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咸鱼林夫人 第14章

作者:巫朝尘 标签: 红楼梦 种田文 BG同人

宁姑姑并没在屏风或是碧纱橱后,就端正坐在上首等他。

可他再不敢似上回那样肆意打量宁姑姑。

他把礼单交给秦嬷嬷,老老实实行过礼,就低着头把来意道明。

宁安华品着茶,听他说完了,慢慢放下茶杯,也不叫他坐,只问:“我知道贵府原籍在金陵,侄媳妇的娘家也在金陵。金陵离扬州不过二百里,便是她不好挪动,你请你岳家的人过来照管她几个月,不也使得?”

听这话还未说死,贾琏忙道:“姑姑有所不知,侄子的岳父岳母上了年纪,身上都不大好,平日都是内兄内嫂管着家里的事,也走不开。还有一位姨妈在薛家,偏生薛家姨父去年没了,姨妈正领着两位表弟表妹守孝,也不好求他家。余下王家族中人口虽多——这话本不该我说——却没有一位婶娘嫂子能及得上姑姑。便是他们派了嬷嬷来,难道一定比得上这里的秦嬷嬷?况且没有一位能做主的长辈,侄子实在放心不下。还求姑姑开恩,就许凤丫头在这里两三个月罢。”

——再说,凤丫头本来就喜欢拿王家说话,真让王家的人照顾她和肚子里的孩子几个月,她不更得意起来了?

宁安华笑道:“不是我好好地咒你们,我虽没出阁,这些年也见多了女子怀孕生养,十个里竟有七八个都不是从头到尾顺顺当当的,不是怀的时候就有不舒服,就是生的时候难产,甚至于母子俱亡的。若在月份不大的时候就掉了,不太伤及母体,倒算是幸事。你叫我一声姑姑,敬我是长辈,我却自知年轻,实在不敢担这样的大任。”

她道:“为大家好,你们还是另请一位生养过的夫人太太照管她罢。”

贾琏略上前两步,恳切道:“姑姑知道,侄子在这里除了林姑父外,也就只能求姑姑了。扬州城中官宦人家是不少,可侄子与他们非亲非故,素不相识,又如何求上门去?况且凤丫头年轻,孩子月份又小,若送她到别人家去,她住着尴尬是小事,若损了名声,传出风言风语,岂不是害了她和孩子的性命?唯有姑姑这里人少清净。还求姑姑开恩,只当是疼侄儿和媳妇罢!”

说着,他竟作势要跪下。

秦嬷嬷不等宁安华示意,早一个箭步冲上去把他扶住了。

宁安华拿帕子抹了抹眼角,叹道:“我知道你们有难处,可你也想想,我一个未婚姑娘,家里平白多了个有孕的年轻媳妇,又成什么?若侄媳妇真有个三长两短,你们侯门公府,自有许多道理,我一人的名声也就罢了,我还有亲兄弟亲妹子,也要受连累不成?”

贾琏没想到宁姑姑竟比他想的还要难缠许多,真是“不见兔子不撒鹰”!

幸好他和凤丫头也虑到过这种情形。

他心知再不说点实在的,今日要无功而返了,便咬咬牙,最后下了决心:“请姑姑放心,我……我可以立下字据,就写凤丫头于某年某月某日诊出身孕,大夫诊断如何,药方如何,医嘱如何,因我不能照管,所以托付给姑姑数月。姑姑这里想必有能文会写的丫鬟,可以每日记下凤丫头的起居饮食医药。若照这样,她和孩子还有什么不好,也都是命罢了,怨不得别人。”

这些话确实解了宁安华的部分顾虑。她等着看贾琏还有什么说的。

贾琏忍痛道:“给凤丫头请医问药的开销,自然不能让姑姑破费,便是姑姑担心有损名声,请诸位夫人太太来做客的费用,我也提前送到这里,不劳姑姑费心。辛苦姑姑几个月,侄子若只管抬了金银来谢,便是辱没了姑姑的人品了。”

哦?

宁安华眉梢一动,听他说:“不过侄子方才提起的薛姨妈家里,因姨父去了一年,他家生意日减损耗……”

第20章 连贾家都坑薛家

贾琏没具体说薛家有哪几处生意可挖墙脚,宁安华也没当场松口答应。

但两人都知这事成了。

秦嬷嬷再送贾琏出去,檀衣问:“姑娘,咱们安排琏二奶奶住哪儿?”

这还真是个问题。

前院不用想了。正院三处房子,虽然有两处大半时间都空着,也不可能叫王熙凤住正房或宁安硕的屋子。若说把宁安青挪到东厢去,让她住西厢,也不大合适。花园虽还空着一所近香阁,宁安华却不想因她住过来就断了修炼。

想来想去,宁安华道:“把后罩房腾出来,库房里的东西暂挪到清远堂后边去。那几间屋子让她住几个月,添些人气也好。”

檀衣答应着,和她出至西厢房。

这么热的天,宁安青的身子禁不住一早一晚上学放学,早在端午之前,宁安华就只令檀袖在家教她读书做针线。

宁安华进去时,恰是课间休息。

她看了一回宁安青和两个丫鬟写的字,说:“玉儿七月初四就上京去了,你若舍不得她,送你过去住几日,好不好?”

