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沉浸式围观 第49章

作者:则美 标签: 情有独钟 红楼梦 宫廷侯爵 豪门世家 BG同人

  老太太看了这个儿子一眼,很淡定的说:“把银子悄悄的给送回去。”

  贾政和王夫人同时反对。

  贾政说:“这时候送......怕是不太合适。”太上皇是病了,不是死了。把银子送回去就是给皇帝的投名状,是背叛了太上皇。老黄帝恼了怎么办?

  王夫人却说:“不是咱们一家有这个银子,如果现在有此行为,怕其他人家和咱们一拍两散。”

  老太太就说:“我说改弦更张,你们不同意。我能有什么办法?”

  王夫人和贾政思来想去,没法办,就先回去了。

  老太太坐在榻上,叹口气让鸳鸯吹灭大部分的蜡烛,问了一句:“宝玉和林丫头呢?什么时候睡下的?”

  “两个时辰前林姑娘先睡的,宝玉和袭人他们说笑了一阵子也睡了。”

  老太太点头。

  她盯着蜡烛看了一会,如今等不得宝玉长大了,眼看着太上皇这条大船不能撑太久,早点做出决断才行。

  她今天说了老公爷当年的老兄弟,也是因为这是荣国府唯一能打的牌了,这牌要早点交到贾瑭手里才行。老二两口子愿不愿意都要把这个给贾瑭。不给贾瑭,宝玉太小,而且这孩子心善,玩不得这见血的招数,最后只能便宜了王家。

  想到这里,她跟鸳鸯说:“明儿一早,你让大老爷来一趟......算了,不让他来了。你明天等瑭奶奶来了,悄悄的告诉她,就说是我说的,下个月平安州节度使的老母亲要做寿,让你奶奶准备一份贺礼,派个妥当人送去,再嘱咐她切勿声张。”

  “诶,记下了。”

第74章 闻蜚语

  云芳去厕所的时候遇到了鸳鸯, 鸳鸯拉着云芳说笑了几句,压低声音把事儿说了。

  云芳立即明白了过来,她隐约记得原著里贾琏去过平安州, 有人说他去和人联系,共同商议造反。但是没明说,只是提到了这个地方就显得十分隐晦,再加上鸳鸯传达的意思,还不能声张。总觉得有点说不出的违和感。

  过了两天, 云芳找了一个由头去拜见老太太,把两个孩子也带去了, 宝玉和一干姐妹带走蘑菇和桂哥儿在院子里玩耍,云芳就借着这个机会悄声的问了:“今日有件事拿不定主意, 要往一处见面不多的老亲家里送礼,我年纪小不知事儿, 不知道送寿礼有什么忌讳没有?请老太太指点一番,看什么能送, 什么不能送。”

  老太太看了云芳一眼:“送礼还是要讲究一个心诚, 人家既然是过寿,自然是要送收礼人喜欢的东西。”

  云芳心说您这等于没说。

  “您老人家说的是, 只是路途有点远, 送寿桃怕是路上碰着磕着, 打开的时候不成样子。不知道送点贵重的会不会让人笑话,说我眼光不好,净拿一些铜臭之物打发了亲戚。”

  老太太听了用手指着云芳, 开玩笑一样的说:“你这是不见兔子不撒鹰,非要让我说一说。我的意思,既然是亲戚, 又是久不见面,到底不如常来往的更亲密,送贵重的显得见外,不如送点能拿出手且体面的,这才是亲戚的相处之道。”

  说完吩咐鸳鸯,“把红木柜子里最下面那个麻姑庆寿的盒子拿来,那是早年有人送我的,我收起来了,一直放着还占地方,给你三奶奶拿回去走礼用吧。”

  云芳立即假客气:“哪能用您的东西。”

  “给你了你就拿着,既然是老亲,也不能太疏远了,你给瑭儿写封信,就说他回来了,路过老亲家里也去见见。往后多来往就是了。”

  说话的时候,鸳鸯抱着一个盒子出来,打开盒子,里面是一只瓷瓶。

  老太太拿起来对着里面看了看,递给了云芳:“你看看这瓶子如何,这是前朝的物件,算不得古董,但是年岁也长,属于上不上下不下的,着实尴尬了一些。等过些年,就值钱了。”

  云芳接过来,也学着老太太往瓶子里看一样,心想难不成瓷瓶的落款在瓶子里,能看的见吗?

