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神秘法医[福尔摩斯] 第4章

作者:山海十八 标签: 强强 天作之合 天之骄子 西方罗曼 悬疑推理 BG同人

  莫伦仿佛就事论事地继续说:“但他没有说劫匪的身形体征。是我之前忘了提,现在回想,目测劫匪的身高约68.11英寸,体重约100磅,身上有较重的烟酒味与汗味。”

  雷斯垂德身体一僵。

  没有任何证据,但直觉告诉他,这种回答方式是在故意捉弄他。

  不对!逻辑有点乱了。

  自己的警探直觉,这玩意到底是失灵了,还是灵验了?

  第一次,雷斯垂德发现思维被报案者扰乱了。

  不是因为发生了复杂的案情,而是自己的智力似乎受到了挑战。

  算了,这应该不重要。

  雷斯垂德转移注意力,把莫伦描述的抢劫犯身高重仔细记录下来。

  从比值判断,劫匪的身形很瘦。至于烟酒味与汗味,他认为算不上一条线索。疏于打个人卫生又嗜好烟酒的帮派分子多了去了。

  莫伦又说:“我看到斧头巷有劫匪留下的鞋印,也许能对寻人有帮助。”

  雷斯垂德把这点也记下了,但仍旧不抱抓获劫匪的希望。

  如果是高档皮鞋能查到来自哪家商店,但批量或无证贩卖的廉价胶鞋要怎么查?

  他问:“还有吗?”

  莫伦摇头,“暂时没了,如果想起别的,我会来补充的。”

  雷斯垂德递出了联络簿。

  没给沃尔,直接给了莫伦。“海勒小姐,请留一个联络地址,有消息会告知您。”

  莫伦自然而然接了过来,写下家庭地址「罗伯特街44号」。

  至于所谓的警方通知,她不报多少希望。苏格兰场寻找失物的能力,懂的都懂。

  莫伦从一开始就清楚,但不妨碍走这一遭。是为验证一些事,也确实有了猜测。

  笔录后,沃尔推着莫伦离开苏格兰场。

  两人没去餐厅。

  莫伦请沃尔直接送她回家。沃尔知道路线,他在上周末登门接原主一起去公园散步。

  沃尔没多逗留,细心建议莫伦暂时搬到一楼。腿脚不便时,走楼梯不是一个好选择。

  如有任何需要,可以随时让女佣去他家或律所喊人,他会在第一时间赶来。

  莫伦不用翻阅地址簿,原主将沃尔的联络方式牢牢记住,既知道律所在哪里,也向沃尔家寄过回礼。

  说了再见,关上大门。

  莫伦不着急用晚餐,先拄着拐杖观察起这栋小楼。

  罗伯特街44号,这套房子不大,是原主曾祖父买下的。上次翻修在二十五年前,家居装潢已经略显陈旧。

  共有三层。

  一楼是厨房、洗衣房与佣人间;

  二楼与三楼各有一间不到30平的套房;

  外加15平的地窖,存放杂物与需要避光保存的食材。

  从前,原主住二楼,父母住三楼。

  双亲相继去世后,三楼的房间一直空关着。

  伦敦大,居不易。

  依照这座城的住房现状,房东与租客共处一个屋檐下是常态。出租同一栋房里的一间或几间空屋,以租金补贴生活。

  原主却没出租三楼的空屋。

  是顾忌到租客可能会带来麻烦,也是比对了出租房屋的开销与收入。

  租屋价格与房间大小、装修、地段相关,也与附加的服务相关。

  租客可以要求提供餐饮洗衣等家政服务。房东不提供,租金收入必然会减少。

  谁给租客提供家政服务?

  多数情况下,房东们选择自己搭把手,但原主宁愿在办公室坐班十小时,也不喜欢困于菜场、厨房与洗衣房。

  她以每年17英镑的价格雇了住家女佣朱莉。

  这种薪资的佣人只需照顾原主一个人的生活起居。如果增加女佣的工作量,肯定要加工资。

  把三楼屋子的房租与额外支出的家政费用比较,再考虑租客可能带来的不安定因素,对比之下还不如把房子空着。

  莫伦赞同原主的选择,她也不喜私人领域有外人。

  而且比起住家帮佣,更怀念智能化时代,全屋以机器代人做家务。

  如果她选择做房东,必是在伦敦有了第二套房,不用与租客抬头不见低头见,只管闲适地收租即可。

  坐等收租的轻松日子什么时候能来?

