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官发财在红楼 第122章

作者:淘姜 标签: 红楼梦 爽文 科举 BG同人

  “?”

  他感性的说:“玉儿得此殊荣,已然有了保障。她又这般喜欢手头的事业,日后便是不成亲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我的女儿合该自由自在、做她想做的事才好。”

  他对贾母也是这番言论。

  黛玉又是得将又是被赐爵,这么大的喜事林家自是择日宴请亲朋。这次贾母也特意乘轿前来赴外孙女儿的宴,就席前与林如海私底下说话,贾母问:“玉儿身上有了爵位,日后亲事再稳妥不过的,便是与王爷议亲也算不得高攀,女婿是怎么想的?”

  黛玉已经过了十二岁生日,亲事可以预备起来了。

  府上倒与北静郡王有些交情,听说王太妃正在为郡王议亲,那孩子的人品样貌都是一等。黛玉即便不到贾家,与郡王结亲也是好事一桩。

  一边是姻亲一边是世交,若两家结为秦晋之好与他们贾府亦是有利,她打算听听林如海对黛玉的安排后再寻机提一嘴这事。

  贾母这次识趣的没有提起宝玉。

  玉儿如今的身份远非常人所能匹配,饶是宝玉是贾母放在心尖尖上疼爱的孙子,她也无法再说出将黛玉许配给宝玉的话。一个是县主一个是五品官家的嫡次子,两个玉儿现在的身份差距太大了。

  以往还勉强可以亲上做亲,如今再说这话不是叫两家结仇么?她歇了这份心思,王夫人倒对林家火热起来,看上黛玉县主的身份,旁敲侧击的想要她打探林如海的口风。

  贾母摇头:老二家的啊,再如何天真烂漫也该有个度。

  林如海笑道:“这事只看黛玉的意愿,日后她若是找到相合的伴侣想要成亲,身为父亲我自是支持。她若是没有成亲的打算,我也不会为了迎合世俗观念逼迫于她。”

  贾母听到这番惊世骇俗的言论差点打翻手边的茶盏,她猛地看向林如海,确认他神色认真,又惊又怒,抖着手说:“你这是做父亲的样子么?我看你昏了头!哪有女子不出嫁的?等你百年后留下玉儿一个该怎么办?她不成婚哪里来的家!”

  “早知你做老子的这般不靠谱,我当初就不该将玉儿给你送回来!”

  林如海长叹一声,知道贾母是为黛玉着想,好声好气道:“老太太,您说的这些我何尝没有想过?只女子一朝出嫁便是便苦乐由他人,我如何忍心。出嫁后的风险难以预料,而留在家里的不足却是可以想见并完全能规避的。”

  林隽夫妇自不必说,即便他们不在了以黛玉的身份还怕林家子弟不奉养她么?

  “且我只说不会逼迫玉儿,又不会阻止玉儿成婚。”林如海笑道:“一切但凭玉儿自己作主,她自己亦有所觉察,我看她颇为满意呢。”

  “我只愿我的女儿活得潇洒,不负此生罢了。”

  这叫贾母无话可说,人家父女两个商量好的,她到底只是外祖母,可以建议,不可指手画脚。至于北静郡王那边,可惜了。

  贾母到底嘱咐了一句:“话虽如此,到底成个家稳当些,女婿在朝为官见识的人多,有那样的青年才俊也该为玉儿筹谋筹谋,或许就是缘分呢?”

  林如海笑着应是。

  等到开席后王夫人希冀的问贾母:“老太太,姑爷怎么说的?”她见贾母和林如海谈了半天,按照贾母一贯的想法以为是在说宝玉和黛玉的事呢。

  贾母淡淡道:“玉儿这边不是我们该考虑的,咱们府上合该设宴为二丫头庆贺一番,到时有那世交家的好孩子你我也该留意起来,宝玉的婚事就在这两年定下才好。”

  听这意思林家这边行不通了。

  原来老太太也没什么本事嘛,往日将两个玉儿的事说的跟真的似的,现在还不是没辙?王夫人食不知味的胡乱吃了几筷子菜。

  罢了,横竖她不过有枣没枣打三竿,不成就不成罢。

  倒是老太太的提议是正理,宝玉适合议亲了。她思量着该如何准备宴席、请哪些宾客,要知道贾府已经很少有人办这样的事了。

  自林家宴席过后谁不赞黛玉的品格,纷纷向林隽打听黛玉可许人家,这就是妹妹太优秀了的烦恼吧。

  林隽丝毫不慌,但凡前来打探的一概以“做我的妹夫要会做实验能支持妹子事业做她背后的好男人吧啦吧啦”一通敷衍,条条款款整理整理都能出一本书了,俨然一副胡搅蛮缠大舅哥的模样,叫众人好一顿腹诽:我们是想娶媳妇,不是迎祖宗。

  没想到林郎中私下是这样的人!