  然后一瞧,心里瞬间一跳。

  里面是一把小巧的匕首,看到很精美的把手和雪亮的刀刃。

  “这......送礼合适吗?”

  人家过寿你送匕首?

  云芳瞬间明白了,自己来找老太太,是想问问平安州到底是和荣国府有什么关系,老太太怕是意会错了,这匕首是信物?以为自己是要找个能让人家信任的信物。

  云芳用手盖着瓶口,把盒子接过来,把瓷瓶放进去,盖上盖子,正准备话题,老太太说:“怎么不合适?老亲老亲,就是老一辈的没了,你们小一辈的才要续上这个关系,要不然以后见面了都不认识。去吧,我乏了,你早点把寿礼给人家送去,派个妥当人,也能说几句吉祥话,要不然人家过了好日子你才送去,就不怕人家问是不是贺下一年的寿?”

  云芳笑了起来,抱着盒子说:“您歇着,我带着孩子走了。”

  “去吧,照顾好他们。”

  云芳抱着盒子,正准备带还走走呢,就碰到了王夫人进来,看到云芳怀里抱着盒子,瞟了一眼说了几句话就走。

  这时候宝玉带着姐妹们想看看盒子里装了什么。

  云芳打开一半的盖子,只给他们看瓶身,说这是给贾瑭一个上司家老太太的贺礼。大家看了一眼就没兴趣了,一个瓷瓶而已。周瑞家的也伸着脖子看,云芳盖上盖子,带着孩子们走了。

  王夫人这个时候来找老太太报喜了。

  “前几日说宫里有恙,也不知道是哪里来的消息在胡说八道,今日听外面说上皇最近把翰林院那些闹事的下大狱了。这里面就有不少是前几年的状元榜眼探花,真是十年寒窗读出来,如今一朝下狱,也不知道能出来不能。”

  老太太问:“你这消息从哪儿听说的。”

  “昨日薛姨妈派人给我哥哥送东西,我哥哥家的人今日送回礼,来了跟我说的。还说我哥哥已经拜见了上皇。”

  “哦~”

  王夫人看老太太态度淡淡的,于是小声问:“我嫂子听说平安州节度使的老母亲下个月过寿,哪位老夫人早年和您来往多,我们王家和那边来往的少,让我问问您,她老人家喜欢什么,到时候也给她送一份寿礼,还请您给引荐。”

  老太太眼皮子都没抬:“还能喜欢什么,她那个人,金玉都喜欢。”

  看老太太爱答不理的,王夫人也不敢再问了,说了几句关心的话就出去了。

  她一走,老太太冷哼了一声,对鸳鸯说:“催着点你三奶奶,做事儿慢吞吞的。”

  鸳鸯答应了一声,转身去换了一杯茶给老太太,老太太刚接到手,就看到贾宝玉带着姐妹们跑进来。

  看到这个孙子,老太太脸上的每一条褶子都舒展开了。

  “热不热,最近天气慢慢的热了,让你身边的人留意着早晚给你们添减衣服。”

  这时候薛宝钗对着老太太福身见礼,老太太说:“听你母亲说你在家做针线呢?也不能总是做,偶尔也出来和姐妹们一起说说笑笑才是。”

  薛宝钗温柔和顺,老太太说一句她答应一句。因为年纪比其他人都大一些,比起一屋子不懂事的小孩子,她明显更讨人喜欢,最重要的是她还有一个对照组,是二木头迎春姑娘。两人年纪差不多,就是贾家的人看了她们两个,也要凭良心说一句薛宝钗比贾迎春出色多了。

