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官发财在红楼 第18章

作者:淘姜 标签: 红楼梦 爽文 科举 BG同人

  晚间林如海看到贾敏面色不好,彷佛有什么心事,关心的问:“夫人身体不舒服?怎么不请大夫?”当即让小厮拿帖子去找回春堂的郝大夫。

  贾敏却阻止了,“这么晚了,折腾大夫做什么,明日再去请吧。”她勉强笑了笑:“不碍事,想必是前些日子风寒未愈,明天吃一服药就好了。”

  拗不过贾敏,林如海只好给她兑了碗蜜水喝下,看上去总算好了一点。

  夫妇俩闲谈时林如海提到黛玉与英莲通信的事,感慨:“隽哥儿心善,英莲这孩子幸亏碰到他。”

  贾敏前几日生病,对家里的事有所疏忽,听到此事她有些惊讶,叹道:“英莲有隽哥儿这么个哥哥,以后不愁了。”

  思及黛玉,她又是一叹。

  “你忘了,隽哥儿也是黛玉的哥哥,”林如海笑道:“如今又多了英莲这个姐姐,他们兄妹三个时常通信,我看黛玉开朗多了。”

  贾敏一怔,她时常忧心自己去后黛玉的教养问题。夫君多半不会续娶,她左思右想也只能将黛玉的未来托付于贾母,倒忘了林隽这个侄子了。

  贾母到底上了年纪,精力不济,管不了黛玉两年的。至于那两个嫂子,他们自家的孩子尚管不过来,又能照看黛玉几分?

  听说林隽已有未婚妻,过两年要成亲了罢?

  她心里有了想头,决定与宿州多联系,结个善缘。

  此后林隽常收到扬州送来的东西,譬如林如海搜集的文章、贾敏张罗的吃食衣物,细心周到。

  林隽知道他们这么做的缘由,将这些善意都回报在黛玉身上。

  两家逐渐亲密起来。

  京中。

  七皇子文煜冒着暑热火急火燎地赶到三皇子文烁府中,看到文烁在水榭中悠闲纳凉,忍不住说:“三哥,你怎么还坐得住,那两位动作多着呢,父皇让你处理朝政,这意思够明白了吧?”

  文烁手里转着一支筒状物看得专注,不说话。

  文煜用湿帕子擦了手脸,无语道:“有这么好看?”这个叫万花筒的玩意儿还是他门下的人献上来的呢。拢共三个,父皇母后各送一个,最后一个就被他三哥拿走了。

  他觉得也就那样吧,看个新奇。

  没想到三哥这么喜欢。

  “协理,之一。”文烁突然说道。

  前太子病逝后当今并未再立太子,自年初起当今时常因病罢朝,遂下令二三四三位皇子协理朝政。这几月来朝中暗潮汹涌,二皇子四皇子四处活动,朝臣或主动或被动地参与站队,如今二皇子党四皇子党与为数不多的中立党维持着一个微妙的平衡。

  各方都在等待一个契机。

  “……好好,协理,”文煜内心焦躁,凑到文烁耳边试探道:“三哥,要不要……”

  文烁难言的看了他一眼,“你好生呆着罢,还嫌不够热?”

  文煜讪讪地坐好,他就是不想看到那两位中的任何一个上位嘛。

  “你我只要听父皇的就够了。”文烁安抚的拍拍文煜,将万花筒递给他,意味深长的说:“好东西,不经意间就会变幻。”

  文煜把玩片刻,也品出一点滋味来,随口道:“听说这东西还是一个姓林的秀才做出来的呢。这秀才不专心读书反而研究这些,我看这人是废了。”

  “林?”文烁挑眉,有趣,莫非姓林的读书人都生得比旁人灵性些?

  皇宫。

  老皇帝半靠在龙床上,身上拢着薄被,他双眼半阖,听一人回话。

  得知两个儿子的小动作,皇帝“嗯”了声,神色淡淡,看不出喜怒。

  “老三呢?”

  “三殿下除去上朝少有出门。”那人恭敬地站着,“今日与七殿下于府中会面。”

  “唔。”老皇帝轻轻抬手,“去吧。”

  “是。”

第21章 考前

  这年九月,贾敏病逝。

  她对这个结果有所预料,只是没想到身体衰败得比她预想的更快。

  临死前她拉着林如海,殷殷叮嘱:“我这一去,玉儿就交给夫君了,孝期过后,夫君看或是贾家或是林家哪处好,拜托他们教养玉儿几年罢。”

  林如海泪流满面,他们夫妻感情要好,如何禁得住生离死别。

  贾敏不舍的看着林如海和黛玉,缓缓闭眼。

  黛玉哭得不能自已,险些背过气去,林如海强忍悲痛安抚女儿准备丧事,颇有些精力不济。幸好林隽得到消息后匆忙赶到扬州,协助他料理琐事。

  林隽将英莲也带过来陪黛玉,以免她过度伤心。

  丧事过后,林如海面容憔悴,仿佛老了十岁,林隽看得心酸,忍不住劝道:“叔伯也要保养身体才是,您要是病了,黛玉妹妹要担心的。”

  林如海打起精神:“贤侄说得是,此番多有贤侄相助,我们父女感激不尽。”

  林隽皱眉:“一家人,叔伯何必这样客气。听说妹妹外祖家遣人来接,您是怎么打算的?”

