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府小当家 第119章

作者:一卷春风绿 标签: 美食 爽文 BG同人

  白玉堂愣了一下,前一刻见苏园嘴张得很大,下一刻却见她抿嘴咀嚼,吃相很斯文的样子。

  白玉堂失笑,“你倒是不怕我见你这般吃东西,被吓着?”

  “五爷人都杀那么多了,还会因为见别人张大嘴吃东西被吓跑了?”苏园说话间,又大口咬了半个,告诉白玉堂这酥饼掉渣,吃它的秘诀就在于减少咬的次数,增大咬的份量。

  “我跟前,你都不知道装一装。”白玉堂失笑感慨。

  “现在装了,回头成婚了,你还是会看见,倒不如现在不装,看五爷受不受得了,受不了还来得及,男未婚女未嫁的。”苏园关注点在吃上,这些话只是随口念叨着。

  “受得了。”白玉堂立刻道。

  苏园笑了起来,忽然想起今天白玉堂和赵虎打架的事,“要不五爷再考虑考虑?我感觉你桃花将至!”

  “早至了。”白玉堂看着他眼前的这朵‘桃花’,连张大嘴吃饼的模样他都觉得好看。以前的他,大概怎么都不会想到自己心悦的女子会是这样的,或许这恰恰说明了缘分的奇妙。

  然而令人没想到的是,预料中白玉堂的桃花还没到,苏园的却先到了。

  次日,天空碧蓝,万里无云。

  宰相杜衍上门开封府,一脸喜气洋洋。

  包拯见杜衍这副笑态,以为他有朝政上的什么大喜事要跟自己分享。结果见他落座之后,发现他目光不在自己身上,反而在找公孙策在哪儿。

  包拯忙把公孙策叫来,才问杜衍今日来到底所为何事。

  “有一喜事相求,还得劳烦二位帮忙。”杜衍表示今日本该请媒人上门,但考量到情况特殊,他便亲自来说一声,之后再走正常求婚、定亲、成婚的章程。

  包拯和公孙策起初听着疑惑,但后来越听越感觉不妙,俩人就互相交流了眼神。

  “杜相莫非是想为谁作媒?”包拯问杜衍。

  “不瞒二位,家中幼子早就相中了贵府的苏司法,托我来求亲。我前段日子因为政府繁忙,一直不得空。今日特意问了日子,听说是吉日,才特来这求问。”

  杜衍接着又把自己的小儿子杜诒的情况介绍给二人,性子温文尔雅,君子六艺样样精通,堪称才德兼备。他们杜家虽为高门,但绝不会因为身份的缘故刁难或低看了苏园。

  杜衍喜悦的笑容始终洋溢在脸上,问包拯和公孙策意下如何。

  “这事我们可做不得住。”包拯道。

  “公孙先生可是苏司法的师父,如今她父母双亡,没个长辈为她主张亲事,那自然是要劳烦公孙先生帮一下忙了。她在开封府长大,那包府尹就既是他的长官,也算他的长辈了,当然也有份儿说一句话。”

  杜衍让他们二人都别跟他客气了,赶紧先跟他表个态度。

第68章 二更合一

  包拯和公孙策再次互看了一眼。

  “杜相想来略有耳闻, 这孩子当初就因相看之事,吃过亏,受过算计, 险些有性命之忧。时至今日再提及当时的情况, 仍旧会难过不已。”

  平远侯府阴婚案杜衍不仅有所耳闻, 还有份儿参与, 帮过一点忙, 他自然十分清楚。

  “正因那次在平远侯府相遇, 见识她机敏伶俐,勇谋无双,我回家时赞扬了她, 才令诒儿注意到她。后来他们二人因案子巧遇了两次,诒儿便逐渐生出对苏姑娘的仰慕之心。”

  杜衍感慨缘分难得, 做父母的断然没有横加阻拦的道理, 故而今日他才厚着脸皮上门,帮儿子求问好姻缘。

  包拯听到杜衍这番陈词诚恳,感觉颇有几分复杂。其实杜衍这孩子他见过几次,在官贵子弟中论品性和才貌皆属上乘。上次他自己张罗着给苏园寻觅好儿郎,不是没有想到过杜诒,但考虑到他的家世太高,可能性不大,所以在一开始就把他排除在外了。

  怎么都没想到,几个月后,人家自己求上门了。

  孩子是好孩子, 他甚至觉得跟苏园挺相配。杜衍刚才还特意直白地说明了不会有门第之见,免除了大家最担忧的一点,听起来是有几分诚意。再早一些时候的话, 他或许会很高兴地满口答应下来,帮忙撮合。

  但如今这时机却不知道合不合适,苏园和白玉堂这俩孩子到底成没成?

