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晚韶华 第25章

作者:枫荷梨 标签: 红楼梦 种田 BG同人

  贾母闻言也越发喜欢,笑道:“难得你有这份心,既如此,我便收下了。”

  赖嬷嬷忙对晴雯道:“晴雯丫头,这可是天大的恩典,还不快磕头谢恩。”

  晴雯瞅了赖嬷嬷一眼,眼波一闪,跪下给贾母磕头谢恩,“谢老太□□典。”

  贾母点了点头,笑道:“ 起来罢。”

  赖嬷嬷忙笑道:“晴雯丫头如今是老太太的人了,还请老太太赐个名。”

  这也是时下的习俗,下人换了主子后新主人通常都会赐下新名字。

  贾母年纪大了,素来不耐烦记那些拗口的名字,闻言便道:“还是叫晴雯罢,这个名儿也叫习惯了,就不必改了。”又对晴雯道:“你既然针线活计好,日后也不用做别的,只单做我和宝玉房里的针线便是。”

  说罢又命鸳鸯拿两个荷包,两匹尺头赏给晴雯,带她下去安置。

  晴雯闻言心下一松,这可是轻省活计,又是自己的长项,倒比在主子跟前端茶倒水来的自在些,又磕头谢了恩,方退下了。

  别人都还罢了,唯独宝玉见又多了个极标致俊俏的女孩儿,喜欢的无可不可,拍手笑道:“我早就说晴雯姐姐是个好的,多早晚也到咱们家里来才好,没想到竟应在今日。”

  众人都素知他的毛病儿,闻言也不以为意。

  黛玉原本在与迎春说话,闻言瞧了宝玉一眼,抿嘴一笑。

  早又元宵将近,宁,荣二府皆张灯结彩。十一日是贾赦请贾母等,次日贾珍又

  请贾母,王夫人和凤姐儿也连日被人请去吃年酒。不能胜记。

  过完年,好容易忙完了,众人才得空歇歇。

  这日,众人都在贾母房中承奉,说笑取乐。

  贾母左边坐着黛玉,右边是宝玉,邢夫人和王夫人坐在右边下首椅子上,李纨凤姐站在一旁服侍,左边则坐着湘云,三春姊妹几人,陪着贾母说笑,十分热闹。

  王夫人接过李纨端过来的茶盏,吃了口茶,抬头见黛玉正与湘云说笑,忽想起一事,转头问一旁的凤姐道:“二月十二是你妹妹的生日,你吩咐针线房做两套新衣裳,用去年进上的新料子,选些素雅的花色,让针线上的人将其他的活计都先搁着,先紧着你妹妹的衣裳做。”

  凤姐忙答道:“一会子便吩咐下去,想来用不了两日便可得了,到时候给太太过了目就给妹妹送去。”

  王夫人点头笑道:“你记着便罢了,你妹妹才来,又是过第一个生日,不可怠慢了。”

  她虽与贾敏不睦,但也只是姑嫂不和,并无深仇大恨,如今对方已逝,她也没必要一直抓着那些往事不放,跟黛玉一个小姑娘过不去,只要她远着宝玉,她乐得做个宽厚慈善的好舅妈。

  凤姐笑着应了。

  李纨暗叹王夫人会做人,虽心下不喜黛玉,面上却从不露分毫,该给黛玉的体面她都一丝不落地打理周全,从不落人话柄。

  幸而黛玉聪敏灵透,听懂了她先前的暗示,一直与宝玉保持距离,如今虽顽的甚好,但也只是普通兄妹情分,才让王夫人放下心来。

  贾母在上首没听清楚,只隐隐约约听到‘生日’的字眼,便扬声问道:“你们在说什么,谁的生日?”

  凤姐忙把话回了。

  贾母闻言颇为高兴,脸上浮起一抹满意的笑容,点头道:“还是你们太太想的周到。”

  想了想,对凤姐道:“你妹妹的第一个生日,原该热闹些,只是如今有热孝在身,不好太过,等玉儿出了孝,咱们再好生乐一乐。这样罢,到了那日也不必摆酒唱戏请客,只在我这屋里摆两桌小宴,咱们自家人吃一顿寿面,给她祝寿,你吩咐下去,只管拣新巧的菜蔬预备了来,好生置办了,可不许偷懒儿。”

  凤姐忙笑着

  答应了:“老祖宗放心,这是林妹妹的好日子,我哪里敢偷懒儿呢,定然办的妥妥当当。”

  黛玉忙起身拜谢。

  贾母越发喜悦,又对湘云道:“你也多住两日,等你林姐姐生日过了再回去。”

