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西羚墨
但是清朝并没有,外国传教士带来了先进的科学技术,但是,并没有扩散学习太多,普遍局限于上层。但是上层会亲自去研发火器吗?
也就是说,大清并没有把传教士带来的技术消化用到自己的火器技术上。
.
听到天幕对传教士立场的质疑,南怀仁的冷汗一下子就下来了,连忙再次喊冤:“臣对大清对陛下忠心耿耿,绝对没有背叛陛下!”
玄烨深深地看了南怀仁许久,久到南怀仁都开始背后直冒冷汗,玄烨这才道:“朕相信你。”
后面还有一句话:但是其他传教士就不一定了。
玄烨还记得,天幕说过,清朝末年,有外国人在华夏成立报社,直接发行英文报给外国传递情报。
也不知道天幕是不是各个朝代都能看到,他的后世子孙有没有对传教士和外国商人提高警惕?
玄烨一直对外国人有警惕,比如如同明朝末年一样开了广州十三行允许外国人在部分港口通商往来,但是并不允许他们入城,经商和行动都有很大的限制,完全不是唐宋时期的开放。
但是现在看来,似乎还不够。
玄烨突然和颜悦色起来:“老师,你曾经为朕翻译了那么多数学书,还编写了历法和舆图,朕怎么会不相信你?”
南怀仁听到玄烨提起自己的贡献,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也听出了皇帝的言外之意。
他的贡献,也是他的保命符。
现如今,要展现自己的价值,就得拿出更多的贡献。
南怀仁恭敬地主动说道:“陛下,欧洲还有更多的先进书籍和科技,我愿意为陛下带回!”
玄烨这才缓缓笑了。
这才是他真正的目标。
【其实不止戴梓,许多擅长制造的能工巧匠钻心研究工艺,在朝堂政斗中处于下风,最后因为政治斗争被贬,十分可惜。】
【比如沈括,不仅仅是《梦溪笔谈》的作者,记录了各种技术,他还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沙盘,军事立体地图。】
沙盘的起源,也是在华夏。
早在东汉时期,名将马援曾经被汉光武帝刘秀派去侦察陇西,看到路边小儿用沙子堆积山丘和房屋玩游戏,受到启发。
等刘秀再让马援讲解陇西地形时,马援就学着小儿,用沙子堆集成山川地势,道路分布,给刘秀讲陇西形势,因此被叫做“沙盘”。
但是这种沙盘,属于一次性的简易沙盘,比较原始,也不易于保存和二次观摩。
到北宋时期,著名科学家沈括发展了沙盘制作方法。
沈括制作的沙盘,不再是一次性沙盘。
他使用木板作为大地,亲自动手,把大宋与契丹接壤的沿边地形制成木制地形模型,通过挖凿和钉上多层木质结构来形成高低起伏的不同地形。
但是这样的工程量巨大,也不方便。
后来,沈括改进沙盘制作方法,改为石面糊木屑做在木面板上。
又因为沈括所在的定州,冬天寒冷,用面糊干冷之后容易脱落,又改为用熔蜡制作。
这样的立体沙盘实用且能保存,沈括制作好之后报送皇上,宋神宗看后甚为嘉评,并下诏边疆州效法制作。因适用于军事,很快得到推广。
在西方,沙盘出现的同样更晚。
一直到1811年,普鲁士国王的军事顾问冯·莱斯维茨,也采用了同样的方法给威廉三世介绍战场情况。
不过冯·莱斯维茨的这个沙盘有了很大的进步,完全是一个标准的、真实的战场缩微模型。
他是采用胶泥制作了一个比例为1:2373的精巧的战场模型,模型布局与真实的战场情况相差无几。
然后细节更丰富,沙盘模型不仅有山包,还用各种颜色把道路、河流、村庄和树林表示出来。最后,还用小瓷块把军队部署和武器装备标了出来。
.
天幕分别放出三种沙盘,对比之下很明显。
马援的最早,但是也最为原始。
沈括的两种进步了许多,尤其是蜡制沙盘,制作的非常精美。
但是,论成本论细节,都是胶泥沙盘更为精巧逼真且实用。
沈括喃喃自语:“胶泥,对啊,胶泥能做活字印刷术,为什么不能做沙盘?”
大宋不缺胶泥,也不缺那个西方沙盘里需要用到的一切材料,无论是颜料、瓷器,大宋都是强国,但他偏偏就没想到。
“别丧气,西方更重视战士,肯定也更注重沙盘。”他的好友毕昇安慰道。
沈括的沙盘就算被推广到军中,不主动出击能有什么用。
而西方本就重视骑兵和战士,战事频繁,对沙盘的需求大,这也导致了他们的沙盘精益求精,也有人愿意为之投入研究成本。
沈括摇摇头:“假如我更好一些,或许就不会发生兵败了。”
他任军器监时,也曾研发神臂弓,提高军器监的产量。
也曾编撰城垒、军营等建筑的营造法式,甚至也曾领兵作战。
在永乐城大战中,还有一支部队,就是沈括带兵,他主张筑城石堡、种谔提议银州、徐禧主张永乐城,终定为永乐城。最终,宋神宗选择了相信徐禧,选择了永乐城,让徐禧总领筑城事宜,命沈括将帅府移到边界,以接济军用物资和救援。
徐禧被西夏围困永乐城时,沈括带一万大军前去救援,却被西夏拦截,最终兵败没来得及救援。
兵败之后,沈括被贬,寂寥之中开始反思自己的政治生涯,直到这时听到天幕放出的沙盘对比,忍不住再次想起了永乐城之战。
假如自己把沙盘做得更精准一些,是不是能更好的避免当时与西夏人的遭遇战?
