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安静的九乔
除了宝玉在纸上写下的四名皇子,还有九名皇子参与了夺嫡。可想而知,这位"四大爷"一路走来,政敌环伺,他一旦即位,自然是毫不留情地给予打击。
当然了,这是仙音所说的"原型",不能与本朝之事——对应。只是宝玉不能确知,今上对贾家,是否也像四皇子对曹家那般,心存不满,刻意针对。
就在这时,外头传进来消息,说是秦氏没了。宝玉心中似戳了一刀的不忍,但再如何不忍,也只能勉强按捺着,忍着,让珍珠等人替他换过外头的大衣裳,赶忙去贾母那边。
贾母那里,凤姐、王夫人等也都已赶到了。荣府中人大多交换着"你也知道了"的眼神,对秦氏病亡并不感到太意外。
待到天大亮了,荣府这边所有人一道,浩浩荡荡地往宁府过去。
宁府最乱最闹腾的时节已经过去,有些本家过来正在帮忙料理。
然而尤氏那胃疼的老毛病又犯了,只得睡在床上,而贾珍哀恸过甚,哭得人都脱了形儿,完全不能理事。у??у
秦氏的两个贴身丫鬟,瑞珠、宝珠,都甘愿作为秦氏的义女,正披麻戴孝着准备摔丧驾灵。贾母听说,便念了一声佛,声音极低地说:“如此也好,为东府少造一层杀孽。”
宝玉按照事先与凤姐商量的,去贾珍那边荐了凤姐,来帮宁国府权理一个月的事。
贾珍听闻,点头道:"宝兄弟想的说的果然安贴。"便去寻凤姐。
凤姐想要权理宁国府,是与贾母、贾琏和宝玉都商量过一回,方才定下来的。这一来是为了拦住贾珍治丧过奢,僭侈逾制,二来是为了天幕上说的"弄权铁槛寺"一事。
如果凤姐亲自主理为秦可卿治丧之事,便必然前往铁槛寺。因此凤姐想她那件"弄权铁槛寺"的过错,应当与这件丧事有关。
于是她便与贾琏商量了,一旦她在铁槛寺得到什么线索,便立即告诉贾琏,由贾琏前往长安县,看看能不能消解张金哥那一段冤孽。
贾琏正因为凤姐近日一向不理他,坐卧都无精打采的。现在听凤姐说有一桩"正事"
要交代给他,浑身的骨头似乎都轻了两斤,一口答应下来。
贾母宝玉那边自然也没话说。
倒是贾珍去寻凤姐,话里话外竟还挪揄了两句:“倒没想到大妹妹还愿意出来理事。”
凤姐一听,就知道贾珍听过天幕上解说自己的那一段。要是由着她的性子,凤姐要么是柳眉倒竖,毫不客气将贾珍骂上几句,要么是翻脸不理,掉头走人。
但为了“铁槛寺”的那桩公案,她只淡淡地说:“珍大哥哥说笑了,自那次之后,我被老太太好生敲打一回,好多事都不管了,如今就是闲人一个。珍大哥哥需要我搭把手,我就搭把手,顺带也在侄儿媳妇跟前尽一份心。若是不需要,那我便侍奉老太太回去了。”
贾珍哪里肯放凤姐回去?忙求了又求,又亲自求到贾母与邢、王二位夫人跟前,将事情说定。
凤姐闲下来,便与宝玉两人交头接耳:"你说,珍大哥哥那晚是真的没见到天幕吗?"
宝玉叹了一口气,道:"就算是见到了,他也不会改的。"
宝玉如今是渐渐阴白了:这贾珍,自从贾敬出家修道,再管不了他之后,就成了宁府里说一不二一手遮天的唯一主子。在他的淫威之下,宁府里纵是人人知道的丑闻,也传不到他耳朵里去,或者,就算是传到贾珍耳中,贾珍也不会在乎————闲话又怎么样,闲话又不会让他掉去二两肉!
