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西羚墨
【在德国化学家弗里茨·哈珀还没有发明哈珀法实现人工合成氨气之前,世界各地的农业生产主要依靠天然肥料。鸟粪富含氮和磷,是一种极为优质的有机肥料,对农业生产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天然肥料我们也有,不就是大粪,牲畜粪肥吗,为什么非得是鸟粪?”朱元璋听得格外认真。
他不理解,明明牲畜的粪肥更多,那鸟粪那么一点点,能起什么作用,一亩地需要多少鸟粪才行,远远不够吧。
朱棣也在问:“氮和磷又是什么?还可以人工合成?化学家是什么家?”
化学又是什么?
看起来简简单单的一句话,里面听不懂的太多了。
但是所有人都知道,这里面的信息很重要。
识字的快速自己记录,不识字的着急,用树枝在地上写写画画后又怕被小孩弄花,最后索性用木炭在自家房子的土墙壁上画。
画出一只只天幕上那种海鸟的模样,再画出一滴滴往下落的鸟粪,重重地圈起来,表示:很重要!
从这一天起,许多百姓家的墙壁上多出了各种各样的鸟类涂鸦,看起来仿佛是某种神秘的图腾信仰。
而对于古代农民而言,土地就是他们的生存之路,能让土地提高产量,那就是信仰。
【秘鲁的鸟粪是因为地处沿海,大量的海鸟抵达,会降落大量鸟粪,可以说秘鲁人是不费吹灰之力,在家里躺着可以等天上掉钱。】
【秘鲁因为鸟粪,不仅农业得到了大力发展,快速地繁荣起来,还对外出口鸟粪到世界各地。因为采集鸟粪的劳动力不足,甚至对外大力雇佣黑奴、华工等作为廉价劳动力,形成了长达40多年的经济繁荣时期。】
【秘鲁在这40年时间里,单纯是出口鸟粪,就赚取了大约1亿英镑,成为了拉丁美洲最富有的国家之一!当地人把鸟粪叫做“白色的金子”。】
嬴政强行来了几个深呼吸,才按捺下自己加速度的心跳。
大秦此时的农业技术比后面的封建王朝更差,要啥啥没有,如果有鸟粪,对于大秦来说是最快最省事的提升产量方法。
尤其是鸟粪还可以对外贸易挣钱,这不是金子是什么!
刘彻眼睛都红了:“鸟粪赚1亿!这么值钱!”
他不羡慕对外贸易,他有张骞,未来还会有丝绸之路。
但是丝绸之路的丝绸也需要人力,鸟粪不需要,采集鸟粪的劳动力他不缺,所以他的鸟儿呢,怎样才能把鸟都吸引到大汉来拉屎?
“果然是天上掉钱!”李世民也羡慕了。
大唐要是靠鸟粪能赚个1亿,繁荣个40年,他还打什么仗,大家都可以集体躺平了!
“地处沿海,海上果然多宝藏!”朱元璋两眼冒光,已经感受到天幕提到各种技术的好处,朱元璋下令起来毫不犹豫:“让沿海的官员注意收集沿海鸟粪,不许随意猎杀鸟类。”
不需要人出饲料去喂养,送上门的肥料,既能肥田还能卖去赚钱,多好的鸟啊,这哪里是什么扁毛畜生,这就是大明的国鸟!
【我国有句古话,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秘鲁因为天降横财带来巨额财富,但是当它国力不足以保护这份财富时,就如同小儿抱重金过市,紧随财富而来的,就是灾难。】
【没多久,邻国的智利和玻利维亚集体朝秘鲁发动攻击,这一场战争长达四年,几经波折。先是智利和玻利维亚结盟,后来秘鲁和玻利维亚结盟,各种乱斗,不亚于三国之战。】
【战争最终的结果是智利获胜,秘鲁和玻利维亚战败,玻利维亚和秘鲁被迫割地,把盛产鸟粪的阿塔卡马沙漠地区割让给智利,智利靠这笔财富,使得国家兴旺一时。】
听到因为鸟粪暴富的秘鲁战败,连地都被割让了,赵匡胤有了深深的共情。
他深刻记得天幕说得有关大宋的一切,比如大宋曾经的繁荣富庶,是能比肩大唐盛世的富裕!
还比如大宋的重文抑武,不断地挨打,不断地赔偿,富庶全是给敌人在赚钱。
现在看到秘鲁的富裕同样守不住,连生产鸟粪的地区都被割让了,感慨颇多。
“果然,必须发展武力!不然再怎么富裕全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可能很多人要问,为什么他们非得抢鸟粪,用其他粪肥不行吗?】
【华夏作为一个农耕大国,许多农业种植技术是祖辈相传,大家觉得习以为常的事情是祖祖辈辈一代代实践之后积累出来的,大家觉得不起眼的常识其实在其他国家可能根本没有】
【比如鸟粪,在其他国家一直是粪肥的重要来源。在远古时期,印第安人也很看重鸟粪,用鸟粪种土豆,还是限量给部落分肥,甚至为此下令禁止猎杀鸟类,如果猎杀鸟类要判处死刑。】
抓鸟吃的小孩手里的烤小鸟“啪嗒”一下子掉下来,哇哇大哭着去找自己父母:“爹!娘!我再也不吃小鸟了,不要杀我!”
