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官发财在红楼 第69章

作者:淘姜 标签: 红楼梦 爽文 科举 BG同人

  “莫急,我一件一件与你们分说,”林隽拢袖道:“你们知道商帮吧?”

  孔翎点头,原玉则露出好奇的眼神,“隽哥儿,展开说说,我只是隐约听说过啦。”他家世不错,自小在京城长大,还没有机会深入了解呢。

  林隽对上他求知的双眼,少不得为其解释一遍。

  商帮即是商人们自发性的以地域、血缘、乡谊为纽带建立的合作互助的群体组织。而这种帮会组织没有法律的约束,主要靠道德、德行来约束成员进行商业交易,优缺点并重。

  文朝大大小小的商帮数不胜数,其中以晋帮、徽帮最为出名。

  “这合作社便是以此为参照,将边商与内商、水商整合起来达到抗衡大盐商欺压、分担风险压力、互惠互利的效果。”林隽娓娓道来。

  “哦哦~”原玉仿佛听故事,捧场点头。

  开中法施行以来,盐商们逐渐划分成不同的群体。边商主要是来自边镇的居民,他们不参与支盐,负责向朝廷指定的开中地点纳粮获取盐引;内商则是淮、扬附近的盐商,从边商手中购买盐引后再下场支盐;水商则从内商处购买大袋盐运到贩盐区售卖。

  这样来看盐商们已经初步形成协同合作的局面,应该互利共赢才对。然而由于边商的利润与引价、粮价、运费息息相关,如今盐引壅滞,内商便极力压低引价,所以边商的利润越来越低,已经走到末路。水商更是只能仰赖内商鼻息买盐,没啥话语权可言,可以说内商才是这条利益链上的最大赢家。

  内商大鱼大肉,水商还能捡些边角料吃,边商只能在一旁干咽口水,偶尔喝口汤罢了。

  林隽要建合作社,必定绕不开这三类商人。合作社要想顺利运行则要保证每个成员都能有利可图,实实在在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才行。

  现今的边商、内商好似一对怨侣,离不得又处不好,抱团的同时又互相伤害。合作社则要改变他们各自为政的局面,以合作经营-利益分配的方式让参与进来的商人都有一口肉吃。

  “来来,观朴兄,仲勉兄,你们与我看看这些个规定可行得通?”林隽翻出笔记本,将他之前写在计划书里的条条框框一句一句的与二人探讨其可行性。

  原玉表字仲勉。

  合作社的运行规则简单粗暴,一言以蔽之:销售额减去成本即是最终的利润,将利润预留出次年的预算后再以分红的形式分配。

  实际行动中当然还需要与商人们一起详细探讨并罗列出需要算作成本的各项名目。

  孔翎看得频频点头,按照林隽的规划,这样确实可以将三方整合起来,达成多赢的局面。

  原玉则挠头问道:“看着确实不错,只是你准备怎么解决守支时间长的问题?长时间等待也是时间成本呢,内商会不平衡吧?”

  林隽诧异的看向原玉,这小子看问题还挺犀利,文烁眼光果然独到。

  他神秘一笑:“这是整个盐务都要解决的大问题,我来之前已与陛下商讨过对策,就看他那边进度如何了。”

  原玉眨眨眼,原家在京城也是有头有脸的人家,耳濡目染中他基本能看出京中许多贵族都参与到盐贸中,要说谁手中盐引最多,除了两淮的大盐商就是贵族们了罢?

  按林隽透出的意思,陛下要动手了?他识趣的没有多问。

  孔翎没管他们的眼神交流,看完计划书后问:“你可有找好相关成员?”计划再好,没人也不行啊。

  他们现在直奔大同,难道林隽要先去那边找边商?

  林隽点头:“你知道我那堂伯之前在扬州任巡盐御史,他倒认识几个一直规矩行事的盐商,已与我书信引荐过了。”说到这儿林隽不由得唏嘘,那几个小盐商因为受不住前盐运司官员的盘剥与大盐商的排挤,心灰意冷的再找不到出头之日就要跑到边疆转行做其他生意了。

  这次到大同既是与他们详谈又为见一见他们推荐的边商花榆。

  他们一路急行,只中途在驿站休整,白日里则尽力赶路,到第五天便到了大同。

  原玉还好,林隽看着孔翎憔悴不少的小脸,安抚道:“我怕他们等得及就走快了些,回去便没这么赶了。”

  孔翎精神头很足,就是身体疲惫。他摆摆手,呼吸着边境苍凉的空气,双眼明亮:“这里比之京师又是另一番景象。”

  大同是戍边重镇,这里的建筑不似京城那般讲究精致,以实用坚固为主,粗简厚重。

  街上行走的男女看着都格外健壮凶悍,随身携带武器者甚众,可见民众风气尚武。见到他们一行陌生人,众人纷纷投来警惕的视线,直到确定几人没有威胁后才移开目光。

  林隽找人问到约定的客栈位置,领头朝三福客栈走去。

  客栈里客人不多,林隽一行刚踏进门,正对着大门坐着的一名汉子便双目炯炯的望过来,拱手问道:“敢问诸位可是打京城来?”