  做他妹夫也太憋屈了吧?听说孔主事便与林家订了亲,不知私底下被林隽何等为难哩。

  一时孔翎收到无数隐晦的同情目光,叫他摸不着头脑。

  不过他也没在意,最近正满面红光的翻黄历看日子,要知道英莲已经十六岁,完全可以将亲事准备起来了嘛。

第114章 药坊

  这几年英莲与孔翎感情稳定,两个郎才女貌,林家实在没有反对这门亲事的理由。

  且孔翎等了这么多年,眼看英莲已到适婚年龄,婚事可以筹备起来了。

  林家一点头,孔翎立马选定最近的良辰吉日,一应流程飞快地推进。

  迎亲前两日,男方要到女方搬嫁资。这一日林家院门大开,一箱箱一挑挑嫁资披红挂彩的摆在厅堂上供大家观看。

  林隽这里有占股那里有分红,并不缺钱,是以给英莲的嫁妆置办得格外丰厚。标配的六大件七小件自不必说,衣物布匹,香料书画更是应有尽有。箱笼塞得满满当当,引得围观人群引颈探看,啧啧称奇。

  待到孔家将嫁资搬走后,林家热闹散去,看稀奇的群众们意犹未尽的离开,今日可积攒了好一通谈资呢。

  看热闹的人走了,自家还要收拾收拾院子才行。英莲也出来搭把手,贺秋道:“你别忙这个,该歇着养好精神,美美的等着做新娘子才好。”

  英莲脸颊飘出两朵红云,姣好的面容显得愈发娇美了。就在此时她似有所感,蓦地望向大门口。

  那里……

  她鬼使神差地走到门口,就见街道不远处站着一位苍老消瘦的老人。

  老人定定望着她,眼神慈爱而悲伤。看见她手上攥着的红绸带,又是欣慰一笑。

  英莲心里徒然酸涩起来,眼眶微红,茫然的看着那位面善的老者。

  那老人对她轻轻点了点头,随后留念的看了她最后一眼,摆摆手转身离开。

  英莲怔怔的目送他远去,不知不觉眼里滚下泪来。

  “怎么站在门口?”贺秋拍了拍她,看见英莲脸上的泪水,忙放下手上的活计将她揽进来:“这是怎的了,风迷了眼?快进来,风大哩……”

  待姑嫂二人走进院中,林家的大门也缓缓关上。老者从街角转出来,呆呆地看了林家好一会儿才释然的离去。

  他便是当初被僧道渡走的英莲生父甄士隐。

  此前道人不知怎的突然没了音信,甄士隐仿佛大梦一场,眼前迷障揭开,恍然发觉自己尘世还有好几桩事情未了,不知怎的竟丢下老妻随道士出了家。

  明明女儿还未找到,老妻亦是无处安身,他怎能放心的一走了之?

  士隐慌忙逃出隐修之所,辗转间才找到英莲的消息,赶到京城见了女儿一面。

  英莲被林家养得很好,且马上就要组建自己的小家庭,女婿为人正派有出息,英莲交给他再放心不过,而他这个不负责的父亲委实不必再出现了。

  甄士隐最后看了眼高大巍峨的城墙,牵着一头老驴,一人一驴慢悠悠的离开京城。

  他要去寻找老妻了。

  英莲出嫁后最不适应的却是黛玉。

  往日姐妹俩闲来可以一起读书写字谈天说地,现在她做什么都是一个人,颇有些无所适从。

  林隽见她郁闷,干脆将她带到工研所上班。

  “陛下有心发展制药行业,安排了好些预备研究员过来,妹妹便做个老师带他们学习化学,顺便研究其它药物的分离提取罢。”

  “大哥与你孔姐夫都领了制造制药设备的差事,这段时间咱们兄妹两可以一块儿工作哩。”林隽笑眯眯的说:“大哥驾车送你。”

  黛玉:“……”

  德福熟练掌握朱古力制作方法后林隽便依言为他在仁寿坊盘了家铺子,专卖各式朱古力。现如今德福的朱古力店已经是仁寿坊的拳头店铺了,甚至以一己之力带动仁寿坊周边商贸繁荣,成为了该坊的地标性店铺。

  京中哪个小孩儿没缠着父母要买一块朱古力尝尝呢?

  没了德福,林隽便暂时缺了接他上下班的人手,招人也是要看眼缘的嘛。是以拖到现在都还没找到心仪的人手,林隽也不急,反正他自己会驾车。

  黛玉:……就是说为何不骑马呢?