更甚者,是不是能让徐禧明明白白看出永乐城的缺陷,换一个地方?
沈括突然觉得,自己所做的一切还不够。
“我要研究的更深入一些,把《梦溪笔谈》写得更好一些!”
原本,在沈括退隐之后才开始在梦溪园写得《梦溪笔谈》,在天幕提到这本书如何被重视后,沈括已经提前开始著作。
现如今,他不仅仅要写好,还有了更高的期待。
要实用,要推广,要让里面的技术能被大宋使用,要让大宋能够因为这本书变得更好!
.
“东汉?没事,都是大汉。”刘彻碎碎念着自我安慰一番,心态很好,语气也颇为和善,“各位都记下了吧?”
“记下了记下了,用胶泥做!”不等工匠回答,有武将抢答。
不就是玩泥巴嘛,这还不简单。
武将们一个个跃跃欲试,尤其是朝堂之上最年轻的霍去病,满脸写着“我要玩”,看在刘彻眼里好笑。
他故意道:“好,大家回去好好做,三日后,做好了带来朝堂,大家一起比试比试!”
霍去病抢问:“做得好有赏赐吗?”
他人小机灵,快言快语,卫青想捂嘴都来不及了。
刘彻朗声一笑,难得想要放松一下:“赏!”
“前三名都有赏!就看你们谁有这个本事拿到赏赐!”
刘彻没有立刻说出赏赐什么,但是他对于武将一向颇为大方,一句话顿时让大家都期待起来。
不光武将,文臣也有了意向,主父偃主动道:“陛下,臣等也想参与。”
刘彻也没拒绝,反正奖励只有三人,爽快点头:“行!那就看哪三人有本事。”
看着文武百官一个个跃跃欲试,甚至开始商量让家里喜欢玩泥巴的小儿参与进来,刘彻也不拦着,含笑看着。
其实不光是朝臣,刘彻还是打算让工匠们去尝试。
术业有专攻,老实说,他对自己文武百官的手工艺,不抱什么希望~
刘彻也不说,到时候打算看笑话。
他甚至萌生一个恶意的想法:到时候不光选最好的三个,还选个最丑的三个如何?看看哪三个倒霉蛋能被选中。
刘彻越想觉得这个主意很好,也不说,打算三天后比拼时再说。
他笑眯眯地看着朝臣,心情好极了。
【宋朝以防御战为主,不出城开战根本用不上沙盘,沈括卷入“案”中,也没有将自己的能力得到发挥。】
【很多皇帝在杀人时都以为,华夏泱泱大国不缺人才,杀了这个还有下一个。但是事实证明,真不是。】
明朝并没有第二个戚继光来组建戚家军抵抗倭寇,清朝也没有第二个戴梓来研发西洋火器。清朝后期,西洋火器技术成员都是买火器时一起购买的技术人员,把西洋人当老祖宗供着,连维修火炮都不允许参与。
一直到清末,张之洞成立的汉阳兵.工.厂,才开始仿制德国毛瑟枪等已在西方被淘汰属于已经比较落后的枪。
而这些看似落后于西方的“汉阳造”步.枪,是抗日战争时的武器主力。
【在抗日战争期间,华夏军队一直面临着装备较差、数量不足的困难,尤其是武器极为匮乏,如果与日军在平原地区拉开架势正面交锋,将处于极大劣势。】
【但是另一方面,华夏军队纪律严明、作战勇敢,作风顽强,战术灵活,运用本土的地形优势发展出了一系列以及之长克敌之短的战术——游击战。】
嬴政有些微微诧异。
游击战术其实古已有之,但是华夏古代更看重军阵与计谋,并不重视游击战。
但先秦时期,已经有了游击战的运用。
王翦能举出详细的例子:“吴王阖闾曾经采纳了伍子胥的‘疲楚计’,先派部分兵力到楚国多地,不断游击袭扰楚军,时间长达6年之久,致使楚军疲惫不堪。而后吴国大军攻城,大败楚军。”
但是王翦自己是稳扎稳打的战术,并不是游击战的拥护者,听到天幕推崇游击战,立刻想到了缘由:“看来对方果然很强,一时半会无法力战,只能拉长战线逐渐消耗。”
.
刘邦轻轻“咦”了一声。
他设置了游击将军,把游击部队称为“游兵”“游骑”“游军”,比如彭越,就曾经率领游骑袭击楚国军队,断绝了楚军的运输粮草的后路。
后世的游击战,莫非师承他的游击部队战法?
【伟人在著作《游击战争》中写道:选择伏击地区时应注意下列各点:1.有良好的隐蔽,使游击队容易看见敌人,而敌人不易看见游击队。2.有良好的地形,而敌人不便于攻击游击队。】
【游击战,游是走,击是打,字面理解为游动攻击。】
游而不击是逃跑主义,击而不游是拼命主义,游击战的精髓是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遵循合理选择作战地点,快速部署兵力,合理分配兵力,合理选择作战时机,战斗结束迅速撤退五项基本原则的作战方式,叫做游击战。
游击战包括多种战术,比如袭击战、伏击战、破击战、袭扰战、麻雀战,地道战,地.雷战,都属于游击战,主要是运用华夏人熟悉自己本土的地形,灵活伏击。
天幕放出了一系列的游击战影视资料:
士兵分为小支部队,分散入地形复杂的山中,隐藏在青纱帐玉米地或者高粱地里,等待着日本军队路过时给出突然一击;
上一篇:任务是攻略5t5
下一篇:谁没有个特级过怨咒灵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