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秦时长安
【建安十三年,周瑜率领江东孙氏军队与刘备军队联合,赤壁之战以少胜多大败曹军,由此定下了三分天下的局面。】
意气风发正站在渤海之上吟诵新作《观沧海》的曹操:“……”
要不是众将士看着,曹操都想要对天呐喊一句“为何?!”
【建安十四年,周瑜拜偏将军领南郡太守。但也许天妒英才,建安十五年,周瑜便病逝在巴丘,年仅三十六岁。】
完全想不到自己会英年早逝的周公瑾:“??!”
孙策神情复杂,认为必定是自己的被刺杀身亡使得公瑾悲伤过度劳神伤心,方会如此年纪轻轻便追随他而去。
“公瑾啊,就算我真的死了,你也不必如此伤怀,要谨记我们之间的宏图大志,连着我的份一起活下去!”
周公瑾:“……”
虽然不知道自己是个什么死法,但他怎么觉得自己不会因为好友之死就一蹶不振,更别说是到了要追随而去的地步!
可是他现在还活着,连好友孙策都好生活着,却是也没有好说的。
故而周公瑾睨好友一眼,矜贵道:“孙伯符,你还是先顾着你自己,毕竟你可是去得比我早。若是不想你夫人哭哭啼啼,你还是得多惜命。”
确实就是不忍夫人伤心难过的孙策:“……那你周公瑾可也不要忘了自己家中的夫人,切勿再做那等傻事。”
真的感觉自己不是那种伤春悲秋之人的周瑜:“……”
这可真是有理说不清了!
他家夫人不会也是如此猜想的吧?
【史书称赞周瑜‘性度恢廓’‘实乃奇才也’,南宋名臣范成大更是赞誉周瑜为‘世间豪杰英雄士、江左风流美丈夫’。(2)】
听到神仙提及自己时,范成大的反应如何暂且不提,但前不久刚把周瑜追尊为平虏伯的宋徽宗赵佶却是很着急。
方才听到精卫评价周瑜周公瑾,他就一直默默期待着——毕竟这可是他人生中为数不多所做过的好事,不赞扬一二也得提及一下啊!
结果精卫却
是完全不提起,仿佛沾染他便觉晦气。
宋徽宗赵佶不由觉得委屈,他都已经把皇位禅让给□□的后世子孙,乖乖的做他风流潇洒太上皇,怎得神仙都不对他这样迷途知返的举动赞扬一二?
圣人不是都言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的吗?
【周瑜对于孙氏可以说得上是忠贞不二,曾经在孙策死后,曹操想要让周瑜为自己所用,便派能言善辩的蒋干前去游说,结果却得到周瑜十分坚决的回绝,大致意思便是‘周公瑾生是孙氏的人,死是孙氏的鬼。’这样子。于是天下文人,皆佩服周公瑾的忠义。】
完全没有说过自己“生是孙氏的人,死是孙氏的鬼”这句话的周公瑾:“……”
此言是不是有点过于亲昵了?天下人不会误会他和孙伯符的关系吧?
周瑜下意识如此一想,随后又反应过来孙策那个家伙早就逝去,此时都不知过的何等快活日子,便忍不住叹息一声。
只希望神仙此言,能被尚且在人士的‘自己’和‘孙伯符’听到,如此一来便可安然度过那刺杀风波,免江东动乱。
【现在便来讲一下诸葛亮(3)的传奇人生。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于建兴十二年在五丈原逝世,刘禅追谥为忠武侯,而诸葛亮一生为蜀汉为君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为华夏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自三国以后,许多君王皆爱用‘汝乃朕之卧龙’‘你当真是朕之云长’来称赞极为信重的文臣和武将。】
闻此言,周瑜忍不住起了对比之心:为何后世君王不说‘汝乃朕之公瑾’?难道是他周公瑾比不上诸葛亮吗?
此时的周公瑾尚有怀疑,但等他知道诸葛亮到底是如何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时,却是徐徐叹息:吾不如卧龙也。
【诸葛亮曾作过《出师表》《诫子书》等著作流传于后世,也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和改造出来的诸葛连弩等等,只是除了孔明灯尚且存世,其他却是接连遗落。】
【唐朝时期的唐太宗与李靖商议军事时,更是在《唐太宗李卫公问对》重多次提到诸葛亮的治军之法和八阵图,并给出极高的评价。】
【唐朝时还将诸葛亮评为武庙十哲之一,与白起、张良、韩信等九位历代兵家享有同等地位。】
唐朝开元十九年,唐玄宗李隆基听到精卫居然提起他为表彰并祭祀历代名将所设置的庙宇,当即兴奋起来,认为肯定会说到他的名字。
这可得让历朝历代众人,最重要的就是他的祖先看看,他李隆基也不是一无是处的!
尤其是开元盛世的功绩,他觉得当是能抵后来的安史之乱。
所以神仙什么时候能夸夸他的功绩呢?!!