他的爹娘心情也很复杂。
乡下的孩子谁没吃过小鸟呢,一年到头吃不到肉,水里的鱼也不好捕捞,能抓到小鸟开开荤打打牙祭已经算是难得的美味,没想到原来在别的地方猎杀鸟要判处死刑。
【华夏的粪肥技术很早就有了,可以往前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时期,先人已经认识到植物对土地的依赖性,到战国时期,开始有了“土”和“壤”不同的区分。
东汉时期郑玄在注释《周礼》时说,万物自然生长的地方叫“土”,人们进行耕作栽培的地方叫做“壤”。
意思就是,“土”是指自然形成的土地,而“壤”是通过人力加工的。
到汉朝时期,人们对于地力和农作物生长的关系进一步加深,在《史记·乐书》里明确记载:“土敝则草木不长……气衰则生物不育。”
王充在《论衡》里也提到:“地力盛者草木畅茂,一亩之收,当中田五亩之分。苗田,人知出谷多者地力盛。”
所谓的“地力盛”,就是土壤肥沃的田地。
为了让田地变得肥沃,从春秋战国时期一直到清朝,各朝各代上至帝王下至平民甚至奴隶,都很重视对田地施肥和积肥、堆肥。
.
提到农业,除了常年耕种的农人最懂,在朝堂上,就是治粟内史最懂。
“战国时期,使用人粪尿、畜粪、杂草、草木灰,民间粪肥不够就用杂草沤肥,也比完全不施肥好用。到了我大秦,又开始用厩肥、蚕沙、骨汁、豆萁、河泥等等,尤其是厩肥极为好用。不知道后世是否有更好的肥料。”大秦的治粟内史给嬴政和其他大臣解释。
说完他又有些忧愁,夹杂着期待:“后世经济繁荣,人多而且长寿,定然农业更为发达,就是不知道后世用的肥料我们能不能用。”
嬴政淡淡道:“知道总比不知道好,记下来试试就知道行不行。”
现如今他的咸阳人才众多,拥有百家之才,其中就有擅长种地的农家,再复杂也不带怕的。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魏冯太后问大司农:“现在百姓使用什么肥料为主?”
大司农恭敬回答道:“牲畜和人的粪肥、草木灰、河泥、厩肥等等前朝传下来的法子都有用,现在还有了新的法子,用旧墙土河栽培绿肥作为肥料,效力极佳。”
——北魏时期的栽培绿肥,是华夏肥料发展史上重要的创举,从采用废料利用变成主动去栽培绿肥,可以不再依赖于能得到多少废料,通过种植得到了一种取之不尽、源源不绝的再生肥料。
“大明有最好的粪肥,什么都不缺。”明朝时期的朱棣听到天幕说起粪肥十分自信,“不过有鸟粪也不错,多多益善,还可以卖钱。”
清朝的弘历更为自信:“大清有前朝农书《齐民要术》《农政全书》《沈氏农书》,还有本朝的《知本提纲》,制肥之法丰富,根本不缺粪肥。”
乾隆十二年,杨屾著农书《知本提纲》。
农学家杨屾在陕西设馆教学,他不仅向学子讲述儒家文化,宣扬传统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四业”,同时很重视农业生产,强调“夫欲修四业之全,宜先知农务之要”。
杨屾的弟子郑世铎在其指导下,结合杨屾上课的提纲,历时九年撰写,在里面记录了耕作栽培、农桑树畜等各方面的技术,可以说是集大成者之作。
《知本提纲》吸取前人经验,结合当朝的流行粪肥法,将所有肥料积制方法总结成“酿造十法”。
同样是乾隆年间,人口突飞猛进,突破人口三亿大关。
人口暴增需要食物,这本书得到了清朝官府的重视,到光绪年间还在重新刊印,农人对于制肥的方法也比前朝多了许多选择,达到了封建时期的巅峰。
明清的帝王们正对比前朝,颇为自得时,天幕恰好提到了他们。
【我国古代,肥料最为鼎盛的是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的多熟种植飞速发展,田间套种、复种空前提高,对肥料的需求量大幅度增加后,百姓千方百计做肥料,开发出粪肥、饼肥、渣肥、骨肥、土肥、灰肥、绿肥、无机肥料、稿秸肥、杂肥等共计11大类,总共130余种。】
【同时明清时期不仅肥料来源更广阔,还注重肥料的积制加工,能最大效果的提高肥料对田地的作用。比如配制肥料成分,有了混合的杂肥、厩肥、饼肥、火粪,而且还配制有粪丹。】
“大宋就有饼肥!是我大宋开始有的!”宋朝的陈敷正在写农书,听到天幕讲起自己擅长的,十分激动。
后世也很重视农业,果然他的选择没错!
