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月光蓝莲
“他不成!”贾琏摇头“我知道问过表哥这事,他说他已经定亲了,只等着明年高中,就将未婚妻迎娶过门。”
王熙凤闻言装着不知道这事的模样,诧异的问道:“谁家呀,下手这么快,杨家还没平反多久吧!”
按理说,哪怕就是平反了,不少人家也会心存顾虑,不会那么快联姻。
“人家几十年前就下手了。”贾琏笑着说道:“据说是小时候定的娃娃亲,如今杨家平反,表哥又那般有出息,这婚约自然就成了。”
“哪一家了?”王熙凤明知故问道。
这事其实她是知道的,不过故意这么说,自然是有她的目的。
“济南傅家,就是如今任着正四品的大理寺少卿傅大人的女儿。”贾琏说道,然后又笑着说道:“外面有人还说傅姑娘是无颜女,之前又丧母,所以出孝后也没人上门提亲,谁承想人家早就已经定好亲事了。”
王熙凤笑着说道:“我之前倒是有幸见过傅家姑娘一面,哪是什么无颜女,虽说不是什么绝色美人,但容貌也是上等。我之前也偶尔听过这事,当时还觉得奇怪。
咱们家都不可能让大姐姐成为老姑娘不出嫁,傅家书香门第怎么会让自己姑娘成为老姑娘不出嫁了。原来是早就已经定下了婚事。”
“可不是。”贾琏随后又叹了一口气“可惜了。其实要不是表哥定了娃娃亲,其实他和大姐姐还是挺配的。”
杨家虽然现在落寞了,但杨家的名声还在,杨璋还在,而且瞧着就是一个有出息的,未来前途不可限量。
又是亲戚,亲上加亲,也不怕杨璋对贾元春不好。
“说起你表哥,我倒是又想起了两个人来。”王熙凤眼珠子转了转说道。
“哦,谁呀?”贾琏问道。
王熙凤笑着说道:“跟随姑父进京的那两个林家子弟,我让人打听过了,因为这些年苦读,也没定亲,年纪和大姐姐也相差无几。若是有人能明年金榜题名,贾家和林家也算得上门当户对,岂不是和大姐姐正相配?”
上辈子王夫人各种嫌弃林黛玉,结果这辈子贾元春却要嫁到林家去,想想王熙凤都觉得可乐,不知道王夫人地下有知会不会被气得诈尸。
当然王熙凤也不是要坑贾元春。
门当户对的人家,实在是没有合适如今的贾元春的人。
将门第降低后,自然要找个有前途的。
王熙凤又给元哥儿定下了走文这边的路子,自然不可能将贾元春再嫁入功勋之家,不单单是贾元春,三春她都不会。
但王熙凤在文人圈里可没有什么人脉关系网,这方面她比李纨还不如。
原本是准备厚着脸皮,在李家给李纨找二婚夫家的时候,让他们帮贾元春看看。
但如今林如海活过来了,林家反而蒸蒸日上,又正好有两个不知道从什么犄角旮旯冒出来的林家侄儿。
王熙凤脑子活络,立马想到了可以和林家联姻。
林如海当年可是在探花出身,这些年又一直身居高位,是太上皇的心腹,在文人圈子里地位可不低。
还有什么比和林家再联姻来的好。
林家也是有底蕴的家族,家境富足,又有和贾敏的关系在,贾元春嫁过去必然不会吃苦。
她也没亏待贾元春。
贾琏闻言心里一动,如今林如海进了内阁,林家眼瞧着是越发好了,他当然也有亲近之意。
虽说如今的林家主母是他亲姑姑,可能和林家更亲密一些,自然是更好的。
第98章 协理管家
“这倒是一个不错的人选。”贾琏双眼放光的说道。
能被苏州林家头一批推出来跟随林如海的人,想来肯定有真本事,一甲三明可能有问题,但金榜题名应该问题不大。
这倒不是有什么内幕。
而是苏州的情况就摆在那里。
这几百年来,江浙沪闽地区古代出现状元最多的州府,其中就以苏州和福建为首,进士这两地也是最多的,两地加起来几百年下来进士足有八千多人。
也因此,在文人圈子里,大家都默认会试考场上苏州和福建的解元(乡试第一名)在发挥正常的情况下,要是没有考上前五十名之内的进士,那这一科肯定有猫腻。
就是这么强!
