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北有佳鱼
因此,薛姨妈才放心大胆地表演,试图舍着一张老脸,让剧情回归原著那样——薛家母子三人一起在荣国府借住,长期不走的那种。
至于薛二老爷,那也不过只是她这个“碰瓷儿”普雷中的一环罢了。
至于她为啥要这样操作,那当然是因为,穷。
薛家看着显赫,其实瓤子里头早就烂透了。
原先薛姨妈的丈夫薛家大老爷还在世的时候,薛家的生意已经只能勉强支撑了。
这薛姨父自己身体不行,又发愁忧惧没有儿子,更可怕的是家族的生意每况愈下,种种压力和打击之下,这才让他一病不起、终究药石罔医、撒手人寰。
薛姨父走之前留下了无尽悔恨和对妻子女儿的眷恋——至于儿子,本来就是假的,偏偏还是个不成器的,不要也罢。
只是可惜,恐怕妻子和爱女以后要吃苦了。
薛姨父临终之时,牢牢抓着薛姨妈和薛宝钗的手,久久不肯闭眼,任凭薛蟠在旁边儿哭得声嘶力竭也根本就没有看他一眼。
现在想来,可不早就说明,他什么都知道嘛。
因为这个事儿,本来就是他一手操办的。
结果忙活半天,终究还是一场空。
越是不想把族长之位让给弟弟,越是让人家平白得到了手。
越是想要有个儿子留个后,照顾一下爱妻幼女,越是让她们丢尽脸面。
反正求什么什么不得,也是个惨。
只是谁都没有想到,这么一来薛蟠倒是得了个造化,进了宁国府,跟着贾敬“修行”去了。
也不知道,薛大傻子这么个呆头鹅跟着贾敬那老神棍厮混,将来长大了会是个什么样子。
想一想也倒是挺让人期待的。
众人“听”着莫郁的心声,心情可谓是跌宕起伏,继而五味陈杂,不知如何是好。
听得多了之后,有人开始反省自己的做法是不是欠妥,也有人开始反思自己是不是真的那么差劲儿。
更多的人也跟莫郁一样,准备快乐吃瓜看笑话。
薛姨妈想要“碰瓷儿”的事儿被莫郁无意间宣扬得人尽皆知,哪怕她再厚脸皮,也恨不得找个地缝儿钻进去。
再看薛宝钗,因为感觉自家过于丢脸而涨红了脸,马上就要哭出来了。
薛家二老爷一张俊俏的脸也涨成了猪肝色,憋了半天,终于下定了决心,起身对着众人作了个揖道:
“今儿这事儿原本是薛家的家事,原是我们唐突了,教各位见笑了。”
他说得很是真挚,一开口眼圈儿都红了,显见得是非常真情实感了。
其实这种事儿,只要是不当面说破,大家都装作不知道,好歹还能面子上过得去。
一旦说破,那就是个大写的“尴尬”。
让所有人都不知道如何是好,恨不得脚趾抠地的那种尴尬。
贾赦、贾政等人首当其冲,一边儿在心里咒骂这老小子真是不讲究,怎么能够直说呢,一边儿还是硬着头皮应对,勉强打了个哈哈,连林如海都少不得客套两句。
一群人正是乱乱纷纷、七嘴八舌地试图劝导薛家二老爷想开点儿时,却见薛家二老爷摆了摆手道:
“我知道今儿是我们家丢脸了,请各位亲家见谅,我们这就离开,自寻住处,等安置好了,再请各位亲家届时务必赏面光临。”
第105章 费心
薛家二老爷说得倒是很客气,不过在座众人听了却都很是无言以对。
毕竟这个事儿,说起来实在是太过于离奇了,让人不知道说啥好。
更加让人不知道说啥好的,是薛家二老爷居然还想着借着这个机会再攀扯林家一回——他刚刚可是说邀请在座所有人去他们的新家的,那当然也就包括林如海了。
只能说,薛家二老爷这种擅长利用一切机会给自己谋求利益的做法,还是很让人佩服的。
佩服归佩服,要配合却是不能的。
开啥玩笑,都这样了,还要跟你们家走动,这真是吃饱了撑的了。
反正他们林家是肯定不会掺和的,至于贾家,他们想要怎么样都无所谓,又跟他们林家没有啥关系,谁管他们要怎么拉扯呢。
林如海和贾敏对视一眼,都在彼此眼中找到了默契。
不过两个人都是情商极高的类型,就算心中已经有了决断,面上却完全不显,仍是客套有礼地搪塞着,根本看不出来什么。
只是他们俩彼此都知道,届时薛家再下帖子邀请他们,他们是肯定不会去的了。
吃瓜完毕,这个事儿就结束啦。
莫郁摸着吃得饱饱的小肚子,开开心心地跟着林如海、贾敏和小黛玉回到了林家,开启了在自己家里头吃吃喝喝的日子。
好歹也是正月里,特别是林如海和莫郁去年到处出差公干,一年到头也没在家里呆多长时间,难得正月没有什么外出任务,这不得在家好好聚一聚。
原本他们一家人都想着安安静静在家休息几日,奈何身处京城这种富贵窝里,想要绝对的安静是根本不可能的。
好在贾敏作为一个合格的掌家夫人,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硬是在纷纷攘攘的正月里给一家人留出来几天不被打扰的时光。除了亲戚们,中间也有贾敏交好的世家贵妇下帖子来找她聚会,贾敏都一一妥善处置了。
一般情况是要推掉的,少数不太好推的,那就全家收拾了一起去。
林如海当然是一家都没有去的,他现在的地位已经今非昔比,还是要稍微爱惜一下羽毛,不能随意跟其他权贵们交往过密了。
