拐个军师接招贤令 第78章

作者:Sherlor 标签: 天作之合 BG同人

  日月流转。

  人们在春天里收获,这一茬丰收的麦粒进了粮仓,秦人的脸上满溢着喜悦。

  等到家里都打点完毕,他们修好兵刃,带好衣物,踏上征途。

  丰年盈仓,士气高涨,后勤殷实,兵强马壮。

  嬴虔统领入蜀平乱的队伍出发后,孙膑也在某天率兵没入茫茫的草野之地,灭戎忽然间就吹响了进攻的号角。

  秦昭站在边陲之地的城墙上,望着再次抽条的新草色,遥望归期。游牧民族进犯中原总会选在秋季,而开春便是对戎狄讨伐的最佳时期。

  更别说草原接连遭了好几次天灾,去年秋天与西戎接壤的边境城池都遭遇了最疯狂的入侵抢掠,但因墨家入秦诸多因素,边境城防军力上升不止一个等级。

  加上边军反常地只守不攻,西戎根本没法将秦军拖进主场,虽偶有得手,但算算发动抢掠的得失,他们每前进一步,损失便又多加一成。

  城墙下还有着战火残存的痕迹。损毁的拒马正被守城军士们捡抬清理,即使被打扫过,城下土壤上依稀能辨认出交战厮杀的血污。

  ——是前几日接连来犯的游牧部族留下的败退痕迹。

  距离孙膑出击已有些时日,戎狄的动向有些反常。

  现下是春日,依照常理,绝非是游牧部族会出动的日子。但今日这座边陲小城,已经迎来不止一两波敌军进犯了。

  秦昭回忆起这些外族人在战场上的凶相,他们像是疯了,每一次进犯都是燃尽生命、抛却一切的狂攻……草原上的部落虽然血性十足,但不意味着他们是愚昧的。

  这群狡猾的对手不会做亏本的交易,如此战场交换,他们必定另有所图。

  等等,据将士们的战后报告来看,这些外敌并非戎狄青壮主力,更像是带着余烬的老残弃子。

  老残是相对而言,弃子是他们不要命的打法的解读:这群人从始至终都没有想过回去。

  有一些灵光闪烁。

  秦昭几乎快抓住异常的尾巴了,却被疾跑而来的传讯兵打断。

  “秦先生,城中有大事发生,请您赶紧前去商讨!”

  大事?

  接连的冲击都尽数抵御,现下还能有什么大事发生?

  秦昭疾步走进城防指挥署,只见卫鞅面色凝重。

  他一见人过来,便递给她一封书信,上面的墨字混着血迹。腥气未散,血是不久前才留下的。

  “昭昭,仔细看看,我予你说道一二。”

  秦昭里面张耳默读,纸上的内容叫她震惊。

  “军机处有要员自戕,昭手中的便是他‘良心愧疚’的绝笔。”

  “鞅来此坐镇接应,便遭数次攻城,原来皆是恩怨所致……”

  “这盘棋,已经布局谋划良久,是变法的因,但鞅不认这个果。心有怨恨,鞅乐意他们正面报复,拿秦国国运来行此小人之事,鞅绝不姑息。”

  秦昭在那些字字句句里,已然明了一切:

  变法中被“立威”的嬴姓宗族,不愿揭过恩怨,誓要让卫鞅身败名裂于此。

  不,不仅是这样——

  “昭昭,膑曾与哦有言,军中层有段时日信鸽有异他心思缜密,应有所准备,但……”

  “依照纸上所书,有些战备或许早已被传给了西戎。”

  秦昭瞬间捏紧了血书。

  “鞅虽相信膑,但亦忧心会有变数,他那边还不知此事。行军在外,茫茫草原如何联系,真叫人——”

  “我去。”