林家这两兄弟,既然能从苏州考场脱颖而出,还被家族看重,给了目前为止最大的资源,想来中举的名次不低,有真本事,对会试有一定把握。
只要考上进士了,以林如海如今的地位,运作他们进翰林院不成问题。
虽说不是一甲三名,进入翰林院只能做没有品级庶吉士,并且在三年后还要考一次、。但走文臣这边的路线,想要入内阁,默认的潜规则就是必须要是翰林院出身。
即便是林如海为了避嫌,或者是对方的确水平有限,考不进去翰林院,那也没什么,凭借林家的关系运作一个京官还是没问题。
可以说,只要林家这两兄弟考上了进士,前途是可以预想到的一片光明。
当然如果遇上了贾政这样的坑货那就没办法了,现实中的确是有一些人能考上状元,但适应不能官场。
但这也比现如今他们私底下为贾元春相看的那些人强很多。
能力有,林家和贾家也是门当户对。
那两兄弟从林如海这里来算,也只是林家旁支而已,祖辈没有高官,娶荣国府嫡长孙女贾元春还是对方高攀了。
不过贾元春如今情况特殊,双方对比起来,算是半斤对八两,刚好真合适。
“等明年他们考中了进士,我们就先和老太太姑妈说,把这事先定下来,等出孝后,再成亲。”贾琏美滋滋的说道。
王熙凤闻言笑着说道:“我也是这样的想法,对了,既然林家兄弟要会考,杨家表哥明年也要参加会考,那不如你介绍他们相互认识一下,多多交流,再请姑父指点一番,也显得你这个表弟,是真把他记在心思不是。”
这话,才是王熙凤主动提起这事的最重要原因。
林家那两兄弟,王熙凤上辈子没听说过,也不知道蝴蝶效应后会是什么,是好是坏可没办法预知。
但杨璋这里,明显是皇上的心腹,肯定是要见缝插针的先和杨璋搞好关系才是。
“我也是这么想的,等过几日,姑父没那么忙了,我就去和姑父说这事。”贾琏笑着说道。
虽说林如海拜见了贾家后,在京城就没有什么亲戚必须要走了,可林如海的朋友也不少,同年同科都要拜访一下,后面几天时间可不得闲。
“二爷心里有数就好,都是亲戚,能帮就帮一把,杨家表哥要是能金榜题名,说出去二爷也光彩不是。”王熙凤笑着说道。
“我明白你的意思。”
这方面的人情世故,贾琏自觉自己比王熙凤更明白。
接待了林如海后,荣国府正式进入了过年的倒计时。
因为今年王熙凤获封了一品夫人诰命,除夕、大年初一这两天也要跟着贾母、邢夫人一起大品梳妆进宫朝贺、行礼、领宴。
等她们三一走,荣国府就没个镇场子的人,李纨虽说还是珠大奶奶,但地位已经不可同日而语,而且她身上还带着两重呢。
于是在意识到这点后,王熙凤想了想,若是上辈子的王熙凤肯定会逞强,但这辈子嘛……她才不会让自己累着。
在第二天早上请安的时候,笑着对贾母说道:“老太太,年底事多,咱们除夕和大年初一又要进宫朝贺,随后拜祭先祖,府上不能没有一个暂时管事的人,我想请老太太给个恩典,让大姐姐来帮我几天。”
贾母闻言看向王熙凤“元春还没有出孝。”
身上戴孝的人,避讳很多。
没得选的情况还好说,比如宁国府,是在守孝,但尤氏也管着家,但有选择的情况下让身上戴孝的人管家,对外的话,别人会有意见。
“老太太只管放心,送往各府的年礼我都已经准备好了,已经陆陆续续的送出去了。大姐姐只需要帮我照看一下府内的一些小事而已,至于祭祖,有珍大嫂子呢。”王熙凤笑着说道。