凤姐暗自气愤不已,小声说:"真恨不得那夜的天幕是大白天放出来的。"
毕竟天幕上点评她和宝玉,就都是在光天化日之下。
宝玉却摇摇头:“不行,那晚天幕上说的有些事干系太大……”
凤姐一想,也是如此,只得作罢。
谁知很快贾珍与凤姐起了冲突——起因是贾珍将宁府的钥匙、花名和账簿都交给了凤姐,一转脸,就又命管事去凤姐那里支一干两银子。
凤姐见这金额实在太大,多嘴问了一句,这才得知:如今虽没有薛蟠了,可贾珍还是联系上了薛家的商铺,找到了那库房里封存着的一副好板,也就是给义忠亲王老干岁留的,滨海铁网山楂木。薛家如今没有薛蟠主持,管事也不给贾珍打亲友折扣,就直接喊了一千两白银的价格。
贾珍此刻恨不得代秦氏去死,哪里还有什么不答
应的,当下就命人去账上支一千两。
凤姐听说,连忙先稳住跑腿的人,赶紧命平儿将这事告诉贾母。
贾珍这边,贾政也在劝,只说那副好板子原本是留给皇家之物,恐非常人可享用的。贾珍不听,正要一意孤行的时候,贾母到了。
“珍哥儿,此事不妥。”贾母苦口婆心地劝道,说起前些日子天幕传下仙音,世人早已盯着贾家,如今为秦氏治丧,一千多两银子,为贾蓉捐个龙禁尉倒也罢了,再用老亲王留下的寿材,着实是犯忌讳。
谁知贾珍油盐不进,根本听不进贾母的苦口婆心,开口便道:“前几回那天幕上都是说的荣府,老太太,侄孙儿虽年纪轻,但打理的这宁府上下,硬是没出过什么事儿。”
贾母一听,气得真想把手中的拐杖砸到贾珍脸上去,又想让宝玉把那什么“造衅开端实在宁”的谶言说给这不知好歹的东西听听,但想想还是觉得兹事体大,硬是忍住了,一面让贾政和宝玉继续劝,一面又偷偷派人去宝钗那里送信,拜托薛家的铺子,别真依着贾珍说的,直接把那块樯木解锯糊漆。
就在两边热热闹闹争执的时候,突然有人送消息进来:“宫里有人来了。”
“宫里?”贾母如今最怕这两个字,“怕不是宫里也看见那晚上的天幕了?”
贾珍这时也略清醒了些:“晚上?哪天的天幕是晚上的?”
他看见贾母等人的表情,心里好似明白了什么:"是侄孙错过了什么吗?"
贾母纵想骂他,也没这心思了,连忙让男人们都迎到门外去。只见是六言都太监亶守忠过来,却并未负诏捧敕,只是手中捧着一只匣子。见到贾珍贾赦贾政一干人匆匆忙忙迎出来,夏守忠便皮笑肉不笑地望向贾政,道:"受令千金之托,将此物送来。"
贾政这时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连忙谢了,接过那匣子,又要请夏守忠入内吃茶。夏守忠却只是不肯,没说两句话,就带上几个跟来的小内监匆匆去了。
贾政满心疑窦,捧着那匣子,一直捧到贾母跟前。
王夫人听说是元春从宫中送出来的,母女连心,也赶紧凑上来。
贾珍贾赦等人也大多存了好奇——宁国府的丧信这才刚传出去,宫中就有了反应,偏偏还是贾家的女儿托人送出来的。
贾
母托着匣子,轻轻打开。
众人一起“咦”了一声。只见那匣子里是一枚玉摆件————只玉蝉,正落在一截玉雕的树干上。那原本的玉质便是灰白与赭色相间,雕工又极好,只见赭色的树干,灰白色的蝉,正微微展翅,下一刻似乎就要飞起。
众人围着贾母,望着这枚摆件,都在猜元春送这东西到底是什么用意。
宝玉一眼瞥见,便道:“蝉…知了!宫里送来了一只”知了“。”
贾母脸色顿时一变,而贾珍也一拍大腿:“知了,宫中的意思是 知了’。”
可是宫中究竟知了什么?
宝玉忙将贾珍拉到一边去,凑在他耳边,捡那些不太伤情面说与贾珍知道。贾珍方知,这"知了”二字的分量有多重。
贾珍一唬,立时变了脸色,站也站不稳了,连忙拄着手中的一根拐棍,对宝玉和其余人摆摆手:“各位亲友,我这里伤痛太过,着实不能理事,这丧仪该如何处置,原本就是拜托给大妹妹的,一切大妹妹看着办,看着办……”
说着,他也和尤氏一样,称病倒在床上,放手将一应事务都交给凤姐料理。
贾母等人见好不容易劝住了贾珍,没让他动那块义忠亲王老千岁留下的板子,但再看看元春从宫中送出来的玉知了,也着实没能感受到任何快慰——
元春在宫中,究竟又遇上什么事了呢?
皇家,对贾府之事又究竟”知了“多少呢?
两天之前一
元春放下手中的墨笔,将刚刚管写清楚的文稿又读了一遍,确认文字中没有任何犯讳之处,这才双手捧着纸,将上面的墨迹轻轻吹干。
她察言观色,已能确认,皇帝陛下确实没有看见昨晚的"天幕"。
说来也真是奇哉怪也,这天幕竟真不是所有人都可见的。然而元春却完全弄不懂规律,究竟哪些是天下所有人都能看见的,哪些是只有贾府中人才能看见的……或许这些本就该天上仙人定夺,凡人无法置喙。
但元春也暗暗告诫自己,干万不能掉以轻心。就算是皇帝陛下看不见的“天幕”,也并不意味着宫中就没有其他人也能看见。
“夏内相,这是奴记下的‘仙音’所说,烦请呈给皇上。”
站在元春面前,一直监视她默写仙音的,是六言都太监夏守忠。元春自打进宫,便知这是太监中权势极盛的那几位其中之一。
像元春这样入宫未久的女史,就算想要打点夏守忠,都还没有机会。因此元春此刻丝毫不敢怠慢,纵然她是"奉旨默写"天幕上说的内容,但她对夏守忠也一样是客客气气的。
只见夏守忠皮笑肉不笑地向她一抬嘴角,随意将她写下的字纸接了过去,掖起放在袖中,凉凉开口道:“贾女史天大的福气……”
元春心知这是夏守忠在索贿。宫里有那不成文的规矩,妃嫔宫女如想请太监在天子面前美言两句,都得给点儿好处。
可昨晚元春是深夜就跑出来看那天幕的,身边着实没有任何能拿出手的东西。于是她表情恭顺,低眉顺眼地道:"夏内相,今日奴着实没带什么可以孝敬的,可否改日……"
夏守忠干笑了一声,笑声尖锐,就像是冬日里干枯的树枝突然从树身上断裂。
“贾女史,听说府上有座天香楼…是吗?”