  就半天功夫,薛宝钗比贾迎春更出色的话就传开了,但是家里的薛吹们也觉得二姑娘不怎么样,别说薛宝钗了,就是探春的精明,惜春的可爱也能吊打二姑娘迎春的木楞。薛吹们觉得赢了迎春不重要,要赢了林姑娘才能表现出薛宝钗的好。

  到了吃晚饭的时候,家里很多人都在传言,说薛姑娘比林姑娘好,从模样到人品,夸的有模有样。

  结果话就传到了三春姐妹的耳朵里。

  惜春深知流言蜚语的力量,对着老婆子们冷哼了一声:“我听人家念经,说那些胡说八道的人将来死了要去拔舌地狱的。积些口德吧!”

  这些婆子就觉得惜春古怪了些。

  迎春一边打棋谱一边喝茶,当没听见。探春听见看看二姐姐,又看看四妹妹,心里叹口气,对这些婆子们说:“姑娘们名声要紧,要是这话传到太太耳朵里,少不得拉出去在二门口打板子,都消停些吧。”

  婆子们脸上讪讪的退下去了。

  姐妹三个还在屋子里玩耍,迎春自始自终都不曾抬头,专注的看着棋盘。探春叹口气,她哪里不知道王夫人管家管的一塌糊涂,家里的规矩是一天不如一天了,这些奴才胆大包天,连做客的姑娘都编排上了,但是没法说,而且她还是个庶女,更是不能说出口。

  惜春正在看迎春打棋谱,这时候外面宁国府的婆子进来,拿了几个包袱,对惜春说:“姑娘,小蓉儿大奶奶让我们给您送衣服来了,这都是新做的,您明日试试,不合适了再改。”

  惜春看都不看:“你们拿回去吧,就跟他们说我谢他们费心,我在这里吃喝都有,往后不必再送来了。”

  婆子笑着说:“姑娘说的哪里话,小蓉大奶奶是您侄儿媳妇,孝敬您是应该的。不单单是您的衣服,二姑娘三姑娘的也有。”说着交给旁边的丫鬟,丫鬟们接着到外间分去了。

  婆子还站着,惜春理都不理,探春看看迎春,迎春还在打棋谱,这做姐姐的都不说一句客气话,她只能自己说:“多谢珍大嫂子和蓉儿媳妇费心,累你们这么晚还送来。给她们一盏茶,让她们歇歇喘口气。”

  有丫鬟给这些婆子端了几杯茶进来,这婆子赶快谢了三位姑娘,捧着热茶喝了两口。

  探春就问:“珍大嫂子和蓉儿媳妇在家做什么?好一阵子没看到她们了。”

  婆子笑着回答:“我们大奶奶娘家有点事儿,尤氏族里面不想留她娘家的母女在家,这几日大奶奶连着回去处理,又把她娘家的俩个妹子接来暂住。小蓉儿大奶奶娘家也不太平,秦家的老爷病了,他兄弟来讨了两回人参,小蓉儿奶奶最近也是常常叹气。家里两位奶奶遇到这种事,我们大爷也觉得晦气,前两天打发了小蓉儿大爷去庙里求平安去了。”

  惜春听说大嫂子回娘家了,侄儿蓉儿去庙里了,嘴角处咬了咬,端起水杯喝了两口,把心里的那股子气压下去。

  探春不知情,只能跟着叹口气:“外面的人都以为咱们这些人家不缺吃喝不缺金银没有烦恼,岂不知咱们这些人家也是烦恼不尽的。”

  婆子跟着奉承了一句:“姑娘这话说的是呢,家大业大有家大业大的烦恼,人世间不如意十有**,有些话说给人听,人家也不信。”

  探春点点头,对着这婆子说:“你这话说的有点意思,可见是经历过一番的。”