  湘云只得答应了,又一面遣人回去,将自己前日作的两件针线活计取来,为黛玉生辰之仪。

  至二月十二这日,黛玉一早便梳洗了,换了身素雅的新衣裳,去各房让了一回。

  贾母亦打发人送了一套衣服,一双鞋袜,一百寿桃,一百束上用银丝挂面过来。邢夫人、王夫人处减一等。

  李纨送了一双鞋袜,其余家中人,尤氏凤姐儿都是一个荷包,一件顽器,姐妹中皆随便,有送针线的,也有送字画的,并无别样新文可记。

  贾母上房早已摆好了两桌小宴,除史湘云外,并无一个外客。

  黛玉先给贾母王夫人等行了礼,方入席陪众人吃了寿面,又说笑了一回。

  随后又有赖林诸家送了礼来,连三接四,上中下三等家人来拜寿送礼的不少,黛玉忙着打发赏钱道谢,一面又与贾母过目,不过留下几样,也有不收的,也有收下即刻赏与人的,不能备述。

  冬尽春回,转眼便到了四月,因东边宁府中花园内芍药盛开,贾珍之妻尤氏乃治酒,请贾母邢夫人王夫人等次日过去吃酒赏花。

  贾母本是爱热闹的,当下便应了,说好次日一早吃过早饭后就过去。

  邢夫人王夫人见贾母有兴致,便也说去,李纨凤姐自然要陪同服侍,又有宝玉黛玉迎春等人同去。

  尤氏欢喜得很,忙回府预备妥当。

  次日一早,尤氏便往荣府来,面请贾母等于早饭后过来,就在会芳园游玩赏花。

  如今正值四月,芍药花盛开的时节,会芳园内一片姹紫嫣红,红白相间,芬芳袭人。

  芍药花朵大,颜色艳丽,着花繁盛,素为富贵人家所钟爱。

  会芳园内的芍药花圃打理的极是齐整,品种极多,其中名品种如粉红中加黄瓣的“金带围”;黄色的御花黄色;粉红色的醉西施、南红、观音面;白色的白芍、香妃;白中带红的胭脂点玉;紫色的凝香英、瑞连红、紫都胜等等,品种之繁多,不可胜数。

  游玩了

  一回,吃了一回茶果,大家都各自取便,有坐的,也有立的,也有在外观花的,也有倚栏看鱼的,说笑不一。

  宝玉坐不住,吃了点茶果便迫不及待的拉着黛玉探春姊妹几人往花圃内逛去了。

  尤氏忙命丫头婆子们好生跟着,方回了花榭,重整了茶果,陪贾母王夫人等闲话。

  王夫人吃了口茶,说:“前日听见你大妹妹说蓉哥媳妇纳彩的日子定在了初十,算来也没几日了,东西可都预备齐全了?”

  尤氏起身为贾母斟了盏茶,方道:“绸缎首饰果品都差不多齐全了,只还差提亲的大雁,我昨儿已经命人去打听了,寻两只品相好的回来养着。”

  贾母点头道:“这是头等大事,须得经心些。”

  李纨正侍立在王夫人身后,听了这话顿时竖起了耳朵,她前些时日便听说贾蓉定了营缮司郎中秦家的姑娘为妻,据说秦家姑娘不仅生得袅娜纤巧,行事也温柔和平,是个百里挑一的齐全人,所以尤氏才忙忙定下了。

  李纨心下却十分怀疑,秦可卿其人其死在书中一直都是一个大谜团,据原著记载,秦可卿之父秦邦业为营缮司郎中,早年无子才从养善堂抱养了一子一女,女儿便是秦可卿,长大时生得形容袅娜,性格风流;因素与贾家有些瓜葛,故结了亲。

  然而李纨却总觉得秦可卿的来历绝不像书中说的那么普通。

  贾珍是贾家的族长,贾蓉之妻便是贾氏宗族的冢妇,未来的宗妇,家世门第人品都是重中之重,而秦可卿除了风流标致,性情温柔和平外其余没一点符合,虽说高门嫁女低门娶妇,但秦家的门第也太低了些,秦邦业只是个五品小官,家境贫寒,门第寒薄,更别提秦可卿还是养生堂抱养的女儿,身世不明,怎么看都不可能会是贾家结亲的人选。

  而后秦可卿丧礼之上,那昔日的四王八公尽皆设祭,连内相戴权都亲自前来祭奠,如此风光,岂是一个世袭三等将军的儿媳妇能受的起的?若是没有缘故,实在说不通。

  李纨前世也在网上看过许多议论,其中很大部分的人都说秦可卿就是废太子义忠亲王之女,出事后被抱养在秦家,不然以贾家如此趋炎附势之族,岂会让嫡长孙娶一个贫家的抱养之女。

第37章 第三十七回

  只是李纨凝神听了半日,贾母尤氏等人都只说些置办彩礼的事,丝毫不曾提及秦可卿的家世,心下不免有些失望,转念一想方觉自己糊涂了,若秦可卿身世真有猫腻,贾母等人避讳还还不及,又怎会当众提起。