第51章 司马昭之心啊
【后世更是有学者赞誉三国时期有诸葛亮一人,便可使得三国照耀后世,一如两汉。(1)】
三国时期,听到后世之人对他居然如此推崇,诸葛亮摇了摇手中白羽扇,喟叹道:“亮何德何能也。”
【延康二年,曹丕篡汉自立。魏黄初二年,天下人皆知汉献帝逝世的消息,更有甚者以为汉献帝是被杀,于是刘备在诸葛亮用耿纯游说刘秀登基一事劝说下便以汉室宗亲的身份即皇帝位,建立蜀汉,追谥刘协为‘孝愍皇帝’。】
东汉时期。
听到精卫所说耿纯游说他登基为帝一事的光武帝刘秀心中暗忖道:诸葛亮劝刘备和耿纯劝我登基,这能是两码子事?!
可是能有子孙后代意图匡扶汉室,这已然是大幸,却也不好多加挑剔。不过想到之前神仙所言,早就知道刘备的蜀汉最后还是失败,刘秀心中终究还是不悦。
——这打天下多难啊!那些个守天下的子孙后代,不期望他们开疆拓土便罢了,怎么还能搞得亡国?能不能可靠一点?!
【汉献帝刘协是于魏明帝青龙二年三月庚寅病逝,魏明帝曹睿亦是率百官亲自哭祭。八月壬申,刘协被以汉天子礼仪葬于禅陵,谥号为孝献皇帝。】
【后来关羽张飞陆续去世,刘备又东征失败,病重的刘备便将诸葛亮召至永安,与李严一同托付后事。刘备对诸葛亮嘱咐道:‘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而诸葛亮则是涕泣道:‘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刘备感其大义,便以诏书嘱刘禅:‘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2)】
【章武三年四月,刘备去世,其子刘禅继位,封诸葛亮为武乡侯,开设官府办公。蜀汉正事上的大小事,刘禅皆要依赖于诸葛亮。】
【建兴三年春,诸葛亮率军南征,后诸葛亮深入不毛之地讨伐雍闿和孟获,其中采取马谡之策,以攻心为主,先大败雍闿,再七擒七纵孟获,至秋时便平定众多乱事。】
【建兴六年春,诸葛亮让赵云、邓芝设疑兵引曹真重兵于斜谷道,自己率大军攻祁山。但魏明帝西镇长安,命张郃率步骑五万人前往,大败马谡于街亭。同时
赵云寡不敌众,失利于箕谷,最后诸葛亮只得拔西县千余家返回汉中,蜀汉第一次北伐失败。】
【从建兴六年至建兴十二年,诸葛亮都在忙于北伐,只是最终还是因为过度操劳而病重身亡。建兴十二年八月,诸葛亮病故五丈原,享年五十四岁。】
刚刚遵循丞相遗愿,秘不发丧,并用计谋吓走魏军的杨仪和姜维等人:“……”
还好他们动作快,也幸好精卫不曾说早,否则此次缓慢退军一事怕是不成。
蜀军这边松了一口气,但魏军那边的司马懿可是差点没气歪了嘴——他以为蜀军帅旗飘扬,又见诸葛亮身影羽扇纶巾的坐在车里,再加上连神仙都对那诸葛亮推崇不已,于是才赶紧策马收兵。
结果这居然都是诈他的?!
不知道主公能不能接受他是被神仙骗到才收兵这个借口,否则他回去估计是要被斥责了。
但此时的司马懿根本想不到,自己根本没有时间去思考会不会被斥责一事,因为未来的‘他’所做之事很快就会被神仙揭露出来。
与篡位谋反比起来,临阵收兵简直就是不值一谈。
【司马懿作为曾两次率大军成功对抗住诸葛亮北伐和远征平定辽东,且辅佐魏国四代的托孤辅佐之重臣,时常会向蜀汉使者询问诸葛亮的寝食及事之烦简,从不问戎事。而蜀汉使者的回答则是很让司马懿高兴——‘诸葛公夙兴夜寐,罚二十以上,皆亲览焉;所嗽食,不至数升。’于是司马懿便告之左右:‘诸葛孔明食少事烦,其能久矣!’(3)】
三国时期。
听到司马懿居然如此妄言诅咒他的诸葛丞相,刘备简直就要被气死了!
“他司马懿居然如此妄言,实在是竖子也!”