  “老夫可瞧见了,你二人来回使了两次眼色,却还是犹犹豫豫未跟老夫表态。”

  杜衍本来挺高兴,以为这事儿没什么难,只要他一提,包拯和公孙策肯定都会高兴地应下。毕竟他第四子条件的确非常不错,满京城几乎很难找到第二个像他这般好的儿郎。若不是道长说杜诒要在二十岁以后成婚,杜家才没着急给他订亲,求亲的人早就他家门槛踏破了。

  但现在看包拯和公孙策的态度,杜衍不确准了。难不成苏园那头有什么阻碍,令他们二人不好轻易开口答应?

  包拯:“于情于法这婚事都得问过她本人同意才行,我们二人确实不敢随便表态,就怕说错了,误了她,也令杜相失望。”

  杜衍当即敏锐地有所察觉:“莫非她已经有了婚配?”

  “这倒还没有。”包拯不能说谎,但话留有余地,“不过近来是有人帮忙为她张罗相看,眼下两厢是否看对眼了,我们也不确定。”

  杜衍蹙眉,没想到自己提亲的时候这么不凑巧。倒是拖延晚了,若早一些时候,可能就没这麻烦了。

  杜衍便问相看的是哪一家的孩子,是何年纪家世。

  包拯装糊涂道:“这我还真不清楚,杜相是知道我这府里的情况的,一直政务繁忙,最近案子多又疑点重重,半点不得空闲。不然我现在把她叫过来,杜相亲自问问?”

  杜衍自然是不方便亲自问,他毕竟是知礼知节的读书人。他一个大男人与苏园并不熟悉,若贸然冒犯地问人家年轻姑娘婚配问题,实在不合适,传出去必会被人笑话。

  杜衍便让包拯得空帮自己问一下,然后便告辞了。

  杜衍归家后,相里氏脸色立刻迎了过来。

  “说成了吧?”相里氏用八成肯定的语气发问,她觉得开封府那边肯定会乐得答应这门亲事。

  这满京城的女子,哪怕是郡主,相府都能求来,更不要说苏园出身那般低微,他们自然会高高兴兴地应下。一个孤女竟配得上相府公子了,绝对是她八辈子修来的福分了,真是好运气。相里氏每每想到这点,都禁不住有些羡慕苏园,怎么就那么命好被她儿子看上了呢!

  杜衍没立刻回答相里氏的话,心烦地坐下来,先喝了口茶。

  相里氏见他这表情,惊讶问:“难不成那边没同意?”

  “也没说不同意,但我看这事儿难成。”

  杜衍不是看不懂眼色之人,他是宰相,阅人无数,对方什么话语表情,他心里都能有七八成准的估量。

  “这下如你的愿了。”杜衍沉下脸来,叹了一口气。

  相里氏诧异地睁大眼,猛地站起身来。她确实不太满意这婚事,但他们相府的公子被对方嫌弃了就是另一码事了。相里氏本想气恼地质疑杜衍,他们那边凭什么会不愿意,但想到自己的身份是宰相夫人,相里氏敛住情绪坐了下来,她不能如市井泼妇一样撒泼。

  “我倒想知道,他们不情愿的原因是什么?”相里氏问杜衍。

  “说是已经和人相看过了,成不成还不知,要先问过人家姑娘的意思。”杜衍解释道。

  相里氏脸色一松,“那老爷怎么能说这事儿不成呢!姑娘家还不知你求亲的事,回头知道了,就凭咱家诒儿的情况,她会不愿意?相看又不是定亲了,把那头回绝了就是!”

  “你不懂,看包拯那态度——”杜衍摇了摇头,觉得希望不大。

  “包拯这人老爷还不了解?一向古板认真,若非十分稳妥的事,他绝不会放准话。”相里氏觉得杜衍太过高看那开封府和苏园了,以至于忧虑过多。既然对方没有拒绝,要等问姑娘家的意思,且等着消息就是,肯定会有好消息来。

  杜衍琢磨了下,觉得相里氏说的也有几分道理,不确定问:“会是这样吗?”

  “哎呦,你自己儿子什么样你不清楚,我就不信有哪家姑娘会看不上咱家诒儿。”相里氏十分自信道。

  杜衍正欲再说,那厢丫鬟传话说杜诒来了。

  杜衍今日穿着绣竹纹的白锦袍,显得整个人既温润又神清气爽。他礼貌地给杜衍和相里氏请安后,他清澈的眸子里带着笑意,立刻看向杜衍,询问他今日去开封府求问的结果如何。

  “包大人怎么说?公孙先生可同意了?”