  横竖秦可卿是什么身份也与她无干,当下便不再多想。

  尤氏几人正说到聘礼的事,便见宝玉兴冲冲拿着几枝花过来,众人便都住口不言。

  宝玉来到花榭中,举着手中的几朵芍药花道:“这是我在花圃中找的几支花,给老太太和两位太太戴。”

  尤氏等人都笑起来,道:“还是宝玉有孝心,连一枝花儿也想着老太太和太太。”

  贾母十分欢喜,笑道:“也只宝玉才有这份孝心,素日别人还怨我偏疼他。”

  凤姐等人忙笑道:“这话无理,宝玉招人喜欢,谁不偏疼呢。”

  王夫人心下也高兴,见宝玉额上都是汗,又有些心疼,忙叫了他上前,拿帕子替他擦拭,道:“怎么跑的满头大汗,回来风吹了又要嚷着头疼了。”

  宝玉笑嘻嘻道:“方才在花圃中抓蝴蝶呢。”见王夫人还要叫人给他去换衣裳,忙道:“我再去给太太折几枝花来。”话音未落便一溜烟跑了。

  众人都忍俊不禁,王夫人又是气又是笑,到底不放心,想了想转头对李纨道:“难得出来,你也去逛逛罢,正好看着宝玉他们一些。”

  贾母素喜李纨贤惠稳重,兼之也有些不放心宝玉几个,闻言也点头笑道:“你太太说的很是,今儿是你嫂子请大家来逛逛,你也松快松快,不必在这里立规矩了。”

  李纨忙道:“老太太和太太们还在这里呢,哪有我自个儿去闲逛的道理。”

  凤姐闻言便推李纨,笑道:“你只管去,这里有我呢!”

  尤氏也笑道:“你去罢,有我们呢。”

  李纨只得答应了,道:“那我去逛逛就回来。”

  说罢又对贾母及邢、王夫人福身行了一礼,方转身出了花榭。

  来到花圃中,便见黛玉站在花丛中出神,她今日穿着件白底撒花绫袄,外罩湖蓝缎子坎肩,系着白绫百褶裙,淡雅出尘,此时人花两相

  映,犹如一幅画一般。

  李纨静静欣赏了一会儿,方走上前笑道:“妹妹怎的不去顽,站在这里出神?”

  黛玉闻声回过神,见是李纨,忙用帕子拭了拭眼角,道:“嫂子。”

  李纨见她两眼微红,粉光融滑,不禁蹙眉道:“这是怎么了,好好的怎么哭起来了,可是谁给妹妹委屈受了?”

  黛玉勉强笑道:“何曾受过委屈,只是我见这园里的芍药开得好,不禁想起先前家中母亲种的那几本芍药来,一时有些触景生情罢了。”

  李纨这才恍然,不禁暗暗叹了口气,说到底黛玉也只是个七岁的小姑娘,母亲才逝,又远离父母家乡,寄人篱下,如何会不想家。

  她与黛玉相处虽不过半载,却着实喜欢这个聪敏灵秀的女孩儿,揽着她的肩膀温声安慰了几句,见左右无人,方悄声道:“我知道妹妹想家,可巧我铺子里的管事过两日要去姑苏淮扬一带进货,妹妹可以写一封书信给林姑父,届时我让他们顺道带去扬州。”

  黛玉闻言又惊又喜,心中砰砰直跳,忙道:“嫂子说的可是真的?”

  李纨笑道:”我骗你做什么,一会子你回去把信写好,明儿一早我便打发人送出去。”

  她原本是打算今天回去后再跟黛玉说的,只是方才见她那般伤心,便忍不住提前告诉了她。

  黛玉心下又是感激又是高兴,道:“嫂子多次相助,我实在不知该如何报答。”

  李纨笑道:“不过是顺带的事,举手之劳罢了,何必如此。”

  “什么举手之劳,林妹妹你们在说什么?”却是宝玉走了过来。

  李纨黛玉相视一眼,忙掩住话题,笑道:“不曾说什么,你方才不是说去折花么,怎么过来了?”

  宝玉也不以为意,笑道:“已经折好了,我和二姐姐三妹妹预备斗草顽呢,一时没看到林妹妹,所以过来找找。”

  李纨悄悄对黛玉眨了眨眼睛,笑道:“既如此,你们一道去玩罢,我在这里逛一会子就回去。”

  黛玉这会子哪里还有心情玩乐,只是知道李纨不想让人知道这事,便勉强按捺下心绪,随宝玉过去了。

  游玩了一回,尤氏又请了众人入席,先茶后酒,倒也无甚新文可记。

  吃完

  午饭,众人回了府里,李纨才进院子,便见一个圆滚滚的小娃娃摇摇摆摆的跑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