  秦昭记得孙膑所有的思路判断,记得他私下里说过一遍的路线,在推演里能猜到每一个分岔的路口他的选择。

  骑射行进寻人,她是最好的人选。

第61章 秦·征伐

  月行载着它的主人一路深入。

  草色绵延千里,风一掠过,便摇曳起伏成浪。阳光落在油亮的草间,带起片片粼粼波光。霎时间,草原便不是草原,而是绿色的海。

  如此景色,于春日或成一绝。

  秦昭在草海上打马而过,无瑕欣赏草原风光。她倾俯在马上,月行脖子上的温度一点点融化着她寂寥的心。

  为了隐蔽行踪、灵活机动,她是一个人出城的,孤绝得宛若易水边转身的燕赵义士。

  秦昭费尽心机拔掉了嬴驷以身试法的旗帜,不想牵连出的是更加疯狂的局面……现下只能尽量去将盲目报复的后果降至最低。

  父母的爱子之心无错,子犯法受刑,父母心中怎会不悲痛难捱已至心生怨怼、疯狂报复呢?

  毕竟是嬴氏宗亲,不能奢求人人都是嬴渠梁,永远将秦国的利益摆在第一。人非圣贤,大义灭亲也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

  思及此处,那位自戕留书谢罪、揭露背后指使的军官,倒也算得上高尚了——宗亲于他有活命之恩,国君于他有知遇之恩,两两相较,他也只能以死相报了。

  对于先前的选择,秦昭并不后悔。在离开城池前,她甚至还能开慰卫鞅:法是一起变的,好坏一起扛,做好各自的事就好。说来也有趣,泰山崩于前而色不改的法家子,头一遭在脸上浮现愧疚的神色。

  秦昭想想便也明悟过来。历史上的卫鞅只有嬴渠梁站在背后,孑然一身,自是可以为理想奋不顾身。但现在,他的身边有了同行者,他那靶子似的作风,无可避免地会将射向他的明枪暗箭波及到友人身上。

  真要如此细究,孙膑行军机密被泄密给戎狄,她秦昭哪里又逃得了干系呢?

  尽管她已经足够小心谨慎了,尽量去寻找、提出缓和矛盾的强秦之法,但动秦国世家宗族利益的人少不了她,又怎么不被记恨?

