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西羚墨
【我们能看到的清朝黑白照可以看到,从太后皇后等女眷、到皇帝亲王等贵族、还有平民,全部都很瘦。】
【这并不是清朝以瘦为美,以瘦为美也不会吹到皇帝身上去,看乾隆的画像就知道,乾隆富贵圆润,很地主。但是乾隆死后,嘉庆皇帝元年,起义军不断,国库危机重重。】
乾隆帝的儿子,嘉庆皇帝在位期间,起义军全国开花。
最严重的时机,白莲教起义持续了九年,波及五省。天理教攻入紫禁城,在紫禁城城墙上竖起了起义军的大旗,皇子们在太和殿齐齐拿上武器备战。
嘉庆尽管抄了和珅的家,折合白银10亿多两,相当于清廷20年的财政收入。
但是嘉庆在位期间,全国各地都在起义。
到处打仗,不需要钱财吗?需要。
这笔钱财用于军费开支都不够,嘉庆元年时国库存银还有5000多万两——这里不算和珅的抄家。
八年后,国库锐减到不足2000万两,各地地方政府大量出现赤字,让嘉庆不得不开始提倡勤俭持家,严禁地方上贡宝物,过生日时送字画就够了。
.嘉庆皇帝很想哭。
终于有人懂自己的苦了!
嘉庆皇帝大逆不道地在心里想:为什么他要生在汗阿玛后面,要是生在前面多好?他也想让汗阿玛感受一下,自己拼命花钱,让儿子到处擦屁股是什么感受!
汗阿玛在位时享受奢靡潇潇洒洒,为什么轮到自己就得勤俭持家?
嘉庆皇帝想到自己还是太子时期,看到的乾隆自己祝寿、给太后祝寿的排场,再想想自己,悲从中来!
他好穷啊!
【当乾隆皇帝沉浸在虚假的盛世之中时,英国人打响了对大清掠夺的第一枪。】
【这一枪不是鸦片战争,是华夏在海外市场立足几千年的制造业——陶瓷!】
【欧洲发现了陶瓷的秘密,研发出来了比大清更好的陶瓷——骨瓷。】
欧洲贵族极为痴迷华夏陶瓷,从唐宋时期开始,华夏的陶瓷在海外贸易中占据了非常大的比重。
16世纪,意大利各地开始仿制华夏的软质瓷器,但是生产出来的原始陶瓷无论是胎质、釉色都相差极大。
直到清朝,法国耶稣会士殷弘绪来到华夏,在景德镇传教的同时,收到法国科学院委托,在景德镇“考察”陶瓷的制造技术。
最终,殷弘绪发现了陶瓷的秘密——高岭土。
欧洲之前失败的陶瓷,是因为没有加入高岭土,而华夏的瓷器中,高岭土要与瓷土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并且烧制,才能生产出硬制陶瓷。
殷弘绪把这个发现传信回欧洲,欧洲人恍然大悟,快速开始加入高岭土研究。
18世纪60年代,英国掌握了硬质瓷器技术。
工业革命后,一位出生在陶瓷世家的陶瓷学徒乔赛亚·韦奇伍德,与人合办陶瓷厂,投入资金与精力多次研究,最终研究出来了质量更高、生产力更快的新型陶瓷——骨瓷。
.
天幕放出了同一时代的陶瓷厂的生产情况。
韦奇伍德的陶瓷厂:
使用蒸汽机来研磨和搅拌原料,采用优质煤炭燃烧高温烧窑,有大量的流水线工人生产,有严格的生产标准,不满足直接当场砸碎重做;
大清的陶瓷作坊:
还在使用原始的水碓研磨原料,燃烧木炭烧窑,小型作坊手工制作着瓷器。
韦奇伍德的营销方式:
对外做广告,展示如何用四只咖啡杯托起一辆十五吨重的运土车,然后请来小报记者报道,把韦奇伍德的陶瓷传播到全英国!
对上层选择赠礼,给英国皇室赠礼,给沙俄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制作餐具,给大清皇帝乾隆皇帝赠礼!
华夏的营销方式:多年的口碑积累。
不说质量与艺术性如何,从商业角度来讲,韦奇伍德的骨瓷迅速席卷欧洲,开始抢占华夏的陶瓷业市场,后者毫无还手之力。
【乔赛亚·韦奇伍德的名字大家可能不熟悉,但是他的外孙大家很熟悉,叫达尔文,正是写出《物种起源》的查尔斯·达尔文。】
【乔赛亚·韦奇伍德后来靠着骨瓷打入英国上层阶级,被称为英国的“陶瓷大王”。达尔文继承了优渥的家境,才能去环球旅行。】
【夸张一点,可以说是达尔文家族抢了景德镇的生意,让大清的陶瓷海外贸易崩塌。】
1783年,韦奇伍德陶瓷厂的80%的产品被卖到欧洲各国;
1792年,英国彻底停止了购买大清瓷器。
1793年,英国反过来给乾隆皇帝赠送韦奇伍德骨瓷,顺便利用乾隆皇帝打出英国高端瓷器的名声,作为上流人士的代名词。
.
大清瓷器生意断绝的1792年,是乾隆五十七年。
这一年,美国总统选举,乔治·华盛顿当选连任,同年,美国国会通过《铸币法案》,成立美国铸币局并制订美国硬币流通制度。
这一年,巴黎人民大起义,逮捕路易十六,成立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这一年,东西方仿佛彻底撕裂成为两个世界,一个坐在新时代的蒸汽机车上,车轮滚滚向前;一个还驾驶着旧时代的木质马车,还被当权者勒住了马脖子不允许先进。
最悲哀的是,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
还年轻的弘历简直要气疯了!
“抢了大清的生意,还敢利用朕做生意!”
