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红楼话聊斋 第165章

作者:玄月扶摇 标签: 红楼梦 轻松 BG同人

  一句话概括:那都是害人的玩意儿,家里没长成的小姑娘,可千万不能看那个。

  当初第一部 话剧上映时,如果不是贾敏已经嫁人了,史太君是绝对不会放女儿来看的。

  倒是贾敏看完之后,回去把《倩女幽魂》的剧情跟母亲说了,让史太君对这个新出炉的大剧院刮目相看。

  当时她拉着女儿的手,谆谆教导,“看见了没,不管夫妻之间再如何投契,相处时该耍的小手段还是要耍的。

  这故事里的聂姑娘就很好,不但能洞察时机,还会为自己争取。

  如若不然,她一个不知死了多少年的女鬼,又怎么可能得到死而复生的机会,还做了诰命夫人?”

  贾敏知道,母亲是在点她。

  因为她和夫婿林如海的相处,太过才子佳人。母亲怕她在这种相处模式中迷失自我,将来林如海纳妾时伤心伤身。

  她倒是想安抚母亲,可是她也不能保证,日后他们夫妻在子嗣上就一定能顺遂。

  若是等到林如海过了三十五岁,两人仍旧膝下无子,哪怕为了子嗣计,她也得主动给丈夫纳妾。

  最让她觉得无奈的是,只看林家连续数代单传,只怕林如海在子嗣上也颇为艰难。

  她只能像母亲保证,“太太放心,女儿心里都清楚。”

  “但愿你是真的心里有数。”史太君叹了一声,温柔地把女儿搂进了怀里,“也是我当初有些魔怔了,一心想着文官家里干净,却没想到还有子嗣艰难这一头。”

  说实话,史太君是颇有些后悔的。

  但事情已成定局,贾敏已是林家妇,后悔也已经晚了。

  如今她只是日夜烧香,期盼女儿在子嗣上顺利些了。

  自从听过了《倩女幽魂》的剧情,史太君对于剧院编排的剧目就上了心。

  哪怕贾代善“卧病”期间她不能出去,也会遣一个心腹嬷嬷买票去看,回来就在贾代善的病榻前绘声绘色地诉说,也算是给他们夫妻一起解闷了。

  这些故事,把不得不病的贾代善听得是目瞪口呆,因长久卧床而僵直的骨头,都感觉松散了。

  “这个姓萧的,前面看着还人模狗样的,怎么这么不是个东西?”

  “还有那个黄九郎,果然是个畜生,哪怕成精了,也是个没心肝的东西!”

  “这小姑娘不错,掉进坑里还知道自救。若是咱家的姑娘都有这股韧劲,咱们这两个老骨头,以后就不用悬心了。”

  因着他年轻时常年带兵在外,家里所有的事情都需要妻子操持。

  他心里很清楚,如果自己娶一个菟丝花,贾家也就败落一半了。

  所以,他对女子的审美,一直都是身子康健,性格坚毅,享得了大福,扛得住大祸的那一款。

  为何他明知道妻子偏心小儿子,还一直十分敬重?

  就是因为整个贾家如今的荣耀,也有史太君一份功劳。

  天子拜定北侯为将的消息传出来之后,贾代善当即就从床上跳了下来,走到空旷些都外间打了一套拳。

  “哎呀呀,老夫这苦楚,总算是要受到头了。”

  琢磨着病愈后第一件想干的事,他就一叠声吩咐二管家林忠去买话剧票。

  史太君当时也没阻拦他,等票买回来之后才提醒他,“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你卧床这么久,不可能一下子就好全了。”

  贾代善:“……所以呢?”

  史太君让林忠把票给了自己,得意洋洋,“所以这几张票也不能浪费,我和儿媳、女儿替你消受了吧。”

  贾代善:“……”

  ——大意了,忘了这茬。

  当着贾代善的面,史太君就让人去给女儿送信,邀她明日一起去看话剧。

  至于两个儿媳,她只准备带大儿媳张氏。

  倒不是她不想带王氏,只是王氏这一胎怀相一直不好,为了肚子里的孩子,还是不要乱跑了。

  且不说消息传到后宅,王氏听了如何恼怒,反正张氏是挺高兴的。

  因着公爹需要卧病,她已经好久没有出去交际了。

  因而到了这一天,史太君就带着儿媳和女儿一起,用了林家常用的那个雅间。

  趁着话剧还没开始,张氏和贾敏一起到傅家的雅间里拜见公主,三人总算是重新凑在了一起,仿佛有说不完的话。

  直到舞台广播通知,说是剧目要开演了,姑嫂二人才告辞离去。

  送走了她们二人之后,徒南薰也准备好好看看这部她没有提前听过故事的《梁祝》。

  “当初我要你先给我讲故事,你弄得神神秘秘的。我倒是要好好看看,你把《梁祝》给魔改成什么样了。”