毕竟康师傅是那么一个多疑的性子,一般人还真的不能得到他的信任。
就算是暂时得到了些信任,那也都是有所保留的,并不是全然的信任。
比如林如海,现在看起来虽然是康师傅面前最炙手可热的红人儿,可是哪怕康师傅只要感觉自己受到了些许威胁就会立刻翻脸。
以前这种事儿也没有少发生过。
不管是文官还是武将,恃宠而骄都是大忌——哪怕你觉着自己没有骄傲,只是稍微有点儿飘了就不行。
别的不说,就说太子吧,他的案例可以说是最经典的了。
因为太子的生母是康师傅青梅竹马的表妹赫舍里皇后,又因为太子之前已经夭折了一个嫡出哥哥,加上赫舍里皇后为了生育太子难产而亡,所以康师傅对太子可以说是付出了全部的父爱。
是真正的民间普通父子那种感情。
不是皇家父子之间那种猜忌、客套、疏远、等级森严的感情。
听说从太子是个小婴儿的时候开始,康师傅就亲自照顾他、教养他,差点儿都抢了奶妈们的工作,实在是让人唏嘘不已的行为。
反正除了太子,别的阿哥们都没有享受过康师傅的这种拳拳父爱。
而且不管是史料记载还是戏说野史闲话,康师傅早年对太子那真正的是掏心掏肺了。
都不说是民间普通父子之间的相处模式了。那简直就是如胶似漆、感情亲密的父子才有的模式。
但是就这样深厚的父子感情最后怎么样了呢?还不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走向了陌路。
哦,这里不能叫做陌路,基本上可以说是反目成仇的情况了。
太子不过两三岁的时候就当了太子,但是直到四十多岁了还是太子,经历了两立两废之后,彻底无缘了帝位,这下子就不用怕当太子时间太长了。
这件事儿能怪谁呢?
难道说要怪康师傅活的时间太长吗?
虽然如此,但是康师傅他真的已经不算最长待机的皇帝了。
人家最长待机的可是活过了一百岁呢。
恐怕不管是康师傅还是太子,都没有想到过几百年后的后世的某个西洋国的女皇,真的能破百岁呢。
这一点上,太子恐怕就要跟那位几百年后的后世的某个西洋国的皇储学习了。
你当了四十几年太子有啥,人家当了六十几年呢,最后还不是成功上位了?
除非你自己担心到死都登不上皇位,是因为对自己的身体不自信吗?
emmm,太子会这么想好像也不奇怪。
毕竟康师傅好似身体素质很不错,又十分会养生,所以才能活那么大年纪,比太子和四大爷的寿命都长,基本上除了开挂的乾小四,没有人比他更长了。
看着自己的老父亲身体这么健壮而自己的身体却渐渐衰败,是个人都要崩溃。
最惨的是,自己的儿子居然也被自己的皇阿玛异常看重,很有种直接舍弃了他这个太子,然后传位给他的儿子的意思。
其实“皇太孙”这种玩儿法也并不算出奇,很多人都玩儿过的,不管是太子早死还是没用,当然一般都是早死,嫡长孙直接继承了太子的位子上位是很正常的事儿。
远的不说,就说他们之前的大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那么牛,也爱他的太子朱标爱得不要不要的,最后还是来了一次白发人送黑发人,只能立了朱标的三儿子皇太孙朱允炆为皇帝。
果然,这皇太孙小老三就守不住皇位,直接被他的叔叔朱棣给造反掀翻了……
这就是皇太孙制度的尴尬了。
虽然说皇位这种事儿,就跟家产一样,一般都是给嫡长房的。
有嫡长子在那当然更好了。
没有的话,就非常尴尬了。
是立嫡长子的嫡长子呢,还是立其他的儿子,这就是个问题。
一般来说,皇太孙就算很贤良,但是年纪毕竟小,肯定比不过那些老谋深算的叔叔们,这一点。朱允炆已经给广大的皇太孙们打了样啦。尊嘟是,孙儿做不到啊。
历朝历代的皇太孙下场一般都有点儿凄惨,不是被废就是被夺了帝位,不过也有成功的。正好也是发生在大明朝,就是夺了以皇太孙的身份登基的朱允炆的帝位的他的叔叔朱棣立的皇太孙……
救命,大明朝真是会玩儿,这一个继承人的问题都弄得跟个绕口令似得。
反正,不知道胤礽是研究大明朝历史研究魔怔了,还是单纯心里压力太大搞得自己崩溃了,过了二十五岁之后就开始各种骚操作了。
一会儿觉得康师傅身体康健,可能比他活得还长,一会儿又觉得康师傅那么喜欢他儿子弘皙,肯定是想要立皇太孙了。
这种患得患失、疑神疑鬼的情况在前年秋天伴驾南巡却在半路上病倒的时候达到了顶峰。
人在生病的时候总是很脆弱,也更容易东想西想的。
特别是当时康师傅为了完成既定的行程安排,把胤礽一个人丢在了德州行宫,自己该干啥干啥,就更是让他破防了。
果然在国家大事跟自己的身体健康上,皇阿玛还是会选择国家大事啊。
这显得自己之前的孺慕之情都是错付了,真心对待皇阿玛的自己像是个傻瓜一样,累了,再也不会爱了……
农历九月底的北方,寒风呼号,感染了风寒说不定还转了肺炎的胤礽一个人躺在德州行宫的寝殿里,难过得睡不着觉。
偏偏这个时候,康师傅让他叔外公索额图留下来陪他。