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梨遥
他生平第一次对自己的决定产生了那么一丝的怀疑。
如果朱允炆是这种风格的皇帝,若标儿还是不幸早逝,自己到底还有没有必要坚持这什么劳子的长子继承制了呢?
但……
如果连葬送六十万大军都算不得什么的话,那么李景隆到底还干了什么事啊!
朱元璋简直就是眼前一黑。
【那当然得数两年后金陵城喜迎王师,金川门与谷王一起开城迎燕军,喜提南京失守的高端操作局了。
这对得起前两天才拒绝了方孝孺又一次上疏请诛李景隆的朱允炆嘛。
总之,在打脸和掉坑的路上,朱允炆决不失联。】
李文忠:!!
喜,喜什么?
李文忠一时之间有些怀疑自己的耳朵。
他儿子这是干了些什么啊?
直接被策反了?
建文朝更是轰的一下炸开了锅。李景隆竟然开城迎燕军?这简直是妥妥的叛变啊!如何能容?
上书,这就上书,喷死李景隆!
【你以为坚决不杀李景隆就是朱允炆优柔寡断,营造圣贤名声的极限吗?
当然不是咯。
如果不是因为李景隆的操作太炸裂,这勉强还能解释为不迁怒,情绪比较稳定。
但……
朱允炆他一面削藩,并到处调动大军伐燕,但一面还不下圣旨叮嘱手下将士:“毋使朕有杀叔父名。”
只能说,别太离谱。
总之,放在帝王界,是真的很炸裂啊。】
此言一出,各大天幕之前的众人都纷纷沉默了。
啊这,他们是真的想不到哇。
就算是洪武朝的朱棣,也忍不住探头探脑。
看不出来啊,他老朱家还能出这么一个大傻冒呢?
他哥虽然说平时比较仁德宽厚,但也不是这么个宽厚法啊。
但如果真有这么傻缺的对手,朱棣只能说心花怒放。
若对面真有这么个圣旨的话,他不得可劲造作,可劲殿后吗?
嘿,反正想活捉他?那可是没门的。
想到说不定能看到对面一脸崩溃却投鼠忌器的表情,朱棣就觉得世上竟还有如此美妙的事情。
摩拳擦掌了。
【总之,经过朱允炆一番走位之后,虽然燕军在济南之战与东昌之战之中难以攻克重兵把守的济南与徐州等地,朱棣更是屡屡深陷险境。
济南之战差点被铁铉的诈降之计坑死,东昌之战更是屡次深陷险境,痛失张玉等R卡之中比较拔尖的爱将。
但是托朱允炆这道诏书的福,南军投鼠忌器,怕迎来事后的清算,对于朱棣完全不敢下死手。朱棣也恃此特权,时常单骑殿后,成功向半路开香槟,又一次因为东昌大捷祭告宗庙,认为徐沛山东一线固若金汤,燕军一定无法攻克的建文朝廷展示了一下,什么叫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朱元璋:……
这个时候,真的不必向咱来祭告宗庙。
咱真的不是被孙子这令人窒息的操作给气活的吗?
朱棣:说不定就是呢。
正好气活了给儿子传个位。
当然,这话朱棣自然是只敢放在心里说说。
毕竟哪能上赶着去找揍呢,他又不傻。
第150章 太宗上位计【二二】
【建文三年,燕军重整旗鼓,再度挥师南下,可谓战果颇丰,三月在滹沱河打败盛庸,随后又在藁城打败吴杰,重新确立了燕军优势的地位。
夹河、藳城之战使南军遭受了很大的损失,朱允炆开始渐渐减少正面交锋,开始采取谈判的方式。
不过嘛,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在谈判桌上又怎么可能肖想呢?
朱棣反手就袭击了德州南军的饷道,又让都指挥李远穿着南军的衣服南下,烧毁了南军粮船,数百万石粮食灰飞烟灭,京师大震,德州南军顿时士气大衰。
但关键时刻,大同守将房昭引兵紫荆关,威胁保定,窥伺北平,朱棣只得回援。】
虽然听天幕所言,自己一路打来还算是顺利,赢多败少。
但是……
朱棣忍不住皱了皱眉,这样一直僵持下去也不是个好计策。
作为一名优秀的将领,他心中自能勾勒出大明舆图及大致兵力部署情况。
若诚然如天幕所言,重兵集结在德州与徐沛一带的话……
朱棣垂眸思索片刻,眼前便是一亮。
擒贼先擒王啊!