元春的双肩微不可察地震了震,心中立即生出警惕。
果然!
果然这宫中,不止有她与抱琴能看见那天幕。夏守忠这句提醒,等于就是说:我已知道了府上所有的秘密,如果你不能满足我的贪欲,那么对不住,我大可以告诉皇上,你说的不尽不实,隐瞒了贾家最要紧的罪责。
“哦?”
元春只是惊诧了一瞬,神情立即恢复为原先那副冲淡平和的模样。
她甚至还微微扬起下巴,道:“这么看来,夏内相的福气也是不小啊!早先天幕说了那么多,您都记下来了吗?皇上若问起,您都能——回想,复述给皇上知道吗?”
夏守忠一怔。
“我毕竟是贾家出来的人,”说到这里,元春已有把握,索性托起手边原该给她喝的一盏茶,将盏盖轻轻拢了拢,慢慢饮了一口,才继续道,“能看见天幕,皇上自然不会疑心。”
“可是夏内相毕竟姓夏啊!”
这就是明着提醒夏守忠,如果他敢向皇帝告密,数落贾家的不是,元春完全可以指责夏守忠索贿不成,反过来诬陷贾家。如果他们两人对质天幕上所说的内容,夏守忠记得的,肯定没有元春记下的那么周全。
在夏守忠看来,天幕上说的复杂无比,又是什么"康熙朝",又是什么"九龙夺嫡",还有好些什么诗啊曲子的,夏守忠虽然听了这大半夜的,可记下来的,着实没多少。
重守忠难堪地轻轻一托袖笼,元春所记的内容都在他袖中。然而如今天子汲取了前朝太监乱政的教训,不许太监识字,他大字不识几个,总是拿到元春所写,也看不懂。
罢了罢了————夏守忠只得咽下这口气,哈哈—笑,冲元春道:"贾女史说笑了,我这身份卑贱的宫中内侍,哪儿能得上天垂青,能看得见那天幕呢?”
贾元春继续慢慢地品茶,施施然笑道:"夏内相何必自谦,内相在宫中说话,一向有人听。奴……自然也是听得进的。”
直守忠的脸色便转好看,知道贾元春识趣,两人大可以就这天幕之事,定个攻守同盟。
就在这时,只听殿外脚步声响起,皇帝陛下迈着大步走进来,见到元春,微微皱眉,简短地问:“都写出来了吗?”
元春忙跟着夏守忠一道行礼,并且答道:“奴婢已尽己所能,将一切听到的都记了下来。”
就见皇帝一点头,道:“很好!你先去歇吧。朕是个赏罚分明的人,你为朕效命,朕便有赏。凰守忠,带贾女史去库房,让她挑一两件玩器,自个儿留着把玩也好,赐给母族也好,由她自己决定。”
“快去快回,朕还要批折子,夏守忠赶紧回来侍候笔墨!”
夏守忠忙响亮地应下:“是————”
元春随夏守忠退下,其间她留意着皇帝,这位皇帝陛下似乎对朝事比对天幕更加关心,从头到尾都未再抬头看她一眼。
第28章 第五次直播⑦
宁国府中,凤姐一力施展才干,将秦可卿的丧仪料理得妥妥帖帖,既不过奢,也足够体面。
秦可卿之事,两府虽多有人知道,但死者为大,两府众人记起秦可卿生前种种好处,便也多半不再碎嘴议论,再加上有凤姐铁腕治理,一时间两府竟合力治丧,没出半点岔子。
转眼便到了出殡之日,宁荣二府众人出府,沿路各家设祭棚接祭,一路热闹过来,方上去往铁槛寺的大路。
凤姐与贾琏告别——他们夫妻俩议定,出过大殡,贾琏便会借探访故旧为名,赶赴长安县。
凤姐则留在铁槛寺寻访"弄权铁槛寺"的线索,一旦有什么消息,就会命人飞马赶去贾琏那里,在外的事务一概由他处置。
上一篇:我在红楼话聊斋
下一篇:漫画女配觉醒后爆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