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能听到我的心声后 第7章

作者:酒筝 标签: 历史衍生 系统 基建 BG同人

  “阿父,诸子百家不愿入我大秦,只要此神器一出,以后售卖的书本,按照您使用的标点符号去释义,相信他们很快就投降了!”

  “对了,阿父,那些一同研发这个的墨家弟子们,已经在殿外等候了,到时候你带回少府司去。”

  赢今歌也知道,这个工艺,现在可不能够传播出去,手拿大杀器,就得学会使用。

  “你说得对。”秦始皇赞赏的对赢今歌点点头,考虑得挺周全。

  “阿父,我还留了几个墨家的弟子,跟农家弟子们一起研究关于耕种的工具如何改进,等以后我们黥首耕种就可以更轻便、产量更高了。”

  赢今歌满怀着希望,眼睛充满了光,这种专注炽热的亮光,令秦始皇的心触动了下。

  黥首吗?

  秦始皇想起了上一次赢今歌也是站在这儿,黥首的日子过得好、过得幸福,就能够得到积分,然后购买高产量的粮食种子。

  他因为刚大一统,国家还有很多政策需要重新制定,在他看来,不管是哪一方面,都是为了这个国家好。

  今歌不一样,她只是一个公主……

  想起了他的其他女儿,不是没有女儿想像今歌一样讨好他,可寻找的那些奇珍异宝,对秦始皇来说根本没有半点儿的吸引力。

  奇珍异宝,他的内帑中多的是,尤其是灭掉六国后,从六国国库中搜刮得东西也不少。

  他要的是能够建设大秦、让大秦变得更好的东西。

  他们根本就不懂!

  “很好,如果不够人手了,问阿父,阿父多的是!”秦始皇对赢今歌很满意,卷王就喜欢卷王,不需要智商低和懒货。

  “我需要,阿父,不管是墨家还是农家的都可以,工匠也行,最好是会识字的。”赢今歌来者不拒,关键是她现在手中的人脉不足以支持她招揽人才。

  “好。”秦始皇点头。

  低头,看着自己书案上的雕印板和纸张,他怎么就没想到呢?明明他就有玉玺,不是吗?

  简直是……

  太蠢了!

  不过,这种用松树制成的墨,价格便宜好用,比他玉玺盖章的红墨便宜多了。

  至于研制出来的那群人才……现在,是他的了。

  【也不知道,这次阿父会赏赐我什么呢?】

  【来个三十万的秦半两?嘿嘿嘿,尝试一下被钱砸晕的感觉?话说,如果这么多秦半两的话,我带来的几个人,能扛得回去吗?】

  听着赢今歌的妄想,秦始皇佯装没听到,三十万秦半两?你是想将国库搬走吗?