想到这里,他抬笔一边记录天幕所说的知识,一边补充:“牲畜粪肥不够也不要紧,用谷壳、腐败的树叶,积在水池中,再收聚洗碗水喝淘米水泔水进行沤制,时间久了腐烂了也可以当肥料。”
“用紫云英或者蚕豆姆,再加上河泥搅拌均匀,堆积沤制后,可以得到‘窨花草’和‘窨蚕豆姆’,同样好用。”明朝,一位姓沈的文人继续补充。
这些由民间百姓发现的农业生产知识,由有心的文人士大夫记录写成书后,代代相传,哪怕经历了战火、经历了改朝换代的人口更迭,依然把华夏几千年的农耕智慧传承了下去,许多方法一直持续到现代还在使用。
比如一直到现代,有些农家还有用泔水沤肥的方法,“窨花草”和“窨蚕豆姆”同样在继续使用,在南方被统称为“窨草塘泥”。
【大家可以看到,许多沤肥法现代的农户依然有在使用。都说华夏种花家哪怕是到了国外、到了南极、到了外太空,也不忘种地】
荆咕一边说,一边配图,这一次都是文字讲解,特意把华夏古代那些跨时代性的厉害粪肥法记录下来。
看到历史上发明于几百年甚至几千年前的沤肥法,再联想小时候在乡下老家看到老一辈的人沤肥的方法,荆咕深刻有一种华夏传承千年的骄傲。
【华夏千年的历史不仅仅刻在文物上,写在汉字里,也刻入了祖祖辈辈相传的农耕文明里】
【我们现在很多老一辈仿佛无师自通的沤肥法,都来自老祖宗的馈赠】
天幕下,看到荆咕放大字体的沤肥法讲解,众人齐齐激动了。
“快,把那什么粪丹的制作方法抄下来!”
“厩肥好用但是没有马,这绿肥可以自己种不错,杂肥咱也可以使。”
“还是这绿肥好,可以自己种。”
“火粪?原来肥料也可以烧出来,这个也简单。”
“天幕真是急人所急,正适合大秦!”
大秦,嬴政看着笔吏已经熟练有加的迅笔如飞,还有时间跟治栗内史交谈:“农家定然已经去尝试了,你们也不能落后。”治栗内史浑身颤抖,那是一想到大秦即将能大幅度提高产量时激动的。
“诺!臣定不负所托!”
刘彻激动地拍大腿:“好后辈哈哈,把这些制作法好好抄下来,让治栗内史挨个尝试!”
只要大汉能提高产量,同样的田地产出更多的粮食,他就能拥有更多更强壮的士兵。
等到大汉兵强马壮,良将长成,何愁匈奴不灭!
“难怪明清让女人缠足,这么多花样,是不需要女人去耕地。”李世民似乎明白了后面的明清为什么那么肆无忌惮约束女子。
就像天幕说汉朝,汉初缺人口时,宫中还有女官女骑兵,民间也有很多女商贩。
但是当汉朝中后期,没有战争威胁,农业经济也稳定下来,就开始把女人赶回家中,开始提出男尊女卑、女人要守节不许改嫁。因为改嫁会把前夫家的财产带走。打着大义的名头,守护大家族的财产,这个财产也包括女人本身。
长孙皇后在天幕出现后就放下手头的工作,听到这里忍不住摇头:“男耕女织本是内外协调,但是通过缠足把女人困在家里织布,这可真是。”
华夏农人交税一向都是粮食税和布币税并重,“男耕”是种地交粮食税,“女织”是织布交布币税。
农家的女人没有财产但是也离不开女人,没有女人,谁去织布交布币税?
长孙皇后不相信明清女人不需要织布,但是想想因为被缠足了哪里都不能去,更不可能像大唐女子一样骑马、打马球,只能坐在家中织布,就觉得一阵的可悲。
明明盛世也有女子的一份功劳,那份精彩的风景她们却完全没机会看到。
【华夏作为农业大国,农耕技术妥妥的站在时代的前列,单单一个造肥技术,可以吊打同时代所有国家!】
不跟后世对比,因为生产力完全不是一个级别,还会涉及到工业、商业和政治制度等方方面面。
【请大家看看同时期的欧洲。】
上一篇:任务是攻略5t5
下一篇:谁没有个特级过怨咒灵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