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雪狮
倒逼皇帝?
祖宗十八代都给你抄了!
季驰光:“当时,作为摊丁入亩政策的重要实验田,江南一带受到了雍正皇帝的重点‘关怀’。”
江南一带的地主:总是感觉自己的后脖颈凉飕飕的,皇帝的特殊关怀……真的不会把他们关怀到地狱里去吗?
某个地主忍不住和身边的管家吐槽道:“我总有种不好的预感……未来的我们,究竟遭受了多少摧残?”
未来的“我”应该没有这么傻吧?
跟这个大清开国以来最凶残的皇帝硬碰硬……他还能有命留下来吗?
皇帝可别把他全家都送下去啊!
管家安慰道:“老爷,您放心吧,根据奴才对您的了解,您应该不会存在以上的困扰。”
毕竟,您的骨头一点也不硬。
陛下一掰就碎的情况下,应该不会再来踩您——除非派来的钦差大人是个心理变态。
李卫:阿嚏!
……
季驰光:“要说到摊丁入亩的改革,首先就要提到四大爷的心腹之一的李卫。”
田文镜和李卫,四大爷最出名的两个外派心腹,虽然不在京城,却是雍正心中仅次于怡亲王的重要存在。
“李卫是个脑子非常灵活的人。”
或者说,如果脑子不灵活的话,连个秀才的身份也没有的李卫,也不可能以科举之外的方式捐官入仕途,甚至步步高升,一步步走到了刑部尚书和直隶
总督的位置。
“江南的地主们确实表示了强烈的反抗情绪——谁让皇帝的这一举动明显是要从他们的口袋里掏钱——但是,很快,原本还义愤填膺的众人,基本上都被李卫给收拾得服服帖帖的。”
“作为一个并不被当时的正统官员们所正视的存在——谁让他做官的方式别出心裁,李卫的行事作风相当的接地气,甚至有点接地府——他直接将所有反对这件事情的地主们一律请进监狱,让他们来了一场‘龙场悟道’。”
“在李大人的‘谆谆教诲’和‘循循善诱’之下,这些地主们终于‘痛哭流涕’的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发自内心的明白了皇帝实施摊丁入亩政策的伟大意义。”
“最终,所有的地主们都‘心服口服’的拜服了陛下的睿智和聪慧,发誓一定要履行陛下的命令,坚决执行摊丁入亩政策。”
季驰光核善微笑:“没办法,毕竟所有不听话的人都……呵呵,虽然说人死了以后如果没有后代的话,产业要归属宗族,但是,如果皇帝提前盯上了这一份产业——应该也是能虎口夺食,把它塞进国库的吧?”
季驰光歪了歪头,笑得眉眼弯弯:“好巧,国库这两年正好缺钱呢,既然大家都要这么大公无私的‘捐赠’,我相信雍正皇帝一定会笑纳的。”
大公无私的地主们:“……”
每个被点名的人都眼含热泪,以最伤感真诚的态度表示:是啊是啊,我们都是很尊重陛下,也都是很热爱这个国家的——不过只是区区的身外之物,陛下如果想要,那就拿去吧!!
第290章 士绅:联合巴掌抽得我晕乎乎的
观众们:“……”
每一个听着主播说话的人都扭曲着一张脸,一副想笑又不敢笑的模样,表情扭曲至极,远远的看过去像是吃了一只虫子似的怪异。
是啊,一个拎着铡刀的人站在你的家门口,温柔的问你要怎么选的时候,谁会不变得“善解人意”呢?
胤禟是阿哥们里第一个笑出声来的,他这边刚跟八哥把话说开,自觉前路光明,一片坦荡,这会儿心情正畅快着呢,听见这么一桩有意思的事情,眉眼顿时就舒展开了,两眼含笑:“哈哈哈哈哈,到底还是主播会说话,听听这股促狭劲儿,老四都这么‘和颜悦色’的站他们跟前了,我就不相信,哪个人骨头脖子这么硬,能够扛得住老四的‘惊鸿一瞥’啊哈哈哈哈哈。”
胤禟起了个头,接下来,几个阿哥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约而同的都噗嗤一声笑开了。
可不就是老九说的这个道理——老四这么一张冷脸往人家面前一摆,死刑和服从两个选择摆人家面前,哪个人能够禁得住?
季驰光煞有介事的点了点头:“我们四大爷,毕竟是个擅长以理(物理)服人的人,这种时候肯定是要跟大家讲道理的——道理讲完了,甜枣给过了,那怎么着也得抡两巴掌下来吧?”
“要不然岂不是太纵容孩子们啦?”
被抡巴掌的地主们:“……”
谢谢,已经被这对君臣的联合巴掌之术抽的找不到家了。
别说纵容溺爱了,连宽容他们都没看见。
【雨翊凌澜:这种小事就不要在乎了,反正他们口袋里这么多银子,康熙每回下江南,这些人都要往皇子阿哥身边送钱,据说太子的罪名里面还有一项是跟在康熙身边下江南的时候讹诈商人。这样看起来,他们应该送了不少钱。雍正就是个宅男,平时又不下江南,就当是折算过后补给皇帝的钱好了,还省了他们招待的功夫——得了这么大的便宜,就偷着乐吧。】
立刻就被扣上一顶得了便宜还卖乖的帽子的江南地主:“……”
特么的,他们送礼给皇帝,送礼给皇子们,这银子砸进去好歹还能听个响,折合成税收交给那位四皇子,恐怕在对方的心里,是再理所当然不过的行为——这银子砸进去,比
打水花都不如,打个水漂好歹还能看见点涟漪,交给四阿哥……呵,那简直就是拿钱去填了一个怎么都填不满的窟窿。
四大爷本人则对主播的话深以为然:就像主播和文字们说的一样,他汗阿玛每次下江南的时候,江南的士绅商吏送来的金银财宝不计其数——让他们交点税怎么了?