  除非天降横财,否则不算通货膨胀,以女性电报员的年薪,不吃不喝十几年可以全款在伦敦买房了。

  如今英国的男女同工不同酬,女性只有男性一半或1/3的薪资。

  电报员也一样。在这个时代,却是对女性相对友好的职业选择。

  往前倒退三十多年,摩尔斯的电流电报机尚未被发明出来。

  那时提供给英美女性的就业选择,除了做所谓的“家庭天使”与经营自家产业,走出家门后多数成为家庭教师、家政相关服务人员或纺织厂女工等。

  这些年,情况渐渐改变。

  比如需要医疗技能的专业护士,有大量女性加入。

  再如近十年不断扩张的电报业,从连接城市到国家到跨越大海,给女性提供了大量办公室岗位,开启了一个全新的就业领域。

  这份体面的办公室工作,却也存在职业年龄危机。

  莫伦梳原主记忆。

  电报员的工作强度高,扣除午餐时间,每天坐班九小时。

  这一行奉行“速度至上”,快速敲击键盘收发电报讯号,同步翻译摩斯码传递信息。

  商务讯息占电报通信的大额。一旦出错会导致客户损失惨重,所以电报工作的容错率极低,要求电报员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

  尽管工作日不是每个时段都很忙碌,闲暇时能在办公室内织织毛衣或读读闲书,但公司对电报员的年龄设有限制。

  为了确保体能跟得上,要求女性电报员的年纪在18~30岁之间,最好未婚。

  原主不知道十年后该如何转行。

  她在父亲的牙科诊所里做过助手,更确定了对护学毫无兴趣,不可能转而学做护士。

  不排斥婚姻,计划找一位身家合适的男士结婚。

  婚后把这栋小楼全部租出去,收房租也能是一份稳定的生活来源。

  原主与沃尔在同一条街上班。

  打听过「杰克国际律师事务所」是业绩优异的老牌事务所,而萨米沃尔入行十年,是小有名气的精英律师。他在伦敦有房产,没有传出不良嗜好。

  萨米沃尔不只符合了原主对身家合适的择偶标准,还让她获得了两情相悦的欢喜,简直就是命运赠予的特殊礼物。

  莫伦不由想到茨威格的经典话语

  ——“那时候还太年轻,不知道所有命运馈赠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从斧头巷到苏格兰场的观察,她敢断言萨米沃尔99%有问题,这个男人与导致原主死亡的劫案相关。

  不只凭经验推测,更因沃尔看似体贴,今夜却还是不免泄露了几缕违和情绪。

  假设沃尔操纵抢劫案,他的动机是什么?

  趁着原主受惊吓,促进两人的感情?有必要这样着急吗?

  莫伦怀疑存在某个隐藏的深层由,因为还有另一个疑点。

  原主做电报员刚好满三个月,今天是试用期的最后一天,能否转正还需参加一场考试。

  转正考试将在明天11月1日进行。

  换个角度思考,劫案偏偏在考前的夜晚发生,又是一个单纯的巧合?

  莫伦不信接二连三地巧合。脚打石膏算什么,明天照常去电报公司。

  既能观察公司是否藏着线索,也是去见识一下电报构成的19世纪“互联网”。

  如今,电报员因职业便利能接触到各式消息。不限于伦敦本地,也能快速获取其他城市与海外的资讯动态。

  莫伦又与女佣朱莉交谈了几句。

  初步判断这位十六岁的爱尔兰姑娘与原主记忆里的表现一致,踏实、勤劳又不死板。

  合心意的住家家政不好找,而优秀的管家更难得。

  她将持续观察朱莉,如果对方也愿意,会将其往大管家方向培养。

  那是后话,先叮嘱朱莉不必在意等会楼上发出的响动。

  晚餐后,莫伦拄着拐杖,灵活地上了三楼。

  打开存放老海勒先生遗物的储物柜,从最深处取出一把左轮与一盒子弹。

  这把枪等同摆设,老海勒只在打猎时象征性开过两次。原主不会用枪,没碰过它。

  莫伦拆开枪,对零件逐一检查,确定它能够正常使用。

  不知子弹是否受潮?

  装弹,上膛,试了试手感。

  “砰!”

  一记枪响,精准熄灭五米外的蜡烛火苗。

  凑合用吧。

  莫伦转着枪柄,遗憾它不是消音枪,杀人时难免有噪音。

上一篇:持明族迟早要完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