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第一作家 第113章

作者:大团团 标签: BG同人

  其中有一篇戏文,便是穿越女提到的《史记》中对秦朝有抹黑,并且可能被篡改。

  流传至今的《阿房宫赋》形容秦之骄奢以戒后人,倒是写秦朝统一建立王朝的作品凤毛麟角。

  罗贯中写了《三国演义》名垂青史,胤禩就想写个“战国演义”,新的书名他都想好了,叫《大秦传奇》。

  正是因为是话本,人们不至于将它当做正史来看,所以胤禩写的时候也可以艺术加工啦!

  理性看待秦朝在战国时的崛起历史,惊艳于始皇帝的赫赫功绩,有何不对?

  罗贯中是刘备吹吹,那胤禩当个始皇帝吹吹有何不可?

  要写与史有关的大作,少不了考据,这样才能写得似是而非引人遐想,才能吸引到看客们嘛!

  胤禩看何焯的眼神,就像在看一个宝贝疙瘩。

  现在当务之急,是拉拢到可与他一起考据的人,之后再温水煮青蛙,慢慢将何焯煮成自己的校订人!

  胤禩若是认真起来想要勾搭人,很少有失败的时候。

  他分析人心,如吃饭喝水一般,并不需要可以去经营,就已经下意识地用最适合的言语来引起何焯的好感。

  胤禩将自己精通经史,八股文写的也不错逐渐在何焯面前展现。

  他对圣人之言也尊敬,只是与世俗之人的观念有些不同,他有自己的想法,并非是人云亦云的庸人,这样显得他很格格不入。

  他并非不关心时政,也并非不关心民生,其实他的用心,从话本之中就能体会出来。

  为何他的话本能牵扯万千人心?是因引起了人们共鸣、向往。

  他总能写出让人感到舒爽的情节,他的著作,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

  最主要的是,因为他是皇子,一旦他售卖著作,哪怕被文人骂得再惨,被皇上禁足在家,他的话本依然没有被禁止。

  何焯感慨万千:八贝勒眼中的世界,广阔而充满了想象,他的情感丰富,只是无人理解,于是知音难寻。

  如果可以,他愿意成为那个知音。

  因为有一个月的时间准备新作,编制蛛网勾搭何焯,胤禩还挺悠闲,他一边构思自己的新话本,一边与何焯探讨历史,并且不断地磨砺写八股文的文笔。

  八股文啊,写作时候限制特别多,必须要用古人的语气,于文笔的磨砺和文风转化大有好处!

  胤禩写得文章,一篇又一篇传达到了康熙御前。

  康熙惊奇道:“胤禩这是转性子了?他竟真的老老实实写文章了。”

  而且写得还不错,引经据典,讨论时事。

  太子闻言,无奈道:“以八弟之才,他若是愿意认真写,本就可以做到将文章写好,或许还能著书立传。”

  康熙叹道:“可他偏偏就喜爱写话本,只要不耽误正事,朕还能阻止他发展爱好?”

  太子听君父对胤禩犹如关怀小儿子的宠爱宽容,目光闪了闪。

  汗阿玛对哪一个儿子都要求严厉,但老八不务正业时他却不生气,还放任他发展。

  是宠溺?还是养废了他?

  太子猜不透君父心思,他自然是希望兄弟们都不要太要强,也会忌惮厉害的兄弟,每当君父给兄弟们实权以制约自己时,心里都拔凉拔凉的。

  所以他才喜欢亲近老八,老八的爱好与追求特殊,与他没有直接利益冲突。

  待时机成熟,胤禩便邀请何焯成为他新作的考订人。

  沐休在家一个月,胤禩过得快活似神仙,腹肌都因为减少的锻炼而变浅了。

  福晋摸摸手感不对,唯恐他长出小肚腩,提醒胤禩不要每次在饭后久坐。

  “可是饭后的灵感最好,”胤禩眼巴巴地说道。

  如果抓耳挠腮写不出来,他还会边写边吃点心,如今正是创作最热情的时候,他甚至还有点废寝忘食。

  《大秦传奇》与《师尊》一样,分成二十篇来卖,他不断地考据,考究,与何焯探讨史实,再融合艺术加工后的剧情设计,以锻炼出来的文笔,在这个月中将第一篇给写了出来。

  《大秦传奇》第一篇自赵归秦,讲述的是始皇年幼时的经历,从归秦,到秦王室变更,到始皇继位,接着便是秦灭六国……

  胤禩解除禁足的第一天,第一篇归秦面世!

  康熙见他禁足期间都改不了写话本的爱好,还顶风作案,在倾城这个笔名爆给天下人知道后还敢继续出新作,一口老血梗在喉咙口,第一时间便将胤禩叫来训斥了一顿。

  “朕还以为你学好了!”

  胤禩指天发誓:“汗阿玛,儿臣这一回写的是正剧!”他将新作递给了康熙。

  “您看看,儿臣这回写的是先秦统一战争。”

  康熙一把拿过那册话本,气道:“就算要出新作,你好歹也换个名字啊,现在朝臣都知道你就是倾城,全都知道了,你也不避着点,待御史弹劾了,岂不是要让朕难做?”

  胤禩恍然大悟:原来汗阿玛不是在怪我又写了话本啊!