  林隽含笑点头,“好汉可是扬州来的韩大哥?”

  那汉子一拍大腿:“是我!小哥儿便是与我通信的林兄弟?”

  “正是。”林隽让德福去办理入住,随后领着孔原二人走到韩年这边,与他介绍过孔翎原玉后笑说:“劳韩大哥久等了。”

  韩年爽朗一笑:“是为兄来早了,三位快坐。小二,来一坛酒,切几斤肉。”

  “好嘞!”

  待林隽他们坐下,韩年便迫不及待的问:“林兄弟,你在信中说的建那个合、合、”

  “合作社。”

  “对!建合作社的消息是真的?你再给我详细说说。”

  显然这韩年是个性急的,林隽正要开口,韩年又道:“稍等,我与你说的花榆和另几人也在客栈里候着呢,我把他们叫下来一起听。”

  林隽笑眯眯的点头。

  韩年忙打发小厮上去叫人,随后挠头不好意思道:“让诸位见笑了,我实在对这个合作社感兴趣得很。”不仅对合作社这个新式组织形式感兴趣,更对这里面透露出来的官方背景垂涎呐。

  他老韩就亏在没背景上了,不然怎么会被那何家弄到这步田地?何家人倒假惺惺的请他一起做事,韩年心中不屑,这打一棍再给个甜枣的手段想用到他头上?没门!

  他宁愿饿死也要与何氏不共戴天。

  林隽几人笑道:“理解,理解。”

  不一会儿就从楼上下来几个大汉,不知是因为四处贩盐所以壮实还是壮实的才能吃得起卖盐这碗饭,反正这几人都长得高高壮壮,一看就不好惹。

  其中花榆生得高眉深目,似乎有些外族血统。

  韩年见林隽打量花榆,生怕他们是那种对异族长相存在偏见的人,忙解释道:“我与花兄弟都是土生土长的大同人,从小一起长大。不过我十来岁时举家搬去扬州,机缘巧合进入这行,没想到正好花兄弟也在做这一行,我们兄弟合作好多年了。哈哈,别看他样貌与我等略有不同,其实祖上八辈都是本地人呢。”

  “这次是我连累花兄弟了。”他被打压不说,花榆手里的盐引也卖不出去,损失极大。

  花榆不悦皱眉:“你又没错,何必再说这些?”都是那何氏欺人太甚。

  “不说了,不说了。”韩年爽朗一笑,看着林隽几人道:“俗话说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不机会就来了?林兄弟,咱们人到齐了,你给大家伙讲讲合作社的事。”

  林隽挑眉,这位韩年看着大大咧咧,却是个粗中有细的聪明人呢。只是他为花榆解释这一通也能看出其品行尚可,是个重情重义的。

  如此林隽也就放心了。

  他将重新完善过的计划书递给韩年,“韩大哥先看看。”

  韩年郑重地接过纸张,他们几个都识字,凑在一起仔细研究,看完后又悉悉索索的讨论一番。

  这其实就是把他们的利益绑在一起了,以后一切对外都以合作社的名头行事,合作社挣钱,他们挣钱;合作社亏钱,他们亏钱。

  几个水商眼睛一亮,照这么说他们以后就是这个组织里的一环,与内商边商是平起平坐的关系,再也不用看内商脸色行事了。

  花榆也没意见,毕竟按照计划书上写的,以后运粮的运费、过路费都算在成本里面,而且引价、粮价的波动也是大家一起承担,比他自己一个人承受引价浮动的风险小多了。

  而韩年则眼珠一转,说:“我们看明白了,林兄弟,成立合作社没问题,只是我们为这个合作社出钱出力,合作社又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方便呢?”

  他觉得这种方式不好不坏,毕竟内商虽说要承担守支的压力,只是他们也可以将盐引囤积起来,等到盐场可以支盐时再高价卖给其他盐商赚取不菲的差价。何氏便是这么敛财的,只他手里资金不多,承受不起大量盐引砸手里的风险罢了。

  原玉与孔翎使眼色:看到没,这韩年是个狡猾的,果然商人都不是什么普通角色。

  孔翎深以为然。

  韩年这个问题尖锐得很。

  林隽被他问到脸上也没什么不高兴的,谈生意嘛,有兴趣才会谈,没兴趣早就礼貌客气的走远了。

  他竖起手指:“加入咱们合作社有三个大的好处。第一,合作社作为登记在册的组织,只要合法纳税便会受到官方保护。倘若遇到头铁的官吏偏要盘剥、收取额外的诸如‘赈济银’、‘科罚银’等隐形费用时欢迎举报,这也是为肃清官场出力了。”

  韩年几人交换视线,这……说的是好听。

  “第二,作为先期试验点,朝廷方面会给合作社以政策支持,譬如合作社合理支盐时各盐场为其优先支盐。”这也是提早与文烁商量好的。

  韩年眼睛一亮,这个政策算是戳到他的痒处了。

  说有三个,他目光灼灼的盯着林隽,这最后一个好处又是什么呢?

