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梨遥
始皇帝真的不明白,佩玉与配
饰这种稀松平常的事情,为什么也值得大书特书。
还有,他那不是在衣服上缀着,他那是挂上了配饰!
再者说,带都带了,当然要带最好的。
【据《史记》记载,秦始皇出生于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也就是现在的一月份,是个妥妥的魔羯座啊。也不知道是不是受星座的影响,秦始皇本人也有点矛盾。
一方面呢,他喜爱漂亮繁复的首饰,喜欢锦绣华服,喜欢像传说中的龙一样在宫廷中收藏亮晶晶的珠宝,无愧于自己的祖龙之名。另一方面,他又极端厌恶繁复的周礼,废除旒冠冕,就算是祭祀,也只着玄冠冕。直至东汉明帝时期,才恢复旒冕制度。
但显然我们政哥的审美跟现代人的审美差的有点多,虽然他废除了,但我们又给他恢复了。在所有的电视剧中,我们政哥都戴旒冕。不过当然了,与他并立千秋的汉武帝也逃不开这样的宿命,也是一顶旒冕走遍天下都不怕。】
始皇帝看着纷沓而至的各种奇形怪状的所谓带着旒冕的自己,陷入了沉默。
算了,你们要觉得旒冕好看,就带,反正麻烦的也不是他。
但能不能带带对啊,旒冕象征身份,如何能如此儿戏。
还有那些人穿的衣服,华丽是华丽,也足够光鲜亮丽,可以看出后代子孙是真的很有钱了,但能不能不要如此浮夸,一点都不高贵。
而且……
何谓星座之说?
你们后代人不是都不信鬼神吗,还说已经揭秘了星辰宇宙的秘密,连荧惑守心都已不当回事,怎么还饶有兴致地研究什么星座之说。
还有,哪里的神话说龙喜欢收藏亮晶晶的珠宝啊,他怎么不知道?
一点都不庄重,突然就觉得龙不霸气了。
刘彻实在没想到,怎么连这种好事,都不忘了带上他呢。
其实他也不喜欢旒冕啊,碍事。不然他早就自己恢复了,何至于劳动后世子孙。
不得把他那张帅气的脸露出来吗,人长得帅不就是为了给人看的吗,都被旒冕遮得严严实实还看个什么劲呢。
【此外,政哥还喜欢音乐。而且我们陛下十分有审美,不喜欢击瓮叩缶,拍打大腿的秦国传统音乐,反而对郑、卫桑间的音乐情有独钟。
但这也不能怪咱政哥啊,毕竟人家还是从小在赵国长大的,可能自小就埋下了审美的伏笔吧。】
李世民很震惊,他不是没有看过《谏逐客书》,但是却从来没想到还会有这么清奇的角度。
是他不够全面,竟然只从中看到了李斯条分缕析,逻辑分明的谏言。
原来这篇文章还能这么理解。
【政哥爱山东六国的音乐是实锤。但也因为爱音乐,狠狠被人伤了一波心。高渐离是太子丹的门客,也是荆轲的至交好友,最擅长击筑而歌。
荆轲刺秦失败后,秦始皇通缉太子丹门客,但因为听说高渐离善乐,便免除了他的死罪,熏瞎了他的眼睛,让他在自己身边为
自己奏乐。
可惜,高渐离却并没有忘记要为挚友报仇一事,随着秦始皇对他乐声愈发喜爱,他终于得以靠近秦始皇,遂在筑里灌铅,举筑扑秦始皇,但他跟自己的好友一样,准头堪忧,没能成功。
秦始皇只能忍痛杀之,从此不敢复近六国之人,只能说,我政哥狠狠PTSD了。】
秦王政虽然不知道这个PTSD是何物,但原本一件颇为严肃的刺秦之事,竟然被这个天幕说的如此轻巧,他也忍不住抿了抿唇。
他几乎要被天幕说服了。
别的不说,六国虽然人心不齐,武力堪忧,但之于音乐文学方面,确是他秦国不能比的。
但这也都不是事,天幕不是说了吗,他将来会统一六国的,那六国的,就是他秦国的。
不过这种事发生的如此频繁,希望自己能记得,到时候让六国之人远远地给他奏乐就行了。
【龙凤猪一家三口爱好相似,都很喜欢骏马,我们政哥当然也不例外,但这个爱好可不只是李斯那句出行必乘纤离之马的一家之言。
据传,秦始皇拥有七匹骏马,追风如电。
我们政哥,一个平平无奇手办爱好者,喜欢在陵墓旁边埋兵马俑,兵马俑顾名思义,自然是既有人俑又有马俑。秦始皇对马的看重可见一斑,除此之外,秦始皇陵还出土了震惊世界的铜车马,被誉为“青铜之冠”。】
始皇帝已经不在乎其他的东西了。
此类佣他原计划埋于外侧陪葬坑,后人把这玩意挖出来了,那他的地宫呢?
始皇帝心头一凛。
【虽然我政哥没有真爱,但是却也爱美女,尤其喜爱郑国、卫国的女子。但我深刻怀疑,政哥主要还是喜欢唱歌好的女子,因为李斯特意强调,政哥娶回家是悦耳目的,那么问题来了,政哥喜欢的到底是女人呢,还是音乐呢。】
刘彻表示不理解。
就不能喜欢美女的同时让美女能歌善舞吗?
