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红楼都能听见我心声 第112章

作者:北有佳鱼 标签: 红楼梦 清穿 系统 成长 轻松 BG同人

  毕竟他们的这位皇阿玛一贯不是什么眼睛里头能揉进去沙子的类型。

  想想他们这位长寿的皇阿玛在位时间至少还有二十年,所有的阿哥们都不好了。

  而且目前康师傅很明显已经在注意培养年纪小一些的阿哥们了。

  十三阿哥就不说了,这位一直是他最喜欢的儿子之一,之所以要加之一,咱们还得考虑一下康师傅的博爱以及他的能干儿子们的数量。

  真是,不知道是质量多、基数大所以才能选出那么多能干的来呢,还是因为能干得太多了,所以愈发想多生几个,所以最后生得也就越来越多了。

  反正,康师傅大概是古今中外儿子数量最多、质量也最好的皇帝了。

  儿子多了,又都太能干,不打起来才怪呢。

  话说,上次太子的“小妈文学”也不知道怎么样了有机会还是得再去近距离吃个瓜才行。

  总觉得他最近有些破罐子破摔了是为啥。

  这可不好呀,万一因此改变了历史,那不知道会惹出什么祸事呢。

  要是最后他没有被废,也不知道会不会搞到这个世界崩溃掉呢?

  想到太子,莫郁心中不免又开始浮想联翩了起来,这些纷乱芜杂的想法儿就又开始如同长了翅膀一样飞远了。

  然后变成清晰的播报,让整个屋子里的人都听得清清楚楚。

  林如海、贾敏和小黛玉对此早就已经习惯了,一边儿听得津津有味,一边儿也根本没有停下自己的话头,还是在讨论着些有的没的——主要是为了闲聊消磨一下时间,免得马上就想午睡。

  林家的习惯,最会养生,饭后不能马上午睡,怕存食,又怕白日里睡得太多太深,影响晚上睡眠,导致失眠,所以一般在饭后都会聚集在正房的暖阁儿里头来,喝点儿茶聊聊天。

  喝茶之前要先漱口净手。

  跟贾家不一样的是,他们漱口用的是淡盐水,而不是茶水。

  真正讲究的世家大族,并不是一味奢侈浪费,漱口用温开水,加一点点粗盐颗粒泡开,取上边儿水清的部分,兑以温水,便就成了。

  根本就用不着再另外用茶水来漱口。

  这喝的茶虽然比不过贾家的名贵,但是胜在清新淡雅。

  所以,什么是真正的书香世家,什么是半路出家的暴发户,真是一目了然、高下立现。

  吃着茶,聊着天,半个时辰的时间很快就过完了。

  贾敏见众人脸上已隐约显出了些许倦怠,知道时候差不多了,便就轻声询问林如海是不是可以各自回去歇息午睡了。

  林如海点了点头,起身准备休息,这就是要在正房跟贾敏一起了。

  看着贾敏满面春风地准备服侍林如海更衣,小黛玉和莫郁也各自被各自的奶妈领走,说实话,这个时间才是最困倦的时候,也的确是该睡了。

  不过半路上小黛玉却还是忍不住要跟莫郁讨论,今儿四大爷来的事儿,还是给她幼小的心灵造成了不小的冲击。

  特别是林如海和莫郁的应对方式,真是想想就好刺激呀。

  甚至还有墨宝留下,那以后不就是御笔了吗?

  这一点上,小黛玉跟莫郁心有灵犀。

  不过跟莫郁心心念念的都是银子不同,小黛玉是真心觉得四大爷的这副字儿写得甚好。

  毕竟她已经启蒙了几年,比莫郁更有发言权,而且自己在习字儿上也是非常有天赋的,不免对书法漂亮的四大爷很有好感。

  因着这一次莫郁没有按照剧情在三岁的时候病死,而是终于苟到了五岁,所以小黛玉的性格比原本的更加开朗活泼,甚至有点儿史湘云化了。

  倒也没有史湘云那么大大咧咧,但是开朗也的确是开朗了不少。

  具体就表现在,她越来越敢跟莫郁开玩笑了。

  今儿见左右无人,她便就悄悄俯身到莫郁耳边儿道:“默哥儿,你可知道,昨儿又有人给你说亲了。”

  莫郁表示,真的吗?那还真是谢谢你了。

  还别说,他还真是信了。

  毕竟这个事儿之前已经发生过好几次了。他甚至都已经开始渐渐接受了这个设定——作为一个古代小朋友,其实根本没有什么童年可言的。

  指腹为婚这种事儿都能成为时尚,那还有啥不可能的呢?