  他见过贾家前来奔丧的人,贾母的意思要将黛玉接到京中抚养。林隽私心觉得黛玉还小,母亲一去就被送到陌生的贾家,心中肯定不安。即使要去贾家,再过几年也不晚。

  林隽看了眼林如海,巡盐御史虽是七品官,但这个职位至仁宗以后由文初的临时差遣逐渐制度化。获得对盐场事务的查勘权,其实际地位逐渐提高,隐隐凌驾于都盐运使司之上1,这个位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非皇帝自己人不能任职。

  且他又是升了兰台寺大夫后被点为巡盐御史,是皇帝得用的人无疑。

  贾家得用的人少,姻亲中除了王子腾就属林如海前途光明,没了贾敏,黛玉便是连接贾林两家的重要纽带。

  所以贾母格外坚决,一定要接走黛玉。林如海看在贾家抚养黛玉的情分上,也不会不管贾家的。

  “依我看,妹妹是不愿离开您的,她那么小,京中人生地不熟,您舍得让她一个人去?”

  林如海叹道:“现在还早,过了孝期再说罢。”

  林隽出主意:“过两年我也成家了,您可以偶尔送妹妹到我家住嘛,正好有英莲作伴。”

  林如海知道他心意诚恳,难得笑了笑:“侄儿有心了,那我就等着喝你的喜酒了。”

  看来他此刻并不打算送黛玉进京,只是不知道发生何事让他改变注意。

  很快林隽就知道了原因。

  十月,当今病重,在病榻上传位于皇三子文烁,居东内,以太上皇自居。

  原来太上皇是这一年退位的。

  不久后林隽收到林如海的信,要送黛玉进京。

  信中隐晦提及“两淮盐政兹事体大,余恐不能长久”。

  林隽恍然,怪不得要将黛玉送走呢,现在正是新旧交接的重要时刻,想必官场各处亦是人心浮动。林如海作为上一任的重要员工,恐怕担心新帝为安插自己的心腹而将其清算。

  这也与书中贾雨村起复对上了。先是新帝登基,急需培养自己的人手,是以才有起复旧员的命令。如此贾政才能运作一番,将贾雨村报上复职候选名单。

  书中林如海至死都在任上,应该不会受到波及。

  林隽接到信的时候,黛玉已经乘坐贾母遣来的船只,向京中去了。

  他在信中安慰林如海不会有事,随后收到消息的孔李二人也赶到林家,三人聚在工作间,讨论老皇帝退位的事。

  “我已决定参加明年的乡试,二位兄台如何?”林隽问道。

  他与孔翎对视一眼,彼此眼中都有跃跃欲试的野心。明年正是乡试年,又是新帝登基后的第一届科考,但凡考上,得到重用的机会更大。天赐良机,一定得抓住了。

  孔翎颔首:“我也要参加。”

  李茂左右看了看,挠挠耳朵,理所当然道:“既然你们俩都参加,那我也参加。”

  林隽孔翎双双无语,虽然某人的理由偏了些,但三人都决定要参加考试,那工研所的进度就要放缓一点了。

  现在所里就纺纱机和织布机两款产品,只要保证质量、按时出货就可以。林隽安排道:“我们先不急着研究新产品,李兄,将你手里的事情都交给德福,好好备考。”

  李茂负责与订货的客商打交道,天南海北的人聚在一起,各种八卦都能听到,有趣得很,他有些遗憾:“好吧,等我考上后还是要交给我哦。”

  “……好。”

  接下来的大半年,三人组成考前强化培训班,刷题、模考无所不用其极。到次年七月,大家做题都做麻木了,只想赶紧考完了事。

  乡试第一场定在这年八月初九,提前一天进考场。七月下旬,三人包袱款款的在各家大人目送下登上去应天府的船。

  李茂激动不已,念叨着:“终于要考了终于要考了。”这几月准备考试那叫一个殚精竭虑哦,他都熬瘦了。

  孔翎没好气的拍下他搭在自己肩上的手臂:“收声。”

  “偏不!”李茂挑衅似的堵在他耳边嚷,林隽正要开口,李茂夸张的偏头不看他:“隽哥儿,快转过去,我暂时不想看到你的脸。”

  林隽这个魔鬼,定期让寿朋、林父、林如海出题做,自己做就罢了,还不放过他和孔翎,天天拉着两人肝题。

  李茂现在看到他那张人畜无害的脸就害怕,生怕他一开口就是“我这儿有一套真题与二位兄台有缘……”。

  林隽:“……”嘁。

  他早早拜托寿朋先生在贡院附近租了一家小院,三人加上各自的小厮刚好住下。

  他们只第二日拜访过寿朋先生后就呆在小院不出去了,李茂想去游览秦淮河都被他按下。也不刷题了,保持身体健康,精神充沛即可。

  时间很快就到初八,寅时便开始入场。三人拎着考篮走到贡院门口,此时天还未亮,门口早已挤满考生,周围有军人扯着嗓子维持秩序,放眼望去,乌泱泱人头攒动。

  李茂吃惊的瞪大眼:“好多人!”

  孔翎神色凝重:“今年科考的人尤其多。”

  他们来的还算早,这里已有上千人了吧?

  看来大家的想法都一样:抓紧新帝主持的第一届考试上位!

  今年未开恩科,只怕明年的会试人更多。

  林隽拢袖感叹,太卷了!

  每个省录取的举人数目早已定好,应天府这次计划录取一百二十人。这还是新帝上任多加了二十个的结果,往年基本在一百人左右。

  举人录取率只有百分之三、四,几千人争百来个名额,比肩后世公考啊。

  林隽拍拍皱着脸的李茂:“莫慌,想想你熬夜做的那些题,是不是立马就有安全感了?”

  李茂瞬间麻了,不仅不慌甚至还想抱怨前面的进度慢呢。

  排好队,晨光熹微时才轮到他们过检,经过细致的搜检,三人终于进了贡院,林隽捏着自己的号牌,长眼一弯,笑着对孔李二人道:“二位,三日后见。”

  李茂重重点头,孔翎也少见的露出个温和的笑容,“三日后见。”

上一篇:我的外甥是雍正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