宁安青立刻应了,忙求檀袖收拾东西,又问:“姐姐有没有什么东西要我带去给玉儿的?”

宁安华笑道:“还真有几样。等我收拾了,一齐告诉你。”

林黛玉年小体弱,路上走不快,上京至少要一个多月,等她到了,京中就是秋天了。

到底是从小看了这么大的侄女,往后可能数年不见,宁安华也不能全无不舍。

回到屋中,她收拾了几块上好的皮毛,预备给林黛玉今冬做斗篷穿,又让宁安青带去几十个荷包、香袋儿、手串、戒指等小玩意儿,还有各色纸笔,是给她到了荣国府后分与姊妹们或打点下人的。

巡盐御史衙门,林如海已给贾雨村结了束脩,又送了极厚的别礼,正给女儿拿钱。

炕桌上是几张银票和一个小箱子,他一一道:“这是共一千两银票,你贴身收着,除去你奶娘、秋霜、澄月外,不必让别人知道。这里面是金锭银锭和金银锞子,共是三十两金,二百两银。虽说到了贾家,你大约没有花钱的去处,可若有,你只管用,不必替家里省。用完了写信来,爹爹再叫人给你送去。”

这几个月,林黛玉经手了不少家事,也识得了账目,知道家中开销几何,忙道:“家里一年都花不了这些钱,我更没处用了。我这几年的月例都没动过,带上尽够了。”

林如海笑道:“你离家在外,爹爹不能照顾你,只能多给你带人、带钱……”

林黛玉偏头拭泪,笑道:“那我带着就是了。”

林如海又拿出一张礼单:“这是给你外祖家的。你琏二哥送你上京,我还会额外给他一千两,算是谢他一路辛苦。”

林黛玉把礼单看了一遍:“就算去了给外祖母的寿礼,这也是往年年礼的三倍了。”

分明是外祖母要接我去,又不是咱们家送我去,为什么还要给外祖家这么厚的礼,还要谢琏二哥?

林如海看懂了女儿的疑问,笑道:“我只能告诉你,天下之大,不止咱们几家。剩下的就要靠你自己去想了。”

林黛玉懂了一半,只先把话记下,以后再慢慢思考。

七月初二,贾琏把王熙凤送到了宁宅。

宁宅后罩房早已收拾了出来,摆设一新。檀衣先带平儿和贾家的四个婆子过去铺陈被褥枕帐,认路识门。

正房内,菊影磨墨,菊露铺纸,宁安华亲手揭开嵌玉描金的盒盖,露出里面被阳光照成艳红的印泥,看贾琏亲笔立下字据,写了姓名,按上手印。

把字据吹干,贾琏先递给王熙凤,王熙凤呈给宁安华。

宁安华连字据带王熙凤的药方都细细读了,都放在一个锦匣里,笑道:“如此甚好,大家都能安心了。”

贾琏又从袖中拿出一个小匣子,忍住不舍,仍由王熙凤转交宁安华,说:“这是我们孝敬姑姑的,辛苦姑姑照顾凤丫头。”

宁安华接了,并没打开,只让菊露收起来,问王熙凤:“我见你只带了平儿过来,那一个还没好?”

贾琏忙瞅了一眼王熙凤。

王熙凤先瞪回去,才笑道:“她早就好了。我怕二爷路上没人服侍,让她跟着二爷回去。”

宁安华笑道:“你想得周到。果然我看世侄是有福之人,才能得了你做贤内助。只是你就少人服侍了。我这里菊影细心周道,暂给你使唤几个月,你每日饮食医药,就让她记下来给大夫罢,再给你拨两个小丫头做粗活使唤,如何?”

王熙凤忙道:“多谢姑姑疼我。”

宁安华便对贾琏说:“我不方便留你了,你忙去罢。侄媳妇在我这里,不说每日吃金咽玉、山珍海味,只要我家里有的,绝对委屈不了她。大夫怎么说,我保管做到十二分。”

贾琏和王熙凤再谢过宁安华。

见王熙凤要送贾琏出去,菊影忙搀着王熙凤,和两个小丫头同她送到大门回来。

等她们回来,宁安华便亲自携王熙凤到她房中看过,又问有什么缺的没有。

王熙凤看这里虽不如荣国府她房中奢华,却布置得极舒适,各样东西都是齐全的,忙笑道:“并没有什么缺的,多谢姑姑费心了。”

宁安华扶她在榻上坐下,笑道:“你我还要同住许久,再这么客气就没个头了。现在起,不许你再动不动说‘谢’字。”

这话合了王熙凤的脾气,她当即说:“我都听姑姑的。”

宁安华道:“我这里人少清净,不过家里吃穿用度的小事。若没人来,我和青儿卯初起来,卯正二刻在正房用饭。吃了早饭,她自去读书,我办完了事也是闲坐看书做针线。如今天热,午饭是在各自房里用。酉正再一起用晚饭,就是这一日的事完了。你叔叔若回来,也只在前院书房住着。他过两日就同表哥一起出门了,你先不用管他。”

王熙凤虽爱逞才,平日最喜揽事弄权,听完也羡慕起宁家的清净日子。

宁安华笑道:“大夫药方上写你胎气还稳固,也听人说过怀孩子不能总是静养,时常也要活动活动方好,你每日一早一晚,就出来同我们一起用饭罢?”