  受精卵都跑不掉,何况他都五岁了。

  是哦,已经过了年了。他都五岁了呢,足足多活了两年啦,真是可喜可贺。

  总觉得应该搞点儿事情来庆祝一下,但是搞点儿啥事儿呢。

  莫郁一边儿有一搭儿没一搭儿地陪着小黛玉闲聊,一边儿想着能不能找点儿有意思的事儿来打发时间。

  说实话,自从过年之后,莫郁又没忍住让系统零零六把清朝相关的史料都弄出来翻阅了一遍,当然仅限于康师傅和四大爷的部分。

  乾小四么,那就是后话了。毕竟他现在还没有出生,就算是想要做什么也做不了啥啊。

  他真的不免感叹,不管是康师傅还是四大爷,都是励精图治类型的皇帝。

  当然,励精图治的方向有些不一样。

  康师傅就喜欢走称霸路线,一会儿出巡一番啦、一会儿出去打个仗啦,反正能够亲眼见证他的锦绣河山的活动,他都喜欢。

  而四大爷就简单得多了。

  他喜欢钱。

  坐上了皇帝的位置也照旧殚精竭虑、夙兴夜寐、时常挑灯夜读又找学士大儒们聊天,就是为了充盈国库。

  毕竟康师傅的励精图治实在是太费钱了。不管是出巡还是打仗,那都是极其费钱的。

  偏偏他在位的时间又长,出巡的时间更长。花的钱也就不是一般多了。

  除了出巡之外,他还经常打仗——甚至让人忍不住猜想,他是不是喜欢打仗,但是这本省其实就是个没法回答的问题。

  叛乱是肯定要收拾的,但是和平其实也有很多方法实现。

  只是很多时候,你想要妥协都没有办法罢了。

  准噶尔便就是如此。

  那真是打一次不服,第二次还是不服。除了直接打服了,肯定没有啥其他的办法。

  所以一边儿出巡一边儿打仗,还有就是给灾区的灾民们免除赋税……不得不说康师傅真的是个好皇帝,只是吧,这每一件儿都太花钱了。

  最惨的是,康师傅一边儿在江山社稷那边儿花着,这边儿还有人贪污,如同蛀虫,直接就把国库底儿给掏空了。

  四大爷上位的时候,交给他的就是这样一副烂糟糟的摊子,也难为他有雷霆手段、菩萨心肠,才能把这一副烂牌大好。

  所以,到底是怎么想出来那什么均税赋的法子的呀。

  要知道,以前每朝每代读书人都是不用交税赋的。这才有那什么“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说法。

  因为读了书,是真的能赚钱——省了税赋,那不就是赚了钱了嘛。

  至于严整官场,一边儿严酷手段抓贪官——抓到一个就砍一窝,还要让其他人去围观砍头的盛况,这真得挺六的。

  而且还要建立“检举制”,就是相互盯人。举报成功的有奖,胡乱诬告的报告重处。

  这些大刀阔斧的改革,让四大爷把所有的读书人都得罪完了。

  先说均赋税这事儿吧,那是历朝历代笼络读书人的手段。只有四大爷,一上来就搞一个“读书人也要跟不识字儿的一样交税”,还别说,单从这一点看,这位四大爷的思想还真有点儿超前——这不就是税务的公平性原则吗?

  好吧,甚至还要多劳多得、多得多给,搞一个个人所得税阶梯出来。这真的不是什么其他的穿越人士过来给你做的建议吗?

  一看这位薛定谔的穿越老乡就是学会计商科儿的,这税法学得可真好。

  但是这样就真的把全天下的读书人都给得罪完了,听说出了这个事儿,某个学霸大省当年就直接罢考了。

  正所谓“寒窗苦读十载,只为一朝金榜题名”,其实读了个功名出来,那直接就会实现阶级的跃腾。

  最典型的就是“士农工商”,哪怕士族的人是个废物,他也比能干的商人强……

  啊啊啊,不知道为啥又想起了薛姨妈和宝钗,也不知道她们家现在情况如何了。

  话说原著里头好像没有“真假少爷”这一段儿的,所以这是船新的剧情啊。

  那么现在那个“假货”薛蟠是被退货了还是在将就用呢?

  有没有找到他的家人呢?

  这让莫郁很是好奇。

  可惜这个问题没有人解答。

  莫郁原本这个事儿就这么完了,万万没想到就在次日,他就有了这么一个近距离观察薛家人的机会。

  因为薛姨妈带着薛宝钗在薛家二老爷和薛蝌的陪同下,来京城投奔亲戚了。

  其实投奔亲戚只算是顺路,人家真正的北上的理由就是来参选公主们的伴读。

  没错,这一段儿原著里头也是提了一句的。

  只不过,在众多的分析文章里头,有相当一大部分都是说以宝钗的出身,根本就没有资格参选公主们的伴读。

  因为他们薛家跟林家是完全不同的。不但没有官职,甚至风评也不好——真假少爷的事儿一旦做实,弄不好就挨上一个“欺君罔上”的飞刀。

  其实要是家世过硬,这些都是小事儿,奈何他们家本来就是个吊车尾的。

  按照他们家一直坠在四大家族末尾的情况看,他们家从祖上开始就没有什么高层次的官员。

  老祖宗薛公是个紫薇舍人,按照现在的时髦话来说,那就是皇帝秘书,管起草诏书的。

  当然这种差事儿也不是谁都能做的,肯定要生就一颗七窍玲珑心才行。

  显然初代薛公做的十分之好,不然也不会借着这种厉害的关系让贾家抓个姑娘来嫁入他们家,跟其他两家王家和史家组成了四大家族。

  要知道,人家其他三家可都是有爵位的。

  不管是贾家的荣国公、宁国公两个国公爷的爵位,还是史家现在保龄侯、忠靖侯两个侯爷的爵位,人家都有爵位,还能世袭。

  就算是王家,那也是统制县伯。

  虽然王子腾现在不带爵位,其实感觉也跟爵位差不多了——那可是从二品大员,九省提点,军区总司令了,可是实权在手,还是军权,这就不说这个位置有多重要了。

  说不心虚那肯定是假的。

  相当于是当年一起出生入死的小伙伴们都升官发财了,然后薛公一个人当了其中混得最好的那个的秘书……

  这种事儿,真是怎么想怎么别扭啦。

  所以,是薛家二老爷和薛蝌护送薛姨妈和宝钗来京城?

  没有薛蟠?

  那真的是被退货了吗?

上一篇:湖文学城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