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恐龙花
先回答的人自然是贾衢,事实上他这个回答非常简单,完全比不上他在试卷上的答案。
但想来此人也懂为官之道,此刻并不宜太过出风头,而是先行作为引导之人。
果然,此言一出之后,其他人都纷纷跟着开口了。
“没错,一定要再多开垦一些荒田,这样才能让每年有更多的田地丰收。”
“我们昭国的曲辕犁还没有扩散到全境,应该把提升农具产量。”
“也要继续募集兵卒,挑选健壮之人作为精兵训练。”
……
众人七嘴八舌,你一言我一语,倒是都露面说了一些简单的意见。
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杨秋此问也是为了给众人一个放松的机会,毕竟连这种事情都不懂,那今天也没资格站在这里。
而简单的问题让众人放松下来讨论完毕之后,杨秋笑着问出了第二个精心准备的问题。
这个问题就能考较一下这些人的政治天赋和军事天赋了。
“宣公二年,郑公子归生受命于楚……畴昔之羊,子为政,今日之事,我为政,此为谁之过?”
此言一出,在场的一大半人直接傻眼儿了,因为他们连字都不认识。
这段话出自于《左传》,这年头能够学《左传》的人,那是少之又少,但也不代表没有。
杨秋就是要考教这群人中谁的文化知识丰富一点。
而这个故事是指春秋的时候,郑国公子接到楚国的命令去攻打宋国。
而宋国的元帅带兵抵抗,最后宋国大败,两个将领一个被俘虏,一个被杀。
但战败的原因仅仅是因为作战之前,主帅华元杀羊犒飨战士的时候,他的车夫没有得到羊肉。
于是作战的时候车夫就说,分羊肉的事情你做主,今日驾车的事情由我做主。
然后这个车夫就直接把主帅的车赶到了郑军的阵地当中,直接导致华元被郑军活捉,宋国这才大败。
当然,这个故事也是各自为政的来源。
而杨秋问出这个故事,她就想看一看这群人能用什么答案来回答。
这一次,率先回答的人就变成徐晃了。
“自然是华元之过。治军者,当以公平严谨为首要之则。华元治军不严,御下有失公平,方致车夫心怀怨恨。
为将之人,首要便需治军严谨,凡有异心之人,当于初始便逐出军营,此等之人若留于军营,必成祸害。
于军营之中,将帅务必尊重爱护士兵,对士兵之奖惩当公平对待,且需牢记让士兵吃饱穿暖,随时照顾好他们的生活。
如此,上下方能团结一心,众志成城。”
果然是在历史上都能留名的治军严谨之人。
这个故事虽然讲的是各自为政的害处,但其实造成最后战败的结果,一开始就是军营的治军出现了问题。
怨恨不会是突然而来,也许是在长期的不公平累积之下才骤然爆发。
而一个将帅之人竟然连身边亲近的车夫都不能公平对待,其治军水平恐怕也没有多少高明。
当然,史书并不会记载更多的前因后果,万一其人是被敌军收买了呢,这种事情现在就不得而知了。
“治军确实要严谨,然而各自为政的危害,在战场上只是输掉一场战争,而在朝堂之上,这绝对是一场灭顶之灾!”
贾衢此言一出,褚燕下意识地开口了。
“你是在意指汉天子和大将军吗?”
这一下子,贾衢对褚燕这个农户出生的壮士高看了一眼,竟然还有点政治眼光,倒是有资格跟他并列第二名了。
“也许还有鲜卑各部,乌桓各部,西羌各部,以及汉廷的各大将领,此刻恐怕都有私心。”
贾衢这话一说出来,杨秋抚掌一笑。
“梁道可知,秦晋围郑,何以烛之武能退秦师?”
“此战于秦国无利,烛之武已经看透了秦晋之间的不和,所以烛之武的劝说不过是将秦穆公心中的担忧说出来了而已.
而郑国还许诺了好处,所以秦国退兵。”
贾衢此言不过是这个故事当中公认的一个结论,秦国距离郑国太远,这片土地打下了,秦国也管理不了,所以求秦国退兵。
所以杨秋觉得这个答案还不够,她又笑而开口了。
“难道只有这一个原因吗?”