  “那就赏你,一同随朕泰山封禅吧。”秦始皇觉得这是天大的荣光,从古至今,他是第一个准备泰山封禅之人,带着去的都是亲信心腹,最多包括长子扶苏。

  【就这儿?就这儿?谁还没去过泰山?想当年,我跟大学同学爬泰山,差点没累断腿。】

  【不过,秦始皇首创泰山封禅,成为古代伟大优秀的帝皇最庄重盛大的仪式,或许就因为这个,泰山才这么出名?】

  【阿父,我要金银珠宝,漂亮的布匹首饰啦,人家打扮得珠光宝气,就我寒酸,都不像大秦公主了!】

  【阿父,你看看我身后,没有母族支持,只有你一人的父爱啊啊啊啊!!】

  抬眸望去,孩子的头发簪了一朵花,很是素净,回忆其他孩子的打扮,也确实苦了孩子。

  大手一挥,又是一大波赏赐,这次专注于珠宝首饰,虽说大秦以黑为尊,但孩子嘛,总喜欢穿些鲜艳的衣裳。

  也不吝啬,纸张售卖得内帑都充盈了不少,他内帑里的珠宝首饰都是赏赐给人的,还不如给今歌。

  与此同时,秦始皇还给今歌封爵:簪袅;为秦朝二十级军功爵位制的第三级,规定受田数额为3顷(300亩),受宅数额为3宅(宅地的标准是以30步见方的土地为一“宅”)①

  还有岁俸150石,这是第一位授予爵位的公主,就连是扶苏公子也没有。

  在被授予爵位时,赢今歌都懵了好几下,【阿父,我这是每年都能领俸禄了?呜呜,阿父诚不负我!】

  感动。

  见赢今歌这么好哄,秦始皇都沉默了两秒,其实,这个已经算是很大的立功了。

  不过,见赢今歌还有很多后手,生怕到时候不够爵位给她升……

  为此,秦始皇又赏赐了一大波的珠宝,厚加几成,我儿大才。

  今歌的大出风头,也不是没人注意,比如有些古板一点的,就觉得女子该待字闺中,别插手朝政。

  关键是,秦始皇那句‘我儿大才’也不知为何给传了出来,让人有了忌惮之心。

  举贤堂。

  扶苏的门客正跟他聊着华安公主,认为扶苏公子可以拉拢一下华安公主。

第9章

  “华安公主近来很得陛下欢心,公子,你不应该总是惹恼陛下的。”门客劝说扶苏,别总是这么倔脾气。

  “如果华安公主能在陛下面前为公子您说好话,想必,陛下对公子不会如此苛刻了。”

  “这不是公子的问题,是陛下过于大刀阔斧的改革,丝毫不考量国家具体情况,肆意妄为,公子也是为了大秦的长治久安好。”

  自周朝起,以嫡长子继承制延续至今,陛下没有立王后,扶苏就是长子。

  在绝大多数人眼里,扶苏就是继承大秦的下一任皇帝,举贤堂便是他门客所在之地,聚集了无数知识分子。

  都是希翼能入朝为官,但却没得入内,只好等待扶苏上位,好有个出路。

  “今歌是我妹妹,她以前备受冷待,现在日子好起来了,是她努力的结果,我也很欣慰。”扶苏是真心为今歌高兴,她做出了好成绩,阿父赏赐她,不是应该的吗?

  大秦自商鞅后以军功授爵为制度,凡是大秦的人都习以为常了,有功就赏,不是很正常吗?

  “可,公子,你难道不担心吗?华安公主确实有才华与能力,始皇陛下还亲口承认‘我儿大才’,可见对华安公主有多满意,万一……”

  “是啊,扶苏公子,别看以前没有女陛下,可现在始皇陛下大刀阔斧的,分封也改成了郡县,文字、车轨、度量衡都进行了改革统一,谁知道,会不会特发奇想……”

  门客也担心,争不到王位的公子,特别是像扶苏公子这种有很大优势的,会让继任者忌惮,容易遭遇迫害。

  为什么扶苏公子一点儿都不担心这个?难道真以为自己的位置很稳了?

  “你们也不必过于担心,只不过是些墨家工艺而已,不代表能够治理国家,要管好偌大的疆土,可不单单只会一些纸墨研究就可以了。”

  也有门客看得很清楚,始皇帝陛下培养了扶苏公子这么多年,还会轻易放弃不成?

  “再说了,华安公主以前不受宠,连学堂都没去过几次,能学到什么?或许,秦篆都不会几个。”别说看不起女人,单纯就是认为没经过教导的公主,哪能跟扶苏公子比?

  “的确也是……”聊着聊着,又开始往别的事情方面谈了,至于华安公主,将来扶苏公子登基,她有这个才华,也可以继续为大秦做贡献。

  ……

  被讨论的华安公主·赢今歌打了个喷嚏,身旁的香枝赶紧给公主殿下披件大氅,“公主,天气渐渐凉了,可不能着凉了。”

  虽然秦始皇说要泰山封禅,可从咸阳到泰山也不是短距离,咸阳城在陕西,泰山在山东,还是在秦朝这个没有汽车飞机的年代。

  北方的冬天可是大雪纷飞,还没得暖气,上到山顶,岂不是都被雪覆盖了?