  变法产生的隐痛于此刻爆发,也不算太过突然。

  嬴虔西去平乱,孙膑意欲伐戎,却找秦国国君要卫鞅来守城……秦昭甚至想过,军师自己是否早就料到会有这样一天,才做了如此安排。

  卫鞅在此,边城无虞。即使出了这事,他也能迅速调整,对秦昭说出“朝野上的事交给我,我必予你们交代”,便连夜伏案,往栎阳国君那连拍好几封加急秘传。

  卫鞅算是好脾气的人,他可以扮作君子,但不意味着他不会动怒。

  栎阳暗处的人点燃了他心中的火。卫鞅的震怒,怕是会将栎阳的天色变上一变。

  至此已与秦昭无关。

  “各自做好各自的事”,她相信卫鞅能处理好一切,正如他坚信她一定能在草原上找到秦国那支锋锐的骑兵。

  ……

  整整七日。

  得亏近日天气晴朗,除开必要的修整,秦昭依旧孤身在草原上追赶了七天七夜。

  赶路用的时间并不算多,真正耗时的还是寻踪觅迹。即使脑中有地图,有军师的行军路线,但孙膑扫尾的工作太过细致,以至于秦昭要搜寻许久,才能找到他们安营扎寨的蛛丝马迹。

  等找到了踪迹,加上周遭环境状况,再对照曾经的沙盘推演,算上对孙膑的了解,秦昭总能摸对方向,奔袭寻找后又能顺利看到下一处地点。

  月行真是一匹不可多得的良驹。

  它低头无言,带着秦昭千里奔袭,带她绕过沼泽,与她作伴,给她护卫。

  在秦昭吃光干粮、拿起弓箭打猎时,它甚至扬起马蹄震死了一只兔子给她加餐。更不说某日她一觉醒来,火堆不远处被马蹄铁钉进地里的蛇了。

  春季的草原并不如它展现的那般无害。隐藏的寄生虫,暗处的蛇蝎,迷惑性的沼泽地带,看似清澈却早被污染的水源……

  秦昭边走被庆幸,她要求秦军掌握部分医疗卫生知识是正确的。草原和中原完全不一样,如若按照中原的习惯生活行军,这批骑兵怕是还未遇敌,就要被草原环境折磨一番。

  没有因饮食水源造成的寄生虫病,有战场遭遇但没有人员折损,伤药救治很及时……秦昭在行军留下的蛛丝马迹里,读到他们目前为止一切顺利。

  采下一束长草,在手中弯折思索,她不禁眉头紧皱。

  如果军机早已泄露,先生他们的遭遇战不可能会如此顺利。认罪的血书不似作假,自戕的军官到底把什么机密传给了戎狄?

  长草在手中折断,秦昭心中一慌,冥冥中有种预感,西戎似乎是故意的——似要将秦军引进更深的草原腹地。

  诱敌深入?

  那可是孙膑呀,他们有这个胆子和脑子?

  或许一切的根源还在被传出去的机密上,“重要又不重要,以此敷衍外敌”——他们取得的,虽不是最机密的信息,但一定能给先生带来麻烦。

  要快些了。

  秦昭把断草扔在一边,翻身上马,向着下一地点前进。

  ……

  前方有厮杀声。

  马鸣混着人声的嘶吼,将整个草原都震动了。

  秦昭连忙翻身下马,控马侧卧,将月行藏在深草丛中。

  她取下弓箭,伏低身子迅速冲上前方的山坡,匍匐藏好。头上的草环是天然的伪装,她小心翼翼地抬头,正好看见此中对垒的骑兵。

  周边已有不少战马和人的尸体堆叠。秦昭在坡上仔细分辨,果然戎狄将青壮主力全数留在了草原上。

  和变成遭遇的那几波外敌想必,眼下部族的凶狠残暴陡然升了个级,弯刀与箭支交织成最原始的血肉较量……秦军虽有伤亡,但阵型未散,士气依旧高昂。

  不远的山头上,鲜艳的旗帜飞扬交错,随着旗帜的变动,下方的秦国骑兵开始了变阵。

  此时两军的胶着距离早已不适合弓箭,部分骑兵们抽出马刀,在前方枪矛的冲刺压制的助攻下,急掠而过,狠狠地砍向戎狄的命脉。

  一波冲锋回援,草上血色喷洒蔓延,不少敌军跌落马下,瞬间了无生气。

  秦昭当即别过脸,面色煞白。她狠狠扣住掌下的草地,压下心中不断上升的恐惧。

  在边境时,她尚且能躲在城中,不必直面暴力与血腥的时刻,直到战场被打扫得差不多了,在看一眼战争残余的尾巴。

  但现在,风里的血腥已经压过草的味道,根本让她无从逃避。战争是生命收割机,断肢与血色,再看下去,她害怕今日会成为她新的梦魇。

  等秦昭缓过来,再次鼓起勇气抬头,高处可见全局——远方视觉盲区的草色似有异样,是伏击的戎狄!

  她迅速扫视这片战场,腹地正中双方正杀得眼热,秦骑在挥砍搏击中根本顾不得隐秘的动静……如果被那队戎狄伏军摸过来,形式正好的秦军将会被两面夹击。

  秦昭强制自己冷静下来,她知道,孙膑绝不会犯这种错。

  他领兵时能被抓住的破绽,一定不是破绽,是他故意放出的诱饵,就等着敌方上钩。

  但,旗呢?

  原先飘扬传递变阵指挥的旗帜,没有了!

  秦昭连忙搜寻,她在三箭之地看到了指挥旗的边角,还有零散的马匹……

上一篇:权巨星的幸福生活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