“欺人太甚!欺人太甚!”
弘历气得把笔墨纸砚全砸了,差点把书桌上的名画也给扔了,拿起来一看,是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这可不行,他重新放下了。
【这还没有结束。】
【大清的陶瓷产业被英国人抢走后,丝织品行业又被日本人抢走。】
大清与日本对外做丝织品行业有一个重要的原料贸易:生丝。
但是日本能后来者居上取代大清,在于与大清处理蚕茧的方式不同。
大清,或者说是华夏自古以来因为儒家和佛家的观念,不杀蚕,等待蚕长大后破茧而出,手工抽取蚕丝进行缫丝,到清朝末年依然是这种原始的缫丝方式,贩卖到欧洲后需要进行二次缫丝,增加了欧洲商人的成本和工时;
而日本人以及当时的欧洲人,处理蚕茧,会杀死蚕。
甚至不会等到蚕长大。
他们会在蚕茧恰好的时候,不会关心蚕长多大长得如何,直接把蚕蛹放入烘箱中,将蚕杀死,这样缫丝的质量更高,欧洲人买过去后可以直接开始使用。
【其实当时欧洲已经有了机器缫丝,大清并非不知道,也有进步者要求引入机器缫丝,被拒绝了,理由是会导致手工业者失业,抢夺旧式行业的饭碗。】
【但是新事物的发展,是势不可挡的。】
【珍妮纺纱机刚刚问世时,也曾经遭遇过旧式纺织工的打砸,但是你个人的力量,能抵挡时代的浪潮吗?】
【在几千年前的春秋战国,商鞅变法触犯了旧贵族的利益,最终导致了商鞅被车裂,但是抵挡不了大秦一统天下。】
【大清不接受新事物,认为“不义”。但是日本接受了,并且迅速取代了大清。】
日本学习的华夏的养蚕业丝织业,但是并不在乎蚕宝宝的生命。
明治维新后,日本人如饥似渴吸收着西方的先进工业,烘箱、缫丝厂在日本迅速发展,日本丝的质量越来越高,短期内快速超越了清朝的丝,成为最受欢迎的亚洲细丝。
除此之外,还有养蚕的技术。
养蚕和种植水稻,原本是无法兼得的,因为二者实在同一时间,4月到6月。这也就意味着,养蚕,就不能种水稻。
工业发达后,日本人开始给蚕施加化学药物,让蚕改在7月或者9月孵化,这样可以抽出有限的人口轮流忙碌养蚕或者水稻。
因此,日本的养蚕业和水稻业齐头并进,都得到了大力发展。
但是反观清朝,依然是卫道士的阻拦,认为对蚕用药“不道德”。
蚕宝宝得以寿终正寝,但是蚕农却越来越贫穷,最终连饭碗也被人砸了。
.
“清朝与现在,也隔着千年了吧,缫丝技术竟然一点都没进步?”
汉朝时期,在对外贸易中以丝绸占据不容置疑的优势地位,汉朝的织女们听着后世的缫丝技术感到不可思议。
后世不是连织布技术都进步了许多吗,怎么缫丝技术彻底停止,纹丝不动?
“那些臭男人自己不养蚕不缫丝,管起别人的事倒是一套又一套。”有织女一听到天幕说得各种不允许,就想骂人。
一听到又是那些只会说理论的男人说的屁话,他们若是真关心蚕,怎么自己不去养蚕,不去把蚕破茧而出的蛾子养起给它们养老送终!
【日本的丝织品超越大清之后,不仅仅是商业上取代了大清的丝绸贸易地位,还为日本带来了巨额的财富,以及称霸世界的经济基础。】
【清末时期,日本相继对俄罗斯宣战,对清廷宣战的背后,是经济基础已经超越了俄罗斯和大清。】
清朝时期,儒学更为兴盛,出现了大量“儒商”,行商思想上出现了“义利”的取舍之争。
“取义不取利”原本是儒家的思想,在清朝却被运用在商业上。
这并不代表他们完全不想要利益,只是学会了儒生的遮羞手段,在攻击自己不认可的商业手段时,就可以攻击对方“不义”。
比如抗拒新型缫丝机,名义上“不义”,实际上是大商人手下的纺织作坊里,女工比缫丝机还要廉价。
明末清初出现了各种作坊,清朝继承了下来,纺织作坊非常普及,纺织女工遍地都是。
大商人宁愿用廉价的女工,成熟的技术,也不愿意因为冒险放弃到手的利益。
本质上,依然是既得利益者的保守势力,赢过了想变革的新兴势力。
【清朝人怜惜蚕宝宝的生命,其实让我非常疑惑。】
【怜惜蚕宝宝的生命时,也没见你们少吃阿胶,少用龙涎香,少用虎鞭,少收藏犀角象牙。】
阿胶是驴皮制作的,龙涎香是抹香鲸的肠道分泌物,虎鞭不用说,老虎都秒射还想靠虎鞭壮阳,做梦比较快。
然而因为贵族追捧,为了这些东西,多少驴子、鲸、老虎被杀。
华夏原本是有4种老虎,分别是华南虎、孟加拉虎、印度□□,虎、东北虎。只有华南虎是华夏独有品种,现如今在野外已经灭绝了。
犀角象牙是犀牛和大象最重要的武器,没有之后只有一个下场:死亡。
还有鱼翅,鲨鱼被割掉鱼翅之后,只有死亡。
一直到现在,海外仍然有许多人骂华夏人滥杀动物,破坏生态平衡,但是老实说,有多少普通人用得起这些东西?这些东西又是谁带起来的风潮?
是皇帝,是贵族。
皇帝贵族有需求,官员投其所好,就有了血染的贡品。
上一篇:任务是攻略5t5
下一篇:谁没有个特级过怨咒灵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