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犯太岁,唯有嫡女福星高照 第214章

作者:檀晓 标签: 玄幻仙侠

第412章 倒要看看是谁做的

  “嗯,我想去那个大岗村亲眼看一看。”沈凝沉声说道。

  月光下,小姑娘一脸严肃,霍明睿怔了怔,说道:“这很危险。”

  沈凝看他一眼,傲然道:“我能保护自己。”

  霍明睿便没有再说话,原本还想把这个案子放一放再说,现在看来,案情重大,他必须要亲自前往了。

  青烟和独荒也带回来了高三成和余三成的消息。

  高三成没有泡澡,但是余三成泡了,不过他没有代三成那么黑,所以他脱光了不是黑白花的,看上去正常一些。

  沈凝行动迅速,第二天便开始软磨硬泡,终于让老太太同意她离开京城。

  只是现在没有长辈能跟着她一起去了。

  沈大老爷不再是无业游民,他想请假出京?开什么玩笑,你不如直接挂印辞官。

  沈二老爷自是也不能跟着,寻味楼开张不久,离不开人。

  老太太跃跃欲试,她老人家倒是想跟着,沈凝不答应,孙女的话直戳老太太的心窝子:“您跟着去,我还要反过来保护您。”

  有一句话,孙女没有明说,老太太心里明白,她跟着就是去添乱呗。

  此时此刻,老太太想念三儿子了,也不知道那小子去了何处,若是他这会儿在家,让他跟着孙女一起去,那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三个儿子当中,属老三最是自由散漫,他最向往的便是魏晋风流名士风采,最喜欢的便是游山玩水,所以最后就把自己玩没了。

  就在沈凝准备动身的前一天,胡巧巧回来了,沈凝见她神色如常,全须全尾,便放下心来。

  这样一来,沈凝的黄河小分队便又多了一位强将。

  老太太原本还有些担心,见到胡巧巧回来了,老太太便不担心了。

  胡巧巧的身份,别人不知道,老太太却是知道的。

  那不是普通人,而是狐仙,是仙家!

  有仙家保护孙女,她老人家还有啥担心的。

  一切准备妥当,沈凝一行便离开了京城,向着杨城方向而去。

  沈凝没有像以往那样坐马车,以前她是大家闺秀总要装装样子,可现在,她不用再当自己是大家闺秀了,马车多慢啊,当然不坐了,她骑马,就连跟着她一起去的春俏和吴春芳也骑马。

  蔡英也想跟着一起去,可她不会骑马,现学也来不及了。

  而吴春芳,以前在乡下时骑过驴骑过骡子,换成马试了一下,走了几圈,就骑得有模有样了。

  他们日夜兼程,马不停蹄,遇到驿站便换马,继续赶路,这样一来,一行人只用了三天便来到了杨城。

  杨城便是当年杨商王的封地,而那几个活祭河神的村子,距离杨城只有几十里,也属于杨城管辖。

  沈凝一行到了杨城之后,前去看了当年的商王府,那里曾经囚禁过杨商王,当然后来杨商王逃跑了。

  过去很多年了,商王府依然存在,不过从外面往里面看,什么都看不到,只能看到高耸的院墙,这是后来加高的,就是为了让商王府的人逃不出来。

  沈凝给小海使了个眼色,小海便去打听消息了。

  经过这一年多的锻炼,小海对于打听消息这件事,越来越得心应手,沈凝甚至觉得,小海在这方面很有天分。

  果然,小海很快就回来了。

  商王府为何直到还保留着,没有拆除,也没像京城里很多前朝留下的官宅那样,分给勋贵或官员们居住呢?