  林隽笑道:“第三嘛,若合作社运行良好、行事规范,以后将会在全国推广,作为官方对现行盐法的补充机构。到时诸位作为试行此法的第一批元老,也会参与进机构规则的完善之中哦。”

  这是他们想的那个意思吗?

  韩年呼吸急促,即便不能换上一层官皮,但都能参与制定规则了,他们在这一行的地位还有谁能撼动?

  林隽老神在在继续说:“至于纳税方面、开中消息贯通方面也是有很多肉眼可见的好处哩。”

  韩年本就心动,所以才一得到消息便往这边赶,现在更被林隽一番话挑得心向往之。只是他向来谨慎,所以才在何氏的打压下苦苦支撑了这么多年呢。

  他笑道:“要是像林兄弟说的这么好,我们兄弟几个肯定撸起袖子就干了。”边上几人赞同点头。

  “只是你别怪我老韩胆小,我们都上有老下有小的,做事难免畏缩了些。”

  林隽亦是和气的点头:“就该如此,韩大哥这样慎重才好呢。”

  韩年眉开眼笑,片刻后试探道:“我们都没问题,就是诸位也知道现在支盐困难,这……无盐可支我们也产生不了利润呐,那岂不是辜负朝廷给的大力扶持?”

  吹得再天花乱坠,最终也得落脚到食盐上呀。

  “这事陛下也正在解决呢。”林隽看着成竹在胸,“我等静候陛下佳音即可,先把合作社框架讨论出来,想必到时就会听到好消息了。”

  林隽他们在大同为搭建合作社忙碌,京中文烁也联合太上皇干了一件大事。

  随着第二届足球联赛拉开序幕,京中愈发火热起来。

  今年甚至还有外省的球队、商人参与到这一场盛事中,这还是足球前线的功劳呢。

  不少到京中旅行、经商的人总要被本地人安利报纸这个好东西,外省看报的人多了,甚至还有行商专门代购报纸,听说闽省一份报纸都能卖到一百文的高价呢。

  有足球前线的报道、行商的口耳相传,足球这项运动辐射到周围各个行省。来京参加比赛的人多了,商人们赚的钱也多了。

  更不必说足协,银子哗啦啦的往协会流,让所有人都眼热不已。因为有太上皇这座大佛镇着暂时还没人敢打摘桃子的主意。

  打不过就加入嘛。

  于是京中自诩在皇室面前有几分脸面的人家便纷纷求到太上皇跟前:圣人,求带。

  文烁正好要整顿盐务,与他的智囊团林、易二人商量后,决定让他们用往年的盐引来换取各省球赛的举办权。

  林隽:“因为种种原因市面上充斥着数之不尽的盐引,甚至将数十年后的盐引都已发行,所以才导致引价贱而难卖、盐场难以支盐。”

  要整顿盐务这就是绕不开的大难题,否则不论如何处置官员、盐商,只要盐场开盐,你今年的盐引可以领,我往年的就不可以了?一样的户部印发还分个三六九等了?如此守支问题始终不能解决。且还不能直接作废旧年的盐引,盐引就像国债,都是别人真金白银买来的,本来朝廷开空头支票就引起骂声一片,再不认账恐怕会引起民乱的。

  “如此朝廷只能动用办法收回过量发行的盐引,将旧年的盐引销毁,以后才可按需印发,保持守支平衡。”

  文烁心有戚戚:“朝廷哪里拿得出钱哦。”

  硬收回是不能的,只能动用金钱买回来这样子。

  “陛下觉得足球怎么样?上皇都说此乃与民同乐的赛事,咱们在京城办只能京中的百姓看到,多可惜,其他有资格的行省也可以举办嘛。”林隽眯起长眼:“譬如说第三届联赛在金陵、扬州、苏州举办都可,就看哪个地方最有资格呀。”

  他给了文烁一个狡猾的眼神:“这资格嘛——还不是足协的几位会长审核决定。”

  文烁似有所悟,但眼前还蒙着一层看不分明,他淡定的看向林隽:“元卓,你有什么好主意就一并说出来罢。”

  “让手中持有大量盐引的有意向参与进来的勋贵们拿旧年的盐引来换。”林隽捶手道,“至于多少盐引换一个坑位,您与上皇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