  见杜衍犹豫没回答自己,杜诒眸子里的神采渐渐消退,他打蔫地垂眸,沉默了。

  相里氏见状,立刻说他:“瞧你这性儿急的,话还没传到呢,包大人岂会擅自给苏姑娘做主 ?要苏姑娘家那边点头同意了才能回话。”

  杜诒听到这话,脸上才渐渐恢复了笑意。

  “原来是这样,那看来儿子还有机会。”杜诒凑到相里氏身边坐下来,眼睛里充满期盼。

  “还有机会?这叫什么话!论家世、样貌、性情,你哪一样不在京城公子们中拔尖?多少姑娘都随你挑呢,是你给别人机会。”相里氏稀罕地摸了摸杜诒脑袋瓜儿,慈祥笑道,“这回可说好了,这把你心仪的姑娘娶进门后,你便好好读书,跟你大哥一样勤学上进,考个进士回来。”

  杜诒点头,当即跟相里氏发誓作保,他一定头悬梁锥刺股,好好读书。“儿子考取功名,不仅要给父母长脸,还要给自己的儿子做榜样,便如父亲于我一般。”

  杜衍听这话忍不住笑一声,“哟,这八字还没一撇呢,都想到了儿子。”

  相里氏推一下杜衍,“那还不快?亲事议成了,有孩子就是成婚当年的事了。”

  杜衍听相里氏这话忍不住蹙了下眉,接着听他们母子商议着要请哪一位国公夫人做媒,聘礼该准备哪些,不禁有几分诧异地打量了两眼相里氏。

  等杜诒高高兴兴地离开了,杜衍才开口问:“你不是不情愿么?怎么瞧你张罗得比我还利索?”

  “诒儿喜欢有什么办法,难不成还要因为一个外头的女子,生分了我们母子间的情分?再说听老爷形容,那苏园是一位极为通达聪慧的女子,等嫁进咱们杜家,我好生教诲她就是,只要她肯把破案的聪慧劲儿用在管家和相夫教子上,必然不俗,咱这日子肯定会越过越好。”

  杜衍笑了笑,“你有这度量倒不容易。”

  “宰相肚里能撑船,我这位宰相夫人的肚子里就算撑不了大船,也得撑一片小竹筏不是?”相里氏开玩笑道。

  杜衍又笑,但心里总有几分没底。他也不好扫了相里氏和杜衍的兴,毕竟开封府那头确实没放准话给他。

  ……

  在原主身世地事情真相大白之后,苏园就打算给苏峰连续烧三日的纸,今天是最后一日。

  清晨,苏园赶至京外坟的时候,远远就看见有一辆马车停在附近,有两名丫鬟和四名小厮随车在外守卫。

  等她走近苏峰墓前的时候,便见一名背影窈窕的女子,衣着富贵,正跪在苏峰坟前烧纸。

  待这女子回头,苏园认出了是李氏。

  李氏眼睛泛红,明显刚哭过,在看到苏园的时候表情很惊讶。

  她慌忙起身,垂着头,欲立刻离开。

  “你怎么会来这?”苏园问。

  李氏低头默了片刻后,才回答苏园:“与他算是旧相识,便来看看他。”

  苏园还欲再问,李氏已然转身,匆匆上了马车,令车夫驱车离开。

  苏园随后去见了苏方明,这才从苏方明口中得知了当年的情况。

  “所以他们夫妻原本不是鹣鲽情深?”苏园问。

  “我问过两位舅父,当年苏进敬在上元节对她一见钟情,便上门求娶。那会儿李家本有意将母亲说给一名秀才,那位秀才清名好,有才学,将来很可能会走仕途。总之能选择嫁秀才体面又有盼头,就没人会选择嫁商人。所以那会儿,李家本有意婉拒苏进敬的求亲。

  但我大舅父在那时候赌钱,欠了一千两外债。二舅父跟人起了争执,失手误伤了对方。李家因此闹得乱了,没法子解决,外祖父眼看着俩儿子要被送官,愁得整宿睡不着觉。后来是苏进敬出手帮忙解决了麻烦,他虽没要求李家做什么,但李家欠了苏进敬这么大一个人情,必然要应下这门亲事了。”

  作这番阐述的时候,苏方明一直都直呼苏进敬的名字。

  “你不怕叫习惯了,被外人听了去,说你不孝?”苏园问。

  “不怕。”苏方明淡淡饮一口茶,对苏园道,“我如今继承了家业,已给族里的长辈去信,要求给他除名。像他这样的杀人犯,卑鄙杀子的败类,自然是不配再继续留名苏家的族谱上。”

  苏园赞叹苏方明这招绝。

  “可还记得你答应我的事?”苏方明问。

  “什么事?”

  “你答应过我,让我多一位亲人。”苏方明意指要给苏园上苏家族谱,正式认回她。

  “重在情分,那些白纸黑字的东西并不重要。”苏园有点懒得折腾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