  因为商王府不是普通官宅,虽然是前朝的王府,可也是王府,地方官员无权处置,而京城的皇帝,即使能想起杨商王,恐怕也想不起这座商王府,一来二去,商王府便闲置下来。

  且,杨城至今仍然流传着很多关于杨商王的传说,而且每一个传说都和神鬼有关系,在那传说当中,杨商王不是普通人,他是界于神仙和妖鬼之间的物种,而他后来的失踪,也给这些传说加上了神秘色彩。

  据说也曾有流民小偷想进去偷东西,他们翻不过高墙,就在后墙那里打了一个洞,趁着天黑偷偷钻进去。

  可是没过多久,这些流民小偷便又钻了出来,而且像杀猪一样大喊大叫,一问才知,他们见到鬼了,据说那鬼头戴王冠,身穿蟒袍,活脱便是杨商王。

  这样的事情,后来又发生过一次,同样是吓得半死,同样是看到了杨商王的鬼魂。

  而且,这次的小偷比上次那位胆子要小了许多,他活活地给吓疯了,疯了好几年,最后发起疯来跳进黄河死了。

  因此,从那以后,商王府虽然一直闲置,也无人把守,可却再也没有人敢进去了,就连衙门的人也没有进去查看过。

  这座商王府,如今在杨城人心目当中,就是一座鬼宅。

  沈凝站到一棵粗壮的槐树下面,放出了青烟和独荒:“你们到商王府里看看。”

  晚上到了客栈,大家好好地洗了一个澡,洗去了连日来的风尘,又美美地吃了一顿晚饭,回到房间,沈凝便看到了正等着自己的青烟和独荒。

  “里面没有鬼,连个鬼影子也没有,不过那地方阴气很重,现在没有鬼,不代表以前没有,以前八成是有鬼在那里住过,对了,我们在商王府里发现了一间密室,密室里供着一个戴王冠穿蟒袍的神像,神像下面有香灰和供品,那供果的表皮只是稍微有一点干皱,想来放了没几天,而那神像亦是一尘不染,那里显然经常有人去打扫和祭拜。”

  沈凝给气乐了,先是有人供奉独眼老道,现在又有人供奉这死了不知多少年的杨商王。

  这年头,真是阿猫阿狗都有信徒。

  沈凝倒是没有去捣乱的想法,这次过来,与其说是为了代三成等人,不如说她是为了活祭而来。

  当沈凝从霍明睿那里听到活祭一事之后,便决定要来这些亲眼看一看,她倒要看看,这是哪个河神做的混帐事,如果是河神做的,她就找河神,如果是那河巫假借河神做的,呵呵,那就等着瞧吧。

第413章 当年的案子

  摸清了商王府的现状,沈凝便决定去那几个村子看一看。

  而沈凝直到此时才知道,原来高三成当副总镖头的黄河镖局就在杨城。

  秦时月对于黄河镖局并不熟悉,想了半天,才想起有个镖师和她大哥秦时雨有交情,而且交情挺深的。

  那个镖师姓赫,名叫赫一行,赫一行的姐姐远嫁去了时县,一去多年,平时只有书信,却是几年没有回过娘家。

  那一年,赫一行去走镖,刚好路过时县,他便带了礼品登门看望姐姐,却没想到,那家走出来一个妇人,却并非是他的姐姐赫氏。

  一问才知,赫氏早就死了,这妇人是他姐夫朱培娶的续弦。

  赫氏是难产而死,一尸两命。

  而这么大的事,朱培居然没给娘家送信。

  赫一行想起赫氏陪嫁的两个丫鬟两名小厮,这一打听更让他生气,两个丫鬟一死一跑,两名小厮到了时县之后,居然水土不服早就死了。

  这件事透着蹊跷。

  赫一行索性和同行的镖头告了假,他要留在时县查明此事。

  这一查,还真让赫一行打听到不少事。

  原来,赫氏的两个丫鬟,竟然都被朱培给欺负了,而赫氏也不是难产,而是被朱培打的,当时她已经怀孕七个月,朱培却把她打得死去活来,之后还把赫氏关进地窖里,赫氏在地窖中小产连带着大出血,被发现时,人早就死了。

  赫一行勃然大怒,一纸状子告到了县衙,县衙的确判了,却只是判朱培退回赫氏的嫁妆,并且赔给赫家二十两银子。

  为什么这样判呢?