王熙凤忙答应了。

宁安华又说:“你在荣国府管家,不知一日有多少事忙的,清闲些虽好,可你已经闷了几个月了,我只怕你这几个月闲不住,再闷出病来。”

这话又正戳在王熙凤心坎儿上,她便笑道:“不是我当着姑姑现弄,实是我从去年到了贾家,直到今年出门之前这一年,哪一日手上不经二三十件事?就算连睡觉,梦里都是人来回话呢。”

宁安华笑道:“可惜这里没那么些事给你管,我只想到一件,先问问你:不知你可上过学没有?”

王熙凤笑道:“我们王家世代武将,倒不似姑姑家里,书香世家,连女儿都读书上学。”

宁安华笑道:“你虽嫁了人,今年也才十六岁,我看你还小。不如这样,你每日到青儿屋里一起念书学字,一则解了你的闷儿,二则,你回去仍要管家,在这里先把常见的字认识了,读几本书,回去看帖子理账目,心里就更清楚了。”

王熙凤一想,这件事答应了只有好处的,便忙笑道:“姑姑有命,我无不从的。只是不知是哪一位教我?”

宁安华道:“檀袖是我的伴读丫鬟,六七岁就跟着我了,凡我读过的书,她有五成都知道。如今天热,青儿只在家里跟她上学,你每日吃了早饭,直接过去就是了。一应的笔墨书纸家里都有。你也不必给她什么。”

这样王熙凤白天要上学,就不会逛花园,她便能继续安心修炼。就是她五日十日去一回,她也能趁机调和她体内冲撞的能量,也省了再找机会。

安排好了王熙凤,宁安华回到房中,打开贾琏最后给的小匣子,先看见里面是一千两银票。

银票下面一张字条,用蝇头小楷写着苏、扬的三处铺子,后面又用更小的字写了各样货品,又标注着总管人和伙计的名字、出身、来历,甚至还有货源。

贾琏送她的这份谢礼还真是不小。

他把薛家的生意查得这么详细,大约是想自己从中取利。

可贾家并不从商,他又被林如海拘住,没精力做这些,所以才舍得把这些消息给她。

这东西但凡换一个本钱不够多,后台不够硬,对生意上的事也不太了解的人拿着,都只能是一张废纸。

可宁家在苏州和京中各有铺面,是林旭的陪嫁,现都是她管着。这几年在林家,因林如海先是山东布政使,又做了盐政,她偶尔听到一句半句,对生意上的事就更明白了。她又不缺本钱,后台么……

宁安华命铺纸磨墨,把信息誊抄一遍,传白三过来,让他先和林如海报备一声——要借靠山的势了,当然得先让靠山知道——带人走一趟,凡是家里用得上的,或是几处铺面要的货,都可从薛家管事手里便宜弄出来。

若是顺利,这一趟至少能净赚两千两。归入官中一半,剩的一千两就是她的私房了。

至于坑了薛家……

她只能说,连贾家这样的世交近亲都坑起薛家不手软,她一个素不相识的外人,赚这笔钱又没什么风险,有银子不赚,那不是傻吗?

*

七月初四,宁安华坐车到御史衙门,并不进去,只在门口停下,接宁安青回家,顺便送林黛玉上船。

即将抛父离家远行,林黛玉才六岁,如何不伤心难舍?林如海亦有许多话叮嘱。

宁安青在宁安华怀内也哭得哽咽,宁安硕亦转过身去,悄悄抹泪,连贾琏都面露不忍。

这等场景下,唯一一个神态自若的贾雨村就很显眼了。

宁安华用余光瞥了贾雨村几眼,便决定不管他了,把宁安青放下,和宁安硕两个说:“你们去劝劝罢。”

两人去了,林如海勉强收住离愁。

林黛玉却拉住宁安青,姑侄两个更是难舍难分。

宁安华只好也走过去,劝了几句。林黛玉又搂住她不肯撒手:“姑姑,我走了,你也千万保重身子……”

到了这时候,她终于忍不住落下两滴泪,忙自己抹了。

时隔数月,她再次把黛玉抱起来,给她擦泪:“你不必挂心我和青儿,只管好生和你舅家姊妹们相处。青儿月月给你写信,你别忘了回信就是了。”

直到着实不能再拖延了,丫头仆妇们劝开,护送林黛玉上了船,贾琏也过来与林如海辞别。

林如海扶他起来,说了几句话,塞给他几张银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