脾气暴躁些的张飞更是扬言要杀司马懿来为诸葛丞相报仇——虽然此前他曾为大哥和诸葛丞相的关系比他们兄弟之间更亲密一事烦恼过,可经过大哥的劝解宽慰,却也是打心眼里尊重诸葛丞相。
此时听到司马懿这个老匹夫居然说诸葛丞相命不久矣,张飞的暴脾气直接就要炸了。
连关羽都抚着他的美髯心中想着要如何为丞相出气。
不过诸葛亮对此却是不甚在意,毕竟任凭
那司马懿如何言说,却是还得看实际举动。
只是之后精卫所言,却再一次使得他们失态。
或者更准确来说,是使得所有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众人失态。
——因为任凭他们如何去猜想,皆是不能想到居然会是司马家成了这天下的赢家。
【蜀汉后主刘禅十六岁登基,在位四十二年,唯一的优点便是很听相父诸葛亮的话,缺点也是太容易听别人的话。当诸葛亮劳累过度去世后,刘禅便宠信奸臣黄皓,日益享乐,致使蜀汉逐渐走向衰弱。】
【景耀六年,魏将邓艾从阴平入,克绵竹,杀诸葛瞻父子,刘禅投降,蜀汉灭亡。后来出了‘乐不思蜀’之事后,投降的刘禅和一些蜀汉大臣便被迁移至洛阳,受封安乐公,六十四岁时在洛阳去世。】
【后世时常用‘扶不起的阿斗’来形容一些不求上进,只会吃喝玩乐,即便是有大才来扶持也无法成才之人。】
【刘禅此人与汉献帝刘协并无多大区别,做一个守成之君尚可,但更多的便是难以为继。想要蜀汉走得更远一些,唯一的出路便是让诸葛亮活得久一点。】
【而想要活得久一点,那就必须劳逸结合,多吃多睡多走动,切勿少食多忧虑,否则命不长矣。】
【这也是三国鼎立时期频繁出现的事情,孙策早死,周瑜早死,关羽早死,曹操早死,刘备早死,诸葛亮也早死,最后魏蜀吴便被司马家摘了桃子。】
【如果说司马家得了天下能治理出一个盛世来,那便可为新正统,只是显然司马家的统治就是一代比一代烂。司马氏从高平陵政变起事后,嘉平六年,司马师又废魏厉公曹芳为齐王,改立曹髦为帝。接着甘露五年五月,司马昭又于魏都洛阳废黜并杀害曹髦,而此次甘露之变,也被后世嘲讽为‘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因而晋朝以‘孝’知天下,只因为忠之一子司马氏皆难以启齿。】
【得位不正再加上五胡乱华,直接就为懦弱无能的宋朝垫了底,一跃成为华夏历史上最受指责和谩骂的朝代。】
正准备秘密发动弑君计划的司马昭:“……”
很好,看来这一次真的就天下皆知了。
蜀汉。
刘禅听着神仙说他是付不起的阿斗,却也未曾不悦,而是更为担忧相父的身体——若蜀国无相父,怕是真的就要亡国!
而神仙之言便是更让这个想法在刘禅脑子里根深蒂固,于是连忙久再派遣尚书仆射李福前去问候相父身体状况,当然顺便也是询问一下国家大事。
不过在李福准备启程前,刘禅又担心自己此举会使得相父压力倍增,反倒是于身体无益。
“我可得帮忙减轻些许相父的负担,否则便是对不起先帝……”
刘禅如此呢喃道,便歇了和美人畅游的心思,转而去处理朝政诸事。
只可惜他刘禅对于朝政事务那是七窍通了六窍——就是一窍不通,这无论如何努力都难以专心致志。
于是刘禅心中叹息:若是我能有一子,可为明君,那我可真想立即禅位也!
而此时的刘禅并未料到,自己的机会很快就来了,那个适合接替他位置的儿子——刘谌很快就会带着那句“孩儿刘谌宁死不降”之言,踏光而来。
至于另一边,诸葛亮收到皇帝的传书,说是已经将奸臣黄皓杀之,并附上许多嘱咐他要保重身体,万万不要有劳过度弃他而去等等言语,却是又使得诸葛亮心中百感交集。
不得不说,神仙所说的司马懿之言确实给诸葛亮很大的反思,而在众将士恳切的规劝下,诸葛亮终于第一次舍得休息一段时间,并奉行神仙所说的‘多吃多睡多走动’养生之法。
果然一段时间后诸葛亮便觉得自己身体大好,便又想着继续夙兴夜寐,随后便又被纷沓而来的皇帝私信给婉言指责,说是相父不珍爱自己身体,便是致先帝托孤之愿、蜀国社稷和万民寄望于不顾,还不如让朕一同陪着相父不吃不喝也不睡,看看谁熬得过谁云云。
直接看愣住的诸葛亮皱眉,怀疑是有人在给主公告状,不过因为也是出自一番好意,却是也不好过多追究。
蜀国两次北伐皆是分兵屯田,并且也是在魏国境内与魏国百姓一同种粮自给自足,便是长期驻军下去也无妨。
诸葛亮如此一想,便安心按照劳逸结合的办法来循序渐进。
徐徐图之,方能掉起大鱼。
上一篇:身为幼驯染的我把Gin兑水了
下一篇:给冤种鬼王当姐姐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