  丫鬟们进来,衣服已经分好了,这些婆子们放下杯子告辞离开了。

第75章 探病患

  云芳回去, 半夜睡不着,起来披着衣服坐到了榻前,对着木像看了半天, 最后一咬牙,按照老太太的意思往平安州送寿礼。

  又担心人知道,好在贾瑭的一位老上司家里也有老人做寿,两家一起送了,然后派人往南去找贾瑭, 给他送上家书换季的衣服,再捎带去一句口信。

  办完之后, 才算是松了一口气。

  然后听说珍大奶奶病了,就把孩子交给邢夫人带去老太太跟前, 和李纨王熙凤一起去宁国府看望。

  妯娌个一起来,车子进了后院, 蓉儿媳妇秦可卿接了出来。

  王熙凤一下车就问:“你婆婆是怎么了?好好的怎么起不来了?”

  “犯了胃疼的老毛病,这是旧疾了, 吃不下睡不好, 太医嘱咐躺着养神。”

  李纨说了一句:“好好的怎么犯病了?这也不是吃生瓜梨枣的时候啊,是吃坏了还是怎么了?”

  秦可卿说:“太医的意思是保养的不好, 往后不可多吃一些难克化的。”

  说着到了上房, 门口丫鬟打起帘子, 屋子里还有几个贾珍的妾伺候喝药,看到她们进来,珍大奶奶有气无力的说:“连累你们跑一趟, 我这几日躺一躺,过几日就能找你们说话了。”

  贾珍的妾立即端来绣墩,李纨和云芳坐了, 王熙凤坐在了珍大奶奶的床沿上。

  王熙凤叹口气:“本来还想笑话你山猪吃不了细糠,吃点东西就犯旧疾。看你这个样子,也不说你了,如今如何了?还难受吗?”

  秦可卿亲自捧了茶给个婶子,云芳接了喝了一口。李纨说:“不必忙了,都是一家人,我们口渴了再让你奉茶。”

  秦可卿笑了笑没说话,接着给王熙凤捧了一杯。

  珍大奶奶说:“好孩子,你也别忙了,去歇着吧,我和你个婶子说说话。”

  秦可卿答应了一声告辞了,几个妾也退出去了。

  珍大奶奶叹口气,“我这病是气出来的,真是......我也不怕你们知道,都说纸里面包不住火,我就是藏的再严实,早晚也被你们知道,不如现在告诉你们,我心里也痛快点。”

  王熙凤问:“什么事儿气成这样?”

  “我那后娘带着两个妹妹改嫁到我家,后来我爹没了,我嫁出来,她们一直住着,左邻右舍都是我娘家的族人,倒也安稳。实在是我娘家的日子过的清贫了些,粗茶淡饭了几年,眼看着我那两个妹子出落的好了,她们母女常常来找我,说是日子过不下去,又说没钱买布做衣衫。我怜惜她们,常常接济,想着接了她们来,这边有什么东西贴补一点,让她们也攒点嫁妆,一副好嫁妆凑不齐,有点布料钗环总行了吧。

  我还想着过几年两个妹子嫁出去了,那老娘愿意跟着她们走,我也不留。不愿跟着她们找,我找人照顾着,不让她没了下场。谁知道这个黑心烂肠的和我们大爷勾搭上了。”

  个人目瞪口呆。

  云芳是装的目瞪口呆。

  “我还不知道呢,是我娘家的族人嫌弃她们丢人,说什么暗门子半掩门,要赶她们走。我当初以为是娘家的族人容不下她们,毕竟我那两个妹子不是我尤家的人,是跟着她们娘改嫁来的。要是娘家的人动了心思想占了我爹留下的宅子赶他们走呢。我就回去跟娘家的人掰扯掰扯,我就是傻的,我还为了她们去掰扯,呸,才知道她们母女干的好事!”

上一篇:佟妃养老日常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