欢为啥盯着看?”

  沈凝叹了口气:t“因为我缺一个这样的盒子拿来放东西。”

  春俏无语!

  转眼又过了几日,沈凝和沈冰一起去看铺子,这是二太太的陪嫁铺子,二太太的月份大了,没有精力管生意,便交给两个女儿学着管,反正铺子里有掌柜,她们要做的,也只是看账本和隔三岔五过去看看。

  沈凌正在备嫁,不方便抛头露面,于是巡视铺子的事,便交给了沈冰。

  沈冰只有十一岁,二太太不放心她自己过去,便叮嘱她出去时,一定要叫上沈凝。

  沈凝闲不住,不用沈冰开口求她,她也愿意跟着一起去。

  今天去看的是两家一墙之隔的铺子,一个卖土产,另一个则是卖干货的。

  沈冰告诉沈凝,这两家铺子原本是一家,后来干货的生意做得越来越好,就把一个铺子分成两家,一家只卖土产,另一家只卖干货。

  两家铺子是同一个掌柜,姓金,已经在铺子里做了十几年,二太太对他非常信任。

  这两家铺子的生意也一直都不错,每年都能有几百两的进项。

  姐妹俩坐的马车还没走到铺子门前便走不动了,原因是铺子外面围满了人,马车过不去。

  沈冰皱起眉头:“平时可没有这么多人,这是怎么了?”

  沈凝隔着车帘让小海过去看看,小海很快便折返回来:“两位姑娘,干货铺子里出事了,今天一大早,有个客人来过铺子,结果还没走到家就死了,有人看到他在铺子里尝过红枣,他家里人也说他今天什么都没吃,所以认定是吃了有毒的红枣才会死的,这会儿来铺子里闹事了。”

  沈冰从来没有经历过这种事,她气愤说道:“怎么可能?红枣怎会有毒,谁知道他是吃什么死的,这是敲诈!”

  沈凝问小海:“报官了吗?”

  “人是刚刚死的,他们家的人也刚来一会儿,估摸着还没有报官。”小海说道。

  沈凝:“不管那人究竟是怎么死的,但凡不是病死老死,那都要报官,小海,你去报官。”

  小海答应着,飞奔而去。

  沈凝对沈冰说道:“走,咱们过去看看。”

  听到沈凝这样说,沈冰立刻有了主心骨,跟着沈凝一起下了马车。

  她们的装扮一看就是大户人家的小姐,若是往常,走在闹市之中一定会惹人注目,可是今天,大家的注意力都在干货铺子里,吴春芳和蔡英护着她们挤进人群,也没有引起注意。

第337章 沈凝:闲着也是闲着,这事我管定了

  只见干货铺子的门口,躺着一具尸体,尸体上盖着麻布,一老两小更哭得死去活来。

  另有两男一女,更将金掌柜围在中间,正在找金掌柜讨要说法。

  沈凝的目光落在那具尸体上,尸体上面坐着一只灰心鬼,正一脸愤怒地看着正在争吵的几个人。

  沈凝来了兴趣,小海说过,这个人刚刚死,对,是一大早来过,吃了红枣,回去的路上毒发而亡。

  而现在也还是上午,粗略一算,这个人死了还不到一个时辰。

  很多志怪故事里,都有鬼死后报仇,比如一个人被杀死了,咽气之后立刻就化为厉鬼,扑到凶手身上报仇雪恨。

  其实这都是胡说八道。

  人死后,魂魄离体,然而这个时候,魂魄是没有意识的,这个时间可长可短,最短也要两三个时辰,也就是说,在这两三个时辰之内,根本不可能会化为厉鬼的事,也不可能会像眼前这只灰影一样,恨不能扑过去一起打架。

  这个人,不是刚刚死的。

  沈凝压低声音对吴春芳说道:“你去打听打听,这家人是什么来历,家里都有什么人。”

  论起打听这些事,吴春芳不输给衙门里的差爷。

  果然,小海去报官还没有回来,吴春芳便打听出来了。

  这家人姓苟,苟且的苟。

  苟家不是本地人,十年前逃难来到白凤城,当时户部拨了银子,让白凤城负责安置难民,苟家便在白凤城住了下来。

  苟老娘有一儿一女,儿子就是刚刚死的那位,名叫苟大有,女儿就是正在和金掌柜吵架的那个,她叫苟金花,和苟金花一起的两个男子,一个是苟金花的丈夫侯胜,另一个是侯胜的弟弟侯旺。

  苟家刚开始是住在城外的流民场,后来苟金花嫁给了侯胜,侯胜哥俩都是泼皮无赖,苟家有了侯胜兄弟做靠山,没过多久,便以很便宜的价格,在白凤城里半买半抢了一处小宅子,从此便扎下根来。

  苟大有是个老实人,他在码头上做苦力,赚的都是辛苦钱,苟大有的老婆据说是逃难路上病死了,留下这一儿一女。

  三年前,苟大有在码头上干活时,被重物砸到,受了伤,伤好以后,他也留下病根,从那以后,就干不了重活,每天便在家里编筐贴补家用。

  苟老娘是个厉害人,以前苟大有能赚钱,不要小看码头上的那些苦力,白凤城是大埠,苦力们有漕帮罩着,工钱现结,一个子都不少,正不会没有活干,只要有力气,就不会少赚。

  也就是说,以前苟大有一个人能养老娘和两个孩子,还能贴补妹妹苟金花。

  可是现在,他的收入只能依靠编筐,即使两个孩子帮着编,父子三人一天也只能赚十几文钱,或许在乡下已经够用了,但这是在白凤城,十几文钱都不够一家四口填饱肚子,想吃肉都不行。

  于是,苟家每天都能传来苟老娘打骂儿子和孙子孙女的声音,苟大有原本铁塔般的汉子,现在瘦成一把骨头,还总是被苟老娘拿鞋底子抽。

  侯胜是个混子,吃喝嫖赌五毒俱全,苟金花的日子不好过,侯胜不往家里拿钱,苟金花没钱吃饭,就回娘家拿钱拿米,可那是以前,现在苟大有赚不来钱了,苟金花回娘家拿不到钱,自是不高兴,她倒是不敢打哥哥哥,但却对两个孩子动手打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