  

第88章 一更催更大军即将到达战场

  康熙说的一点没错,胤禩自爆是倾城后,从最开始的人人说他,到后来的风波稍停总计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如今是好不容易消停了一些,大臣、文人们该责备的也责备过了,该骂得也骂过了,风平浪静之时,本该夹紧尾巴莫再折腾。

  现在出新作,岂不是唤醒了人们的记忆,让他们立刻就回忆起前几个月热火朝天的讨论与曝出倾城身份时的轩然大波?

  胤禩信誓旦旦道:“儿臣改邪归正了!这次不写挑战人们世俗三观的内容,这回写小学,复古!”

  大清自明史案惊动先京城时,文字狱起,各地就总是冒出以文字诬告他人之事,并非所有的地方治理官员如吴这样秉公直断且不兴诛连。

  明史案造成的后续影响太过恶劣,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中人人自危,许多文人不再创作,改修小学,从此兴复古考据之风。

  那个时候康熙年幼,还是鳌拜下的严格处置之令。

  康熙对他的“改邪归正”报以怀疑态度,倾城的话本哪一个不是在挑战三纲五常的底线?

  胤禩道:“汗阿玛若是不信,不妨看看,儿臣绝对不会阳奉阴违的。”

  一定是因为前科太多,汗阿玛才不信任他的,胤禩就以事实证明自己所言非虚,这才将新作的第一篇给带了来。

  康熙没好气道:“朕哪儿有时间看话本?对你那些话本没什么兴趣。”

  他始终认为话本为不入流的小道,文人之间公认的可是写文章、填词作赋才是正道。

  他不以为然,将胤禩带来的新话本第一篇放在了一边。

  胤禩露出了伤心的神情:“您都不信任儿臣,儿臣觉得这次能写出像《三国演义》这样的话本。”

  《三国演义》,可是连先帝都夸赞,让皇子们阅读的话本,汗阿玛也很喜欢,是为数不多在胤禩年幼时在上书房会读到的话本。

  康熙瞥了他一眼:“休沐结束,可要开始干正事了。”

  一听君父提到正事,胤禩顿时严肃了面容。

  “回内务府待着,”康熙指指他:“再过几个月,朕要巡幸塞外,一切照旧即可。”

  巡幸塞外,自是要去见一见出嫁的公主,改善对边境治理,沿途以帝王之行修路,待离去后这条路就能供天下人走,这也是汗阿玛治理下的一大特色。

  胤禩一口应下,待回了内务府,就见内务府总管凌普端着一张假笑的脸面对他。

  太子来寻凌普时,见胤禩也在,与他笑呵呵地打招呼:“八弟刚出来就写新作了?你也不怕汗阿玛再禁足你。”

  “臣弟倒是不怕禁足,只怕不让写,”胤禩笑道:“二哥可要看一看我的新作?”

  逢人就送话本,这也是胤禩在兄弟们交往的传统“礼尚往来”了。

  太子眼皮子微不可见地跳了跳:“你莫不是又写了什么惊世骇俗的内容?”

  不是他说,每次八弟兴致勃勃主动送人话本,那一定是写了一些与主流文人观念不同的内容。

  也许这就是写话本的人通病?胤禩热爱分享自己的故事,如果有很多人看,那么无论是骂他的,还是赞美他的,他都高兴。

  最怕的,是写出来的东西没人看,一个人孤孤单单没有知音。

  倾城名声响亮,光冲着他的名号来看话本之人就有许多人了。

  京城这地寸土寸金,商市就在紫禁城外很近的位置,走过去很快便能到,那地方商铺林立,其中便有胤禩的书肆,书籍都是精装订的,卖的比外头贵,但不愁销量。

  “哪有,我这回写的是考据复古后的话本,没写挑战伦理纲常的,”胤禩再次强调。

  太子好笑道:“你还转性了?”

  胤禩不禁反思:我之前真的有写很惊世骇俗的东西吗?

  这才哪儿到哪儿,可能是戏文看多了,胤禩觉得其实还好吧?

  太子道:“那你之后让人送一册来给孤看看,孤还挺好奇你那闭关的几个月会写出什么样的著作。”

  凌普见太子对八贝勒亲近,心中暗暗警惕,待胤禩走后,他低声劝说太子:“八贝勒心机深沉,殿下万万不能对他掉以轻心啊!”

  太子动作一顿,诧异道:“心机深沉?”

  就胤禩?能有啥心机?

  凌普见太子对胤禩并不防备,紧张兮兮地劝说太子“八贝勒是明珠第二啊!”

  当年的纳兰明珠,那老狐狸不也是笑面虎?

  实则口腹蜜剑,笑里藏刀,心机深沉,还排除异己,对阴谋诡计信手拈来。

  太子只觉得匪夷所思的。

  明珠第二?

  “你是不是误解了什么?”

  凌普焦急道:“难道当初不是八贝勒害殿下被皇上迁怒责骂的吗?”

  太子诡异地沉默了,颇有些不自在地撇开眼:“都是过去的事情了,不必再提,怪孤太年轻。”

  他总不能说那是与胤禩之前闹出来的乌龙吧?

  他说话似是而非,让胤禩以为他真要追求佳人,结果阴差阳错将汗阿玛给哄好了,被拆穿以后闹了个大笑话。

  汗阿玛怒他们一个敢教一个还真敢学。

  可太子心里也腹诽:那您不也上钩了吗?

  重点是汗阿玛上钩了啊!

  恼羞成怒的汗阿玛将他和胤禩都狠狠骂了一顿,太子那时候被骂得最惨,却也因此掌握了与君父相处的诀窍。

  说到底,还是要感谢八弟阴差阳错的点拨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