  “魔改”这个次,也是从傅玉衡这里学来的。

  当初那部轰动一时,造成现象级影响的《画皮》,据傅玉衡所说,就是被他给大幅度魔改了。

  后来徒南薰追着问了原版的故事,就拍着手说改得好。

  梁祝的故事是她从小就听的,教坊司里有各种乐器演奏的《梁祝》曲子,梨园也在宫中唱过《梁祝》的戏曲。

  甚至于大剧院要演《梁祝》的消息传出去之后,当初进了教坊司的那一批口技艺人,还仗着知道故事脉络,先编了一部有声剧。

  民间的有声剧团也有跟风的,不但《梁祝》被炒了冷饭,其余古典传奇和民间故事,也都旧瓶装新酒,有了翻红的趋势。

  可无论外界如何,话剧迷们对于大剧院的改编,一直很有信心。

  他们相信,傅五爷一定会给他们不一样的惊喜。

第114章 梁祝的真谛

  这次的话剧一开始, 细心的观众就发现,舞台布局和从前不一样了。

  从前都是在画布上描绘的布景,如今却变成了一块和布景大小差不多的玻璃。

  本该是布景上的画面, 都转移到了玻璃上,而且玻璃不动,上面的场景却会随着剧情的发展而变化。

  一时众人都稀奇起来,隔着小桌子相邻的观众,也不管是不是旧相识,便凑下一起讨论起来。

  “那是什么呀?”

  “看着像是一块大琉璃。”

  “我也看出来是琉璃了,如今京城最大的琉璃生意,就在三位驸马手里攥着呢。

  他们用琉璃不稀奇,只是那琉璃上的画, 怎么还会变呢?”

  “这……恕学生见识浅短, 也是头一次见这个。”

  “嘿, 别说先生您了,小人自认有些家底,世间珍宝也见识过不少,眼前这个也是头一回见呢。”

  这么大一块玻璃, 又打磨得这么光滑平整, 说是无价之宝也不会过。

  三楼的包厢里, 徒南薰也在问傅玉衡,“这就是你和两位仙人折腾出来的法宝?”

  傅玉衡道:“我就是出个灵感,主要出力的还是巩仙和翩翩姑娘。不过能造出这么好一块大琉璃,他们两位的确是出了力。”

  不然以如今的工业水平,怕是有点难。

  却原来, 巩仙入京之后, 只在他们家住了一夜, 就立刻和翩翩投入了对玄学版电影放映机的研究中。

  两人不愧是世间少有的炼器高手,再有傅玉衡对电影放映机的描述又极尽详实,不过七八天,就先弄出了这个电影银幕。

  不过,两人的研究至此也进入了瓶颈。

  就像如今这样的,屏幕上只能放映静态的图片,连一张稍微复杂的动图都无可奈何。

  两位大师有些沮丧,傅玉衡却已经觉得十分惊艳了。

  ——就这科研速度,这动手能力,两位高人可真是生不逢时呀。

  若是生在我种花家,岂不是有多了两个大科学家?

  见两人因研究停滞不前而颓丧,傅玉衡立刻对他们大家赞赏,还带着马介甫等一群朋友一起吹捧。

  具体就是让他们明白:你们已经很厉害了,这个东西本来就不好弄,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遇到瓶颈就适当放松。正所谓一张一弛,文武之道嘛。

  巩仙和翩翩能修炼成仙,本身就不是泛泛之辈,先前不过是一时钻了牛角尖。

  被众人联合开导之后,两人也意识到,因为前阶段的研究太过顺利,他们难免有些飘了。

  如今突遭坎坷,未尝不是他们心态不稳,上天给的警示。

  两人接受了众人的好意,准备把研究进程先放一放,好好领略一番京城的繁华。

  而傅玉衡则是迫不及待地先把玻璃屏幕和初级放映机用上了,给了观众们好大一个惊喜。

  不过,随着舞台上的故事渐入佳境,徒南薰和其余观众一样,都没心思关注那块大琉璃了。

  在传统故事里,祝英台虽然女扮男装,行为离经叛道,但日常的言行举止,也都是十分淑女的。

  当然了,学男人走路,粗着嗓子学男人说话是在所难免的。

  舞台上这版祝英台,却是大大颠覆了过往的形象,整一个假小子。

  为了把雏鸟放回窝里,祝英台挽起袖子就爬树,还和一群男同窗在蹴鞠场上争雄。

  最重要的是,印象中的才女祝英台,为了应付考试,竟然还得头悬梁锥刺股地让梁山伯给她补课。

  二楼的观众议论纷纷,雅间里的徒南薰也是无语至极。

  “台上这个,真的是祝英台吗?”

  “是呀,演的就是祝英台呀。”傅玉衡点了点头。

  徒南薰纠结道:“可是,祝英台不是个才女吗?后面她还替自己哥哥靠科举了呢。”

  对此,傅玉衡理直气壮,“谁规定祝英台一开始就是个才女的?梁祝的故事,就不能包含才女养成吗?”

  徒南薰:“……你说的好有道理,我竟无法反驳。”

  夫妻二人正在斗嘴玩,绿萝进来禀报,“公主,驸马爷,莲花姑娘来了。”

  因着伍秋月和武莲花的姓氏读音相同,为了好区分,底下的人称呼她们时,就以名字做前缀。

  徒南薰眼睛一亮,“她这是有空了?快请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