【成功援救了北平的朱棣深觉不能再这样深陷在泥潭之中,当年冬,决定立马再次南下,这一次,朱棣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当时的都城——南京。
并且在灵璧附近大败南军,生擒了平安在内的三十七员南军将领,彻底击溃了南军的主力,从此,长江以北,南军再也没能集结起有效的反抗。
渡过长江,又遇到盛庸在淮河附近设下的防线,但水战也是完全难不倒judy的,朱棣命人绕后突袭盛庸,盛庸遂败走,当日燕军即克盱眙。
又接连收到了扬州与高邮的降表。
南方建文朝廷已到了危急存亡的时刻。
这个时候,朱允炆竟然派了庆成郡主,也就是朱棣的堂姐前来和谈,表示可以割地求和。
主打的就是一个进能拖延时间筹备兵源再次决战,退能划江而治,搞个南北朝2.0呢,算盘打得是真响啊。】
朱棣:???
你看他是满脸都写着大冤种这三个字吗?
整个江山就近在眼前了,谁还想跟你划江而治啊?
还南北朝2.0?
想的还挺美。
再说了,他大明的南北双方实力差距如此显著,长江以北是个什么情况大家心里难道没点数吗?
若他登基,他定然愿意沟通南北,争取让治下南北之间的矛盾得以减轻。
可这绝不代表他不想要南方啊?
他又不傻。
【这当然是痴心妄想啦,次月,燕军破金陵。
建文四年,不对,洪武三十五年六月十七,朱棣拜谒孝陵毕后于南京奉天殿即皇帝位,是为明永乐帝。
当然,就像汉文帝以诸侯王之身登基之后很快就盯上了同姓诸侯王一样,身份转变之后,朱棣很
快也开始准备削藩。
果然是当过藩王,还是当过有兵权的藩王,最知道怎么削藩了。
对此,朱棣开启了有明一朝著名的“养猪”式藩王培养大法,成果当然是斐然的,至永乐末年,藩王已不再具备数量庞大的守卫部队,军政大权悉数收归中央,进一步加强了明朝君主集权的统治。】
这话说的。
让兄弟子侄当富贵闲人还不好啊,不然真让藩王尾大不掉,到时候有朝廷头痛的呢。
再说了,自己刚刚凭本事打下了南京,推翻了建文朝,那些兄弟们又打不过他,自然是削藩的最佳时机。
他不是都用白花花的银子补偿了吗?
只是让你们迁个封地,交个兵权,怎么能磨磨唧唧!
朱元璋对此也并无异议,甚至觉得此计颇妙。
实权嘛,当然是咱皇帝要牢牢握在手里,兄弟们嘛,还是老老实实吃喝玩乐就行了,别想着这些有的没的。
【除了对藩王问题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整治之外,许多洪武朝的临时性制度也是在永乐年间逐渐成为定制,譬如内阁制度和厂卫制度的恢复与建设。以及其贯彻审慎用刑,复行死刑五复奏,进了明代恤刑制度的发展。
不然就他爹朱元璋那个“重典治国,从严治吏”的措施,大明恐怕很快就要狗带了。
某种程度上,永乐皇帝才是真正像是明朝制度的奠基者,虽然托他爹的福,是带着镣铐在跳舞。】
朱元璋很是为自己愤愤不平。
是,他是说,要“重典治国”,但是他也说了,后世子孙只要按照《大明律》治国就行了啊,他会提前给你们这些子孙将麻烦都解决掉的!
如果知道他爹的心声的话,已经登基的朱棣恐怕只想说一句,谢谢,可以,但是真的没有这么必要。
比如……
爹你能想到吗,现在坐上皇位的,是儿子我呢。
【当然,作为真·武将起家,武将再造社稷的皇帝,明成祖朱棣的武功那自然是杠杠的。
五征漠北,南抵安南,东北设立奴儿干都司,西北设置哈密卫,西南设贵州承宣布政使司。永乐朝是明朝版图最大的时期。】
朱棣顿时将自己的目光放到了太子朱高炽的身上。
朱高炽感受到上首亲爹压迫性十足的目光,恰当地露出了一个憨笑。他自己心里当然也有猜测,那他爹能打,自己又不能打,打下来的地方守不住能怎么办,当然还是主打一个将人力放在重要的地区嘛。
不过这话,心里知道就算了,说还是不能说的。
朱棣对自己的儿子也是很了解的,恨恨瞪了人一眼之后,到底没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