这一点也不冲突。
【最后一个小爱好,有点地狱。那就是,据说秦始皇喜欢吃鱼,但讨厌鱼刺,于是一道非遗名菜应运而生——皇统无疆凤珠氽。其实就是一个简单的鱼丸而已,但他却能得秦始皇亲自赐名,倒也是一段佳话。】
既然是佳话,又何来的地狱呢?
后世皇帝显然比秦朝的历代君主先想到了些什么。
【所以赵高能够如此顺利地要来几大筐咸鱼放在始皇帝的车驾之上没有引来任何人的怀疑,不会真的是因为其余不知情人也了解秦始皇爱吃鱼的嗜好,真的打算自己在车驾上炫几大筐咸鱼吧?
说不定就是陛下今天心血来潮,想试试咸鱼了呢。】
始皇帝:……
确实够地狱。
他确实喜欢吃鱼,但也就到今日为止了。
再者说,今日之前,他也不喜欢吃咸鱼。
都知道他不喜欢鱼刺了,怎么会喜欢吃咸鱼呢。
那些
庸官,他窒息了。
【秦始皇的小爱好便先考据到这里,下一部分,是我们荀老师那两个偷家弟子。】
荀老师?
是说荀子吗?
始皇帝在心里思量起来。
荀子的两个著名的学生,不就是韩非和李斯么。
何谓偷家弟子?
是说李斯把韩非害死之事吗?方才不是已经讲过了吗,为何还要再讲一遍?
而在齐国稷下学宫的荀子也抬起了头。
他的弟子又怎么了?
【虽然荀子的学说容纳百家,也有吸纳法家的精髓,但其以孔子为圣人,认为自己继承的是孔子的思想,所以普遍认为荀子属于儒家。
但所谓荀门多逆徒,荀子的学生中唯有两人最为著名,一为李斯,二为韩非,全是法家的代表人物,只能说,荀老师真是辛苦了。】
荀子:……
没事,他都已经习惯了。
这点区区小事,不足以撼动他的想法。【但所谓逆徒,又怎么能让老师安稳呢。荀子一直以来,都是先秦儒家三子之一,虽然在唐宋之后渐渐没有孟子受重视,但是其从祀孔庙的地位还是极为稳妥的。
直到明朝之时,大臣张九功认为,荀子培养了李斯和韩非,说明其思想内涵一定是法家,不可能是儒家,如何能受到他们儒家后生的推崇呢,于是上奏欲驱逐出孔庙,嘉靖之时,终于成行。
一千多年之后,荀老师又是被两个弟子拖后腿的一天呢。】
荀子无言以对。
虽然他其实对受不受到后世认可并不感兴趣,但是,因为那两个兔崽子直接让人给赶出去,还是有点太丢脸了。
再者说,他们两个学着学着就学歪了,他又有什么办法嘛。
【其实荀子跟秦国是有一段渊源的,他也不能全怪自己的徒弟。荀子曾亲入秦,称赞秦道:“秦四世有胜,数也,非幸也。”
但要不怎么说是逆徒呢,荀子与秦并无缘分,他认为秦国重法轻德并不可取,因而离开了秦国。估计那个时候,他并不会知道,自己未来最为骄傲的弟子全都跟秦有不解之缘。
不过荀老师被这两个弟子打脸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尤其是李斯。】
始皇帝:李斯的出现频率真是够高的。
“去,让李斯自己到大狱门口听一听。”
秦孝公却很是不满意。
若无这些儒生所轻慢的法,他秦国恐怕早就被列国生吞活剥了,哪里还有喘息的空间,可以让这些人慢悠悠地环游至秦点评一番呢。
【荀子喜欢的,李斯未必一定喜欢。但荀子不喜欢秦的地方,李斯一定非常喜欢。
譬如荀子曾经批判秦惠文王时期的相国张仪,认为张仪是态臣,只会巧言令色,取悦王上,用之必要亡国。】
秦惠文王听这话可就不高兴了。
张仪可是帮了他秦国大忙了,怎么就被批判得一无是处
呢。
他宽慰张仪道:“相国不必上心,没听天幕方才说嘛,我秦不仅没有亡,还天下一统了呢。”
真是大大超出了他自己的预期。
毕竟如今的秦国虽然勉强算是强国,但是他也只想着东出图强罢了,谁能想到有朝一日,华夏九州悉数归秦呢。
至于那个二世而亡,就不提也罢。
张仪却浑然不当回事。
毕竟是儒家的君子之说的信奉者,看不起他们这些搞纵横的,实是意料之中的事。
反正只要能一展抱负,又何必在乎这些看不上他的人呢。
【荀子的教学成果却显然很是让人感动。李斯在《谏逐客书》中大肆夸赞了张仪之功于秦功不可没,虽然只是个例子而已,但还是不得不让人感慨,今天又是荀门“相亲相爱”的一天啊。】
荀子表示,他这辈子都没有这么无语过,上一次这么无语还是在上次。
他平生第一次觉得,早知道这俩弟子,他就不收了。
爱霍霍谁霍霍谁去吧。
【而秦宫故事会的最后一部分,就让我们来好好唠唠我们那倒霉蛋祖龙陛下,聊一聊他“奋六世之余烈,背七世之黑锅”的可歌可泣的两千年。】
始皇帝累了,怎么又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