  林隽挠头,马车上有他常用的工具资料,都使顺手了,实在懒得换呐。

  别说林郎中驾车技术一绝,且他长相好气质佳,便是赶马车都有一种潇洒不羁的气质。一时竟成为安定门大街的每日一景,好多小姑娘赶早起来就是为了看林郎中驾车上班哩。

  黛玉一向认真,答应带研究员后便仔细备课,力求叫每一位学生都能听懂。如此也不再郁郁寡欢了,每日精神抖擞的与林隽一起到工研所打卡。

  有助手做实验就是快,黛玉带领的团队很快成功从柳树叶中提取出一类能抗炎止痛的物质,被团队命名为柳叶苷。只是这样物质副作用还很大,需要进一步研究。

  但这已经给研究团队和文烁莫大的信心了,能提取其他物质说明黄连素便不是孤例。回报得以想见,给制药厂大量拨款他都不心疼了呢。

  而林隽和孔翎带领工研所的人员将制取黄连素的设备做出来后,开办制药厂的事情提上日程。

  这次他们有了钢筋,建造工坊完全可以使用混凝土,快速、牢固。

  工部的大佬周正看到后这才对水泥刮目相看,以前只当它是一样当粘合剂使用的建材,没想到配合着钢筋用起来这般利害。

  他围着新建的工坊转悠半天,末了领着林隽一起求见文烁,君臣们悉悉索索讨论良久才散开。

  是以这日预备出海的船队便接到一个任务:买矿!

  毕竟矿产好比存款,能用别人家的就先不动用自家的嘛。

  三月下旬,满载着布匹、粉条、味精的商队扬帆出海,依然有军队随行。他们现在鸟枪换炮,早已淘汰火绳/枪配备上燧/发/枪,而淘汰下来的火绳/枪则拢巴拢巴凑了两船以一个‘良心’的价格卖给来自西边的朋友——马里王朝。

  不论是船员、商人、军士还是此番到大文长了好大见识的马里王朝的使臣们都满面春风地同两岸送行的民众挥手,他们会顺着运河而下,到港口换上海船,随后怀揣希望往海外驶去。

  送走商队,药厂这边也要开始招工了。

  这次依然是登报招工。

  八方来酒馆。

  一名男子愤而拍桌:“怎的制药坊招工女工倒比男工多出一倍不止!这是什么道理?”

  “哎你小子,轻点嘛,把我的酒都溅泼了。老板,你们店里的客人弄洒了我的酒,一会儿你可要赔我一舀子。”

  别看八方来酒馆名字取得大气,其实只是一家开在城南的小酒馆。这里大多是穷苦人家,小酒馆的主要客源便是旁边白纸坊里劳作的工人,兜里没几个钱,却因在纸坊做工自觉沾了几分文气,养得眼光高了,显出一种精明的小器——又想显示优越感又不想多掏钱。

  旁的消费不起,来小酒馆一碟卤香干子配一碗兑水黄酒却花不了几个钱,还能吹牛打屁消磨半日的时光,实在是物美价廉的享受。尤其是报纸出现后小酒馆为了吸引客人便每日订了报纸供来客翻阅,识得几个字的工人们更爱来这边显摆了。

  酒馆掌柜的眼皮子都不抬一下,见识得多了这样的口角实在不值得他上心。

  果然不一会儿那人便与先前生气的男子头挨着头研究报纸上的招工启示来。

  “老弟,让让,让我也看看,”这人眯着眼一个字一个字的读报纸上的字,“哟,制药坊招女工百二十名,要求会基本计算……会使秤看秤?有医药常识者优先,嚯!月钱一两!”

  “——男工五十名,要求吃苦耐劳,力大者优先。唔,月钱一两并五百文,工钱很高哩。”白纸坊每月不过才一吊钱呢。

  “怎的只招这丁点男工?凭啥,女人能顶什么用!”

  此言一出,酒馆里顿时热闹起来,认同的不认同的你一言我一语的吵起来。

  “女人怎么了?我大女儿在绣坊每月挣的比你还多呢!”

  “哦,你女儿挣这么多还让你在这边和咱们一同喝掺水黄酒?”

  “掺水怎么了!大夫都说了,度数低,保命!”

  “报纸上说招工可是真的?要真有这事我姐姐家还有一个姑娘呢。那丫头心灵手巧,我看这要求不就是说的我那外甥女的条件嘛。”

  “怎么不真,此前水泥厂不也这般招人的?当初我家里婆娘拦着不让,谁知人家现在每月领的工钱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