  其一,因为朱培是赫氏的丈夫,他打赫氏,只是两口子打架,夫妻之间的家务事;

  其二,赫氏不能算是被朱培打死的,她是因为小产而死,这和朱培没有关系;

  综上所述,朱培于赫氏之死上没有罪责。

  但是赫氏小产没能及时就医,这和朱培的疏忽有关系,因此,朱培要为自己的疏忽负责,赔给赫氏的娘家二十两银子。

  赫一行差点气死,他在时县待了一个月,又是买消息又是找证人,别说赔偿,就是他为了这件事花的银子也不止二十两。

  更何况,这所谓的二十两便相当于是赫氏的买命钱。

  当天晚上,赫一行便摸进朱家,将朱培绑了出来,他带着朱培来到赫氏坟前,在朱培身上割了二十多刀,却全都割在不致命的地方,他堵住朱培的嘴巴,让他无法呼救,朱培流了很多血,赫一行走的时候,朱培还活着。

  可是次日,有人发现朱培被人杀了,脖子上有一刀,便是致命伤。

  赫一行绑走朱培时,朱培的续弦妻子看到了,因此,赫一行被抓进衙门,他只承t认其他刀伤是他割的,脖子上的不是,但却由不得他,赫一行被认定是杀害朱培的凶手。

  赫一行无奈,买通狱卒向当地的镖局求救,次日,秦时雨便来看望他,并且发动一切力量寻找真正的凶手。

  没过几天,真凶便浮出水面,不是别人,正是那位续弦的奸夫。

  据那奸夫交代,朱家得了一笔横财,可是朱培藏得严,就连妻子也没有透露。

  刚巧那天赫一行绑走朱培,朱妻知道机会来了,便让自己的奸夫一路跟随,赫一行走了之后,奸夫便向朱培逼问那笔横财的下落,朱培死活不肯说,奸夫急了,又担心朱培若是今日不死,日后一定会报复自己,于是他索性又给了朱培一刀,把人给杀了。

  赫一行挨了四十大板,被放了出来。

  又因为秦时雨贿赂了衙役,所以这四十大板打得不重,赫一行养了十几日便痊愈了。

  从此之后,赫一行便视秦时雨为大恩人,尽管两人一个在杨城,另一个后来去了白凤城,可是只要黄河镖局往白凤城走镖,赫一行都会让人给秦家兄妹带一堆东西。

  秦时月讲得口沫横飞,沈凝的关注点却是在另一件事情上。

  “那奸夫说朱培发了一笔横财,这笔横财后来查出来了吗?”

  秦时月没想到沈凝会注意这个,可问题是,无论是她还是她哥,全都没想过这笔横财的事。

  秦时月摇摇头:“没有吧,要不我去问问赫一行。”

  沈凝点点头,赫一行和高三成同在黄河镖局,他又是土生土长的杨城人,又是干镖师的,他知道的事情,或许比其他人还要多一些。

  秦时月很快便找到了赫一行。

  赫家世代居住在杨城,虽然只是小康之家,可亲戚众多,方圆五百里,但凡是姓赫的,彼此全都是亲戚。

  秦时月找去时,赫一行正在家里。

  秦时月说明来意,赫一行便笑了:“妹子,你算是问对人了,你说的那几个村子,我全都去过,另外,那个大岗村里还有我家亲戚呢,我二表姨的妯娌的娘家就是大岗村的。”

  话音刚落,赫太太端着一盘洗干净的水果进来,笑着说道:“除了大岗村,小岗村也有熟人,你忘了,咱二从兄的大舅哥家的那个儿媳妇,娘家不就是小岗村的。”

  在赫家帮佣的婆子也忍不住插嘴:“还有我家儿媳妇,她娘家是是水岗村的。”

  除了大岗村以外,小岗村和水岗村,也在那几个活祭的村子当中。

  二表姨的妯娌的娘家,二从兄的大舅哥家儿媳妇的娘家,拐弯比较多,一时半刻找不到人。

  可是帮佣婆子的儿媳妇的娘家,看上去就简单多了。

  秦时月眼睛亮了,对帮佣婆子说道:“大娘,你家儿媳妇这会儿在家里吗?我能请她出去聊一聊吗?您放心,都是姑娘。”

  说着,秦时月掏出一小锭银子,婆子立刻眉开眼笑:“能,当然能,你们小姑娘家家的就是客气,行啦,我这就让她跟着去聊,你们想怎么殊就怎么聊。”

  没一会儿,秦时月便见到了帮佣婆子的儿媳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