  再者,造纸术和印刷术的问世,令秦始皇想起了之前的困窘。

  郡县制是好,但需要培养属于他们大秦的人才。

  以前竹简太贵,可现在纸张便宜,印刷更是‘刷’的一下,很快能有一本了,特别适合教学。

  曾经,齐国有稷下学宫,他们大秦也能有咸阳学宫。

  这不,找来了墨家的人,给朕设计咸阳学宫的建造图,今年底开建,明年建成!

  墨家的钜子(首领)和学子们接到这个命令时,都苦瓜了脸,陛下,明年建成,是不是太为难我们了?

  而要发动的徭役,因为是建造学宫,到时候他们学派有可能在此教学,大家都没怎么反对。

  就像都江堰、郑国渠、灵渠,前者是秦昭襄王嬴稷期间修建,后两者均为秦王政时期修建,当时也发动了大量徭役。

  大家都知道修建水利工程有利于江山社稷,就连是扶苏,在得知咸阳学宫开建,也满是赞同。

  徭役,不是自古以来就有吗?

  军功授爵制度下,只有第五级以上的爵位才能免除徭役,不正是因为这样,才会有人不惜拼命去挣军功?

  如果父亲在战场上拼杀壮烈牺牲了,其军功可以顺延给儿子。(军功可以,爵位不可以)

  只有赢今歌听说了这个后,情绪稍微有些微妙,仅是一个学宫吗?

  不,这个学宫的徭役,只是刚开始,接下来才是正餐。

  “我要入宫。”赢今歌披着雪白毛绒大氅,手里还抱着暖手袋,此事,怎么也要跟阿父商量商量,黥首啊,总不能够因为习惯了,就一直过苦日子。

  秦始皇在得知今歌又入宫来了,威严的气势都松缓了不少,“快宣。”

  他以为,今歌这次入宫来,又有什么好东西要献给他这个皇帝阿父。

  结果……

  “阿父,我听说要建咸阳学宫,还要发动徭役?”赢今歌对自己的偶像,也不是毕恭毕敬,反而因为这几次的见面,秦始皇的态度都很慈爱,令赢今歌认为,秦始皇对她不挺好的嘛?

  所以,内心里并没有形成那种畏惧感,一进殿,赢今歌直接说明来意。

  “怎么?”秦始皇一见不是给他送大礼来了,还是因为这种正事儿?扬眉,难道有什么高见不可?

  “阿父,儿臣觉得,发动徭役建造属于我们大秦的学宫是很正常的事情,可是,对于徭役,官府是不是太过苛刻了?”

  【哎,我都已经这么委婉了,也不知道阿父能不能明白?应该不会生气吧?】

  秦始皇:你这也叫委婉?就差没指着我鼻子骂他苛刻黥首了!

  【可是,大秦的徭役真的很辛苦,幸亏我没生在大秦的贫苦人家,不然我得撞墙自杀!】

  【共xx万岁,不仅没有徭役,也没有了地主,不用交田税,百姓吃饱穿暖免费上学……】

  【大秦就是因为徭役过于苛刻,搞得黥首苦不堪言,苛政猛于虎。】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①。】

  【阿父,你也不想见大秦亡了吧?】

  秦始皇刚听到赢今歌前面的话时,还皱眉,认为赢今歌是不是跟扶苏一样,被儒家给教坏脑子了?

  结果听到后面的那两三句,特别是最后一句,眼睛瞪大像铜铃,什么?大秦亡了?

  什么时候亡的?

  “你说什么?”秦始皇灭掉六国实现历朝国君的‘东出夙愿’,正是意气风发之时,做着大秦千秋万代的美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