顿了顿,王熙凤不等贾母开口,又说道:“老太太,明年年底大姐姐就要出孝了,出孝后就要给她相看人家,想来也就一两年的时间,大姐姐就要出嫁。之前大姐姐在宫里可没学过管家的事情,要是出嫁后管不好,这……”
可要丢荣国府的脸,也要丢贾母的脸。
毕竟名义上讲,荣国府的姑娘都是贾母这个超品诰命夫人教养的。
王熙凤把话说得如此明了,贾母自然也听明白的她的话画外音。
“你对元春用心了,考虑得极为周道。”贾母自然不会反对,不然日后丢脸的人就是她了,之前才因为贾政丢了一次脸,贾母可不想丢第二次,尤其是明年还是她七十大寿。
因此贾母笑道:“不过这事我可做不了主,我说了不算,得元春自己同意才行。”
王熙凤从善如流的去找了贾元春,笑着求她帮忙。
贾元春当然是应了下来。
且不说这是王熙凤的请求,她自己也意识到等出孝后,不会在府上待多少时间,她就会出嫁。之前她可没怎么学管家的事,如今能在王熙凤身边看看学习一下,积累一些经验也是好的。
哪怕是嫁过去有婆婆在,婆婆管家,可总有一天她自己也会管家。
王熙凤将贾元春领到了荣禧堂的耳房,双方在火炕上面对面的坐下。
“平儿去把账册都拿过来。”王熙凤吩咐道。
这辈子王熙凤只玩真实,她可不是让贾元春来观摩的,而是让她直接上手当管事的。
等平儿将账册拿来后,王熙凤笑着对贾元春说道:“府上的事情都有旧例,只要按照去年的旧例来,在根据今年的情况做些增减就是了。”
“我知道了。”贾元春应道。
贾元春可比贾探春见识多,心机深。她不会像贾探春那样,一上来就要大显身手玩改革。那样可不单单是得罪王熙凤,也会得罪一直按照旧例来办事的贾母和王夫人。
因为这岂不是再说贾母、王夫人和王熙凤管家不利嘛,这对于一个古代妇人来说,可是很重的骂人的话。
自己的婚姻掌握在这几人手上的时候,得罪了这几人,自己能有什么好结果?
在自己不够强大之前,没有自己掌握自己命运之前,萧规曹随才是好办法。
“也就除夕和大年初一这两天,大姐姐你会忙一些,这两天我要和老太太、太太一起进宫朝贺领宴,一直到下午才能出宫回府,等回府后怕是没有什么精力了。
需要提前安排人准备好热水和热腾腾的饭菜,等老太太回府后,就送过去。这两天要是有什么事,你就自己按照旧例做主便是。”王熙凤叮嘱说道。
贾元春闻言应了下来。
对于这事贾元春也是清楚的,她入宫前养在贾母身边,也是看着贾母、邢夫人、王夫人年年都是如此,对于荣国府来说这是荣耀,外人也羡慕不已,想去也去不了,可对于当事人来说,却让人累得慌。
尤其是在宫里,处处都要小心谨慎,花费的精力可远超其他时候。而且宫宴上的菜也不敢多吃,当然很多菜其实送上来的时候已经冷了,也没多少食欲,因为怕在皇宫里出丑,基本上都是饿着肚子回来。
所以,回来后,加餐那是必须的。
而这一切都需要府上有一个人运筹帷幄。
有需求,但王熙凤不想逞强,正好有人选,王熙凤就干脆顺水推舟,让贾元春管家好了。
过年事情的确多,非常忙。
不过王熙凤还是长了一个心眼的。
她给贾元春的账本,就像她给贾母说得那样,都是对内的账本,也就是荣国府的支出账本。
荣国府收入账本,王熙凤是不会拿给贾元春的,以免她出嫁后内心失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