此言一出,莫昆突然兴奋地开口了。
“秦穆公之前多次帮助晋国,然而晋国多次言而无信,许诺的好处从来不兑现,所以秦穆公担忧这一次也是如此。”
这番话让杨秋笑了,这倒也不是没有道理,但这个原因还不是那么重要。
而杨秋的询问,其实也不一定是要问秦晋之间的问题。
有时候文化人的聊天,总是喜欢用一些意有所指。
所以她笑而望着眼前的一群人,想知道有谁能在此刻猜到她的意思。
“秦晋之好能安枕无忧?其实未必,秦晋之间依然猜忌连连,可是最初,双方依然结好了多年。
如今西有董卓军队,南有洛阳强军,这秦晋之好,也未必不可一试。
毕竟即使烛之武退秦师了,秦晋依然通婚。”
贾衢此言一出,一旁的徐晃眼睛都亮了起来,他已经猜到昭王这两个问题的意图了。
汉廷如今各自为政,内患不断,而他们昭国其实和以前的晋国占地面积区别不大。
董卓的军队虽然还没有占据长安三辅地区,但一旦率军东进,倒是可以类比于秦。
而不久之前,汉朝那边已经让孙坚率领军队离去,所以眼下昭国西边的敌人就变成了董卓,这其实就是秦晋之争。
而刚刚贾衢说的却是秦晋之好,这倒是让徐晃一时之间没懂。
虽然是可以撺掇董卓那边造反,然后两边合作。
但两个敌人处在相邻位置上,矛盾是一定会爆发的,两者利益又不能一致,如何才能结成秦晋之好呢?
更何况,若是董卓也反了,凭什么汉朝那边无动于衷?
徐晃不知道答案,这倒是因为徐晃完全不知道汉朝那边的内部情况。
因为刘宏谋划的是南边迁都,这事儿策划得非常隐蔽,目前猜到的人没有多少,事情更是没有开始进行。
所以他才不能窥探全貌。
而贾衢却是因为家族原因,所以了解很多汉廷朝堂的情况。
再加上杨秋今天的试探,所以他猜到了一部分真相。
这其实是在询问昭国未来和董卓的相处问题。
是敌人又不是敌人,这就是昔日的秦晋之好了。
而刘宏呢,他自然还不能马上迁都,但如今他已经开始了准备工作。
于是,在有宗室刘焉提议“废史立牧”这件事情之后。
刘宏当机立断,将长安三辅地区与凉州一并划为雍州,并任命董卓为雍州州牧。
如此一来,董卓可以在原地自行招募兵卒、筹备粮草。
这意味着,刘宏如今不会再让朝廷中央为其提供粮草武器,全然将此事交予董卓自行处置。
他给予董卓雍州完全自主的军政大权,这犹如抛出一个极具诱惑的诱饵。
就看董卓是否会上钩了。
第112章
“协儿,你觉得刘太常是忠臣吗?”
刘宏望着刘焉远去的背影,偏过头,向身旁年仅五岁的儿子询问道。
此时的刘协年纪尚幼,但已接受启蒙教育。
皇家子弟的教育自然是最为顶级的,因此刘协也懵懵懂懂地知晓父皇所问之意。
“父皇,绥和元年,朝廷罢刺史,更置州牧,秩二千石。建武十八年,朝廷却罢州牧置刺史。
可见世祖更倾向于刺史。
可是刘太常却说,刺史太守剥削百姓,致使百姓生活困苦,所以可选择清廉有名望的大臣来做州牧,这样可以安定百姓。
儿想的是,也许这州牧是一时之策?不能成为常态?”
刘宏瞬间以欣赏的目光看向自己的小儿子。
明明才五六岁的年纪,在政治上却有着天生的敏锐性。
更何况,自启蒙以来,这孩子在学业上的表现一直十分优秀,完全不像长子那般木讷愚钝。
这也让刘宏的心开始有了些许偏向。
毕竟,他目前没有新的孩子出生,仅有这两个儿子,而长子实在是不堪大用。
再加上他与何进如今争斗得越发厉害,刘宏实在不想将刘家天下交到长子刘辩的手中。
然而,就以朝廷目前的状况,他实在没有能力废掉何进,将刘协扶上皇位。
毕竟,如今的朝堂不宜再生乱局,这大汉的天下不能再经历一场大乱了。
“你说得不错,州牧确实只是权宜之策。
可是刘太常提出这一建议,吾也采纳了。
告诉为父,是因为刘太常忠心为国,为父才采纳吗?”
刘协目前的启蒙教育,基本每天都要聆听一番汉家天下各个皇帝的执政措施。
虽然他目前还没有学完,但对汉朝几百年的历史,他还是了解了大概。
所以,对于政治斗争这种事情,刘协虽然还不是完全明白,但已经有了基本的本能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