有那个钱给皇帝送礼,怎么就没那个钱交税?
他们就算交个几百年的钱,恐怕也比不上汗阿玛下江南时候送的那几回礼来得贵重——怎么就舍不得了?
……
季驰光:“清朝的每一个读书人对四大爷感情都非常复杂。”
“尤其以经历过康熙时期的优待政策发那些读书人的心情最复杂。”
“虽然读书人当中可能会出现这么几个贪官污吏,但是只考取了功名,尚未真正迈入仕途的那些学子,大多心中还是有着一腔热血的。”
毕竟暂时没那个条件让他们野蛮生长。
四大爷不是康师傅,要想在他手底下干活,那皮必须崩紧实了。
“所以,他们一方面知道皇帝的行为对于国家的长治久安更有帮助,自己应该要支持皇帝。”
“但是,另外一方面,他们也很清楚的意识到,皇帝的行为导致他们原本拥有的特权被取消了。”
不是所有的读书人都一门心思的盯着公家的钱的,大多数人还是有几分傲骨的——直到皇帝的行为涉及到了他们自身的利益。
季驰光:“摊丁入亩,折损的是地主阶级的利益。而雍正二年的重要改革事项——官士绅一体纳粮,则是彻底的得罪了士绅阶级。”
“古代的读书人是有很多特权的。”
不是每个人都有那个天赋成为官员,一步步走上高位的。
能够从贫寒之中起家,一步步走入皇帝的金銮殿的官员,都是骄子中的骄子,是少数中的少数。
更多的读书人,到死也只是个普普通通的秀才。
甚至,绝大多数人连秀才都考不上,只能称一句童生。
为什么说秀才是一道门槛?
因为只有当一个人考上秀才,有了实际的功名之后,那个人才能够真正开始享受读书人的特权。
季驰光:“举个例子来说吧,就像是明朝。”
“明朝的徭役制度是很重的,如果你家里田地颇多,却没有一个秀才举人,那一旦你们家轮到服里役,那很有可能就要倾家荡产。”
“但如果你们家有一个读书人,哪怕对方仅仅只是秀才——家里也可免户内二丁差役。”
可是,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为了免除徭役,几乎所有有条件的农家,都拼了命的想要供出一个秀才。
在那个大环境下,所有人都希望自家能够出一个读书人,让他们家的徭役能够被免除——因为,如果一户人家没有秀才举人坐镇,那他们可要惨了。
毕竟,徭役的总数量是不会改变的。
这家有秀才,免了徭役,那他家的那份额就要平摊到别人家去——谁又愿意吃这个亏?
季驰光把上述那些内容絮絮叨叨的说了一遍,然后总结:“……所以在当时,每家每户都拼了命的想要供出一个读书人。”
李世民一手撑着下巴,摇头晃脑:“这样的政策虽然确实有助于百姓上进,催动更多学子诞生,但是,在这样的恶性竞争之下,百姓身上的负担恐怕愈发重了。”
早晚得出事。
长孙无忌细细的听着大王说话,虽然觉得有理,但是也还是摇了摇头:“大王说的这番道理,后人又何尝不懂呢?只是,这实在太远了。真正实惠的东西,才是人们喜欢的,能够减免徭役,才是百姓心中所盼的,要不然,谁又肯花那个价钱,去供一个谁知道能不能供出来的读书人呢?”
读书可是个极费钱的事情。
束脩、笔墨、书本,都是费钱的东西。
供出一个学子的费用,恐怕能让一个普通的富农人家倾家荡产。
在这样的情况下,供养者又不一定能收到回报,如果不拿这么一个现成实在的利益吊在他们的面前,又有哪个人愿意送儿女去进学呢?
李世民幽幽的叹了口气:“说来说去,还是因为没钱。”
说到底,还是他们大唐穷了点儿,底子又薄,没那个底气供全民读书。
要是他也能和宋朝一样有钱就好了。
流泪凤凤头.jpg
房玄龄温声安慰:“总会好
的,事事皆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慢慢来便是了。”
李世民蔫蔫的点点头。
……
季驰光:“除了这最重要的徭役之外,秀才最大的好处大概就是免税。”
“家里只要有一个人考上秀才,那他们全家的荣华富贵就来了——因为国家对作为少数群体的读书人是有特殊的帮扶政策的,可以免除其田地赋税。”
“只要你成为秀才,那么就会有数不清的人自愿将他的土地挂到你的名下——因为只要那土地在名义上成为了你的,那么那片土地就不用再缴纳税收了。”
“对于读书人来说,自己仅仅只是挂了个名头,便能够白拿一笔钱。”
“而对于田地原本的主人来说,他只需要将自己每年的田地产出送一部分过来,就能够苛捐杂税——这无疑是一笔对双方来说都很划算的买卖。”
唯一受伤的,大概就是又被人钻空子成功了的朝廷。
李世民被这些骚操作惊得目瞪狗呆,好半晌,他才找回了自己的声音,呆呆愣愣的开口:“……这不就跟世家的那些隐户一样吗?”
怎么到后世还有这么多麻烦事啊……而且还那么像……
他们大唐如今最麻烦的一桩事,就是世家隐户。
因为大量的隐户归于世家名下,朝廷无从查起具体人口,便没有办法让他们上交人头税。
这清朝的情况也差不多了。
因为没有办法知道哪些土地真的是这个秀才的,哪些土地则是挂名的,所以,大部分的田税也无从收取。
长此以往,一定会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